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文学评论》2023年第2期目录、摘要及编后记

文学评论 2023-03-21

2023年第2期

目录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之路
胡亚敏(5)
以问题导向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
谭好哲(10)
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的中国化与时代化
季水河(14)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中的新时代文艺理论建设理路与逻辑规定性
张政文(18)
马克思主义文论同中华传统文论相结合的理论基点
赖大仁(24)
 
学术星丛共同体
——中国西学二元对立模式的终结
金惠敏(28)
陶瓷图像研究的价值与路径
倪爱珍(36)
触感:书写与阅读中意义生成的重要中介
——让-吕克·南希书写思想新论
王 琦(45)
文学自白的制度化及其失效
——柄谷行人文学批评中的私人语言批判
韩尚蓉(54)
 
启蒙与浪漫的张力:民族内部的更新
——兼谈鲁迅国民性批判之主题
尚晓进(63)
鲁迅“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语境考
——兼论五四思想史中的道教批判
宋声泉(73)
1934—1935:杂文的命名、论战与鲁迅的抉择
刘 彬(82)
从思想革命到心理改换
——论《新潮》同人对新文学启蒙伦理的推进
危明星(91)
主情、狄卡丹与革命文学的三重投影
——王独清译但丁《新生》研究
李海鹏(100)
街头剧的声音实践、跨国流动与本土改造
王 今(109)
 
当代汉诗的“语言批评”及其哲学资源
赵黎明(119)
体兼说部、杂文学与重建文学性
——论中国当代作家的话体批评
叶立文(128)
当代中国故事的书写与审美主体的确立
——中国“70后”作家长篇小说新论
张丽军(137)
转喻与当代小说诗学
梅 兰(147)
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及其新闻的“文学性”话语
张斯琦(156)
 
庐山慧远美学思想论
刘运好(165)
“惟馨”与“芬芳”
——关于《文心雕龙》和中国早期的嗅觉审美
王小盾(176)
权力话语与故家叙述
——明代台阁文人族谱序的文体新变与功能转型
李 晗(185)
“史家之文”与清中期叙事文法新变
林 锋(195)
一个私密空间里的多维文学世界
彭国忠(205)
空间与秩序
——章太炎、刘师培“南北论”之比较

吴 寒(215)


编后记(224)


摘要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
 
(专栏文章摘要略)

学术星丛共同体
——中国西学二元对立模式的终结
金惠敏
 
内容提要 中国西学具有四大特性:中国性、比较性、世界性、对话性。这是对中国西学的性质和方法的总体说明,但要强调的是,这四“性”本身因为添加了一个将胡塞尔“主体间性”修正为“个体间性”的“间在论”而绽露出新的面貌和新的逻辑。中国西学是中西方之间的一种对话行为,而所谓“对话”一定是间在性对话:非“间在”无以称/成“对话”。如果接受这一间在论的视点,那么中国西学沿袭已久的中西二元对立模式将走向终点,我们将迎来一个国际学术星丛共同体的新时代。
 
关键词 中国西学;中国性;比较性;世界性;对话性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陶瓷图像研究的价值与路径
倪爱珍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陶瓷尤其是民用陶瓷上的图像,由于载体的大众日用品性、图式的格套化,长久以来未被学术界重视。实际上,它积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国图像叙事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记忆,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它与文学关系密切,具有以图传文、以图演文、以图补文的功能,可进行文学的民间接受、文学现场还原、文图互证等研究;二是它多为模仿其他媒材图像之作,故以它为中心可勾连起庞大的图像网络,藉此研究中国图像叙事传统——“事”和“叙”的传统;三是它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可借鉴比较文学业已成熟的一套方法进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陶瓷是器物图像的代表,这类研究必须立足两点,即载体的物性和图像的关联性,方能使研究落到实处并走向学
理化。
 
关键词 陶瓷;图像;文学;叙事传统;中西比较
作者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与文化研究所
 
