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千禧代”越大越穷越脆弱,到底是谁的错?

2016-10-20 凤凰欧洲 凤凰欧洲
最近,一项调查结果刷屏英国媒体,把窘困的“千禧一代”再次推到舆论风口。该调查将英国“千禧一代”(Millennials)和他们的父辈做对比,发现当代年轻人的收入仅为£27,000,远低于30年前同龄人收入的£53,000! “啃老”、“晚婚”等许多与中国年轻群体类似的现象层出不穷。英国年轻人正面临着越大越穷的境地。与之相反,他们的上一辈人囤积的财富却越来越多。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就曾尖锐指出,新老代际的财富鸿沟越来越大,英国社会多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遗留未解的矛盾将不断加深加剧,必将造成进一步的社会不稳定。


谁是“千禧一代”?

总的来说,“千禧一代”指出生在1980年至2000年之间的群体,但他们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代号。
例如,在美国,人们将这代人称为“千禧一代”,英国和澳洲则把他们叫做“Y一代”。在中国,他们通常被分为“80后”和“90后”。在瑞典,他们是“冰壶一代”(Generation Curling),因为父母已经为他们清除了路上的所有障碍。 最惨的可能是25岁以下年轻人失业率徘徊在50%的西班牙,这代年轻人直接被称作“没没一代”(Generation Ni-Ni),他们既不上学也不上班,成天待在家里无所事事。 德国和日本的年轻人就有点不上不下。在德国,他们是“也许一代”(Generation Maybe),在日本则是“那旮旯族”(乍ら族nagara-zoku),这两个地方的年轻人都得名于朝三暮四,不定性。



(图/Great Daily)


英国财政研究所IFS (Institute of Fiscal Studies)一份最新调查表明,“千禧一代”与上一辈人的经济鸿沟日益凸显,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经济状况比上一辈更糟糕。据悉,十年前,70年代出生的英国人拥有的平均资产为53000英镑,但80年代出生的英国人平均资产仅为上一辈平均资产的一半。


目前最新的一份基金会报告发现,“千禧一代”在他们30岁左右的工作收入,比他们父辈年轻时的收入更少。同样都是30岁,却一代生活不如一代,原因究竟是为何?


房产问题难解决  另辟蹊径选租房


从英国这批“80后”出生开始,由于撒切尔夫人出售完近200万户社会住宅后,英国政府就不再建设社会住宅,外加近年来移民及海外投资现象增多,导致房屋供给不足。


供不应求的社会现象,导致英国在过去的十年内,房价突飞猛涨超过50%,因此一半多的年轻人表示,宁可租房也不买房。 


(图/卫报)


然而,租房也无法改变年轻人越来越穷的事实。新的调查显示,“千禧一代”的工资比老一辈人更少。据英国国家统计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曾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整个大不列颠王国的租金呈不断上涨趋势,尤其是伦敦地区每年平均上涨3.7%。 


(图/Press Association)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今这些三十几岁的“千禧一代”,每个月要花掉他们工资的三分之一供养房子,而这些房东居然就是他们的父辈。



(图/卫报)


经济学家周其仁曾说过,房子是拉开居民财富收入差距的最大因素。人的劳动回报永远“跑”不过资本的回报,而资本回报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住房与租金两个方面。 


(图/福布斯)


伴随着工资缩水、通货膨胀等因素,上一辈人仅仅靠利息、房租等就能不断扩大自己的现金流,过着富裕的生活,反观现在整日为房租挣扎的“千禧一代”,拿着本就不高的薪水,却还要被房租“掏空”。 


(图/Fiscal Studies)


“两代”待遇差别大  养老福利大缩水


受债务、失业、全球化、房价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两代人”不仅工薪起点差异大,甚至在养老金福利方面也正遭遇不平等对待。这些“千禧一代”正被迫逐渐从西方社会产生的价值资产中分割出来。




在过去几十年间,领取退休金的老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要比年轻人的收入更多。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曾经慷慨的养老金福利计划,在面对“80后”时大大缩水,不少老一辈曾获得过丰厚的养老金,但新一代人却被福利政策拒之门外。 

(图/BranchChannel)


一位来自分析机构“Resolution Foundation”的高级政策分析师劳拉·加德纳(Laura Gardiner)解释,公司减少年轻人的养老金福利,目的是使老年人和退休职工受益。


据悉,未来四年,英国政府计划减少“千禧一代”的税收和福利。英国《卫报》称,年轻人收入增幅是退休人群的可支配收入增幅的三分之一。 


(图/独立报)


IFS的经济研究学者安德鲁·胡德(Andrew Hood)曾在报告中指出,和老一辈人相比,现在的年轻人,在未来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是极其困难的,因为房价和养老金制度都在不断地变化,且对他们较不利。



(图/卫报)


然而,除资本回报和养老福利不平衡等因素外,“生不逢时”的80后,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通货膨胀、负债、人口流动等多种因素交织下,出现了空前的低储蓄社会现象。


(图/McKinsey & Company Home)


年轻人生存状态被改变


生活越来越贫穷,入不敷出的状况不断加剧,为解决安家置业、娶妻生子等问题,很多“千禧一代”选择推迟组建家庭的时间,有些年轻人为减少租房等高额开支,选择与父母同住。


据保险公司英杰华(Aviva)估计,未来十年内,21岁至34岁选择与家人同住的年轻人数量将会从280万上涨到380万。

 


中国年轻人也在变穷


作为天朝子民,是否觉得这样的情况很眼熟?因为在中国,类似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据国内媒体报道,一位1982年毕业的大学生,第一年的月收入是86元,但这86元的价值却不容小觑。如果放到现在,这86元意味着什么?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钟伟曾用一篇学术研究报告阐释,30年前的1万元相当于现在的255万元。也就是说,等量换算的情况下,30年前的86元相当于现在的21930元。如果以当下大学生毕业薪酬为4000元来推算,30年间,大学毕业生的收入仅为原来的五分之一。



(图/卫报)




面对入不敷出的生活现实无论是中国还是英国的年轻人都不可能单纯寄望于通过劳动换取回报来提高生活质量,赶超老一辈的目标也看似遥遥无期,这是社会发展在“开倒车”?还是年轻人真的一代不如一代?


或许,在难题未解的情况下,这些“忧伤的年轻人”只能另辟蹊径地选择最应景的方式未雨绸缪,为不确定的未来做准备。富达投资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克里斯汀·罗宾逊( Kristen Robinson)就曾表示,“千禧一代应该探索如何让钱增值而不仅是通过劳动回报增加资产,要想办法把积极的储蓄习惯转变为积极的投资策略这样会帮助他们更有信心和实力实现经济独立。





阅读参考:



凤凰卫视欧洲台 综合报道图片来源于网络


实习编辑:于淇  责任编辑:YoYo  校对:王玥璐

精彩推荐

英国200亿天价"脱欧”离婚案,华人成为"殃及的池鱼"?!

怎么穿才算像个“王子”?威廉亲自演绎从“房地产中介”到“时尚先生”的华丽转身!

“Marmite门”事件|“脱欧”囧拉开了食物大战的帷幕!

这起网上约会APP引发的血案终于开审了…… | 网约套路深,互撩要谨慎

拉近全球华人距离
欧洲 | 新闻 | 资讯 | 人物 | 访谈  | 趣闻
微信ID:Phoenix_EU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