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巴黎, 布鲁塞尔, 尼斯...天堂口成地狱门|下一个,会是谁?

2016-07-16 凤凰卫视欧洲台 凤凰欧洲

尼斯之殇

举世同悲
导语

据法新社, BBC等报道,当地时间7月14日晚,法国国庆节期间,南部城市尼斯在举行国庆日大型庆祝活动燃放烟花时,遭遇恐怖袭击,一辆卡车突然冲进正在观看烟花表演的人群,目前已造成至少84人遇难上百人受伤,其中包含2名中国公民

尼斯:天堂口成了地狱门


7月中旬是法国人的度假时间。他们每年忙碌的工作,忍受一年里8个月的阴冷雨天,辛苦攒下来钱来带着全家老小夏天去南部度假晒太阳。在5周的带薪假期里,仿佛南法温暖的阳光可以抚平一年里所有的委屈和积怨。于是,大部分的法国人从7月到9月陆续开始休年假,连政府和各类公职机构也不例外,法国进入了一个度假的季节。




人们在夏天纷纷前往法国南部,其中尼斯是最受欢迎的一个度假地点。这座温和的城市沿海而建,安静的老城与碎石海滩相连,沿着海滨大道(promenade des Anglais)一路走去,棕榈树与古朴的白色长椅、白色围栏和路灯相映成趣。海滨大道下面就是著名的“天使湾” ,许多浪漫的法国爱情电影都以这里作为故事的发生地。




今年的大风天气让南法很多城市取消了7月14日晚法国国庆的烟火表演,但度假胜地尼斯却没有。临近晚上11点,当地百姓和度假的人群开始聚集在海滨大道参加国庆活动。


然而,就在庆祝的烟火表演结束不久,一辆白色大卡车突然冲进人群,撞向参加活动的人们。惨叫和恐慌立刻摧毁了所有的国庆和度假的喜悦。人们四散而逃,很多人在紧张中不知道应该钻进纵向的老城小街道里,还是在海滨大道上背对着卡车逃跑,而更多的人则被卡车撞倒、碾压。



尼斯恐袭发生后,美国《赫芬顿邮报》贴出这张图片


“我是查理(周刊),

我是巴黎,

我是奥兰多,

我是布鲁塞尔,

我是伊斯坦布尔,

我是尼斯,

我是巴格达,

我是孟加拉

。。。。。。。。。


我已经筋疲力尽了。。。。。”



连续不断的恐袭,让西方网友受够了:

昨天,我们是巴黎,

今天,我们是尼斯,

到了明天,我们又是谁?


恐袭:人们踩着尸体逃离

法国认为这是一次明显的恐怖袭击。法国政府宣布,将从16日起全国默哀三天。


现场目击者Tony Molina告诉CNN记者,他在附近一所酒店的房间里目睹了全过程,他说:“当时有一大群人集中在那里,突然一辆白色的大卡车冲了出来,我看不见司机,但是这辆卡车一直以大概每小时25到30里的速度左右冲撞。”

事发当时一位离卡车15英尺远的目击者称,司机将卡车对准人群后,突然加速冲向他们,众人纷纷倒地。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嫌犯开卡车在人群中行驶了2公里。



下面是一些幸存者们对此次恐怖袭击事件的亲诉:

01

中国幸存者:一切就像灾难片

据法国《欧洲时报》网站报道,正在法国尼斯带团的导游陈先生说,案发时他正在尼斯海滨大道看焰火,晚上10点25分焰火就结束了,他和大家一样溜溜达达回酒店。10点30分左右,忽然人群中出现骚动,很多人在奔跑,是逃命式地奔跑,接着一声巨响,像放炮仗的声音。陈先生说:“我还以为发生海啸了呢,看见很多人没命地跑。”


据凤凰网报道,一名亲历袭击的中国网友这样描述惊险一刻:路上的人群开始疯跑,嘶喊,很多人像疯了带着血跑进餐厅,没有鞋。问她们发生了什么,她们吓得只蹦出几个字:恐怖袭击、暴乱、逃命……一切就像美国灾难片一样。


