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长武: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既是时代主题又是现实问题?

2017-10-13 高长武 国际儒学联合会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篇讲话是从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会议主题“儒学:世界和平与发展”切入开篇的。习近平指出,这一主题“体现了关注世界前途、人类命运的人文情怀,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题目”。然后,他阐述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关于这一问题的阐述占了整篇讲话的三分之一左右,这足见他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在这一部分的阐述中,习近平不仅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等丰富的和平思想,这些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而且强调,这些和平思想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近代以后经历了长期苦难的中国人民最懂得和平的宝贵,最懂得发展的重要,因此,中国需要和平、爱好和平,将继续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也愿意尽最大努力维护世界和平,真诚帮助仍然遭受战争和贫困煎熬的人们。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平思想及今天中国的外交方针进行阐发的同时,习近平对当今时代主题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事关各国人民幸福安康的两大问题。”这一论断是对我们党关于时代主题判断的进一步阐释和明确。


  诚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这是不是意味着,今天它们就不再是什么“问题”了?或者说战争、贫困就自然离我们远去了,再提什么战争问题、贫困问题,就不符合时代潮流了呢?


  习近平的这一论断给出了明确回答:和平与发展既是时代主题,也是现实问题。这样表述不仅并不矛盾,而且符合实际,充满了辩证思维。


  说是主题,说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企盼,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成长,各国联系日益频繁和密切,人类社会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国际力量对比在此消彼长中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世界各国人民都希望生活在祥和的氛围之中,期盼战争、暴力远离人类。


  说是问题,说明和平与发展还不是已然的状态,世界的现实状态并不像人们希望的那么美好,局部战争依然此起彼伏,贫困饥饿依然大量发生,连绵战火、极度贫困依然在威胁着众多人们的生命和生存,特别是近些年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使得各国面临的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


  远的不说,单就中国周边的形势和国内的发展任务来说,就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美国实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将战略重心东移,整个东亚、东北亚、东南亚地区的形势更加复杂和令人担忧。从我国面临的周边环境看,虽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特别是我们通过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牵头设立亚投行、支持建设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等一系列举措,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努力营造了比较和平和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国际敌对势力妄图遏制、围堵、分化、演变中国之心从未停歇,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加紧在我国周边进行战略布局,进一步强化对中国的战略包围,明里暗里支持一些国家挑起事端,频频在台湾问题、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朝鲜半岛问题,以及我国的人权、宗教、民族、环境保护等议题上做文章、出歪招,更值得我们警惕的是,国际上还有些势力在“棒杀”的手段不凑效时改用“捧杀”的手段来麻痹中国,他们违心地吹嘘中国怎么了不起,鼓吹中国与美国平起平坐,鼓动中国与美国分治世界。从我国国内的情况看,虽然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但是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没变,更何况我们在发展质量、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等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明显差距,经济发展面临“三期叠加”的局面,开始步入新常态,一心一意谋发展、促发展依然是中国的第一要务。可以说,无论是从实现国内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任务来说,还是为国内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的任务来说,我们都面临不少难题和挑战。特别是当前阶段,我国发展的外部经济政治环境极为复杂,发展机遇与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追求和平与发展之路坎坷不平。


  放眼到整个世界而言,虽然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俄罗斯国力的逐步复苏以及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世界多极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但是新的世界多极格局的最终确立仍需时日,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短期内仍然无人能够撼动,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在一段时期内还将持续下去;虽然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以及贫富分化和不平等的加剧,导致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发生了抗议示威、分离主义、种族冲突、枪击事件等情况,这使得西方国家的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反思资本主义制度、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有复苏迹象,但是要从苏东剧变带来的巨大挫折和损失中真正恢复过来也还需要较长的时间;虽然发展中国家这些年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实力有所提升,同时也注意联合起来与发达国家进行斗争,努力捍卫自身权益,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但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南弱北强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旧的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依然制约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虽然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日益深入人心,追求和平、谋求发展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一直维持在低点,但是世界实际上并不安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一直存在而且近些年有扩展和上升之势,民族矛盾、宗教矛盾、边界分歧导致的冲突甚至战争从未中断,传统安全威胁与恐怖主义、网络安全、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毒品走私以及严重传染性疾病传播等跨国性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等等。可以说,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世界各国人民面临的维护和平、实现发展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总之,说是主题也好问题也罢,实现和平也好发展也罢,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自然而然的事情,都需要世界各国人民去争取去解决,如果无所作为、坐等其成,和平与发展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只能是镜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即。从这个意义上说,问题是主题的题中应有之义,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努力实现时代主题的过程。还可以说,主题与问题是对时代形势判断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处于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中,而决定二者谁消谁长的关键条件,就是人们如何去有所作为、因势利导。如果积极作为,引导得好,问题可以逐步解决,使问题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现实主题,使和平与发展成为已然状态;如果无所作为,引导得不好,沉迷于既有的成就,只谈主题而忽略问题,问题积聚日久,一旦爆发,就可能葬送已经取得的和平与发展的成就——而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但天下并不太平,和平需要保卫和争取;发展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发展需要持续用力。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时代主题和国际形势,既看到机遇和有利因素,又看到挑战和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我们才能实现维护和平和推动发展的任务。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综合判断,我国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看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改变,同时也要充分估计国际矛盾和斗争的尖锐性。我们最大的机遇就是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要重视各种风险和挑战,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习近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既是时代主题也是现实问题的论断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体会和研究。


  【本文系《国际儒学研究》第24辑刊发的《习近平“9.24讲话”中需要重视的三个重要论断》一文的一部分,这次发表时作者又作了补充和修改;作者高长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处长、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马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