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路天台┃《登天台山》 东汉 • 葛玄

天台县文化馆 天台山文化 2022-05-10



高高山上山,山中白云间。

瀑布低头看,青山举手攀。

石桥横海外,风雨落人间。

不见红尘客,时时鹤往还。

释义

记载在《天台集•拾遗》中的这首《登天台》的诗歌,相传是葛玄的作品,文中还载明“杨白云诵”。

《天台集》是南宋时期的一部区域性诗歌总集

红尘客:世俗之人。红尘,道教、佛教把纷纷攘攘的人间俗世称为红尘。

《红楼梦》第一一七回:“ 宝玉 本来颖悟,又经点化,早把红尘看破。”

摄影:范旭初、许斌、叶敏红、许明杨庞民

葛玄(公元164-244年)

汉末高道,字孝先,东汉道教天师,为道教灵宝派祖师。丹阳郡句容(今属江苏)人,道教称为“葛仙翁”

汉光和二年(179年),葛玄入天台山修道,遇左元放(左慈)授以《太清丹经》、《黄帝九鼎神丹经》、《金液丹经》等道经,天台的华顶、赤城有其炼丹遗址。

赤乌元年(238年),应吴主孙权之请,重返天台山桐柏,建降真台、法轮院,卓安传道。又辟茶园于天台山华顶。


南宋道士白玉蟾《天台山赋》、清康熙《天台山全志》、清史学家齐召南《台山五仙歌·葛孝先》等,均记载了葛玄为炼丹养生在天台山种植茶树,建有茗圃。

《云笈七签》卷三《灵宝略记》曰:“(葛玄)入天台山学道,威通太上,遣三圣真人下降,以《灵宝经》授之。”

东晋《神仙传卷八葛玄》曰:“因遁迹名山,参访异人,服饵芝术,从仙人左慈,受九丹金液仙经,玄勤奉斋科,感老君与太极真人,降于天台山,授《玄灵宝》等经三十六卷。”

《名山略记》曰:“天台山在剡县,即是众圣所降,葛仙公山也。”

《历代崇道记》曰:“吴主孙权于天台山造桐柏观,命葛玄居。”

天台山

台州天台山蜿蜓于东海之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而享誉海内外。自古以来,天台山就有“大八景,小八景,有名有姓三十景,无名无姓数不清”的说法,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渗透,山、岩、洞、瀑各具神韵,形成了古、幽、清、奇的独特风格。

并以绚丽多姿的形貌和深邃厚实的内涵,孕育出华夏文明苑囿中一棵散发着独特芬芳的奇葩,这就是“天台山文化”。以神秀的山水为依托,以宗教文化为特色,自唐宋盛行迄今并对日本和韩国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她由以天台宗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南宗为代表的道教文化和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学文化以及民间文化组成。1700年来,“两宗”文化互相渗透,涵盖台州六邑,造成了佛道共存、三教互融的文化格局。

石梁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唐诗之路”的目的地,面积6.5平方公里,距县城23公里,集天下山水奇观于一体,李白、孟浩然等著名诗人都为此留下不朽的诗篇。作为天下第一奇观,石梁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花岗岩天生桥”,梁长7米,宽不盈尺,世所罕见。

华顶景区“天台临四明,华顶高百越”,观云海,看日出,赏奇花,品佳茗。72莲华峰之顶,独享“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华顶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天台山主峰,海拔1095.4米。享有“天然氧吧”“避暑胜地”的美誉,是十分理想的休闲、养生和避暑的胜地。这里是“江南茶祖韩日茶源”之誉的天台云雾茶的核心产地,相传三国吴时葛玄在此植茶,已有1800多年历史。

赤城景区“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在孟浩然等无数游客的心目中,这座位于县城北1.5公里赤城山是天台山的地标。赤城山在一片苍翠中,因其色赤,独树一帜,历来被看作是“台岳南门”和天台山的标志。“不与众山同一色,敢于平地拔千仞”的赤城山,高306.5米,山间洞穴密布、树木葱郁,遥望如城堡高矗,在四山青碧中显得格外挺拔清丽。山顶有梁妃塔,塔高27.5米,四面七级,与国清寺隋塔遥相呼应。

琼台景区“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唐诗人李白倍加推崇琼台仙谷“青衣约我游琼台,琪木花芳九叶开”。相传这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从仙人九元子受金液神丹的地方。南端的天然石椅则是葛玄、吕洞宾、白玉蟾等高道炼丹之处,故名“仙人座”。台上有唐宋以来柳泌、天和子、康有为等人的“蓬莱仙境”“观止”等题刻。最高处,黄帝祭坛、祭天坛、祭地坛屹立峰巅,人与自然,和谐一体。




诗路天台┃《天台纪游 六首 国清独宿》  清 • 魏源
诗路天台┃《天台十景 螺溪钓艇》 清 • 齐召南
诗路天台┃《新山别馆十景 其八 琼台夜月》 元 • 曹文晦
诗路天台┃《杜鹃花》 清 • 张联元
诗路天台┃《题天台石桥》 唐 • 赵湘
诗路天台┃《寻天台山》 唐 • 孟浩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