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卢黎歌,岳潇:着眼“学习侧”特征,提高“影响侧”活力——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2017-05-26 卢黎歌 岳潇 思政学者

(卢黎歌: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对于“供给侧改革”的阐述颇为密集,“供给侧改革”作为热词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本文试图将这一理念移植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探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一、引入“学习侧”、“影响侧”概念的合理性

对应于“供给侧”和“需求侧”概念,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存在着以外在教育、塑造为主的主导型“影响侧”和以学生内在因素为主的主体型“学习侧”。那么,首先要追问这组概念移植的合理性何在?

(一)概念移植属正常的学术发展现象

每一个新的概念的产生都是人类认识的智慧结晶,该概念往往不仅局限于在其原创的学科(简称为原创学科)内发挥作用。作为一种知识范式,这些概念和理论属于某个原创学科,用于直接说明、论证和解决该学科面临的困惑和难题:作为一种思维,这些概念和理论具有扩散性和发展性,其它学科可以运用原创学科创建概念和范畴的同种思维方式,借用或再创类似概念,以解决其它学科中存在的与原创学科之间相类似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处在与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之中,在其学科发展中真实存在典型的概念移植现象。因此,提出“学习侧”和“影响侧”概念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借鉴、吸收其他领域科学理论的必然过程,实属正常的学术发展现象。

(二)概念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概念引入的合理性

自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以来,“供给侧改革”成为热词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供给侧”是相对于“需求侧”而言的,两个概念同时存在,相互统一又相互制约,该理论的特点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回应、解决社会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侧”一词,既内含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联系”的观点:摒弃了过去所延用的“方面”“因素”等相对孤立的概念,把供给和需求的概念明确地划分为两个相互联系但又相互制衡的“侧”,不同“侧”有不同地位、不同功能:又内含着“矛盾论”的观点,不仅一般性地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更明了地用“侧”的概念把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加以区分,揭示了哪一“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矛盾主要方面,就能“牵住牛鼻子”,使问题有可能“迎刃而解”:还包含“整体”的观点,改革改在某一侧,而影响的效果不仅在本侧,同样在它侧奏效。“学习侧”和“影响侧”的划分正是运用唯物辩证法中联系的观点、矛盾主要方面的观点和整体的观点,将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地划分为学生内在学习和教师外在教育、社会外在影响的两个侧面,寻找影响效果的突破点。

(三)拟解决问题的相似性决定了概念引入的可行性

“供给侧”和“需求侧”二者很难同时兼顾,在供与需这对矛盾中,要分清何者为矛盾主要方面,何者为矛盾次要方面。目前,我国供给体系与需求体系之间存在一定的失衡状态,且供给方面呈现的问题日益严重。“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消费需求的能力不足,中低端产品过剩与中高端产品供应不足矛盾突出。”[1]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存在着与供给和需求理论具有相似性的范畴,即社会对人的影响和人自身的学习。长期以来,人们受到的影响和人们自身的学习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一度忽视学生的内在需要,过分强调理论灌输,方法单调,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过于注重学生表面需求,忽视学生的深层需求和长远需求,导致教育效果偏离社会预期。可见,两组概念拟解决的问题具有相似性:其一,两者都亟待解决一定的失衡困境:其二,两者在不同历史阶段分别呈现不同特点,迫切需要抓矛盾主要方面解决实际问题:其三,两者都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实现创新。因此,将“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理论成果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将联系紧密的两个因素以“侧”的认识模式分为“学习侧”和“影响侧”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

二、“学习侧”“影响侧”的内涵界定和特征分析

概念解析是开展论述的逻辑起点。有必要厘清“学习侧”和“影响侧”内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随着时代发展变化所呈现的多样化特征。