 
触感:书写与阅读中意义生成的重要中介
——让-吕克·南希书写思想新论
王 琦
 
内容提要 书写与阅读既是人及其身体的行为,也是人及其身体的存在方式,其间交织着触感、意义和存在等诸多问题。在梅洛-庞蒂的身体理论和德里达的书写思想的基础上,南希从生存论的维度重新思考书写、阅读跟身体及其触感的关系,揭示了书写与触感交互的生存论基础、触感的开放性与书写的未完成性之间的关系以及传统阅读观念对身体和触感的遮蔽,最终以“意义”为枢纽重建了触感、书写、阅读之间四维的生存论关系。南希的思考深化了对书写的触感化、意义的世界化、人生在世和创世的多维化等问题的理解,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多元化写作和身体化创造具有重要的借鉴
意义。
 
关键词 南希;触感;书写;阅读;身体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
 
 
文学自白的制度化及其失效
——柄谷行人文学批评中的私人语言批判
韩尚蓉
 
内容提要 自白作为文学表现技巧,事关自我言说的可能性限度这一重要问题。一方面,作为一种话语制度的自白,其成立建基于“本心—欺瞒”的二元图示;另一方面,基督教传统的自白仪式在宗教改革后逐渐转向私人化,自白便可溯源到这种基督教的私人忏悔。此时,以后期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私人语言批判能够提供一个拒绝私人化自白与承担他者伦理责任的契机。基于此,柄谷行人对文学自白的批判并非指向文类,而是自白文体中存在的与他者之伦理性关系的切断这一弊端。柄谷行人对夏目漱石《心》的分析则显示出对内省的主体性的反思,只有直面伦理关系中不可避的他者才能真正望见真实。
 
关键词 自白;私人语言;柄谷行人;夏目漱石
作者单位:日本明治大学文学部
 
 
启蒙与浪漫的张力:民族内部的更新
——兼谈鲁迅国民性批判之主题
尚晓进
 
内容提要 《河南》五论标志着鲁迅思想原点的形成。他以内曜、心声和白心这组概念确立内在性原则,呼应了权威内置的现代性转折。源于德国浪漫传统、经章太炎再阐释的文化民族主义赋予鲁迅的内在性原则以本体论依据,启发他以“自性”为根基沟通个体与民族共同体,提出“取今复古”的民族内部更新方案。鲁迅关于民族更新的思考在启蒙与浪漫的张力中展开,20世纪20年代的乡土小说尤显两者间的紧张关系,映射出第三世界知识分子在现代转型之际的共同困境。鲁迅的国民性批判主题缘起于民族内部更新之命题,《阿Q正传》和《故事新编》以对典籍的戏仿敞开反思和重构国民性的空间,经由文化民族主义理路,国民性话语衔接起左翼文艺目标,预示了中国革命的方向。
 
关键词 鲁迅;启蒙;浪漫;文化民族主义;国民性批判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鲁迅“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语境考
——兼论五四思想史中的道教批判
宋声泉
 
内容提要 《新青年》同人1918年在道教批判方面渐生共识,因认识到阴阳家远比儒家“为害于中国”而经历了一次思想扩容,此为理解鲁迅道教言说的历史语境。鲁迅“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悟得早于《新青年》同人,源自其清末民初时期的学术实践。“中国根柢全在道教”并非《狂人日记》的主旨。《新青年》由孔教批判向道教批判的扩容是“德先生”与“赛先生”孰为重心的问题,是五四思想史的重要面相。20世纪20—30年代广为流行的道教中心论实则发端于《新青年》的道教批判。
 
关键词 鲁迅;“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语境;《新青年》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1934—1935:杂文的命名、论战与鲁迅的抉择
刘 彬
 
内容提要 杂文被视为一种文类而获得命名始于1934年,该年章克标、林希隽先后在肯定和否定的意义上命名杂文,后者对杂文的嘲讽引发了一场持续一年多的大论战。论战主要围绕杂文发生与繁兴的原因、杂文是否一种独立的文体、杂文是否具有文艺价值、杂文是否妨碍纯文艺等问题展开。论战使杂文由污名变为专名,进一步促使杂文从小品文中裂变出来,确立为一种时代的文体。同时,论战也深化了鲁迅对杂文价值的认识与对封闭化与等级化了的文学的反思,并由此影响到他的道路抉择。