02

英国幸存者:人们踩着尸体逃离

正在当地度假的英国人Esther Serwah则回忆,她跟女儿正朝旺盎格鲁大街方向走,不知怎么,大家突然都跑了起来:“人们用法语朝我喊,但我没听懂。有人倒地不起,还有人踩着尸体逃离。大家都说这是恐袭,真是太可怕了。我很震惊,现在还在抖。”


这张照片,令世界心碎。小女孩遇害,洋娃娃遗弃在一旁。


事发时,英国女子Harjit Sarang正与家人在当地度假,原准备看焰火表演,半路遇到惊慌失措的人群,也跟着跑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不走散,保持镇定,况且我们还带着两个孩子,我们又惊又怕,只顾跑,搞不清方向。”


“大儿子朝我喊:‘你们为什么带我来这儿,我再也不来了。’”“最让人难受的,是我们让孩子们经历了这些。”


03

埃及幸存者:现在哪里都是中东了

纳德尔是一位埃及的银行家。现在正在尼斯度假。事件发生时,他亲眼目睹了凶手开着大卡车冲入人群。


纳德尔说:“他一路撞了很多很多人……我跑到卡车跟前朝他挥手让他停下来。我大喊:‘快停下!车底下有个女孩!’当时我还天真地以为这是个交通事故。”“但没想到他竟然拔出了枪……那是一只Glock手枪,那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大事不好’,然后我就看到警察朝他开枪。”



这时,所有人开始尖叫着逃跑。但纳德尔没有。“我突然跑不动了,整个身体都僵了。”他说。


“在袭击发生的五分钟前,我就在想:有些疯子可能会在这么平静安宁的地方搞点事。”“中东经常发生大大小小的袭击,我已经习惯了。但与死亡离这么近还是第一次。”“我和我的朋友们说:现在我们不能去欧洲找安宁了,现在哪里都是中东!

04

美国幸存者:“这是我生命中最恐怖的时刻。”

美国物理学博士凯文正和朋友在尼斯度假,这是他们欧洲6周旅行的目的地之一。事件发生之前,他和一群人正在观看法国国庆节的烟花。



“当时我们还在讨论,如果现在发生恐袭,烟花的声音绝对是枪声和爆炸声最好的掩护。”“而烟花刚刚放完,就真的发生了。很明显这不是事故,而是掐好时间、蓄谋已久的暴行。”“这是我生命中最恐怖的时刻。”


05

小幸存者:万人转发找回失踪宝宝



据法国媒体“欧洲第一电台”报道,一名8个月大婴儿在恐袭之后的混乱中失踪。

婴儿的家人迅速采取行动,在脸书上寻求帮助,并公布这名婴儿的照片。此条消息在短时间内即被转发近2.2万次。幸运的是,在消息发布一小时后,他们就宣布丢失的小婴儿已经找到了。婴儿的母亲对所有向自己发送“支持消息”及转发寻人启事的人表示感谢。


恐袭:为什么又是法国?又是欧洲?


细算起来,欧洲是恐怖袭击最活跃的地区。从2005年伦敦地铁爆炸到2014年比利时博物馆血案,从去年初的《查理周刊》到今年3月的布鲁塞尔机场连环爆炸案,据统计,2007年-2013年,欧盟成员国共发生2208起恐怖袭击(包含所有成功的、失败的和被阻止的恐袭)事件。


以下是去年11月巴黎恐袭发生后,我们发的头条评论文章:深度|从理想国到火炼狱,欧洲: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你?,时隔快1年之后重新读来,仍然发人深省。


”为什么是欧洲?早在2005年,德国作家亨里克·布罗德就曾说:“欧洲,你的名字叫绥靖。”面对一次又一次来自外部的恐怖袭击,欧洲的反击为什么又总是那么的绵软无力?


