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儒家养正气,道家修大气,佛家化怨气

孔学堂 2019-05-18

养浩然正气,修天地大气,化憎恚怨气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儒、释、道三家思想始终是在看似矛盾斗争中完美融合,犹如三枝奇葩,各彰异彩,相互辉映。


历代也多认为三者之间有着彼此补充的作用,后世的仁人君子也都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修身立人。


时代在变化,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这都需要我们去探索和思考。纵贯儒、释、道三家智慧,分别能带给我们什么人生启迪呢?


归纳来说,就是跟儒家养正气,跟道家修大气,跟佛家化怨气。




儒家养正气

现今的人由于生活压力大,许多人内心浮躁。浮躁的内心又让人们负面情绪膨胀,愤怒、嫉妒、苛刻、挑剔、计较、索取常常占满了人们的内心,于是失落、绝望、后悔、懊恼等等心情让大家眉宇间布满乌云。


这种负面情绪总结起来,就是怨气二字,也就是“贪嗔痴”中的嗔。


《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


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


对佛教修行所言是这样,如果是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则嗔的危害更大。


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如何化解我们心中的怨气呢?佛学上说要“看破,放下。”


看破什么?《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由条件构成的现象,都是虚幻的,好像梦幻泡影,好像露水闪电一样,应该这样看待这个世界。


在痛苦、烦恼和生气时,常常会听到朋友的劝说:“看开些,人生一世,就是那么一回事。赤溜溜地来到这个世上,最后,又是光着身子离开这个世界。人真是生带不来,死带不去。”


是啊,空,空,空,人生到头一场空。不仅空,人生还充满了无常。


就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戏,谁也料不到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今天腰缠万贯,一夜之间就可能负债累累;今天高居庙堂,明朝就有可能远走他乡;今天合家欢乐,明朝就有可能妻离子散……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


看透了“空”的人生本质,你才能放下。放下的是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嗔痴慢、五欲六尘的享受,而不是什么事都放下。


一个人如果无论什么都放下了,他的人生还能拥有什么呢?


所以正念要提起,正行要提起,正语要提起,正见要提起,慈悲要提起,道德要提起,善缘要提起,精勤要提起,不把这些提起,人生的价值、意义在哪里呢?


看破,放下就会心中无事,就会心中无物,更别提区区怨气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到处都是净土莲华,无有挂碍。


禅宗有言“大隐隐于市廛,小隐隐于山林”。这也就是说,心有无所执,身无有所系,不管生活在什么环境,都自由自在。


山林的穷山恶水,毒虫猛兽,都不能使你烦恼;市朝的繁华喧嚣,人来人往,都不能让心动摇。



道家修大气

说完了儒家的正气,我们又该向道家学习怎样的人生态度呢?


道家的特质,就是“大”,眼界大,气象更大,直至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这种眼界与气象来自何处?来自将眼光投向天与地,将洞察直抵道与气。


合之,才有了内敛其内的大道,与显明其外的大气。


于是老子才看到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才推导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才郑重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而这一切,都由一句话来贯通——“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概括成一个词,便是大气。


所以真正的大气,可以通天彻地,一气贯通而天地和。


天大地大人亦大,人居天地间而法天地之大气,这种境界便是庄子《齐物论》里那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有了这种眼界和气象,世间那些迷人眼的东西又算什么?为人处事自然可以大气豪迈。


大气是一种心态。心态如何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幸福感。


人在世上走,不如意事常八九。若不时与人争利置气,心情肯定好不了,且极易产生郁闷、烦躁的心情,也就会相应形成偏执或暴怒的性格,于心于身均为不利。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唯一的办法就是调整心理,学会放弃,看得长远一点,风物长宜放眼量。学会简单,坚持用阳光心态面对生活。


大气是一种美德。遇到矛盾纠纷,不要两眼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没有受到损失,自己是不是又吃亏了,而是能够权衡利弊,通盘考虑,为大家考虑,替他人着想。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看到,有的人豪气干云,义薄云天,为人爽快利落,喜交朋友,善交朋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凡事多为别人多想一点。


这样的人自然得到众人的称赞,四海之内皆是兄弟。


对于那些凡事斤斤计较,目光短浅,鼠目寸光,心胸狭隘之人,人们自然是嗤之以鼻,避之唯恐不及。


这样的人,不会走得很远,因为在前进的路上只有他自己的利益,没有朋友的扶持,不会生活幸福,天天只是担心自己的蝇头小利,患得患失,寝食不安。


怎样才能学到道家的这种大气呢?


要以大道为心,以自然为意,以日月为双眼,以天地为视野。


别怕高不可及,说白了,就是以大观小,以全看缺。在做人做事、看待问题上,只要能力求更有高度、更加整体,不狭隘、不偏颇,便已经是在抵达大道、通往大气的路上。




佛家化怨气

现今的人由于生活压力大,许多人内心浮躁。浮躁的内心又让人们负面情绪膨胀,愤怒、嫉妒、苛刻、挑剔、计较、索取常常占满了人们的内心,于是失落、绝望、后悔、懊恼等等心情让大家眉宇间布满乌云。


这种负面情绪总结起来,就是怨气二字,也就是“贪嗔痴”中的嗔。


《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


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


对佛教修行所言是这样,如果是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则嗔的危害更大。


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如何化解我们心中的怨气呢?佛学上说要“看破,放下。”


看破什么?《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由条件构成的现象,都是虚幻的,好像梦幻泡影,好像露水闪电一样,应该这样看待这个世界。


在痛苦、烦恼和生气时,常常会听到朋友的劝说:“看开些,人生一世,就是那么一回事。赤溜溜地来到这个世上,最后,又是光着身子离开这个世界。人真是生带不来,死带不去。”


是啊,空,空,空,人生到头一场空。不仅空,人生还充满了无常。


就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戏,谁也料不到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今天腰缠万贯,一夜之间就可能负债累累;今天高居庙堂,明朝就有可能远走他乡;今天合家欢乐,明朝就有可能妻离子散……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


看透了“空”的人生本质,你才能放下。放下的是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嗔痴慢、五欲六尘的享受,而不是什么事都放下。


一个人如果无论什么都放下了,他的人生还能拥有什么呢?


所以正念要提起,正行要提起,正语要提起,正见要提起,慈悲要提起,道德要提起,善缘要提起,精勤要提起,不把这些提起,人生的价值、意义在哪里呢?


看破,放下就会心中无事,就会心中无物,更别提区区怨气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到处都是净土莲华,无有挂碍。


禅宗有言“大隐隐于市廛,小隐隐于山林”。这也就是说,心有无所执,身无有所系,不管生活在什么环境,都自由自在。


山林的穷山恶水,毒虫猛兽,都不能使你烦恼;市朝的繁华喧嚣,人来人往,都不能让心动摇。

来源:京博国学


热文推荐

人与人之间 永远是相互的

再好的关系 也要讲分寸

人老了 那是岁月给我们的另一种幸福

做人的最高境界 装傻

刘禹锡告诉你遭遇人渣怎么办?

一勺盐,悟人生!

生命,是一树花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