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文学评论》2020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文学评论 2021-09-22

2020年第6期

目录


当代文学史料问题专栏

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的多维视野考察

吴 俊(5)

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窄化”现象

付祥喜(16)

张光年的《向阳日记》

——干校与新时期文学之一

程光炜(26)

 

论郭沫若《武则天》中的“历史真实”

李 斌(35)

历史叙事主体化与总体性史诗的生成演进

——从《故事新编》到历史穿越小说

王 姝(45)

 

文学理论体系:文化结构、现代性、审美与文学传统

南 帆(54)

美学及其不满

周 宪(63)

论中国特色的文艺公共性

——文艺公共性的概念、历史和走向

肖明华(72)

语言功能与美学理论:朱光潜对罗斯金的误读

高 瑾(81)

“兴”是象征?

——从葛兰言的《诗经》研究说起

萧盈盈(91)

网络文学、本土经验与新媒介文论中国话语的建构

黎杨全(99)

 

台阁文人的自我约束与审美贫乏

张德建(106)

论清初“台阁”“山林”文学的关系形态

黄鹏程(115)

君子观于铭

——两周铜器铭文的阅读方式与文体观念之变

李冠兰(124)

 “腴辞云构”:西汉大赋虚拟空间的语言艺术

蔡丹君(133)

论王士禛与清代元诗学的兴起

罗 鹭(142)

从晚清诗坛人物评点看诗史叙事建构

李亚峰(151)

 

启蒙者的世俗化转向

——鲁迅《端午节》索隐

董炳月(159)

论田汉对新文学“社会改造”意涵的探索

席艺洋(172)

再论鲁迅《药》中的“乌鸦”

——以夏目漱石与森鸥外的小说为线索

边明江(182)

青年鲁迅与德语“世界文学”

——《域外小说集》材源考

崔文东(191)

《域外小说集》:复古作启蒙

彭勇穗(201)

世界的中国:“东方弱小民族”与左翼视野的重构

——以胡风译《山灵》为中心

吴舒洁(212)

 

《文学评论》2020年总目录(221

编后记(224

投稿须知(34


摘要

当代文学史料问题专栏

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的多维视野考察

吴 俊

 

内容提要 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的多维视野考察主要目标是提出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重大问题,并着眼于专业学术、社会发展现状、国家政治、网络技术等综合条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向和路径。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的凸显,主要源于学科建设的需求和学科意识的自觉,从文献学、国家文学制度、网络新媒介等的多维视野考察,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既面临问题和困难的深刻挑战,同时也拥有独特的资源支持和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应对挑战的能力与方法。


关键词 当代文学史料;以古为师;文献学;国家文学制度;互联网大数据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窄化”现象

付祥喜

 

内容提要 近年来,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普遍存在“窄化”现象,其焦点和核心聚集在三个方面,即:当代文学史料搜集整理以资料替代史料;研究选题偏重理论且雷同重复严重;研究方法上认为文学史料研究是纯粹的考据式,不包括甚至排斥文学批评。面对这三个方面的“窄化”现象,我们应该把握好“窄化”的度,既要认真对待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窄化”,也要警惕其“泛化”。


关键词 当代文学史料;窄化;透视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张光年的《向阳日记》

——干校与新时期文学之一

程光炜

 

内容提要 张光年的《向阳日记》记于1970年至1976年间,内容是他在文化部咸宁和静海五七干校六年的生活。笔者所用是前三年日记内容(19701973),后三年静海干校的生活,拟在另文叙述。日记搁置多年,直到1997年才被整理出版。因整理中有修改增删,又因需要时间沉淀,于是就有了今天如何处理“回忆”这一干校史料的问题。为避免日记的孤偏单薄,另增加一些干校下放干部的回忆文章,以及陈白尘《牛棚日记》和杨绛《干校六记》等资料做旁证,全文以“‘日记’自述”“画外音”和“小注”的形式标示。这种参照性的篇章结构,在反思中将回忆与今天连接,虽然回忆也将长久存在。


关键词 日记;干校;新时期文学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论郭沫若《武则天》中的“历史真实”

李 斌

 

