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党史学习教育进行时【102】二十三年红旗不倒 十五载保田斗争

新罗TV 2021-11-30


编者按



闽西,是一块英雄辈出的红色土地,是一块坚韧不拔的革命圣地。从1926年第一个党组织建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23年间,党的旗帜始终飘扬在这片红土上。正是在这面旗帜的指引下,从1934年主力红军长征以后,闽西人民开始了艰难的保田斗争,直至新中国成立,在闽西仍有14.6万人口的地区,约有20多万亩的土地一直保留在农民的手中,创造了全国罕有的奇迹。二十三年党旗飘扬,十五载保田斗争,闽西地方党组织领导人民前仆后继、坚持斗争直至胜利,创造了一段值得被世人永远铭记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奇迹,闽西革命老区人民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必将永载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

01

1926到1949 二十三年党旗飘扬




 闽西与革命的渊源始于“五四”运动,其时,闽西就有一批知识分子受到新思潮的影响,开始追寻革命真理。1924年至1927年三年间,有数十位闽西知识青年在外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后他们中的大多数受党组织的委派,陆续回到家乡进行革命活动,并就此拉开了闽西大地上党旗飘扬二十三年的壮烈大幕。




1929年7月20日,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闽西特委。▲图为大会会址文昌阁现状。


6年间,闽西成为中央苏区的核心区

1926年春,永定籍进步青年阮山和林心尧在厦门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受中共厦门总干事会和中共汕头特委书记罗明的指示,回到家乡永定开始了建党工作。他们联系上从广州农讲所第五期毕业的党员赖玉珊、赖秋实和从上海大学回乡的党员熊一鸥等5人,于同年夏在湖雷上南羊头村“万源楼”建立了中共永定支部,阮山被推选为支部书记,这就是闽西最早建立的党支部,也是闽西地区建立共产党组织的开端。在此之后,闽西红土地上,相继成立了永定金丰支部、上杭支部、龙岩小组、武平小组等党的组织。闽西地方党组织的建立,揭开了闽西人民革命斗争的新篇章。

1927年9月,南昌起义军进入长汀、上杭、永定、武平等县,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并帮助地方建立武装,开展革命斗争。1928年1月,永定、龙岩、上杭三县相继成立县委或临时县委,武平建立特支,党员总数达200余人。同年7月15日,中共闽西临时特委在永定金砂古木督成立。此后,闽西地方党组织进一步发展,至1929年3月红四军入闽前,闽西地方党组织已建立永定、上杭、龙岩、长汀、武平等5个县委,基层支部遍布全区主要乡镇,有党员755人。1929年3月至5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两次入闽,与闽西地方党组织和地方武装相结合,加速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同年7月20日,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杭蛟洋召开,正式成立闽西特委。1930年3月,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成立闽西苏维埃政府。从此,全区统一了党政领导,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1932年3月,福建省苏维埃政府诞生,闽西成为中央苏区的核心区。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现状



主力红军长征后,闽西人民高举党旗不倒

主力红军长征后,1935年4月,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领导成立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并逐步恢复和建立了龙岩、永定、上杭、岩南漳、岩永靖、永和靖、岩连宁、永埔等8个党的地方组织,有党员3000余人。

1936年1月1日,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在上杭双髻山召开第二次会议,确定了“抗日讨蒋”的新方针,助推了闽西南游击战争的发展。图为上杭县双髻山。

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于1937年10月撤销,成立了中共闽粤赣边省委,后于1938年、1939年先后改称为中共闽西南特委、中共闽西南潮梅特委。1941年1月,重新选举产生了中共闽西特委。同月,闽西国民党顽固派策划了“闽西事变”,闽西地方党组织被迫转移上山隐蔽活动。同年10月,根据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的指示,中共闽西特委贯彻执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16字方针,将特委、县委委员会制改为特派员制,党员分散进入偏僻山区,开展生产自给运动。

抗日战争胜利后,闽西地方党组织仍然贯彻执行分散隐蔽,向外发展,保存武装和干部的策略,坚持开展斗争。1946年11月,为了加强对闽粤边区斗争的领导,成立中共闽粤边工作委员会。1948年8月,闽粤边工委撤销,成立中共闽粤赣边区委员会。这时闽西地委下辖永定、龙岩、永和埔等三个县委和杭永工作团。闽西解放后,各县县委逐步恢复。1949年9月14日,经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批准,闽粤赣边区党委撤销,成立中共闽西、闽南地委,归属中共福建省委领导。

在这漫长的23年里,闽西红土地上,无数的基层党组织就如同散落于各地的一个个堡垒,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斗争。比如中共金丰支部,长期在金丰大山坚持斗争的原中共闽粤赣边区党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任过福建省省长的魏金水称赞其为“闽西的小井冈山”,从闽西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开始直至新中国成立,这里一直是中共永定县委、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中共闽西特委、中共闽粤边委、中共永和靖县委的机关驻地,武装斗争长期坚持。为了革命的胜利,金丰大山的人民也付出了重大的代价,为革命牺牲的英烈近千人,被杀的群众数百人,新中国成立后有75个村被评为革命基点村;再比如中共后田村支部,该支部领导后田村民打响了福建农民武装暴动的第一枪,并于暴动后马上实行土地革命,后田暴动被邓子恢赞扬为“闽西土地革命之先声”,在漫长革命斗争中,后田党支部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长期领导农民开展保田斗争,并最终保住了土地革命的果实……