关键词 鲁迅;章克标;林希隽;杂文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从思想革命到心理改换
——论《新潮》同人对新文学启蒙伦理的推进
危明星
 
内容提要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以新文学承载的新思想纠正国人的荒谬思想渐成文学革命中新文化同道的共识。而与师长相比,西方的哲学、心理学等知识资源成为《新潮》同人重建新文学启蒙伦理的重要凭藉。通过“文学”的重新定义,《新潮》同人把“哲学”作为文学的“头脑”,凸显文学革命中的“思想”路线。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创造性转化则把“言说晓喻”式的思想启蒙推进到心理改换,与人的生理本能直接相关的“感情”概念被重新发现,新文学的启蒙伦理变为“感情”-“刺激”-“行动”的心理学原理。“文学”因而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行动性的即物性概念,文学革命也真正具有了把思想革命推向行动的可能。
 
关键词 《新潮》同人;新文学;心理学;启蒙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
 
 
主情、狄卡丹与革命文学的三重投影
——王独清译但丁《新生》研究
李海鹏
 
内容提要 1934年,但丁抒情诗集《新生》在汉语中的首个译本由诗人王独清翻译出版。由于种种原因,该译本并未如一些其他译文那样,在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及创作的互动中生成“显性”的文学史价值。王独清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即有翻译《新生》的动机,直至1934年才最终出版此书。通过考察这十余年历程中几个重要的译介环节,可以发现,一方面,王独清对《新生》的翻译与谈论贯穿他文学活动各阶段的始终,并形成重要的阐释性关系;另一方面,该译本的译介历程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初中国新文学语境更迭之间形成了隐微而重要的文学史张力。以翻译研究为方法,一方面可以介入对王独清文学观念与创作实践的打量,另一方面可以探究《新生》作为文化客体在该译介过程中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及创作这一文化主体之间所生成的文学史张力与限度。
 
关键词 但丁;王独清;主情;狄卡丹;革命文学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街头剧的声音实践、跨国流动与本土改造
王 今
 
内容提要 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街头剧,依靠台上台下相互呼应的声音实践来打破演员与观众之间的界限,突破舞台的空间限制,建构观演的共同体,实现情感的交流和融合。这种声音实践形式并非中国的独创,而是跨地域文化流动和知识生成的结果。一方面,它吸收了以梅耶荷德为代表的苏联新戏剧运动及国际普罗戏剧运动的最新成果,是最为先锋的声音实践形式;另一方面,它也是左翼剧人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又不断在实际的演出中汲取经验,借用民间文艺资源,听取观众们的意见,进行大众化和本土化改造的结果。其背后是外来的与本土的、政治的与民间的、先锋的与大众的等多种不同话语、不同的文化传统的相互碰撞和渗透,还牵涉到主体建构、情感动员和民族形式等左翼文艺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街头剧;梅耶荷德;普罗戏剧;《放下你的鞭子》;田汉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
 
 
当代汉诗的“语言批评”及其哲学资源
赵黎明
 
内容提要 “语言批评”是指基于现代语言哲学,从语言的诸种症候入手而对诗歌文本或诗学现象进行评判的话语活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西方各种哲学思潮的推动之下,当代新诗的创作与批评也出现了一次“语言学转向”。与哲学资源相对应,语言批评可分为本体论批评、形式论批评、现象学式批评、解构主义批评诸亚型。众多诗论家以语言哲学为批评资源,品藻作品,论衡人物,不仅初步形成了新诗批评的语言学派,还为现代汉语诗学建构提供了新的维度,但也存在理论适用性缺失、文化语境错位以及事实虚无主义等偏至。如何在诗与哲、中与西、词与物之间做出某些调适,实现哲学话语诗学化、西方资源汉语化、诗歌语言“及物化”,是摆在当代语言批评家面前的一道文化难题。
 