内容提要 在历史剧《武则天》中,郭沫若取材“稗官野史”,融合进建国十周年的祥和氛围,以武则天代表“人民本位”,且对白中出现现代词汇,这有悖于当时有关历史剧符合“历史真实”的共识。郭沫若在修改中虽然尽量尊重周扬、翦伯赞等主流批评家的意见,却也不断产生从“历史真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冲动,因此《武则天》定稿既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也留下了为当时批评所规训的遗憾。这表征了晚年郭沫若历史剧的创作方法、面临的困境以及突围之努力。


关键词 郭沫若;《武则天》;历史剧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


  

历史叙事主体化与总体性史诗的生成演进

——从《故事新编》到历史穿越小说

王 姝

 

内容提要 五四以来历史叙事的主体化,经历了以《故事新编》为代表的现代历史短篇,以《李自成》为代表的史诗长篇,与以《临高启明》为代表的历史穿越小说三个阶段。现代历史小说以现在时态讲述历史故事,叙事主体追求多元历史的诗意;当代历史长篇在反映历史总体性规律目的下以叙事主体的自觉选择,完成了文化冲突与历史理性的深刻反思;网络众筹写作使历史穿越小说的主体变成了众多网友的真实肉身,通过多重主体的合作书写,展开了历史丰富的褶皱,但问题和弊端也显而易见。这些都为未来的历史叙事,提供了可资参鉴和反思的参照,以及建构主流话语历史叙事的契机。


关键词 《故事新编》;《李自成》;《临高启明》;历史叙事主体化;总体性史诗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文学理论体系:文化结构、现代性、审美与文学传统

南 帆

 

内容提要 文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涉及四个问题:一,文化结构。尽管文学批评史上种种命题持续产生,但是,这一切并非通向一个终极版文学理论,而是很大程度上来自特定时代诸多学科共同构成的文化结构,要更多地考虑时代的种种需求如何传递到文学理论。二,现今文学理论置身于“现代性”结构之中。现代“文学”概念的形成即是现代知识转换的后果。中国现代文学对于启蒙、民族国家等“现代性”主题做出了独特的回应,同时又参与了“现代性”批判。三,“现代性”平台上,审美是文学发出的主要声音。席勒的审美自由与马尔库塞的“新感性”均从主体的意义上论述审美的解放理想,但这不能代替社会科学的其他关注。没有理由形成审美的“独断”,社会文化之中包含审美与诸多学科之间的“博弈”。四,传统是现代社会论争最激烈的一个领域。文学传统背后的民族文化与民族国家形象密切相联。但是,文学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远比通常想象的复杂。只有将各种因素之间的互动纳入视野,文学理论体系才能构建为一个充满辩证精神的活体。


关键词 文学理论体系;文化结构;现代性;审美;文学传统

作者单位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

 

 

美学及其不满

周 宪

 

内容提要 美学的当代发展日益呈现出两种形态:自足性美学与介入性美学。前者聚焦于美学体系内部而带有自足特性,后者则倾向于介入当下社会文化问题。在美学学科日益专业化和体制化的当下,一方面是自足性美学的盛兴,另一方面则是介入性美学的相对衰落。介入性美学的特征在于,它提供了关于社会文化重要问题的思考方式,其价值规范、宏大叙事和反学科性的特征,使得美学不断葆有锐利的反思性和批判性。面对当代世界之大变局,重构介入性美学乃是当下发展中国美学的正当而迫切的要求。


关键词 美学;介入性;批判性;学科性;去智化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论中国特色的文艺公共性

——文艺公共性的概念、历史和走向

肖明华

 

内容提要 依据哈贝马斯等人的公共性理论对文艺公共性进行阐发,同时结合我国当代社会文化结构的现实,理解文艺公共性在当代中国的发生、发展和走向,这是一个关乎中国文艺公共性建设的重要问题。新时期以来文艺公共性的发生和发展并不以国家与社会的根本分离为前提,因此,文艺公共性虽然也有私人性、批判性和公开性,但它与文艺人民性并不抵牾。目前,应该对主流文艺的公共性、精英文艺的公共性和大众文艺的公共性进行必要的区分,在维护国家与社会相对分离的社会基础上做好中国文艺公共性的独特性建构。文艺公共性之于国家和社会都有其积极意义,对于我国文艺和文艺批评的发展而言,也是有所助益的。


关键词 文艺公共性;公共领域;文艺人民性;文艺批评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 

 

 

语言功能与美学理论:朱光潜对罗斯金的误读

高 瑾

 

