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君子善假于物——心理学对教育学起了什么作用?

彭凯平 杨桂青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心理学是对人的潜能、社会行为、认知行为等做一些科学分析。而教育学则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如何通过教育手段、技术来完成对人性的塑造和影响。

心理学是要说清楚真实的人性是什么,人的欲望是什么,人最喜欢做什么,人的认知、感情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的?

心理学家认为,所有的教育实践、理念、探索都不能脱离、超越人类的心理特性。实际上就是,要把我们说的大话空话,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实践话题。

快乐的心情,它给我们带来非常愉悦的体验。积极的、友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也能让我们生活更美好。

文化心理学、认知科学一定要通过美的方式来实现,不是适者生存,不是强者生存,更不是狼性生存,而是美者生存。

君子善假于物,明者因时而制。希望心理学的研究能对教育工作者有所启示,这就是我的初心。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日新之谓盛德。——《易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惟进取也故日新。——梁启超。德贵日新。——康有为。常新,自新,全新。——陶行知。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最好的帮助是自助

学生空心病与时代焦虑

让生命幸福完整
让我们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
教育远比教育学复杂,要有敬畏之心
做教师是一篇大文章
幸福是教育指向的终极价值
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


“君子善假于物”

——心理学对教育学的启示作用 

记者|杨桂青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前,中国教育报记者就心理学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作用对我进行了采访。那么,教育如何才能让人保持美好的人性,幸福地学习、工作,进而幸福地生活呢?



人类各种感觉有没有发展关键期?

记者:您曾经长期研究文化心理学,并发表过有关审美心理学的研究报告。从心理学角度看,美感是如何形成和表现的?

彭凯平:在心理学上,通常从两个方面去研究问题,一个是生物基础,另一个是表现过程,就像美感或善恶感,都是有生物基础或先天机制的。什么时候体现,以何种方式体现,在什么环境下体现,都有它的表现过程。当然,这与它后天的发展有关系。

记者:您如何理解美感是先天的呢?

彭凯平:先天就是遗传基因会影响美感,神经细胞会对美产生反应,感官的信号会传到大脑前额叶,会对美作一个判断,这就是先天的生理反应。无论是像康德这样的哲学家还是像皮亚杰、乔姆斯基等心理学家,都相信人类有早期的先天机制。比如说,乔姆斯基提出的每个人都有“语言获得机制”。



不考虑先天疾病,一般来说,无论是哪国哪家的孩子,出生前都能够辨别很多语言,这种能力是先天的。但是一年之后这种语声辨别能力迅速下降,从最初能够鉴别150种语言下降到最多鉴别三、四十种,甚至只鉴别他自己民族语言的语声。这就是心理活动的先天性反应。
记者:美是无功利的,可以说是不太“有用”的,为什么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这种感觉没有退化掉?

彭凯平:不,美是有用的,起码有三大作用。第一大作用,美代表着一种对称,对称就意味着健康。第二大作用,美代表着一种快乐,正是因为健康,我们会快乐,因而生活就过得有意义、有价值。第三大作用,美是一种和谐,和谐就是让大家都喜欢,能产生共鸣。所以,美可以用来团结我们所有的人。但很多情况下,我们觉得美没有作用,这是因为这个社会不美了。比如说战争年代,保命才是最重要的,就不太会考虑美。而到了和平年代,没有了战争,这个时候美就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了。所以不能说美无用。



记者: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的哪些感觉发展得较好,哪些是应该发展但是还没有发展起来的?

彭凯平:“感觉”有三种不同的意思,最基础的就是感官性的感觉,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这类感觉发展得比较早。一般来说,胎儿就有这种能力,比如,它能够听到妈妈的声音,还有一些触觉。这类感觉是纯粹的感官系统产生的感觉。第二类是我们常用到其他非感官系统的感觉,比如美感、耻感等,就是带有情绪色彩的感觉。还有第三类是带有哲学色彩的感觉,比如道德感、社会感、正义感等。这些哲学类的感觉一般在5岁之后才发展起来,而且随时变化,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甚至是一个终身学习、终身改造的过程。
记者:这些感觉发展的关键期大概是什么时候?从教育的角度看,我们如何利用这些关键期去保持这些美好的感觉呢?

