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白显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需把握的几重关系

2017-09-26 白显良 思政学者

(白显良:西南大学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如何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具有前提性的一个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既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各个要素的特质,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特性;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一种结果状态,也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在要求;不仅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亲和,更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教化力量的外显;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升华,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需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尤其要处理好整体亲和力与要素亲和力、结果亲和力与过程亲和力、外在亲和力与内在亲和力、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等几重关系,努力达至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承载和实现亲和力。

一、思想政治教育整体亲和力与要素亲和力的关系

亲和力最早是化学领域的一个概念,特指一种原子与另外一种原子之间的关联特性,用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意指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让教育对象主动趋近、积极悦纳、高度认可的一种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实践要素,同时也是一种整体性的实践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既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特性,也规定着要素特质。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既需要从整体层面予以审视,明确整体要求,也需要从要素层面予以把握,明确要素特质。

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亲和力,意味着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为教育对象喜欢、悦纳、认可、认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具有吸引力和教育影响力,教育对象乐于参与其中并接受施教,反映出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亲和性”的整体特质和总体状貌。从这个意义上讲,亲和力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整体判断和总体评价,反映和体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应。长期以来,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之所以不受教育对象的喜欢,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缺乏亲和力,给教育对象形成了一种不良的整体印象,不符合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形象期待。在某些场合,教育对象就是因为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形象不佳,以至于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排斥任何施教,甚至在尚未参与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前就给出不够客观公允的评价和评判,影响其对思想政治教育施教的接受。比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几门课程在教学安排上存在先后秩序关系,靠前施教的课程呈现出的教学亲和力状况对靠后安排的课程的教学产生着十分明显的影响。如果靠前施教的课程教学效果好、质量高,富有亲和力,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热情和积极性,相反则会对后续课程教学产生消极影响。个别学生因之前的课程教学效果不好,甚至会在尚未接触后续课程内容时就拒斥其教学内容及教学实践。从中可以见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整体形象,对于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质量与水平至关重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要从整体层面予以关注和思考,着力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形象,满足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形象期待。

从另一个方面讲,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层面的亲和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只能源自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亲和力。离开要素层面的亲和力,便谈不上整体层面的亲和力。只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个要素都具有亲和的元素,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实践才会具有亲和力。这就是说,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还要从要素层面予以审视,明了亲和力对于要素方面提出的要求。笔者以为,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亲和力,尤其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主要体现在教育者这个最根本的能动要素上。在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中,教育者是一个十分特别的要素,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主体,居于主导地位,其他各要素都受其支配和调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教育者运用其他要素作用于教育对象,促成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改变和提升的一项活动。一项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如何,主要体现在教育者的态度、情感、价值取向,以及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等的选择与运用上,简单地说,主要取决于教育者如何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及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方面。如果教育者态度生硬,缺乏感情投入,方法手段选用不当,语言晦涩难懂,其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很难谈得上亲和力的。现实中,一些教师的教学之所以具有亲和力,无非在于教师本人以饱满的热情面对教学,让学生能感受到其情感的投入和爱的倾注,或者是教师教学水平高,教学风格独特,教学富有魅力,让学生很是欣赏和佩服。即是说,现实中往往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出人格魅力,演绎出教学魅力,学生才愿意“亲其师、信其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教育者应多下功夫,只有教育者“可亲可敬”,其所开展的教育活动才谈得上亲和力。二是各个要素都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相关。尽管教育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特别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要素就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没有关系。实际上,任何一个要素都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密切相关,如教育目标的拟定只有切近实际而不脱离实际,才能让教育对象觉得可亲可近;教育内容的表达、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载体的运用、教育情境的创设只有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对象,才能让教育对象觉得亲切可感,才谈得上亲和力。如果一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不考虑各要素与亲和力生成的关系,不从各个要素亲和力方面着手,便难以谈得上整体亲和力的生成。三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各要素亲和力的合力。整体亲和力尽管与各要素本身的亲和力直接相关,但整体亲和力的生成却并非各要素亲和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各要素亲和力的合力。这意味着各要素的亲和力之间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发生相互关系,只有彼此匹配、同向同行,才能形成倍增的协同效应,否则会彼此抵牾、相互抵消。比如,教育内容的设计、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情境的创设,无论如何科学合理、贴近实际、贴近对象,如果超出了教育者的驾驭能力,是不可能发挥其最大效能的,也难以和教育者之间形成最大化的教育合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结果亲和力与过程亲和力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在一定意义上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状态的一种描述,表达的是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但任何结果都是过程的产物,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结果层面体现亲和力,离不开把对亲和力的追求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开展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都努力追求亲和力,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形成亲和力的结果状态,才能生成具有亲和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把亲和力理解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定性描述,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某方面质的规定性的表达。依据定性与定量之间关系原理及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结果状态体现出亲和力的质的规定性,没有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亲和力”量的积累,无疑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即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应该从定性与定量结合、质与量统一的意义上予以理解和把握,明确作为结果状态的亲和力特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求,努力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开展的全过程提升亲和力。