(一)“学习侧”“影响侧”的内涵界定

“学习侧”和“影响侧”是笔者提出的新概念,目前通过百度搜索、360导航综合搜索、中国知网等,还搜不到这两个概念。但是,“学习”和“影响”并不令人觉得陌生。社会中的每一个体都经历着不断成长、成熟的变化,这些变化无非受两大因素影响: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一方面,“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社会个体无法脱离外在影响而孤立存在,每个人都需依托一定的外在条件生存并在特定外在环境的影响下成长、成熟和成功。因此,在人的学习、成长变化中,“影响”是客观存在并始终发挥作用的:另一方面,相同的外在影响作用于不同个体往往产生不同效果,表现为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作为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内因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变化在于学习,内在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结构在学习过程中得以改善、提高和成熟。因此,人的学习本领和水平决定着内因的品质,“学习侧”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对学习起根本性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对“学习侧”“影响侧”的内涵做如下界定:所谓“学习侧”是指学习主体通过读书、听课、探究、观察、研究、实践、调查等手段,在改善和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要素和问题之总和。所谓“影响侧”是指来自社会、学校、家庭、舆论、人际等外在环境的主体,在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有形或无形的方式,逐渐改变人的思想政治及其行为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要素和问题之总和。根据上述界定可以看出,“学习侧”与传统的受教育者的概念相比,明显地拓展了范围,一切通过学习的形式(不论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不论是接受培养形式的学习还是自学)接受外在影响的人,都属于“学习侧”。“影响侧”与传统的教育者的概念相比,外延也要宽泛得多。一切能够产生影响的因素,都属于“影响侧”。

(二)“学习侧”“影响侧”的特征分析

“学习侧”和“影响侧”涉及到诸多的要素和问题,呈现多样化特征。鉴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就学习主体对学习的需求、心态两大要素和“影响侧”的状态、“主导影响侧”的效果两大要素进行特征分析。

1.“学习侧”的特征分析

在学习主体的需求方面,“学习侧”呈如下特征:第一,社会性需求和个体性需求并存。学习主体的社会性需求主要表现为: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掌握科学知识、增长本领才干:为培养责任意识,有效参与社会事务,需要学习党的治国理念和路线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关注社会民生。社会性需求促使学习主体摆正自己与国家、与政府、与党、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与社会发展趋势相向而行。但是,受教育者个体存在个性、地位、背景、环境条件的差异,因而也会产生具有个性特征的特殊需求。第二,眼前需求和长远需求同在。为维持当下的生存与发展,学习主体首先会产生现实的、短期的、具体的眼前需求,集中表现为食、住、行、医等基本需要和考核、就业、技能掌握、业务学习等精神需要。为了自身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学习主体在满足眼前需求的过程中逐步产生长远需求,表现为着眼未来、胸怀大局、树立理想、追求真理、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全面发展。第三,显性需求和潜在需求兼有。显性需求是指学习主体已经意识到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在思想方面遇到困惑,需要理论指导或他人引导的需求: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需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需求:提高实践能力的需求等。潜在需求是指对学习主体非常重要,但学习主体尚未清楚认识的需求。主要包括:如何构建合理知识与智能结构的需求:如何处理今后面临的人生课题及各类社会关系的需求:如何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需求:如何适应社会的需求:如何遵从社会发展规律的需求等。在学习主体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影响的心态方面,“学习侧”呈如下特征:第一,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主动性作为一种自觉的学习态度,促使学习主体严以律己,对国家、社会富有使命感,对思想政治教育持有认同感。但是,部分学习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呈被动性心态。主要表现为:在学习目的上,偏离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忽视甚至排斥思想政治教育:在学习方式上,机械式重复、死记硬背、缺乏热情是其主要特点:在学习效果上,停留在表象认知。第二,理性和非理性兼有。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因其科学性、应用性和创造性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理性认同,表现为:充分尊重思想政治教育者: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在实践中升华理论学习:端正学习态度,准确把握自身的学习状态、思想动态等。尽管学习主体的理性表现各有不同,但其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具有一致性。但也要注意,个别学习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持非理性态度,仅以单一的片面认识作出判断,甚至成为“天然拒”。第三,兴趣动力和功利动力并存。学习主体随时会面临新的挑战,这些挑战甚至会与先前的认知结构发生矛盾,继而促使学习主体感知到其知识在相关领域的匮乏,随之产生探索新信息和理念的内在需要,最终转化为兴趣。但是,个别学习主体在价值选择中呈功利倾向。主要表现为:在知识学习上,重浏览式、“快餐式”和“碎片式”学习,轻探究性、批判性与系统性学习:在人际交往上,重现实性与功用性,轻长远性与责任性:在物质与精神追求的关系上,重物质利益的获取、轻精神境界的提高:在寻求解决学习问题上,重现成答案、轻自己动脑解决等[3]。

