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5岁高龄DBA不好找工作?打工人永远猜不到老板怎么想!不信看几位深圳老板怎么说?

digoal PostgreSQL码农集散地
2024-09-30

为什么技术人员(包括DBA)40甚至35岁以后工作就不好找了? 打工人可能永远都想不到老板是怎么想的!

前几天来深圳, 深夜约了许久不见的老哥们汪洋、鹏冲叙旧(没办法, 老板都这么卷, 只能越到深夜时间!). 两位老哥目前都是金融行业数据库部门老板, 不仅数据库技术牛而且业务经验丰富(老板都这么努力,你有理由不努力吗? 抱歉自我PUA毛病又了!). 酒过三巡之后, 大家聊(酒后吐真言)起了35岁以后DBA的出路.

1、DBA是不是越老越吃香?

上古时代的DBA也许能说越老越吃香. 因为以前的数据库还没有那么自治, 数据库周边生态工具也没有那么丰富. 特别是开源产品, 优秀的人比工具更厉害.

放到现在“越老越吃香”已经不成立了, 现今数据库越来越自治, 即使是开源数据库产品, 周边的工具也越来越丰富, 弥补了开源产品的不足(例如可以选择aws, aliyun等各种云数据库RDS、PolarDB; PG高可用可以选产品repmgr,patroni等; 数据库管控工具乘数clup, pigsty, kubeblocks等; 审计、优化、诊断工具DAS, bytebase, dbdoctor, dsmart等; 数据迁移同步工具ninedata、DSG、DTS等;). 这些产品已经把老一辈优秀DBA的经验沉淀到产品中, 这些产品可以替代大部分老司机的经验.

但是锅还需要有人背, 人才可以提供情绪价值. 未来如果还有一线DBA的岗位, 那么比的应该是学习速度、学习使用新生产力工具的能力. 那就不是越老越吃香了, 为什么呢?

  • 40/35以后, 身体不可逆的开始走下坡路. 怎么卷得过年轻人;

  • 40/35以后, 虽然经验丰富但是思维也比较固化, 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跟不上快节奏的变化.

  • 作为一线人员, 掌握工具 比 单靠参差不齐的自身经验 更靠谱. 如果说工具是大炮, 浅薄的个人经验在大炮面前可能算是刀枪吧. 

2、DBA的价值是什么?

DBA/支撑部门是花钱的部门, 很难说清楚价值! 比较容易说清的是资损, 例如在发生故障时, 根据故障时长、相关联业务, 快速估计故障给业务带来的损失有多少.

企业支撑部门/DBA也倍受财务部门的挑战, 这些部门还面临外面的竞争对手例如云厂商, 部门老板得说清楚自己建的IT环境和公共云相比, 优势到底是什么? 是无限责任? 是技术更先进? 是成本更低? 是更安全? 

还有一点比较致命, 除了核心系统数据库以外, 大多数业务数据库好像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 以前喜欢把数据库搞得大大的(所以经常会看到网上很多技术人员喜欢发几十TB以上大数据库实例的优化实践, 或者几万以上大并发的优化实践等文章). 现在业务微服务化把很多数据库按服务拆分得很细, 也不需要那么高稳定性可靠性的硬件(小机、大机、存储等)来保障数据库的安全稳定可靠. 业务微服务化之后数据库坏了只会影响业务的一小部分, 甚至很多数据库都被k8s纳管, 高可用备份恢复等功能一应俱全, 坏了就切换.  传统DBA的价值就更低了.  

3、40/35岁以后的DBA去哪里了?

40岁甚至35岁以后, 如果你还在一线纯技术岗, 抱歉! 基本没人要了. 这话不是我说的, 老汪、鹏冲, 还有大疆的数据库老板jimmy, 三位老板观点惊人一致, 如果要招一线DBA, 大概率不会要35以上的(特别特别优秀的也许除外, 你是那万中之一吗?), 原因除了前面说的身体素质跟不上、脑子跟不上, 还有一个因素是35岁之后的大叔开始油腻了、不好管(PUA)了. ( 比如一位很好的高龄兄弟, 原来vivo的架构师, 2.18出来后, 快4个月了现在还在待业. ).  

40岁甚至35岁以后的DBA出路, 大家讨论下来觉得有几个:

  • 找个蒸蒸日上的行业大公司的企业技术管理岗. 但是建议千万别搞纯DBA的团队, 一定要带着专家们搞产品化. 人是会老的, 但是产品可以不断迭代走得更远, 给自己给团队给企业都能带来更大的收益边际.

