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拿下10万元梦想基金,他再启程!

珈有榜样的 武汉大学 2024-03-25




抢抓机遇,增创优势,创新辉煌。


他是学霸中的翘楚

跨界探索强者

科研,实习,竞赛

他广泛涉猎,样样拔尖

以本科生身份拿下

10万元雷军卓越奖学金

他是20级本科生袁承博

人生不止步 未来更精彩







书写人生:多元兴趣的探索者





来自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弘毅班)的袁承博,一直非常推崇雷军学长“人因梦想而伟大,又因坚持梦想而成长”的观点,他的大学生活历程,也是一段在实践与探索中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的故事。

进入武大,袁承博连续三年综合素质能力测评排名第一,综合成绩排名第一,专业课均分排名第一,数理课均分排名第一,四个第一扫除他对学科的基本迷茫成为袁承博更广泛探索的坚实底气。

向阳而生,自有光明,在这个过程中他也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武汉大学三好学生标兵等十余项学业荣誉称号,并以优异的综合素质推免保研。

依托武汉大学弘毅班的交叉办学的特色,袁承博有机会聆听不同行业顶尖专家学者的研讨教学,拓宽自己的学科视野,并在科研和竞赛中不断拓新自己的认知。

▲袁承博(中)与好友在雷军卓越奖学金颁奖现场


在竞赛方面,袁承博坚持以前沿为导向,只选择最难攻克的问题和最具挑战的竞赛。从高中时代起,袁承博就积极参加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等算法竞赛,积累了丰富的竞赛经验,算法研究也成为他未来梦想的一粒种子。进入大学后,他的竞赛的征程未止步。二十余项国家级、省级、校级竞赛荣誉奖项,2次入选CCF权威软件设计能力认证全国前1%,只要努力成长,前途自有回报。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虽然不是袁承博成绩最好的比赛,却是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他和队友花费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参加专业培训、协力攻坚,最后因为提交表格的一个细节错误而痛失国奖。面对失利,袁承博认为“应当以成长型思维看待挫折,多关注自己能改变的事情和从失败中获得的成长”。也正是因为这场不完美的竞赛,他收获了本科期间的几位挚友,这令他深感幸运。


作为科研“老手”,袁承博探索过很多方向,包括多媒体学习、时间序列(计算机和经济管理交叉)、扩散生成模型、机器学习理论与图学习等。面对复杂多样的学科,袁承博有自己的方法论,那就是把精力分配看作投资,模块化每项任务,学到边际效益递减为止。他大二就进入课题组开始科研,本科期间便有两篇论文被ICME2023、ICANN2023等人工智能会议接收。

袁承博制定了适合自己的模块化计划表:大一上半学年自由探索,广泛参加活动;大一下半学年,明确跨学科的方向,积极拓展金融相关的知识。大二上半学年,开始接触科研,在实践中检验所学;大二下半学年,辅修法学,并在项目中探索AI+法律的融合创新。大三上半学年,参加多方向的丰富的实习,并产出科研成果;大三下半学年,聚焦科研探索方向,在多段科研经历中明确自己的本心。在大四上学期,争取完成毕业设计并且产出一篇顶级论文。在这个过程中,他累计四十余项荣誉称号,是努力与汗水的回报,更是茁壮的成长。




跨界实践:构筑独特职业视角






在试错成本最低的年纪,袁承博选择向每一个感兴趣的方向伸出触角,探索更多可能。在探索多元兴趣的同时,袁承博也深刻认识到计算机是一门实践学科,从学科竞赛,到产业实践经历的过程,是努力与汗水的回报,更是茁壮的成长。因此他放下功利,花费大量时间投身产业实习实践。

作为一位行动力满分的少年,袁承博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目标明确的人。在寻找实习的过程中,出于对大厂程序员的好奇,他迅速锁定了几家目标实习单位,并且通过多方比较和问询果断敲定具体单位,直接搜索学校校友关系网顺利通过内推进入了心仪单位。
通过武大校友平台,袁承博在麒麟软件开启了第一次实习,通过置身业界直观地了解“程序员”和”系统开发”在大厂的生活业态;在华为开源社区,他学到了很多Q-Quant知识,以及如何把AI应用到量化金融中。在美团训练营中,袁承博选择了跨界的产品运营和新媒体运营岗位,变换视角观察行业动向……