2.“影响侧”的特征分析

在“影响侧”的状态方面,呈如下特征:其一,主导影响坚守与多元影响强劲。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价值导向在社会影响和公民教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构成主导影响:另一方面,各种利益集团和阶层通过多种资源和渠道,传播他们的利益诉求和政治主张,分散着人们对主导影响的注意力,争取着更多的(尤其是青年)的“粉丝”,构成非主导影响。其二,现实世界影响式微与虚拟世界影响抢位。随着网络的普及,现实世界影响力与虚拟世界影响力此消彼长。“影响侧”的各主体纷纷利用网站、微信群、微博、慕课、翻转课堂、资源库等渠道和手段强化主导影响力:党的宣传工作机构利用网络强化虚拟世界的主导影响力:各种社会组织、利益集团、网络大V和意见领袖们通过虚拟世界不断发声:文化霸权国为输出其价值观念而借由网络展开文化战,其影响力通过“中东之春”和香港“占中”等案例已充分表现。尽管现实世界的影响力对虚拟世界存在一定的“让位”,但是在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着高度共识的中国,现实世界的影响仍发挥重要作用。

围绕主题,本文只对“影响侧”的主导影响效果方面进行分析,其呈如下特征:第一,自觉影响和自发影响的效果同在。所谓自觉影响是指“主导影响”主体自觉探索学习主体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影响,追求长远的影响效果。在开放、发展、共享理念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导影响”的自觉性效果逐步显现。所谓自发影响是指“主导影响”主体无意识无计划无安排所产生的影响。比如教育者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态度,面临个人利益矛盾时的价值取向,都会对他人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效果。第二,正能量与负能量的效果兼有。思想政治领域正能量的传播主要依靠党团组织及其领导的群众正式组织、党政宣传部门、教育部门通过自觉的宣传教育和组织活动,依靠先进文化的熏陶和先进模范事迹的示范引领,也依靠群众的自我相互教育。而产生负能量的效果,既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宣传教育的失误,也包含国内外负面因素的干扰。第三,显性效果和隐性效果并存。显性效果是指已经显现出的效果。一般而言,直接的、直观的、简单的、表象性的、感性的、技术性的问题,比较容易获得“立竿见影”的显性效果。隐性效果是指已经对学习主体产生影响,但是该影响暂未显现的效果。在某种情况下,隐形效果恰恰能够发挥深远的、巨大的作用。比如理想信念的教育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影响,其效果一般很难在当下得到观察,但却能成为学习主体的人生导航。

三、以改进“主导影响侧”为突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力

构建新概念,把握“学习侧”和“影响侧”内涵及其特征,最终目的在于抓住主要矛盾,掌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准解决矛盾的突破口,从而达到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活力,增强实效的目的。

(一)充分认识“影响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正确理解“学习侧”和“影响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及“学习侧”和“影响侧”的相互关系,是认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关键。在“学习侧”和“影响侧”这对“输出与接收”信息的关系中,是“影响侧”在输出信息、产生影响力。所以,要解决输出和影响什么、怎么输出和影响,输出和影响要达到什么目的等问题,唯有从“影响侧”入手。由此可以推断,在“有效无效”的主要矛盾中,“影响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在“影响侧”这一方,主导影响应该起到主要影响力,所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力,要以改进主导影响为突破口,引领非主导舆论,影响“学习侧”。

