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尉:高校辅导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的现代意识与职业能力

2016-12-28 朱尉 思政学者

(朱尉:陕西师范大学辅导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P155)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需要营造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当前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域下增强现代意识,提升综合职业能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真正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在对等关系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对学生应有的理解、认同、内化、践行和弘扬的发展逻辑,坚持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实现个人精神价值向社会价值转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主要问题

大学是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的基本场所,辅导员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有效开展立德树人实践的内在要求。因此,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成为辅导员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前提。辅导员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有区别于专业教师的天然优势:多层次的工作内容决定了辅导员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贴近,便于随时随地传播;全面的能力结构有助于创新传播方式增强传播效果;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要求创新化育人与精细化管理相结合,有助于加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和情感认同,确保其先进性与大众化的有效吻合。这些客观优势从根本上确立了辅导员的角色: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执着继承者,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作重要使命;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播者,不做“扬声器”和“传声筒”;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带头实践者,引领大学生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具体传播过程中,辅导员要做传播活动的设计者、开放讨论的组织者、传播效果的监控者,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质因子借助多元载体传播,帮助大学生理解文化要义,认同文化内涵,内化精神实质,践行传统美德,弘扬价值观念,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当前高校辅导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存在着很多非技术层面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传播效果,偏离了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的精神初衷和心理预期。第一,辅导员未能从政治高度全面认识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也就没能从机制建设、系统分工等多个层面全局性地破解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工作。第二,辅导员工作仍停留在简单宣传阶段,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不高。第三,仍存在路径单一、多种形态各自为战的现象,未能打破藩篱形成合力。第四,在发展思路上,仍停留在依靠扩充社团数量、扩大活动规模、拓展表现空间来适应外部需求,未能实现依靠活动的文化内涵促进学生价值认同和行为转化。诚然,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非辅导员一己之力可以完成,但在宏观层面的制度保障基础上,在明确自身角色定位的前提下,辅导员的现代意识和职业能力成为问题化解的重要突破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辅导员应具备的现代意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基因,指引着当代中国在世界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走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战线的重要角色,高校辅导员需要认清新形势下的角色定位,更新时代观念,具备现代意识,做到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1.以文化人意识

如果不能从全局的角度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于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价值,那么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就会偏离文化育人的价值取向,传播也就成了走过场。因此,辅导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必须具备以文化人的意识,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文化人的意识有两层要旨:首先要坚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化人,充分理解以文化人的精神内涵。以文化人中,“文”是基础,这里的“文”不仅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是关键,正确的化人途径方法影响着传播实效。如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价值引导、文化凝聚、精神推动、道德滋养等功用,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关键是化人途径。“化人”的实质就是“育人”,昭示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量的优质文化基因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多种社会思潮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清晰明辨。其次是要主动创新工作方法最大程度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化人功效。辅导员要站在对外走出去扩大文化软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对内文化影响国人智慧引领思想的高度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高校大学生对其传播的情感认同。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政治背景、时代价值,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价值理念、独特创造,讲好中国故事中的政治内涵,传播好中国声音里的政治能量,方能全力以赴地立德树人。

2.全媒体传播意识

辅导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要转变简单的宣传观念,具备传播意识,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执着继承者、自觉传播者和带头实践者;在媒介融合时代要打破多种传播形态各自为战的局面,形成全媒体传播合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育人工作的实效。首先,要厘清宣传与传播的逻辑关系。宣传和传播并非二元对立,而是一种光谱式的过渡关系。经典意义上的传播是一种传播者和受众双向互动的交流关系,因此辅导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要做传播活动的设计者、开放讨论的组织者、传播效果的监控者,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幕后推动者。其次,要有传播目标和效果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要摒弃那种把传播仅仅视作一种实现目标的途径的狭隘功用主义倾向。辅导员必须要在传播中实现思想引领,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时代主旋律融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中,融于内容、过程、阶段等每个环节,真正促使传播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内核指导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总之,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辅导员要成为既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又有中国气派、中国传统、中国精神的现代教育者。

仅有传播意识还远远不够,在媒介融合时代,需要打破彼此藩篱形成传播合力,具备全媒体融合意识,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首先,辅导员要打通学生工作各个渠道,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传统阵地和新媒体平台展开传播活动,将微博、微信等新平台与实践活动平台有效连接,利用好基于关系的链式传播,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平台。其次,多种传播形态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以群体传播为主、人际传播为辅的工作方法在当今技术、媒介、内容高度融合的媒介时代已显不足。要建立以大众传播内容深耕、人际传播深入讨论、群体传播强烈互动的综合性交叉传播网络,方能使得全媒体扩大传播的信息覆盖,丰富表现形式,提升传播效率和效果。