袁承博也尝试过MBTI人格测试,他的测试结果是ENTJ——常常被大家称为“天生的领导者”。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体验不同的事情是他的兴趣所在,6次产业实践经历,横跨算法、开发、运营、金融等多个领域,带来的远不止简历上的亮点,更是认知的补充和拓新
除了一贯的高效,对于实践,袁承博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专注,无论是技术实践还是非技术实践,只要选择去做就要尽可能投入,而不只是浮于表面。有时候大家普遍认为无趣的事物,也可能是很少有人愿意沉下心来接触的问题核心。二是内驱力,以兴趣为导向,结合爱好和实践,把探索前沿的喜悦和更新认知的获得感看作前进的源动力。三是负责,在工作场合认真做好高新技术产业链上的关键每一环。
实践之外,袁承博不给自己设限,他自称非常规程序员,拥有丰富的兴趣爱好。他会尝试用人工智能进行小说写作;习得钢琴古筝之后,也动静结合,开始练习长跑和滑板等等。丰富的爱好帮助他释放压力,享受的过程让他获得了心灵上的触动。
助理班主任、青年讲师团、班级团支书……是他的另一层身份。服务与奉献让他明白,“追梦路上,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但一群人走,才能走得更远。”





锚定前沿:梦想与现实交汇






逐光而行,心有暖阳。袁承博感谢武大包容创新的育人环境和雷军校友富有“生命力”的榜样精神,让他把“创造物理世界的通用人工智能,满足人类未来的需求”作为自己梦想,希望能在未来有所建树。
在经历了迷茫期和探索期后,袁承博最终选择投身于人工智能中的具身智能方向。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新型领域,简单来说,就是探究如何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进行深度融合。传统的机器人只能完成预先设定好的一些任务,结合人工智能后,机器人有望同时拥有"大脑"和"小脑",从而在开放环境和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也能良好运行。在未来,这种智能机器人将覆盖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或许有一天,电影中的机器人管家、机器人工人将不再是梦。


聊起继续在该领域深造的动力,袁承博侃侃而谈。第三次科技革命后,我们将面对一个充满未知与挑战的人工智能时代,对AI的研究将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选择,更是未来机会所在。与本科时选择的专业不同,相较于偏向虚拟大模型应用的方向,他试图将自己的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的物理世界。


随着他在珞珈山下的旅途接近尾声,他也希望给后继者传递自己的力量。一种是勇气力,要勇敢尝试“我认为有意思的事情”,勇敢踏出第一步。另一种是意志力,在“我认为值得探索或坚持的事情”上要投入时间精力潜心探索。“希望大家先有勇气尝试,然后坚定意志,并且不断自我提问,反复推敲,把获得知识当作人生的一大乐趣,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多元兴趣,探索不止

竞赛中拓新知

实习实践,跨界发展

实践中锚前沿

勇敢尝试,意志坚定

不断提问,推导未来

相信袁承博

必将在新的征程上勇往直前

在祖国人工智能事业领域

发光发热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最后一周,“名山”见!






2023年十大新闻及新闻人物,投票启动!






这道题太难,一般人都不会做……



 最后一周,“名山”见!

● 武大2023年十大新闻及新闻人物,投票通道启动!

● 这道题太难了,一半人都不会做……

● 武大考研重要提醒,请务必注意‼️

● 紧急通知!

 上岸武大后,他们这件事做得漂亮……




武汉大学-luojia1893-

图片来自受访者

采访:刘恺迪 贾若寒

文案:刘恺迪 贾若寒

编辑:段懿恬 何睿 张楚悦

责编:贾艺真

审核:邢知博


投稿邮箱:whu_luojiahao@163.com

点个“”,再点个“在看”,向榜样学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