(二)针对学习主体的需求特征,激活、引导、满足三管齐下

首先,激活学习主体对社会性、长远性、潜在性需求的认知。学习主体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可能对需求的认知存在盲区和偏好。对个体性需求认识清楚、感受真切,对社会性需求认识肤浅、感受模糊:对眼前需求感受直接、需求紧迫,对长远需求认识模糊、感受不急切。对显性需求和潜在需求也是同样的心态。然而,社会性、长远性、潜在性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学习主体尚未正确认识而已。主导影响主体不能以抱怨的心态来责怪学习主体,而应站在对学习主体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帮助他们认识到这些需求与他们的真实关系,激发他们对满足这些需求的渴望。

其次,引导学习主体对真实需求和虚假需求的辨别能力,避免被虚假需求所误导。在现实社会中,不同的利益群体通过舆论工具向社会宣传各种主张与诉求,继而引导学习主体产生某方面的学习需求。其中,对学习主体而言,有的需求是真实需要的,有的需求是不需要的,甚至是有害的。比如,被消费主义误导的过度消费的需求,被极端个人主义误导的自私自利需求,被享乐主义误导的单纯追求感官刺激的需求,被拜金主义误导的对金钱无止境追求的需求,被权力主义误导的对以权谋私的权力野心需求,等等。主导影响主体要创造条件,激发学习主体对真实需求的认知和认同,让学习主体认识到虚假需求的不真实、不必要性,不要为满足这些“需求”无谓地耗费时间精力。

最后,满足学习主体的合理需求,激发学习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开放、自由的社会环境下,学习主体难免会呈现个体性、独立性特征的特殊需求,且注重掌握技能、学习业务、解决困境等显在的眼前需求。主导影响主体应充分尊重学习主体个体性需求、眼前需求和显性需求中的合理因素,满足学习主体具体的、现实的、短期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习主体不断提高需求的层次,不断超越,树立长远的、全局的、真实的需求目标,从而形成连续的学习动力。

(三)针对学习主体的心态特征,引发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理性、兴趣

首先,改善学习主体的被动性心态,调动学习主体的主动性。探讨学习主体被动性心态的成因,一是个别影响主体因急功近利的追求影响实效而易忽视目标教育和方式引导,使学习主体沦为被动感知、记忆的载体:二是教育实践活动、教育素材、教育案例、新媒体作品等线上线下的影响资源中存在重复投入、同质化、低端化、脱离学生实际等问题,很多教育“产品”并未得到学习主体接受和认可[4]。基于此,主导影响主体既要从宏观角度转变影响观念,纠正学习主体的排斥心态,变外力推动为积极主动,变盲目学习为针对性学习,又要整合、筛选线上线下的教育内容,以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调动学习主体的学习主动性。

其次,改善学习主体的非理性心态,激发学习主体的理性认同。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学习主体的非理性心态及学习表现各有不同,且表现时间、形式具有不可测性。主导影响主体要立足现实、因势利导,在循序渐进的主导影响过程中引导学习主体学会全面、客观观察和分析社会存在的不合理现象,逐步消减学习主体的非理性心态。这要求主导影响主体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准确把握社会现实的能力,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中能够积极引领学习主体的理性辨别和客观认识。

最后,改善学习主体的功利倾向,激发学习主体的学习兴趣。功利性心态推动学习主体唯表面的、现实的、具体的、立竿见影的利益是瞻,忽视渗透在现实利益背后的精神动力、道德修养和政治素养,不仅影响学习质量,而且阻碍长效学习机制的建立。主导影响主体应突破传统的影响观念和影响模式,引导学习主体拓展至探究性学习、批判性学习、系统性学习等,以多样的方式激发学习主体的兴趣和热情。同时还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的治国理念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充实学习主体的精神生活,构建学习主体的精神家园,以内在精神动力推动学习主体的持久学习。

