查看原文
其他

OFPiX·眺望后赛博|第五届不熟艺术书展·北京

OFPiX OFPiX 2023-04-19




4月20日至23日
OFPiX策划的主题书展“眺望后赛博”
将在第五届不熟艺术书展·北京
「书的象限」集中展示



眺望后赛博

赛博处于实然的状态,也还处于“未尽然”的状态。但历史实则一直以同步的方式 进行,新的事物与既存事物并存,未来也以某种方式向当下探来触角。展览将通过 【还乡计划:档案/赛博/比特】【木兰花开:在这里看到生命】【六人Zine 展: 完成与自己的对话】三部分内容试图在“平面”上以物质的方式探索人与“后赛博时代”的诸多实然的联结方式。

 


OFPiX参展书单

还乡计划摄影书


  • 还乡盒子·摄影如奇遇


自 2012 年开始,还乡计划已经进行到第十二季,每一季都发起不同的话题,参与者已超过百名,最终作品以放映会、网络传播、线下展览以及自制摄影书的方式呈现。“还乡计划”构建了一个流动的公共论坛和临时的聚落,以影像为媒介,它们不但映射着现实世界的景观,同时也是每个人内心世界的表征。还乡的抵达之处应该在哪里?我们还需要还乡吗?没有答案。我们只能通过不断地讨论,来其确认自我的存在,去寻找一个身心可以依赖的原点。

《摄影如奇遇》是还乡计划第一季的作品,还乡盒子里有31个摄影师的17套作品,构成一个纸上展览。这套书也是国内较早的摄影zine作品。


  • 赛博故乡(13种自制摄影书)


“赛博故乡”是还乡计划第十季的主题,旨在讨论在充满流动性的现代以及受网络环境影响之下人与故乡的关系,这涉及到一种全新的“地点感”和对“故乡”的再定义。


在这些作品中,你能看到由于城市物理环境的变化、以及由于普通城市统一感带来的故乡记忆的缺失,能看到我们如何在流动中不断寻找新的关系,能看到城市乡村的隔离和融合,也能看到新技术如何带来时间的同步和亲情的连接。这些故事也同时沉淀在纸面上,成为一本本摄影书,它们在装帧和设计上也体现了一种“赛博感”。


  • 比特故乡(5种自制摄影书)


还乡计划第十一季“比特故乡”的作品。伴随着数字技术对我们日常生活的介入,我们的故乡也分成了线上故乡与线下故乡两个部分,构成复杂交织的关系。

比特生活就是我们面临的新内容,以往的摄影表达形式部分地失去了作用。在观看故乡的方式上,有人围绕着网络地点标注“回到”故乡,在故乡人的短视频中去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很多参与者都使用了截图,这大概就是我们在网络空间中的一种“摄影”。此外,我们的比特生活中漂浮着各种影像的碎片,摄影者也把自己的角色转变成采集者,他们会收集父母和弟弟妹妹的手机照片,在其中发现家人的日常;他们会去探索了母亲的朋友圈,拍下小镇普通人的肖像,同时也收集这些人在社交媒体的自我表达。对比特世界的探讨却也依然可以通过观察现实世界来展开,还有摄影师反其道而行之,拍下网络空间对现实世界的作用,还对家人和朋友展开有关智能手机使用的访谈。


木兰花开:在这里看到生命



来自一群基层女工的zine作品,她们有的是全职宝妈,有的是餐厅服务员,有的是家政工,有的是销售员......由木兰花开社工服务中心策划,她们以手机摄影的方式,以Zine为表达方式,记叙着自己的生命故事和日常经验。


请参见:

有照片的2021,写在“木兰花开”系列影展前面的话

奇遇阅览室:在这里看到生命(上)

奇遇阅览室:在这里看到生命(下)



六人 Zine 展: 完成与自己的对话


六位Zine Maker的作品展。如何把Zine作为一种语言,一种表达方式,如何通过Zine体现个体性?通过在Zine简朴和简单的形式中注入对生活的观察和对生命的热爱,六位参展者将对以上问题做出回答。


张树楠

女,摄影师。第五届中国摄影图书榜“年度自制摄影书”单元入选者。创作关注个体生命的存在与体验。作品曾在天津美术馆、北京三影堂艺术中心、厦门三影堂艺术中心、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时代美术馆、东京都现代美术馆等机构展出。邮箱:zhangsnnk@126.com,微信公众号:爆米花时间


“做书是重新解读影像、构建作品呈现边界的过程;也是实验艺术实施 的不同可能性的探索。以作品为媒介,雨夜的流星雨,被失落的时间、火焰与空间等每个细节都可以成为线索,与观看者共同触摸物质载体与精神意识之间的关联。”

(《错位时空》这本书请移步“还乡计划”展区阅读)




叶岚

曾在一家软件公司供职十余年。2014 年宝宝出生后,辞职当了全职妈妈。目前专注拍摄与家庭有关的影像。微信号:shanxiayoufeng002



我很享受做书的过程,在其中,找到了一种可以沉静下来并且持续专注的状态。




钟华连

编辑,业余摄影师,摄影书爱好者。微信公众号 / 微店:nowt 邮箱:lyra_0305@foxmail.com


做书对我来说,是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一种编辑和设计的练习。它也让我建立了自己的真实小世界,通过影像去记录日常,去观察生活过、居住过的地方,让自己会更有归属感。

(《姑姑,要不要聊视频?》这本书请移步“还乡计划”展区阅读)




猫炁空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2019年创立自出版品牌“尛書舎 moshushe”开始以手工书的形式进行艺创作,创作了近30部手工书作品。作品《无 所从来》荣获第四届中国摄影图书榜“年度自制摄影图书”;作品《胡同遛弯笔记》(平 行本)荣获第六届中国摄影图书榜“年度自制摄影图书”。微信号 :moshushe2019,邮箱 : moshushe2017@163.com,小红书 : 尛書舎 moshush,微信公众号 :maoqikong / 洞樹的貓炁空 ,Ins : moshushe2020


我很享受做书的过程,在其中,找到了一种可以沉静下来并且持续专注的状态。




麦麦

一个使劲拍照的环保从业人员。微信号:nanfangmai,邮箱:maimai807@163.com


做Zine让我把日常的生活短周期地捡起来,它们让宽泛的“过去”变得具体,落在纸上的时间可以捧在手里好好地观看,照看自己,和自己说话。

(《我们那儿都该穿毛衣了吧》这本书请移步“还乡计划”展区阅读)




宋璐

喜欢拍照,拾城成员。邮箱:clearouts@126.com


我的一个朋友前不久谈到写作时说:“坐在桌前敲字时,觉得我的时间和生命是属于我的,觉得我又活了一次,觉得自己处于苏醒的状态。” 某种程度上,做zine的时候也带来类似的体验,在依照某个主题整理 和寻找照片的时候,发现更多的是遗忘,而这种寻找和重新发现是一 种关于生命的体验,关于时间的馈赠。

(《被掩埋的巨人》和《无可慰籍》这两本书请移步“还乡计划”展区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