关键词 语言批评;本体论批评;形式论批评;现象学批评;解构批评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语言诗学研究所
 
 
体兼说部、杂文学与重建文学性
——论中国当代作家的话体批评
叶立文
 
内容提要 中国当代作家对话体批评传统的继承与革新,是当前作家批评的一个突出特征。为表达个性化的阅读印象,彰显批评在杂文学意义上的“创作”属性,几乎每一位当代作家都善于从“体兼说部”的故事性叙述中取譬类比。他们或设置寓言影射对象,或雕琢修辞以述观感。凡此种种,皆令批评文本的“文学性”价值弥足可观。而毕飞宇、李洱和叶兆言等人的批评实践,则以平衡“话性”与“理性”之关系的方式,贯彻了他们改良话体批评传统的写作意图。更为重要的是,作家群体对文学性批评的重建,不仅改变了当下文学批评的基本格局,而且还让批评成为了安顿心灵的生存艺术。
 
关键词 话体批评;体兼说部;杂文学;文学性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当代中国故事的书写与审美主体的确立
——中国“70后”作家长篇小说新论
张丽军
 
内容提要 从前工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社会的全球化剧变,中国“70后”作家面临着人类工业化新进程与当代中国变革相交融的大的历史文化语境。作为拥有完整乡村生命体验和乡村中国故事的最后一代人,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探索性写作之后,中国“70后”作家在长篇小说创作领域构建了一个当代中国故事的立体多元的文学景观。一大批“70后”作家以其独具特色的长篇小说书写,试图在当代文坛寻觅属于自己的、时代的乃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头和文化根脉,令文学书写的审美主体得以确立,成为新世纪“当代中国故事”的书写者和乡土中国文化根脉的传承者。在文学经典化的进程中,中国“70后”作家的创作依然在路上,依然需要探索与裂变,需要在审美断裂之后的新传承与创造。而传承乡土中国的精神血脉、书写21世纪当代中国故事,就是中国“70后”作家这一代人独特的、承前启后的文学使命之所在。
 
关键词 中国“70后”作家;当代中国故事;长篇小说;审美主体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文学院
 

转喻与当代小说诗学
梅 兰
 
内容提要 自20世纪西方文论的语言学转向以来,转喻从一种修辞格发展为语言普遍原则、叙述方法、文类和批评话语。在此过程中,戴维·洛奇对巴赫金小说理论的吸收和传播,有力地推动了当代小说诗学的建构。巴赫金将修辞学与文类研究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新的小说诗学研究模式,长篇小说被看作最具转喻性的文类。20世纪小说诗学的空间性转向始于形式主义批评对小说媒介性的重视和研究,对小说叙事空间的形式研究带来了小说与批评的文体互渗,形成了当代小说批评的转喻风格。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意识形态批评在地缘政治、性别、种族等领域进一步拓展深化了当代小说诗学的转喻性,这其中,形式主义批评无疑起到了重要的形式引导作用。转喻在20世纪小说批评中重新成为诗学概念的过程,预示了文学批评可以重返文学现场,达成文化批评与审美批评的融合。
 
关键词 转喻;当代小说诗学;修辞;空间性;媒介性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及其新闻的“文学性”话语
张斯琦
 
内容提要 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与其新闻的“文学性”紧密相关。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学性”包含“中国性”和“文学性”两层含义。“中国性”是指中国当代历史发展的独特语境,以及在此语境中形成的文学问题和文学经验。“文学性”是指中国当代文学的故事性、情感性、意境性等中国美学特征。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学性向中国当代文学新闻的渗透使其也呈现出明显的文学性特征,从而使中国当代文学及其新闻在文学性上高度契合,进而推动了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在此过程中,中国当代文学展现出明显的文化意识、民族意识、人类意识和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建构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文学性;文学新闻;中国形象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庐山慧远美学思想论
刘运好
 