内容提要 面对20世纪初英国的文化大潮和社会状况,朱光潜吸收和反思罗斯金以及其他西方艺术哲学和社会思想的不同层面。他的著作以康德主义的“审美无功利”理论为主体,对当时各种流行的美学思想进行综合和挪用,企图建立整全式的体系。对体系的需要和追求,是他有意或无意误植罗斯金观点的原因。这种误植并非单纯的误读,不仅源于两种语言间的跨度、具体观点的分歧和知识背景的不同,而且还因为二者对语言功能的理解不同、各自尊奉的美学理论以及由此形成的思想路径迥然有别,思想的分歧促成了误植与挪用。


关键词 朱光潜;罗斯金;语言功能;美学理论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中文系

 

 

“兴”是象征?

——从葛兰言的《诗经》研究说起

萧盈盈

 

内容提要 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汉学家之一葛兰言在1919年出版的《古代中国的节庆和歌谣》里对《诗经》“兴”的追溯和还原几乎没有被学界讨论过。事实上,“兴”正是葛兰言建构理论的起点:他通过还原“中国传统象征体系”将兴剥离儒家诗教传统,再嵌入到法国社会学派的理论体系里。这种嵌入一方面开启了以人类学和民俗学解读《诗经》的全新道路,另一方面也带出了不少误读和悖论,故同时在文化的两边提出了异质文化间的可译性和可理解性的问题。


关键词 诗经;兴;象征;葛兰言;法国社会学派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网络文学、本土经验与新媒介文论中国话语的建构

黎杨全

 

内容提要 人们借用了各种外来理论来分析中国网络文学的先锋性,推进了相关研究,但忽视了它在世界范围内的独特性。需要“回到事物本身”,梳理网络文学的中国经验。中国经验表现为四个方面:文学活动的社会化与群体性互动、文学制度的重构与探索、产业化模式的建构、文本渗透的社会无意识与媒介化写作经验。中国经验带来了文论建设的契机,新媒介文论中国话语的建构可成为摆脱中国当代文论危机的突破口,在资本、权力、媒体、技术等话语缠绕中,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逾越的视界”,建构以草根批评与土著理论为基础的新媒介文论生产结构,实现理论话语的创新。


关键词 网络文学;先锋性;中国经验;新媒介文论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文学院 

 


台阁文人的自我约束与审美贫乏

张德建

 

内容提要 “戒慎恐惧”是一种内敛的精神修养工夫和行为指南,是理学的重要思想范畴。这种思想贯注到士人的行为和言说、渗入政治实践,在台阁文学时期造就了典型的政治文化,形成敦厚详慎的政治品格。更进一步,又在“理性情”主张之下形成了“性情之正”的诗学理论,并与明道鸣盛的文学主张相配合,贯穿在台阁文学之中。审美的诱惑无时不在,他们认为必须小心对待感性的审美活动,于是发展出平淡之美、清乐之境、平远之景的审美模式。这种审美文化具有排他性、简单化、消除紧张的特征,因而处于不断固化和僵化的过程中。理学思想塑造的政治品格和道德文化无可避免地走向虚伪化,道德形象的解体加剧了台阁美学的倾覆。


关键词 戒慎恐惧;敦厚详慎;性情明道;审美诱惑;审美困境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论清初“台阁”“山林”文学的关系形态

黄鹏程

 

内容提要 清初“台阁”“山林”文学的关系形态,作为一种话语媒介,寄寓了明清之际朝、野诗人的政治立场,象征着朝、野诗坛的社会关系。遗民将故国情怀融入文学观念,以“山林”的姿态对抗“台阁”,制造出对立的壁垒;“新朝诗人”复归“台阁”与“山林”的文学本位,凸显诗人的主体性,或以“性情”为中介、或以“境遇”为视角,突破了两者并列对比的论述模式,达到调和关系的目的;庙堂诗人站在台阁的立场,力图将“山林”的内涵转化为“山水”,截取其田园之乐的精神意蕴并囊括在“台阁”的范畴中,实现单向度的涵纳。“台阁—山林”的关系形态,深化了对神韵说的诗学语境与清初朝、野诗人心灵境遇的理解。


关键词 清初;台阁;山林;关系形态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君子观于铭

——两周铜器铭文的阅读方式与文体观念之变

李冠兰

 