1“多元化”是欧洲的政治正确问题再多也没人敢触碰
前英国工党劳工大臣、欧盟委员会主席罗伊·詹金斯在20世纪60年代曾这样定义,“多元文化社会”是指相互包容的环境中的文化多样性,官方对公民的宗教身份认同等不加关心,并且相信不同宗教背景的人在同一个政府之下能够和睦相处。

在欧洲人看来,宗教信仰是个体或私人行为,因而应当允许各团体信奉自己的宗教,但这些宗教信仰应与公众和政治生活毫不相干。这是“多元文化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石。然而目前看来,这样的努力是失败的,因为现实情况是,在某些族群看来,“政”与“教”之间区分是荒谬和难以理解的。


与此同时,一些族群也越来越善于利用西方的民主政治手段来达到强化自己独特的宗教民族认同的目的。他们越来越多地要求在欧洲社会中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甚至还要求从欧洲国家政府得到特别的资助。


在欧洲许多国家,穆斯林与主流社会是隔离开来的。比如在接连发生恐袭的法国,其移民政策是将法国主流社会与移民社会完全割裂,来自北非或者中东的穆斯林移民家庭,大多被法国政府安置于郊区的廉租公寓之中,最终形成聚集在巴黎郊区的“隔离区”(Ghetto)。


这些出身贫穷的郊区青年,终日聚集在围着巴黎的“隔离区”内,与法国主流社会分割严重,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在他们的身边充斥着贫穷、暴力和“帮派文化”,这也最终给法国社会的安全埋下隐患。这些看不到希望的郊区青年,很容易受到恐怖组织的诱惑,远走他乡,寻找生活的希望。这也是为什么在伊斯兰国中,有许多法国籍的圣战分子。
这些年轻移民一代,只能通过家庭(传统习俗)安排,与共同宗教和种族背景、特别是祖国来的人结成配偶。这样一来,他们便在新的移民国家建立了一个个事实上的“独立社区”。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社会”中,人们不再共享文化、宗教、甚至国籍和语言,各自独立的社区越来越突出了族群文化的符号特征。(陈季冰:《欧洲“伊斯兰化”与“多元文化”的失败》)


一次又一次的恐怖袭击,不断地割裂着穆斯林群体与主流社会,欧洲面临难民危机整体向“右”偏移。而与此同时,欧洲的穆斯林化又在不断加深。


早在2006年,加拿大记者作家Mark Steyn 在他的《America Alone: The end of the world as we know it》一书中,就对欧洲穆斯林化提出了自己的警告。书中他引用阿拉伯一句谚语:A falling camel attracts many knives,一匹正在倒下的骆驼会吸引好多把刀 。意思是,如果你自己不自立,结果就是墙倒众人推。


Mark 认为,伊斯兰跟西方的战争将不会是一场戏剧性的热战,而是以逐渐的,不易察觉的方式占领欧洲。使用自杀炸弹的恐怖分子甚至不是孤立的,他们周围有忙着给敌人在监狱里享受人权的美国;有把杀人犯美化成"军队","活动分子"和"起义者"的媒体,以及一个被移民瘫痪了的欧洲。


而事实是,现在欧洲正处于一个难题之中,“多元化”的政策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但作为一项政治正确,却又鲜有批评的声音。


直到2010年,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一次发言中表示:“不说德语,就不能融入德国社会。”  成为第一个站出来发表这种观点的欧洲政治家。她的言论立刻赢得了欧盟另外两大国领导人——英国首相卡梅伦和当时的法国总统萨科齐的强烈附和。但总的来说,欧洲社会舆论对这类问题的回应并不热烈。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欧洲是最忠于理想主义的大陆。“大熔炉”一词就起源于法国,最初被法国人用来形容本国人口结构多元,这也是在过去一些年令法国人非常引以为豪的地方。在二战之后,西欧的政治光谱历来就比美国偏左的多。但这种理想主义,也给欧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宗教、种族和移民挑战。


2绥靖是今天欧洲的普遍心态
有什么词比“绥靖”更能体现欧洲当前的普遍心态?这种“绥靖”就像是二战之前,欧洲各国希望能够通过对纳粹德国的妥协,来维持相对安定的生活。
在历史上,欧洲是一个威胁不断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各国必须通过保持实力来维持和平。然而,二战之后这70年,美国充当了“守夜人”的角色,欧洲依赖美国来维持和平。而之前,无论是从拿破仑战争结束到普法战争爆发,或者是从普法战争结束到一战爆发,还有一战结束到二战爆发,都远远不到70年。
在北约28个成员国中,只有6个国家国防开支占到GDP的2% 。而这是北约的指标水平。更多的欧洲国家选择把钱省下来,投入到建设美好的生活中去。