3.内涵发展意识

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目前仍停留在追求外延式扩张阶段,未能实现依靠活动的文化特质提升学生认知、实现态度转变和价值认同,最终促成学生行为转化的内涵发展逻辑。因此,辅导员要强化活动的品牌特色,坚持以成长和发展为主要育人目标的文化发展战略,以服务青年大学生为生命线,进一步扩大学生活动和学生组织的群众性,走精品校园文化的内涵发展道路。首先,建设品牌社团,打造品牌活动。不再追求量大面全的社团建设思路。社团建设和活动打造要坚持精细化与人文化相结合的文化特色,让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发挥真正的育人功能。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活动项目运作制,要将其学习打造成第一课堂讲授、第二课堂体验实践,社会资源引入激活的品牌特色活动,真正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心灵、涵化思想的作用。其次,引入互联网思维于思想领域、管理服务、能力提升中。以用户思维提升学生体验,在互动中融入传播内容;以迭代思维创新管理服务,以社会化思维重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模式。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辅导员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辅导员队伍要走职业化、专业化道路就必须找到职业能力提升及专业化发展的路径和生长点。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必须进行协同创新,要将工作经验上升为科学,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内容辅以专业化的路径实施。因此,辅导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的职业能力水平就直接关系到传播的效果。

1.文本创建的现代性转换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文本创建是基础性工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很多,但在传播过程中的实效性却不高。符合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动态和接受习惯的文本,必须能够观照当下学生关切的社会现实,必须适应当前学生的话语表达体系,必须在传播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明辨是非。辅导员在文本创建时必须具备现实观照能力和创造性转换能力。首先,要组织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辩证性批判,认清其当代价值,继而进行科学的扬弃。可以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讨论以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为话题引入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点的辩论,吸收其合理内核,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其次,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本进行创造性转换,培育个人与国家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传统文化对于个体而言对内是自我的追求和境界,对外则是个体与国家共同体、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因此在文本转换过程中要创造性地将国家发展与学生个体的实际诉求、内心渴望相联系,打造学生个体与国家资源共享、利益共生、成长共赢的关系纽带。最后,创新话语表达方式,适应新时期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表达习惯。如“民为邦本”向“以人为本”的话语转换;“和合”思想和“仁者爱人”的理念向“和谐”和“友善”价值观念的话语转换。[2]“民为邦本”和“仁者爱人”可以作为文化基因去溯源寻根,但在新时期大学生的意识里,他们接受的教育和信息早已习惯了“和谐友善”般的话语表达。当然这并不是要求我们不必理解这一转化的起始过程,绝非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而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然性和实然性要求。

2.平台拓展和资源统筹能力

学生工作需要搭建多元发展平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辅导员更是要打造多方共赢的平台生态圈,实现平台之间开放、共享、共赢。首先,依靠课外实践加强内容输出,打造多元实践平台,开展“实践养成”育人工程。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引领大学生在行万里路中读万卷书,在田野调查中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参与式采访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和文化精神,做到知行合一。其次,打造立体化传播平台,营造氛围,开展“文化熏陶”育人工程。第一课堂文学知识讲授之外,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用第二课堂反哺第一课堂。如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品牌活动“晨读经典”实施课堂讲授、课中考试、第二课堂比赛的学分制教学体系,将“学经典、赛经典、用经典”融于整个教学链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域下理解评论当前新闻事件,提高了学生的新闻评论能力,增强了新闻业务的文化含量,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

在“互联网+”的传播生态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必须突破单向度思维和闭环发展路径,依靠“内部资源能力”和“外部合作生态”形成持续“价值创造”“价值传递”的内在系统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非一日之力,也非一人之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教育工作必须打造“专职教师+辅导员+团学干部+其他资源”的师资队伍,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合力。明确责任边界的同时,辅导员工作大有可为。这就要求辅导员具备资源统筹能力,统筹传播所需的内容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环境资源和智力资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激活阵地功能;利用入学教育等时间节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链接进校园文化资源,比如链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风、学风、大学精神等校园文化的精神载体,链接其与规章制度、运行规则、组织架构等制度载体,链接其与教育设施、校园景观、社团机构等物质载体,在联结处扩展它的校园生长点和生命力;主动联系校友资源为校内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提供物质保障,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物质环境、专业课程,网络空间、校园精神的深度融合。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实施机制构建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构建一套系统性、科学化、常态化的传播机制,在机制构建中除了宏观层面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发展规划,构建起校园传播的保障机制,中观层面需要做好传播系统建设外,更多的需要微观层面构建实施机制。首先,辅导员要在大学生接受传播理念和意识层面下功夫。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传播理念,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规律的认识,教会他们正确处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创新与传承的关系。其次,要构建递进式层级化的体验式学习机制,让学生在参与中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播。辅导员可以带领学生分组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库的汇集整理;线上线下联系确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优秀人才库;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基地,[3]组建志愿者队伍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扩大传播基地的社会影响,使得传播基地走进百姓生活;可以组建民间传统文化拯救小组,分头运用视频采集方式保留民间传统文化影像,针对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断代现象开展社会调研,组织相关有兴趣的学生小组结对学习;对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数字化及创意设计,使其能够投入文化创意产业中;参与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整理工作,重在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体系的多样性和一体性,在传播过程中书写民族团结的社会图景。

高校辅导员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有的现代意识和职业能力需要在实践中提炼传播技巧,在研究中提升学术修养,完成自身的文化自觉;同时要知行合一,用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习得与践行影响大学生,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能够浸润学生灵魂,服务学生成长,助力学生成才,成为其一生不变的价值追求和人生信仰。(编辑:黄扬琦 校对:龚春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骆郁廷,王瑞.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J].江汉论坛,2015,(6).

[3]段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传承体系建构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文章选自《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8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