内容提要 西周时期,对书史类铭文的观看是凝视式的审读。春秋以后,铭文铸刻更注重装饰性而非可读性,对铭文的观看亦趋向浏览而非细阅。书史类铭文衰落,“器主+祈匄”类铭文占据压倒性优势,削弱了对铜器铭文的阅读需求。在祭祀仪式中,对彝器的观看是一种整体的沉浸式感受。而在对宗庙重器专门陈列和观览的情景中,对铭文的审读则呈现更明确的主动性。春秋战国以后,铭体的阅读主体从宗族扩展到范围更广的贵族阶层甚至万民,其文本突破了铜器的实物载体,从物质性、实用性的礼仪文体转变为文献性、观念性,甚至可以被构拟的书面文体。


关键词 铭体;阅读方式;礼仪空间;文体观念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中文系 

 

 

“腴辞云构”:西汉大赋虚拟空间的语言艺术

蔡丹君

 

内容提要 “腴辞云构”本是《文心雕龙》中形容《七发》之语,亦可用来概括西汉大赋虚拟空间的语言艺术。这种虚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意在经营虚构空间,即赋中的空间本身就并非人间实景,而是通过文学想象所建构的世界;另一类是原本在写人间实景,却采用多种修辞手法,将之虚拟为幻境。于是,看似凿实有征的齐楚猎场、天子苑囿,实则子虚乌有;反之,看似天神纷出的场景,不过是形容君臣列队。这两种手法表面区别很大,实则又有同质的一面。它们都利用了大赋特有的语词联类艺术,在文本中建构了静态与动态相交织的多种空间形态。


关键词 赋;虚拟;语词联类;枚乘;司马相如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论王士禛与清代元诗学的兴起

罗 鹭

 

内容提要 明代唐诗学兴盛,清初转而流行宋元诗学。在这一历史演变过程中,王士禛上承胡应麟、钱谦益,下启顾嗣立、翁方纲、法式善,是清代元诗学的开创者和枢纽人物。他对元诗的兴趣贯穿其诗学历程的始终:早年就开始涉猎元诗,喜爱杨维祯、吴莱和虞集等大家,通过阅读、模拟、唱和元诗积累创作经验;中年以后广泛搜藏元诗文献,并以选本、诗话、题跋、笔记等形式对元诗进行批评,推动了元人诗集的传播和元诗选本的流行;他编纂的《古诗选》,对清代元诗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王士禛;元诗;清代元诗学;《古诗选》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从晚清诗坛人物评点看诗史叙事建构

李亚峰

 

内容提要 晚清诗歌研究的三位标志性人物陈衍、汪国垣和钱仲联,都做过大量的诗坛人物评点工作。三位前辈关于诗坛头领的不同点属,不仅反映出他们对诗坛大势的基本判断及背后的诗学宗趣,而且展现了他们对晚清诗史叙事的不同建构及其产生语境。分析、反思三代学人对近代诗史叙事的建构历程,可为调整、纠正晚清诗歌研究中“宗宋”诗史叙事泛化、“流派”诗史叙事平面化等问题提供重要启示。


关键词 陈衍;汪国垣;钱仲联;点将录

作者单位 常熟理工学院师范学院

 

  

启蒙者的世俗化转向

——鲁迅《端午节》索隐

董炳月

 

内容提要 鲁迅19226月怀着自觉的“讽刺小说”文体意识创作了短篇小说《端午节》,其“讽刺小说”文体观是通过讲授中国小说史、研读《儒林外史》建立起来的。《端午节》对人与金钱之关系的表现,是基于当时鲁迅本人的贫困生活体验。19267月,鲁迅在杂文《记“发薪”》中讲述了同样的体验并重提《端午节》。《端午节》与《记“发薪”》是关联性文本,在这二者之间,1923年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阐述了其“经济权”思想。在《端午节》中,鲁迅还就国民性、白话诗等问题与胡适进行了对话。创作《端午节》意味着鲁迅对世俗生活的关注,这关注成为其接受阶级论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 讽刺小说;钱玄同;胡适;经济权;世俗化转向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 

 

 

论田汉对新文学“社会改造”意涵的探索

席艺洋

 