彭凯平: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问题,而且也很前沿。比如人类发展的关键期这个问题,目前我们只知道语言、情绪的关键期,而其他关键期我们还不太清楚。例如,美感到底什么时候出现?能不能求一个平均数来衡量个体的美感差异性?这其实是一个很尖锐的问题,现在也没有人能给出答案。首先是因为,怎样定义美感?至今还没有定论。其次是因为,没有大规模的数据来支持美感关键期的研究。所以,这是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



心理学对教育学起了什么作用?
 
记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是怎么看待人的?

彭凯平:心理学是要说清楚真实的人性是什么,人的欲望是什么,人最喜欢做什么,人的认知、感情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的?等等。所以,心理学是对人的潜能、社会行为、认知行为等做一些科学分析。而教育学则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如何通过教育手段、技术来完成对人性的塑造和影响。
记者:从您的角度来看,心理学对教育学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彭凯平:我觉得有两大作用。第一个就是制约作用,就是说,教育有一个很好的理念或实践,但是心理学家认为,所有的教育实践、理念、探索都不能脱离、超越人类的心理特性。实际上就是,要把我们说的大话空话,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实践话题。所以我把这叫作“制约”,这是心理学的一个贡献。第二个是指导作用。就是说,心理学会对教育学所忽视的一些问题做一些理论指导。我个人认为,心理学针对这些问题都能够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记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您如何看待现行的学制呢?

彭凯平:我们目前的学制主要是从现代化工业的需求出发的,提倡的是统一性和一致性,但无法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需求来制定。而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以学生为主,只是在当前现代化、工业化的模式指导之下,我们很难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的、个体化的大规模定制。但是可以预见将来可能会出现大规模定制,比如通过慕课教学、网络课程和可汗学院等途径实现,因为它们都是试图通过一种新的技术来进行大规模的定制,从而满足家长、孩子的个性化需要。



记者:慕课等是在虚拟空间进行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在培养人的各种感觉上,是不是还需要有面对面的教学?

彭凯平:一定要有面对面的接触,这是肯定的。虽然可汗学院、慕课以及由于技术革命带来的新形式的教学,到底会给人类的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怎样促进人类教育的发展,尚不可知。但是,一个基本的趋势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教育要走大规模定制的道路,这样才能够真正改变目前我们以工业化模式培养学生的这种思路和方法。而“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好”,这实际上还是一个工业化时代的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也许这恰恰可能就是教育革命的一个突破口。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人类找到了一种方法,孩子可以自己学知识,比如通过虚拟空间的学习;但还需要跟教师、社会去学非知识性的技巧、做人的道理等,这些方面对人的成长同样非常重要。而这些方面就需要面对面的接触才可能更好地实现。

[特别推荐]徐凯文:教育从做一个值得孩子尊重的人开始——学生空心病与时代焦虑
教育改革应该在哪些方面着力?
记者:您认为当前的教育改革应该在哪些方面着力?

彭凯平:我认为,当前教育改革最大的问题是目的性和功利性太强,缺乏对于教育的平常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自认为从事着非常伟大的工作,希望教育能够给孩子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目前的心理学研究已经发现,潜能其实早已经孕育在孩子们身上,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自然流露出来。所以我从来不认为,人才是我们培养和教育出来的,恰恰相反,人才是自己发展出来的,教育的目的是给他提供一个环境。就像种子一样,所有的基因(DNA)都在这颗种子里头,所有的可能性都在这颗种子里头,我们从事教育的人就是提供土壤、阳光和雨露,这就是教育的作用。所以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为学生提供阳光和雨露。也就是说,教育应该是服务型的。



记者:如何来进行改变呢?