(四)针对“影响侧”的状态特征,坚守主导影响,消解不健康的非主导影响

首先,坚持主导影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目前,我国存在着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以“新”“特”“奇”等面目展现自己的“合理性依据”和“正义性高地”。多元的社会思潮为学习主体提供多种选择空间的同时往往也容易让有害思潮趁虚而入,冲击和瓦解学习主体的理想、信仰、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主导影响主体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加强主旋律教育、争先教育,树立先进典型,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尚引领学习主体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又要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对待多元的社会思潮,对具有积极意义的社会思潮给予充分肯定,对错误社会思潮加以严厉抨击。

其次,坚守现实世界的影响阵地,揭示虚拟世界的现实本质。主导影响主体要联系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联系学习主体认知、接受能力的实际,联系时代发展的实际,以通俗生动的形式强化学习主体的实践感知。一方面,组织宣传工作者进企业、进社区,开展相关学术、交流、座谈和主题活动等,以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基层群众,增强基层群众的参与度:另一方面,创造条件优化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和校园文化,强化现实世界中学校培养学习主体思想品德、塑造学习主体优秀人格的主导影响力。

最后,创新网络影响平台,引导虚拟世界的影响力。针对虚拟世界的抢位战,主导影响主体一要依托网络创新影响平台,改变“自说自话”的困局,通过“真理越辩越明”的方式和效果扩大影响力,主动设置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能够引起学习主体兴趣的议题,吸引更多“粉丝”:二要建立覆盖范围广、信息承载量大、传播速度快、操作有序的网络监管平台,实现对恶意、不良信息和内容的拦截和删除:三要帮助学习主体提高分析辨别能力,增强对不良影响的抵抗力,引导学习主体在虚拟世界中理性获取、传播信息。

(五)针对“影响侧”的效果特征,提高“影响侧”的主导影响效果

首先,改善影响主体自觉影响效果的同时提高自发影响的效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主导影响的自觉性带来的效果不断加强,主导影响主体有责任持续保持高昂的激情和高度的责任感,自觉对影响过程作出科学地规划与设计,建立长效的影响机制。但是,仅局限于自觉影响效果的实现,难以激发学习主体的本质认同和内在动力,要发挥主导影响的最佳效能,还必须提高自发影响的效果,提高教育者的职业“门槛”以及教育机构和教师的道德素质。

其次,坚持传播正能量,避免负面因素的干扰。在多元化舆论场的影响下,很难保证社会上产生的影响都是正向的,每个人受到影响的最终效果是诸多影响的“矢量和”。主导影响主体要以问题为导向、以启发为主旨、以讨论研究和实践体验拓展影响方式,依靠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占据思想引导的主动权,指导学习主体的行为并激发学习主体的情感,引导学习主体正确认识和分析现实中的矛盾、理性对待社会生活中的负面影响、排除错误的观念并抵制不良倾向的影响,促进学习主体正面的自我学习、教育和管理。

最后,坚持显性效果和隐性效果的结合。主导影响的显性效果主要通过直接的、正面的、外显的方式实现:隐性效果主要通过间接的、内隐的、无意识的方式实现。长期以来大部分主导影响主体仅侧重于“立竿见影”的显性效果,对暂未显现的隐性效果重视不足。针对此问题,主导影响主体应适时更新影响观念,摒弃过去侧重于显性效果的传统影响模式,切记勿以急于求成的心态和标准看待隐形效果,创造条件解决隐性效果实现过程中所可能产生的周期较长、操作程序反复的现实困境,坚持显性效果和隐性效果的有机结合,将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转化。(编辑:黄扬琦  校对:耿春晓)

参考文献:

[1]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选题研究中心.重点领域改革节点研判:供给侧与需求侧[J].改革,2016(1):35-5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9.

[3]郑永廷,曾萍.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需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2):94-99.

[4]侍旭.高校思政教育也应有“供给侧”改革思维[N].光明日报,2016-03-16(16).

(文章选自《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7年2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