内容提要 慧远通过论述禅与智的心理认知、神与兴的情理演变、实与虚的艺术表达和丽与趣的境界生成,阐释了由主体到主体之于对象、再由客体到客体之于主体的主客之间双向互动的两层审美关系。前一层以“禅静智照”“反本求宗”描述主体的心理特点及观照方式,揭示了“心理意象”的生成;再以“神”“冥神”“畅神”及“兴”“开兴”“理兴”,描述主体与客体发生审美关联时的双向互动,揭示了“前文本意象”的生成。后一层以“有”“无”的二元存在为理论逻辑,以“有待”“无待”、“有间”“无间”的主客关系为哲学基点,通过论述文学艺术的实与虚、文与意、象与情,揭示了文本意象及其意义的生成;再以“神遇”“神游”“冥神绝境”及“神变”“神理”“以之穷神”,描述对象与主体发生审美关联时的双向互动,揭示了文本境界的生成。四点两层,建构了一个完整的佛教美学理论体系。
 
关键词 庐山慧远;美学思想;心理意象;前文本意象;文本意象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
 
 
“惟馨”与“芬芳”
——关于《文心雕龙》和中国早期的嗅觉审美
王小盾
 
内容提要 “惟馨”和“芬芳”是《文心雕龙》嗅觉审美观的两个核心概念,分别代表联系于祭祀制度的、士人文化生活的嗅觉审美传统。在《文心雕龙》中,它们同味觉审美概念相联动,强调面向事物本性来观照世界,也就是由表入里观察美。从历史角度看,以下三件事对中国早期嗅觉审美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是人工取火和制酒,由此产生最初的人工气味和嗅觉审美意识;二是把来自火文明、酒文明的要素施诸祭祀仪典,形成“惟腥”(同生食对应)、“馨香”(同熟食对应)等文化形态;三是制定同农耕文明相适应的祭祀制度,通过辨析气味的专门活动,建立代表祭礼制度的“惟馨”概念;这一概念又外化成代表人格审美的“芬芳”概念。考察“惟馨”“芬芳”二词,有助于了解中国早期审美活动中圣、俗两界的源流关系,了解嗅觉审美思想体系的结构,也了解《文心雕龙》对周代礼乐传统的尊从。
 
关键词 惟馨;芬芳;《文心雕龙》;嗅觉审美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权力话语与故家叙述
——明代台阁文人族谱序的文体新变与功能转型
李  晗
 
内容提要 明初洪武、建文时期,族谱序书写零散,不成规模。永乐以降,族谱序数量骤增,台阁文人族谱序繁兴,其文体内涵、形态、体制等诸多层面异于明初,呈现出大为不同的话语逻辑与言说方式,为族谱序书写注入了新质。台阁文人通过变造世系等手法重构谱系,完成了符合儒家礼教的文化建构,使族谱序向功利化书写的新面向转变。台阁文人对故家传统与诗书嗣连的强调,使族谱序化身为江西籍台阁文人集体的强势话语系统,强化其在社会利益格局中书写权力与话语的争夺,推动其在地域性政治竞争中博取更多的文化资本。永乐至成化间台阁文人族谱序向独特的科举仕进意义、宗族建设意义、地缘政治意义的转捩,昭示出独特的文体价值与文学景观。
 
关键词 台阁文人;族谱序;政治陈述;世系重构;权力话语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史家之文”与清中期叙事文法新变
林 锋
 
内容提要 唐宋古文运动促使叙事之文成为文集的一大文类,大量古文家主持国史、私史的编纂,古文与史呈现出交融的趋势。清中期,随着实证史学的发展,王鸣盛、钱大昕、邵晋涵等人对古文家掌握历史写作、裁断之权表示不满。通过对欧阳修及《五代史记》的批判,主张严别古文与史。章学诚更由此明确区分“史家之文”与“文士之文”两种不同的古文类型,并否认“文士之文”的正宗地位,进而呼吁古文发展重回“史家之文”的轨道。针对“文士之文”的弊端,诸家提出“制度从时”“宁繁毋简”“陶铸群言”等主张,致力于创立叙事文类写作的新法度,是清代中期史家对传统文论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 史家之文;叙事文;文法;章学诚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一个私密空间里的多维文学世界
彭国忠
 