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储殷在一篇评论欧洲多元化政策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欧洲已经病了,在美国人的保护下,过了太久的和平日子,习惯了太长时间的小确幸,连最起码的自我保护的勇气都已经丧失。胭脂气、娘娘腔已经成为了欧洲的特征。可是问题在于,欧洲人也许正面临一个空前的恐怖时代。”


面对恐怖袭击,欧洲人选择最多的就是妥协,就像是西班牙在2004年遭遇恐怖袭击后宣布从伊拉克撤军。

3反恐措施非常松弛落后
尽管是最容易遭到恐怖袭击的地区,但是欧洲很多国家对于恐怖主义的防控,远远不够上心。

以“《查理周刊》事件”为例,在袭击发生前,恐怖袭击者库阿希兄弟早已被美国和法国情报部门列入了涉恐“黑名单”多年,只是如此具有恐怖袭击倾向的两人,并未曾引起法国安全部门的重视。


而在去年夏天,成千上万的难民涌入欧洲,就有人担心这将给欧洲的安全带来威胁。BBC记者专门去保加利亚进行调查,采访了一个刚刚从保加利亚秘密情报部门离职的工作人员。这个工作人员表示:“在保加利亚有个外国人,我们很怀疑。他是欧洲人,可以自由往来。我们决定跟踪监视。但是,过了整整一个月,才拿到他祖国秘密情报部门提供的我们所需要的信息。你能想象吗?不是几个小时,而是几个星期!”


效率如此之低,因为里面涉及到反恐与人权保障难题。欧洲人对隐私权的重视连美国人都无法望其项背,欧洲议会议员克劳德·莫拉说:“欧洲人普遍认同一点,即在隐私权问题上,他们与美国人存在分歧:如果美国人视言论自由为不可剥夺的权利,有时可以凌驾于隐私权之上,那么在欧洲,隐私权是一项最基本的权利,所有国家法律都必须承认这一点。”


4一个没有政治家的时代
去年初发生的“《查理周刊》事件”曾经给奥朗德和整个法国一次反思和调整的机遇,被称为“第五共和国历史上最不受欢迎总统”的奥朗德因为在应对中的表现而广受好评,民意支持率也显著上升。
当国家、国民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的时候,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一次又一次的哀悼、一次又一次的游行,一次又一次的展现信心,却缺少有效的反击措施,这不得不说是法国乃至欧洲的失败。



历史需要人有所作为,然而欧洲现在恰恰正处于这样一个平庸的年代中。媒体人陈季冰曾说:“当欧洲最需要政治家们拿出振奋人心的行动纲领、推动适应时代的重大变革之时,他们却在抱怨自己生活在‘反政治’时代、做任何‘对的事情’都只会得罪选民……仿佛这样就能逃避自己身上的责任。放眼当下的欧洲,别说是撒切尔、科尔或密特朗那样胸怀大志的政治家,就连萨科齐和贝卢斯科尼这样稍稍拥有一些个人魅力的政治家都几乎难以寻觅。”


对于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来说,欧洲已经给出了血的教训。这些一而再,再而三的惨剧,能让欧洲人在已有的理性之上实现勇气和血性回归,真正的行动起来吗?

结语


这次尼斯的恐袭事件,无疑对法国,欧洲,乃至世界再次造成极大冲击。同时令人担忧的是,一贯主张排外的法国极右翼政党,已经在六个选区取得胜利,这次恐袭事件之后,让人更担心法国极右翼势力、极端民族主义、新纳粹主义的抬头,采取更加排外的政策。另外。目前法国有八万名难民,社会恐惧、歧视加剧,也将使他们的生存更加困难。


曾经的天堂口如今陷落为地狱门。

其实,我们只是想要世界和平!


信息来源:凤凰网、凤凰私享会、边驿卒(ID:bianyizu)、凤凰大鱼号、腾讯网,微信公号 onceuponatime2015,图片来自网络


【凤凰卫视欧洲台 综合报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