02

1934至1949,十五载保田斗争




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闽西地方国民党顽固派数次试图恢复封建土地业权,煽动、策划和支持地主、豪绅反攻倒算,逼租夺田。闽西人民在留守闽西大地的各级党组织领导下,展开了持续十五年的保田斗争,一次又一次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种种阴谋,并最终保住闽西土地革命的部分果实,至新中国成立后开展新一轮土地改革时的调研记载,闽西有龙岩、上杭、永定等县的15个区、83个乡、14.6万人口的地区,约有20多万亩的土地一直保留在农民手中。



1939年秋,国民党龙岩县政府以“开办农场”的名义,强占农民土地,在中共龙岩地方组织领导下,12月1日,龙岩城郊2000多人进城游行请愿,粉碎了敌人“夺田”的阴谋。▲图为反映游行情景的木刻版画。


在全国屈指可数的土地革命

1928年,后田暴动拉开了闽西土地革命的大幕,同年7月初,永定暴动后,邓子恢、张鼎丞等闽西老一辈革命家发扬创造精神,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参照情况下,紧紧依靠人民,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溪南13个乡约2万多亩土地的分配工作,2万多农民分得期望已久的土地。这不仅在福建是史无前例的,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毛泽东因此给予了“意义是很重大”的高度评价。

此后,在毛泽东的亲自指导下,闽西的分田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创新。1929年7月,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土地问题决议案》,以抽多补少为基础,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土地政策。至同年8月,在长汀、连城、上杭、龙岩、永定纵横300多里的地区内,50多个区、600多个乡约有80多万贫苦农民得到了土地。1930年2月《关于土地问题决议案》、8月《富农问题》决议进一步规定了“抽多补少”“抽肥补瘦”两大原则,同年4月25日发布的《土地委员扩大会决议案》第一次确认了农民对于土地的所有权。真正获得了土地的农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生产当中,生活水平得到了空前改善。


1936年2月,谭震林、蓝荣玉在上杭贵竹坑主持召开白砂地区接头户会议,发动群众起来保卫土地。会后,游击队捕杀了一批夺回土地、反攻倒算的反动分子,取得了“保田”斗争的胜利。

坚持保田斗争 守护革命成果

主力红军长征以后,国民党军队趁机占领了闽西部分苏区,还乡地主也开始向农民反攻倒算,纷纷夺回已分的土地。国民党政府颁布《收复区土地处理条例》,规定原来已经没收分给农民的地主土地,“一律以发还原主确定其所有权”。这样,经过复辟和不断的蚕食,原属闽西苏区的永定、上杭、长汀、连城、漳平等县被地主收回的土地有267个乡,遭反攻倒算的农民有53万多人。

为了维护农民的利益,保卫土地革命的胜利成果,坚守闽西苏区的各级党组织,依靠红军游击队,紧密团结群众,领导游击斗争中心区的龙岩、永定、上杭等地的农民,向还乡地主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抗租斗争。张贴“收租者杀”标语警告地主,对强行收租的地主杀一儆百,武装袭击地主的收租队伍帮农民抢回粮食,通过这些斗争,不仅使得这些地区的土地所有权实际上仍归原来土地革命时分得土地的农民所有,也威慑了周边地区的地主,使他们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不得不有所收敛。至1937年7月,闽西共产党组织与国民党当局经过艰苦的合作抗日谈判,在双方签订的协议中,国民党保证:“土地革命时期所分配的土地应保持原状;未分配土地的地区,应实行减租减息”,从而确认了保田地区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1938年3月,新四军第二支队北上抗日后,闽西国民党顽固派再次看到了机会,于1939年至1947年间接连出招,试图通过策动龙岩地主豪绅秋收收租夺田,以开办试验农场为名变相夺田、通过征收“军米”变相收租,搞“扶植自耕农”运动强迫农民交出土地等种种阴谋从农民手中夺走土地。对此,闽西地方组织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分化瓦解地主的力量,教育农民提出要田不要租金、动员当地和外地农民不给农场当雇工、发动农民破坏或抢收农场作物等,一次又一次挫败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获取保田斗争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一轮土地改革运动随之展开,据此次土地改革前的调查记载,闽西有龙岩、上杭、永定等县的15个区、83个乡、14.6万人口的地区,约有20多万亩的土地一直保留在农民手中,直至新中国成立。在保田地区甚至还保留一年一度“抽死补生”、“抽嫁补娶”的调整土地习惯,这是中国农运史上的奇迹,也是中国革命历史上极其光辉的一页。

▲闽西保留土地革命成果示意图



往期推荐


【比为民办实事】整治立面、打造景观…新罗区西城街道这个片区迎来“大变样”

党史学习教育进行时【101】不灭豺狼誓不休 闽西健儿逞英豪 ——新四军第二支队北上抗日

@高考生,7月5日起将为同学们开通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专属绿色通道!

新罗区城市管理局:让城市有温度 让生活更美好

【晚会预告】下周一!红坊镇“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红坊”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村晚活动诚邀您的到来


来源:闽西日报

编辑:黄晨欣

责编:张   权

监制:温连光

觉得不错请分享点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