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谭好哲|以问题导向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

谭好哲 文学评论 2023-03-2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习近平著,人民出版社2022年出版


以问题导向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


谭好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要继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界应该勇力承担的伟大时代使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现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观念,反映党和人民对于文艺的基本要求,是中国文艺理论的主体力量、主导形态,只有不断推进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才会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具有指导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精神力量。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多维度地展开自觉意识层面上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坚持问题导向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1]。这个要求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守正创新提供了具有方法论原则的路径性理论遵循。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社会革命、人类解放的理论,从历史实际出发,在面向重大时代问题中揭示社会矛盾、反映时代声音、回应人民需求、促进历史进步,是其基本功能诉求。马克思曾经指出,对理论研究来说,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是公开的、无所顾忌的、支配一切个人的时代之声。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2]。在马克思看来,理论的真正价值、理论的真理性,就在于对时代问题的正确认识和把握,这是理论能够作为改造现实的实践性精神力量的前提。基于同样的认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命题,还要求分清“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与“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反对做脱离实际的空头理论家,强调“只有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实际问题、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才算实际的理论家”[3]。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关于文艺和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中,不断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他明确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4]由此来看,从过去到现在,坚持问题导向,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原则和鲜明特点。回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历史,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文艺评论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和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都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典范。此外,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有影响的代表性人物也都十分强调研究实际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伊格尔顿在其《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写到:“马克思对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中一些重要问题的真知灼见足以使‘马克思主义者’成为一个令无数人心向往之的标签。”[5]为此,他一向强调要保持对现实性理论问题的敏感。詹明信则提出了“马克思主义问题性”这一提法,强调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社会文化和文艺问题的理论应对和聚焦,并认为德里达等当代法国大理论家们的工作也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问题性之上的[6]。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美]詹明信著,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出版

 

纵观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百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在坚持问题导向方面,有值得总结的成绩,也有应该反思的不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20世纪20年代革命文学论的倡导,到30年代文艺大众化的研讨,再到40年代文艺为工农兵服务观念的确立,理论发展的态势总体上都是面向中国新文艺发展的实际,建立于研究实际问题并试图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之上的。而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由于受极左政治干扰和教条主义思想观念的束缚,除了美学问题的讨论和高校文艺学教材建设等少数领域之外,文艺理论研究在观念创新方面总体上是相当缺乏问题意识的。那时,研究者们往往把主要由苏联传播而来并经由政治权威和主流意识认定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不加反思地接受下来,同时又将其抽象地化约为几个干巴巴的理论信条和范畴,以此来架构理论体系、指导文艺实践,较少基于时代性问题的自主理论思考,许多情况下甚至回避和压制这种思考,所以那一时期原创性思想理论观念的历史积淀是比较少的。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之后,在拨乱反正、思想解放的时代形势和精神气候影响下,文艺理论研究的问题意识开始觉醒。伴随着这种觉醒,不仅诸多传统马列文论问题,如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典型性与倾向性问题,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关系以及“两结合”创作方法问题,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发展等,在这一时期都得到了新的研讨,而且基于时代文化语境变化产生出的一些文艺问题也获得了新的理论展开,如关于文艺反映论、文学主体性、文艺生产论的研究和论争,关于艺术掌握世界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方法的研究,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产生,特别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思想和美学观点研究热潮的形成,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人性、人道主义关系的大讨论,等等。如此广泛的理论话题的展开都是在问题意识强力驱动下生成的。对旧的理论问题的批判性反思与研讨,对新的理论问题的建构性思考与探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形态建设,激活了其生命活力,一定程度上改变和重塑了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研究的整体格局和面貌。



《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和批评发展概况的调查报告》,朱立元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出版

 

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新时期早期那种繁盛活跃的局面没有得到延续。近30余年来,随着文化和艺术的时代性变革,许多新的现实实践问题逐渐进入文艺批评和理论研究视野,还围绕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和由张江提出的“强制阐释论”等形成了几个热点,从整体上来看,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研究在研究对象、学科领域和具体内容上较之以前有新的拓展。不过,不可讳言的是,这几十年中,尽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也付出了不少努力,但除去文艺是否审美意识形态的论争以及近年来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性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生产工艺学批判理论等几个新提法之外,具有明显马克思主义问题属性并足以引起广泛关注、具有阐释空间和学术生长性的创新观点和理论话题实在不多,因而在众声喧哗的当代文艺理论和批评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声量和影响事实上都难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了。这种状况的形成与问题意识的弱化直接相关。从思想观点创新的角度来看,问题意识的弱化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脱离实际空谈理论,不善于从现实实践中发现和提炼理论问题,许多研究实际上沦为自言自语、概念空转的文字游戏,对具体的文艺现实缺乏解释力、评判力和引领力,以致多年来人们经常抱怨和指责当代理论“不在场”“不及物”;二是一味追逐西方理论,以对外来理论观点的复述和复制代替自己的理论创新,学界所谓“失语症”之论,指的即是此种状况。这两方面的表现均非个例,任由这种问题意识极度贫乏的状况延续下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主流地位和主导性恐将遭受进一步削弱。

 