如何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体现亲和力?对于这一点可以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予以分析。从微观层面讲,最根本的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开展过程中做足“贯穿、融入、渗透”的功夫,实现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亲近亲和。所谓“贯穿”,就是要把对亲和力的追求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开展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关注亲和力,既把开展有亲和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实践的起点,也把是否具有亲和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追求和效果评价的重要方面,实现亲和的一以贯之。所谓“融入”,就是要把亲和力作为元素融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个要素及其互动实践中。亲和力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犹如盐之于菜肴一样,必须在融入上下足功夫。盐不融入菜肴形成的有关工序之中,菜肴不可能成为美味佳肴。同理,离开过程中的“融入”,追求亲和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也不可能生成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只有在融入上下足功夫,亲和力才能在实践中作为特质呈现出来、作为魅力散发出来,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像融入了盐的美味佳肴那样对教育对象具有亲和的力量,生成亲和力,受到教育对象的喜欢。所谓“渗透”,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让教育无痕,育人潜移默化。唯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具有天然的亲和力,才能时时处处具备教育的亲和特性。从宏观层面讲,就是要把亲和力贯穿各个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处理好各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衔接。从单个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历程来讲,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不同形态呈现出来。把亲和力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必然意味着在一个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阶段都要追求亲和力。这即是说,家庭、学校、社会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应该追求亲和力,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亲和力形象,否则教育对象可能会因为某一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够亲和、面目可憎、形象不佳,而影响到下一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比如,就学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讲,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留给教育对象的教育印记和刻板形象,必然会影响到大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无疑不仅是某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而且是整个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工程,需要彼此关照和整体衔接。全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亲和力的生成同样也存在于各方面、各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有机衔接和整体关照。从这个意义上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一篇大文章,需要从全社会各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关联上予以统筹和谋划。

立足上述分析,在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中体现亲和力,尤其要注意避免几种情况:一是避免一阵风式的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应该成为有效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富有实效的内在要求,而不是从外面强加于它的附加性要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常态性追求,应该建立长效机制,切不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讲了才引起重视,仿佛思想政治教育过去就不存在亲和力的问题;也不能因为今天强调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亲和力的口号标语便满天飞,热闹一阵子之后又悄无声息,使提升亲和力成为一阵风式的实践,徒具形式意义。二是避免局部性的实践。尽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讲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才存在亲和力方面的问题,故不能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实践局限于高校、局限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应该成为各类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追求,应该在全社会意义上整体联动,形成合力,不应成为局部性实践。三是避免表面性的实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要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挖掘内生动力,努力寻求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内在生成,遵照亲和力生成的实践规律性开展实践探索。不能把亲和力作为一个“标签”、“口号”、“标语”来对待,随意粘贴到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之中,让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实践探索停留于表面文章、止步于宣传鼓动。总而言之,只有把对亲和力的追求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并立足整体视野做足植入灵魂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生成并不断提升亲和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外在亲和力与内在亲和力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可知可感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要具有亲和力,离不开为人们所喜欢、具有一定亲近性的实践形式,但从另一个方面讲,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又绝不仅仅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其亲和的方面能成为一种力量从根本上讲源于深层次的内在因素。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既要注重形式,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方式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真心喜欢,令人们觉得“有意思”,愿意参与;更要注重内在,让思想政治教育由内而外散发出令人神往、可亲可敬的多重魅力,令人们觉得“有意义”,值得信服;还要努力追求外在与内在的有机统一、“形”与“神”的完美结合,实现既让“有意义”的教育“有意思”,也让“有意思”的教育“有意义”,千万不可把亲和力仅仅看作外在形式的方面,单从形式上下功夫、做文章。

从外在形式方面讲,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具有亲和力,与人们如何开展教育,以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进行施教,把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成什么样子密不可分,这即是说,形式的方面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重要因素。形式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犹如包装设计之于产品、容器摆盘之于菜肴,产品要行销于市场,既要有过硬的质量,也要有美观的设计、精美的装帧;菜肴要受食客的欢迎,仅有“香”和“味”是不够的,还离不开“色”和“美”,合在一起才是“色香味美”。思想政治教育要富有亲和力,也离不开形式的方面。从形式的方面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尤其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讲究方式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力求做到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不讲究方式、方法,不分对象、条件、场合,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老生常谈,空话套话连篇,绝对不会有成效”。[2]千篇一律、刻板老套,不讲方式方法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也不可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富有亲和力。二是优化载体途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3]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宜的载体和途径。比如,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重视和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联网上线,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才能做到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对象,不落后于时代和生活,受到教育对象的欢迎。三是话语表达接地气。思想政治教育要具有亲和力,必须注重表达方式、传播艺术,运用教育对象喜闻乐见的语言予以表达呈现。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批评一些人写文章做演说“语言无味,像个瘪三”,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倡导“讲理论要接地气,要让马克思讲中国话,让大专家讲家常话,让基本原理变成基本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方法”,都在于强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讲究语言艺术、表达技巧,注重话语体系建设。要知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了一成不变和干巴巴的教条,变成了简单的说教,脱离了群众活生生的实践,那就不会有说服力,也就会丧失生命力”。[4]

