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放获取|2023年第1期当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2023-03-21

在媒介政治与媒介经济之间:“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期刊与广告

张自春

 

内容提要 “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期刊在大量刊发文学作品和文化信息的同时,比较普遍地刊发有各类宣传广告类信息尤其是政策引导性信息,并在政策允许的间隙刊发了一些商业性广告,不仅呈现出了期刊媒介的信息传播功能,也在对政治政策的充分依赖中,体现出经济性因素对期刊活动的重要性。文学期刊的发展正是几种因素不断谋合的结果。


关键词 文学期刊;广告;媒介政治;媒介经济;十七年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作家协会与“百花文学系列会议”

钟 媛

 

内容提要 百花时期的文学政策与精神传达是通过一系列文学会议来完成的,包括在党的八大影响下召开的以中国作协第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第一届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大会、全国文学期刊编辑工作会议为主的系列局部性文学会议。这三次会议通过对不同受众群体的统合及有针对性的会议精神传达展现了1956—1957年间百花文学发生、发展、高潮的探索过程,系统呈现了中国作家协会这一组织机构通过文学会议的形式在“繁荣文学创作”的指导精神下转变文艺动向所做的努力。


关键词 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百花文学;首届青年文学创作者大会;全国文学期刊编辑工作会议

作者单位:《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编辑部

 

 

《创业史》:经济学视野与美学的统一

武新军

 

内容提要 将经济学视角引入《创业史》研究,结合当时农村基本生产要素与生产关系,反思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创业史》的误读,寻找重新阐释的可能性。柳青《创业史》围绕工业化与合作化、贫农与富裕中农、劳动力与耕畜、粮食与市场以及土地、劳动力与分配等几对关系,进行剖析与书写,形成关于互助合作运动的历史叙事。《创业史》在几个方面作出了尝试与探索:典型性与真实性的统一,经济变革与人的发展结合,社会学、心理学与生理学的融合,理性、直觉与情感协调等。《创业史》能够将经济书写统摄到美学书写当中,开创了结合经济学视域书写历史变革的文学传统,并由此反思文学新潮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 生产要素;生产关系;劳动;美学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文学院

 

《山乡巨变》图像阐释的艺术在场性

卓 今

 

内容提要 图像艺术对文学经典的二度创作具有建构性阐释与澄明性阐释的意义。图像艺术的展览、收藏、再版等艺术活动和经济活动,又使文学原作品以纯形式的方式持存。环绕和穿插于文学原文本的连环画、木刻属于“副文本”,作为视觉艺术的“副文本”与小说原作形成一种对话关系,使作品意义处于动态阐释之中。李桦的版画、贺友直的连环画对《山乡巨变》的再叙述,在各自的艺术领域里都有形式上的创新,以具象艺术的方式作出恰当的阐释,使原文本获得更为广阔、深邃的意义。在小说《山乡巨变》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不被关注的情况下,两位艺术家的图像叙事使《山乡巨变》始终处于一种在场的状态。

关键词 图像阐释;周立波;《山乡巨变》;李桦版画;贺友直连环画

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自我感的历史负载与时代形变

——蒋子龙工业小说写作的经验起源及其观念意涵

符 鹏

 

内容提要 蒋子龙的工业小说写作之所以能够在新时期初期达到现实主义文学的认识高度,与其此前在社会主义观念—实践体制中自我感与文学经验的辩证重塑密切相关。在此过程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其文学认知深化的关键环节,由此他得以有意识整理和转化“深入生活”的原则,以此有力呈现工人身心变化的时代经验。不过,他过于依赖窄化的“权力”视角建立把握工业现实的认知意识,由此带来小说叙事的不稳定性,并最终陷入被时代无意识拨弄的困境。

 

关键词 工业小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入生活;现实主义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文学院

 

跨域“凝视”:新世纪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的困境与出路

张 娟

 

内容提要 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最初的发生契机是一种面对新世界的经验写作,新世纪以来更是形成了非虚构写作的回潮。置于全球视域内对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一脉加以考察,可更清晰把握其缘起背景、基本态势、叙事逻辑和现实困境。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总体上表现出文献史料、新闻特稿、家族个人史口述和文史杂谈四种向度,但也呈现出“求真”与“求美”之间的困境与矛盾。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善讲故事,灵活运用叙事视角,并通过观察、调查、访问、文献等方式建立叙事的可信度,形成形态各异的非虚构叙事手法。新世纪以来海外华文文学的非虚构写作热潮表现出一种内在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回流和呼应,两者密切互动、彼此融合。在西方非虚构、当代文学、当代文学的域外书写等多种脉络下省察,非虚构正在形成多向度的跨域“凝视”,给我们提供了审视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的多元视角。

 

关键词 新世纪以来;海外华文文学;非虚构写作;跨域“凝视”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