基于上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点的分析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百多年来发展历程的反思,在开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坚持问题导向,就会重蹈以往理论研究中的某些覆辙,就不会有理论观点、方法和内容的创新,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就难以建构起来。为此,在明确了为什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之后,学界还需要就如何坚持问题导向获得理论认识上的自觉,这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

 

首先,坚持问题导向,要始终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艺发展的实际问题为现实着眼点。马克思说:“世界史本身,除了用新问题来回答和解决老问题之外,没有别的方法。”[7]同样,文艺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无非就是新旧问题的交替史,而这种交替从根本上讲是缘自现实的发展与变化,缘自实践的需求。旧的理论不能适应新的历史情势,不能有效应对和解决新情势下产生的新矛盾、新变化,于是便有新问题、新理论的孕育和产生。中外文艺理论史上一切优秀的理论成果都是研究者摆脱旧的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的桎梏,以精神的慧眼穿透时代生活的重重迷障,着眼新变化、发现新问题的思想结晶。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所面临的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文艺是时代生活最敏感的神经,报告中所描述的这些时代性问题一定会在文艺领域反映或折射出来,需要广大文艺家用心去观察、体验、反映和表现,也需要理论研究者去观察、发现、解释和解决,这是开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起点和基础。唯其如此,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创新才能预于时代潮流,在回应时代变化和文艺实践需求中不断填写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理论答卷。

 

其次,坚持问题导向,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为指导。问题是时代的呼声,是时代症候和社会矛盾的反映,只有以正确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才能发现问题,揭示时代生活的本质,对时代矛盾和问题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并给与正确的回答和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论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时,明确提出要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提出的观点、作出的结论要客观准确、经得起检验。二十大报告中又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要坚持系统思维,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把握规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方法是一切理论研究的指南,也是文艺理论创新的法宝,需要努力践行之。伴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深刻变革,以及文化大众化潮流的涌动和媒介技术的飞速革新,当代文艺正呈现出与以往大不相同的发展格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不能停留于既往对于文艺价值、特征、功能和发展规律等的传统认识,而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系统思维的思想方法,在观察和分析当代文艺的新态势、新变化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念、创造新理论。比如,在总体格局上,当代文艺已经远远越出了新中国成立之后30年间主流文艺一统天下的局面,也越出了20世纪80—90年代主流文艺、精英文艺、通俗文艺三分天下的局面,而进入到了主流与精英、大众与小众既相互博弈又相互渗透的状态,人工智能和元宇宙技术的发展则在消解着传统文艺理论所设定的真实与虚拟、艺术与现实、人工与创造、主体与客体等的区分。在此种发展格局与状况下,仅仅固守以往形成的比较单一的文艺价值观念来介入文艺现实的研究和评判,显然难以奏效,而只有从普遍联系、全面系统的观点对文艺价值作出多方面的界定和阐发,才能够切近当代文艺发展的实际。与此同时,还需要从发展变化的角度审视不同文艺类型的价值设定和评判标准。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之初,当网络文学以及其他新媒体艺术还只是文艺大森林中一株幼苗的时候,可以以其能提供娱乐价值而对其持有一种包容性的态度。但在当下,当网络文艺及各种新媒体艺术已经取得长足发展、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大到颇有取代传统文艺、颠覆文坛格局之势的时候,单单以娱乐价值来论断其发展中的问题与得失就显然不够了,必须对其文艺价值作出新的审视和研究,并相应形成新的评价标准。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著,《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第1、2、4版

 

最后,坚持问题导向,还要始终牢记人民至上观念,把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评断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尺度。马克思主义把人民作为历史活动的主体,也历来把是否具有人民性作为衡量一切文化艺术创造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标准。19世纪40年代初期马克思对普鲁士政府书报检查制度的批判和对出版自由问题的论述,20世纪初期列宁对资产阶级“创作绝对自由”论的批判和对托尔斯泰创作的系列评论,都是基于人民立场、着眼人民需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在中国,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旨便是确立文艺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并从这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出发,就如何服务问题提出了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同时对延安文艺界当时存在的“各种糊涂观念”进行了批评。新时代以来,从为人民服务的文艺方针出发,我们党逐渐确立起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等论断,并要求“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8]。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他又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这个根本性、原则性问题,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时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人民至上”写进中共百年历史经验的“十个坚持”之中。二十大报告再次重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报告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与人民关系的重要论述,以及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和二十大报告对“人民至上”观念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理论的重大发展,是以问题导向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指引。人民的需要不仅是文艺的根本价值所在,也是文艺理论创新的根本价值所在。时代问题的观察和发现要贴近人民的历史创造活动和情感意愿,时代问题的分析、评判和解决也要时刻体悟和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精神文化需求,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始终保持人民性不可或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中国之问、时代之问是与人民之问密不可分的。中国文艺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则必须始终保持其人民性的本质属性,偏离了这个本质属性,理论研究就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对现实文艺问题的把握和解决就可能失真、失效,对现实文艺实践的指导引领就可能偏离正确的轨道。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著,人民出版社2015年出版


注释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20页,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2][7]马克思:《集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03页,第203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374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第14页,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5]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李杨等译,第1页,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

[6]参见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8]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第16页、第19页、第30页,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END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本文原刊《文学评论》2023年第2期第10-13页,原创内容如需转载,须经本刊编辑部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