内容提要 20世纪30年代,田汉宣布“左转”。但这一转变却并非突变,实则有着更早的思想积累。五四时期,田汉曾认为自然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分别代表了“诗歌的运动”和“劳动的运动”,两者结合则代表了新文学未来的趋势。在他“通过文学改造社会”的构想中,一种特殊的文学类型有望成为改变人类未来境遇的新方案:它连通科学、唯物史观等观念,在风格上有着自然主义、社会主义的倾向,在内容上关注劳动问题。田汉这段早期的思想之旅难免还有不成熟之处,但他关于文学和社会改造之间关系的探索,却在跨文化的对话中勾勒出了公平、民主的新社会图景。这一不太被关注的过程最终转化为田汉特殊的思想资源,成为影响他“左转”的深层原因之一。


关键词 田汉;社会改造;“五四”新文学;自然主义;社会主义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再论鲁迅《药》中的“乌鸦”

——以夏目漱石与森鸥外的小说为线索

边明江

 

内容提要 关于鲁迅小说《药》结尾处的“乌鸦”意象,有学者提出可能是出自鲁迅对刘半农译安特莱夫《默然》中增译部分的戏仿,本文则尝试提出另一种可能性。在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小说《我是猫》中,“俳剧”主角以及小说叙述者描述乌鸦的视角与《药》中两位老妇人观察乌鸦的视角一致。此外,鲁迅译森鸥外《沉默之塔》不仅在人物设定与主题上与《药》皆有相似之处,而且两篇小说的结尾处都出现了乌鸦。如果《药》中的“乌鸦”部分借鉴自《沉默之塔》,那么鲁迅将《沉默之塔》中乌鸦啄食尸体的描述改写为乌鸦飞走的构思或许体现了鲁迅当时“不主张消极”的创作理念。总之,夏目漱石与森鸥外的小说或许也是鲁迅创作《药》时的参考,鲁迅文学的世界性也因此得到体现。


关键词 鲁迅;《药》;夏目漱石;森鸥外;《沉默之塔》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青年鲁迅与德语“世界文学”

——《域外小说集》材源考

崔文东

 

内容提要 鲁迅在留学期间,不仅借助日语书刊汲取新知,也深受德语读物影响。《域外小说集》就是他吸收转化德语“世界文学”资源的典范之作。就整体构思而言,鲁迅得到《来自外国语》的启发。他借鉴这份世界文学杂志的思想理念、新颖编排、广博视野与精心设计,又针对晚清语境作出调整。就具体篇目而言,鲁迅极为倚重“雷克拉姆万有文库”等德语世界文学丛书。他不仅拣取三篇小说译成中文,更从中选定《域外小说集》近半数篇目,展现出独特的文学趣味,超越了明治与晚清文坛的视界。由此可见,《域外小说集》主要出自鲁迅的构想,可谓中国文学史上建构“世界文学”的首度尝试。


关键词 鲁迅;德语世界文学杂志;德语世界文学丛书;《域外小说集》;材源

作者单位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 

 

 

《域外小说集》:复古作启蒙

彭勇穗

 

内容提要 周氏兄弟复古思想包含批判民族主义的民族主义、反封建、古代理想人格想象等意涵,深具反思想他治、追求主体性的启蒙精神。启蒙亦是其国民性改造纲领,他们以文学为启蒙手段,发掘“诗言志”文学精神,并与西方启蒙思想结合,形成启蒙文学。启蒙翻译文学兼具翻译和启蒙双属性,以启蒙为主导,文学启蒙并非说教,而是以陌生化技巧启发读者。《域外小说集》之文字复古,既以转移补偿策略模仿原作陌生化技巧,又以朴正、质朴、讷涩等特征挑战本土不同名人译作风格,激发读者反思文化帝国主义、封建道德和资本主义改良方案。


关键词 复古思想;启蒙精神;启蒙(翻译)文学;陌生化技巧;文字复古

作者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世界的中国:“东方弱小民族”与左翼视野的重构

——以胡风译《山灵》为中心

吴舒洁

 

内容提要 弱小民族议题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民族危机语境中提供了一个重塑世界视野与民族话语的中介。作为“东方弱小民族文学”的集中亮相,胡风于1936年编译出版的《山灵》通过对日本殖民地文学的转化,提出了对弱小民族革命主体的思考。从东亚弱小民族文学到东北文学的换喻,打开了民族内外的连结,形成了左翼文化政治在民族话语与阶级话语之间新的论述空间。


关键词 《山灵》;弱小民族;胡风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扫描二维码关注社科期刊网

获得更多资讯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