从内在内容方面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无疑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因此其亲和力必然蕴含着真理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教育的力量、事实的力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尤其要注意发挥这几个方面的力量。一是发挥理论透彻的征服力。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不能没有理论教育,而理论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把理论讲透彻,用透彻的理论去征服教育对象。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5]不彻底的理论教育没有说服力,是不能征服人的,也不可能让人产生亲和感。只有理论教育透彻了,教育对象才会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才会亲近理论及其教育。二是发挥逻辑谨严的说服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析事论理,分析事理就得讲究逻辑、讲通道理,其严谨的逻辑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讲述的他在乡里向农民宣传破除迷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故事中受到启发。毛泽东对农民说的话是这样讲的:“信八字望走好运,信风水望坟山贯气。今年几个月光景,土豪劣绅贪官污吏一齐倒台了。难道这几个月以前土豪劣绅贪官污吏还大家走好运,大家坟山都贯气,这几个月忽然大家走坏运,坟山也一齐不贯气了吗?土豪劣绅形容你们农会的话是:‘巧得很啰,如今是委员世界呀,你看,屙尿都碰到了委员。’的确不错,城里、乡下、工会、农会、国民党、共产党无一不有执行委员,确实是委员世界。但这也是八字坟山出的吗?巧得很!乡下穷光蛋八字忽然都好了!坟山也忽然都贯气了!神明吗?那是很可敬的。但是不要农民会,只要关圣帝君、观音大士,能够打倒土豪劣绅吗?那些帝君、大士们也可怜,敬了几百年,一个土豪劣绅不曾替你们打倒!现在你们想减租,我请问你们有什么法子,信神呀,还是信农民会?”[6]他讲:“我这些话,说得农民都笑起来。”[7]无疑,这样的说理农民是愿意听的,也能听得进去。仔细分析毛泽东这里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赢得农民的喜欢和认可,之所以有突出的教育效果,之所以让农民觉得很亲切,最根本的不在于它的理论有多么高深,也不在于其形式有多么花哨,而在于毛泽东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蕴含着深刻的逻辑力量,能说服人,让人信服。三是发挥情感真挚的感染力。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8]前苏联政治家和教育家加里宁也指出:“教育者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于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受教育者。”[9]教育者以什么样的情感价值观投入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对教育对象产生什么样的教育。四是发挥客观事实的解释力。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用事实说话,要善于运用客观数据、真实案例、社会现实、生活故事等去说服教育对象,让教育对象觉得教育者的施教客观真实、可亲可信,从而愿意亲近教育实践。

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关系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不仅要解决如何理解、如何看待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把握亲和力生成规律的问题,还要解决好怎么办、如何做的问题,这就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即理论解决怎么看,实践落实怎么办。

从理论层面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要强化理论研究,增进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实践规律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作为一个实践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一以贯之地存在且为人们在经验层面所感知,但作为一个重大理论命题则是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出来的。长期以来,理论界围绕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开展了不少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相关的理论研究,对人们探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取得了一些富有积极意义的理论成果,但鲜有直接以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为题的高水平研究成果。要很好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从理论上予以透彻的认识和深刻的把握,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生成和提升的规律,这客观上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开展专题研究,形成专门成果,深化理论认知,充分发挥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理论支持,尤其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支持,因此还需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精耕细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实践场域,精细化研究并揭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科学化和学科化水平。

从实践层面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关键在于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实践探索,重要的是要遵循以下几项实践准则:一是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所谓因事而化,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规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善于以事为基、以事为据去教化人,也要善于随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做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唯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令人亲和亲近。所谓因时而进,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因时制宜,既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具备鲜明的时代气息,不断增强时代感,也要着眼于变化发展,在动态中把握情况,在变化中开展教育,在发展中实现创新,贴近教育实际,把握教育时机,提高教育吸引力。所谓因势而新,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随时把握面临的新形势、呈现的新态势以及未来发展变化的新趋势,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教育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不断更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感和针对性。针对性强了,亲和力自然就有了。二是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对象”。贴近实际,是强调要立足实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植根生活,接地气,融通现实。贴近对象,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走近对象,把握教育对象的实际和需求,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有的放矢。只有做到“三贴近”,才能让教育对象生发亲近感,思想政治教育也才能生成亲和力。三是要“落细、落小、落实”。思想政治教育要着眼于细微、着手于细节、着力于细致,凸显细微品性。之所以如此,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实践中,触动、感动、感化教育对象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的细节和细微之处,正所谓“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决定成败”。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把落细、落小、落实的工作做好了,教育才能进入人的头脑,走进人的内心世界,植根人的灵魂深处,让人倍感亲切,生成亲和力。总而言之,只有做到并做好上述几点,不断加强改革创新,既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也探索新办法,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不断提升亲和力。(编辑:王娜娜  校对:耿春晓)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光明日报,2016-12-09.

[2][3][4]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3,90,87.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6][7]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3-34,34.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55.

[9][苏联]凯洛夫.教育学(上)[M].译者:沈颖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2:116.

(文章选自《思想理论教育》2017年4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