  • 创业. 如果你有好的平台, 有好的市场和产品经理, 可以花到别人的钱, 可以试一试, 否则还是谨慎.

  • 转型去搞产品、业务. 身边就很多转PD例子, 不用我举了. 转型去搞业务的不多, 因为技术和业务其实思维跳跃蛮大的, 这种人百里挑一. 有一个例子是之前去壹钱包的兄弟, 从DBA干到大数据再到业务, 后面就一直搞业务了. 业务需要积累资源, 也需要有商业头脑.

4、如果要学数据库, 建议学什么?

从几个方面来看, 未来可能是PG系的天下.

  • 1、通过国测的, 大部分是pg系的产品.

  • 2、mysql的gpl开源许可, 严格来说不能作为商品输出.

  • 3、也担心mysql闭源.

不管是从用好数据库还是从写数据库内核或周边工具的角度, 学好PG, 等于打好了底子, 基本上可以去各类国产数据库厂商.   

5、国产数据库是不是存在浪费研发资源的现象? 怎么解决?

今天刚好受深圳大学秦老师邀请和数据库内核班学生们做交流, 晚上和秦老哥、少聪、老陈、老郭几位数据库行业老兄弟们聚在一起时聊到现在国产数据库产业界的一些现象. 现在每家厂商都在做自己的产品, 每家的产品都需要数据库的必要模块如优化器、存储、事务管理等, 大家可能都在重复造轮子, 意味着人才资源浪费. 怎么解决呢? 因为数据库是一个整体的产品, 那么作为商业公司, 很难控制A公司主攻优化器、B公司主攻存储、C公司主攻事务管理、D公司.... 让商业公司这么来分工可能有点天方夜谭, 因为每一家商业公司最终呈现给客户的都是一个完整的数据库产品, 而不是一个模块.  

学术界能不能承担按模块分工, 解决产业界重复造轮子的问题呢?

大家觉得学术界可能没有产业界的商业冲突问题, 更有可能形成多所院校的合作, 例如由几所高校形成联盟, 每所高校负责一个方向, 最终拼接成一个数据库产品. 这不就避免了人才浪费吗? 解决了人才浪费, 我们是不是就能加快追赶甚至超越国外的行业领先产品的速度.

业界有一些开源项目如datafusion有点这种味道, 把模块拆得很细, 最终外部的一些商业数据库产品能够使用这些模块拼接到自己的数据库产品里头. 

秦老师非常有家国情怀! 他带领的团队也许会在不久的将来开放他们的一些研究成果, query rewrite库(据说是目前最大的重写规则库)! 所有的数据库产品都可以通过重写库来提升优化广度. 另外他们做的数据库仿真项目, 未来也可能共享出来, 这个项目通过比tpc-c,tpc-h,tpc-ds更丰富的实际业务case来评测国产数据库对比业界领先商业数据库的差距. 定位到更多差距点, 有的放矢的改进咱们的国产数据库产品, 逐渐逼近甚至超越业界领先.  

秦老师的教学理念也给我们几位老司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以往我们在学校学习数据库最多就是学怎么样用SQL, 不会接触到如何写数据库. 而秦老师的课程7成是作业3成是卷面, 作业就包括了多个数据库功能实现(目前是基于PG实现一些功能). 从秦老师课程拿到学分基本上已经相当于去数据库厂商实习1年了. 导致选秦老师课程的学生存在2面倒的现象, 有一些学生非常喜欢这门课, 认为学习他的课程能真正学到干货, 另一批学生可能就觉得他的课程门槛太高对于拿学分来说投入产出比较低. 不管怎么说, 从秦老师这里出来的学生是非常优秀的, 大多数都去了数据库厂商从事内核研发的工作. 各位需要招实习生的数据库厂商的老哥们, 可以考虑和秦老师联系捞人才了.

收个尾。数据库是基础软件(编译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之一, 我们国家必将发展成为全球top的经济体, 我们的产品必将承担top的市场与责任. 我们正经历实体资产到数字资产的演进, 还将经历数字资产经营发挥其资产价值的阶段. 数据库都承担着关键的作用, 作为数据库工作者们, 机会无限、前景无量!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PostgreSQL码农集散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