内容提要 赵亨钤的《铅差日记》建构了多重文学世界。在日记中,生活就是创作,政事即文学,疾病成为书写对象并升华到疾病诗学。赵亨钤有明确的批评意识,批评对象非常广泛,韩愈及其诗文是重点批评对象,他还批评当代文学及文坛,擅长比较批评,在对不同时代、同一时代诗人的比较批评中,完成自己的文学表达。他首重天籁之音,推崇真实,反对伪饰,写景重视想象,提出“亲切见之不如望而想像之神味无穷”。日记所载赵亨钤押铅进京的经历,颇为符合西方文学空间理论的“家园”空间叙事结构,然而,他所建构的长江文学空间的深层意义,在于以长江为纽带,掀开19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的面纱,暴露大清帝国的真实内里,在于对以往经典文学空间的现场“带入”,新的文学空间层的叠加。日记的诗歌自注有三种类型:诗歌文本的阐释,“对话”以抒情,诗意的丰富和延伸批评。
 
关键词 私密日记;多维文学世界;副文本;文学空间;诗歌自注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空间与秩序
——章太炎、刘师培“南北论”之比较
吴 寒
 
内容提要 “南北”是认识中国地理空间的重要理论视角,也成为现代学术转型中备受瞩目的思想碰撞点。章太炎和刘师培在这一问题上的对话,对现代文学地理学、区域语音学等学科产生了深远影响。自其异者观之,章太炎力主“夏楚一体”而“宗南”,尝试以“张楚”抉发文明内部生长的新契机;刘师培极言“音分楚夏”而“宗北”,主张“北学”才是中国文化的根脉所在。自其同者观之,二人区判南北的根本目的都是在其中植入一个理想秩序,从而在现代民族国家的叙事结构内重新凝聚起文明根脉。章、刘的共性在与同时期日本学者的对比中更加明晰,二人间的思想共振也为我们今日理解中国与世界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
 
关键词 南北;空间秩序;音分楚夏;楚夏一体;华夷
作者单位:国家图书馆

 

编后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这一期我们开设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约请5位全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专门就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展开讨论。胡亚敏从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关系入手,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学科优势和方法论优势,认为 “扎根大地的实践品格”“以人民为中心的批评原则”“独立自主的世界意识”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特质,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之路,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创新和发展。谭好哲针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命题,从二十大报告原文中找到了推进这一艰巨复杂系统工程的理论遵循,认为“坚持问题导向”具有元方法论意义。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谭好哲对二十大报告的领悟无疑是深刻的。季水河聚焦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的中国化与时代化”,与胡亚敏关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身属性和品格不同,季水河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创建了新的标准,开辟了新的境界。这一认识新颖而独特。张政文从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视野出发,探寻“新时代文艺理论建设理路与逻辑规定性”, 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逻辑规定性,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决定了新时代文艺理论建设的根本宗旨、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向,“中国式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实践上衔接,理论上统一。赖大仁结合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两个结合”,探讨如何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重点讨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传统文论相结合的可行性方案。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华传统文论是两种不同理论形态,需要深化研究两种文论之间异质同构的相关问题,找到两者有机结合的理论基点,才能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发展。以上5篇论文,视角不同,指向一致,为我们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为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启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战略、新要求,为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是我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纲领性文献。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诸多重要理论命题,比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科教兴国战略”“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自信自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立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等,均与我们的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本刊从今往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中心工作,该专栏也将长期延续。我们希望专栏文章不只停留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科范围之内,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基础文艺理论同样具备深厚的学术积累和学科优势,期待各学科的学者参与我们的专栏建设。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我们一起加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和理论建设中,肩负起中国学者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为人民做学问,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扫描二维码关注社科期刊网

获得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