彭凯平:文化学家戴蒙德提出一种文化变迁的说法,就是借助外在的推动,促进社会内部的变化。还可以借助技术的力量实现社会的变化,各种技术对我们的影响也是很大的。由私塾发展到现在的大学,就是一种教育技术革命的结果。技术是不断变化的,而这些变化会改变中国文化,进而改变中国的教育。因此,教育改革最核心的其实还是文化的变化,文化的影响是很大的。

记者:文化能对人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吗?

彭凯平:对,比方具体到一个学生,他所处的文化最常见的就是学校的文化。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校的文化会影响孩子甚至包括教师的健康发展。我觉得一种好的文化可以从五个方面体现。
第一个是快乐的心情,它给我们带来非常愉悦的体验。
第二个是积极的、友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也能让我们生活更美好。
第三个就是能从这种文化中找到生活的意义,知道自己活着要干什么。
第四个就是要有孜孜不倦、如痴如醉从事事业的状态。失业的人之所以痛苦,不仅是没有了经济支持,更是因为缺失了做事的那种成就感。
第五个是要有自我效能感的动机驱使,激励人相信自己能够做好,而且不断努力。
所以,要选择能够让你开心快乐幸福的学校。假设你待在一所名校,但你总是感到压抑,受排挤、受歧视,对你来说,这所学校怎么能是好学校呢?所以积极的文化要能够提供快乐的体验,要有充满爱的人际关系,要提供让大家爱学习的气氛和环境,要让人能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并使人沉浸到进步的状态里,驱使自己不断努力。所以,好学校的标准和美好生活的标准是一样的。



记者:您认为,什么样的老师和学生是处于良好状态的?

彭凯平:教师能够欣赏学生做的工作,学生能从工作中得到快乐,也能从中找到意义;而学生有进步,有好的同学关系,他就会得到快乐的体验,就会喜欢学习,喜欢他所做的事情。因为我们的工作、学校就是我们的生活,所以好的生活、好的学校、好的教师和好的学生,其实都是同样的标准。
记者:感谢彭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感谢您对心理学怀有执着之心!感谢您对教育抱有赤诚之心!

彭凯平:君子善假于物,明者因时而制。希望心理学的研究能对教育工作者有所启示,这就是我的初心。
  (文章转自彭凯平微信公众号。责任编辑 | 吴卫国)


《美者生存——心理学研究的新动向》
作者|彭凯平
 
编者:彭凯平教授是清华大学心理学主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终身教授。他在今年新教育实验16届年会前暨中美教育论坛上的演讲,让大家掌声不断,笑声不断,深受启发。“文化心理学、认知科学一定要通过美的方式来实现,不是适者生存,不是强者生存,更不是狼性生存,而是美者生存。”
 
人类未来的科学到底会探究什么?
 
我是上半场演讲的最后一位,有意思的是在我前面的是研究黑洞穿越的天文学家。为什么主办方把我安排在天文学家的后面讲呢?我开玩笑地说,可能是因为天文学和心理学在中国传统心学中是相通的:“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我们人类最伟大的优势不光是我们的记忆能力、动手能力、学习能力,而是我们的想象之心、憧憬之心、计划之心。黑洞也让我们觉得神奇,让我们充满了想象、充满了憧憬、充满了希冀——这应该就是“未来创客”把我和天文学家放在一起的原因吧。
 
作为一个研究人类心理的科学家,我也一直在思索一个与未来有关的问题,人类未来的科学到底将会探究什么?什么样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索、追寻与憧憬?在上世纪未的时候,一些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和美国科学院的院士,聚集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讨论一个问题:21世纪人类的科学到底应该研究什么问题?什么是末来最前沿的科学?人类未来的科技突破到底会出现在什么地方?结果科学家们发现,人类未来科学的探究关键在于“五个方面”。

人类未来科技飞跃的“五个方面”

第一,在21世纪,大约在五代人的时间之内,一些人类伟大的智慧突破会出现在纳米科学领域,因为它消除了人造分子和上帝制造的物质分子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我们人类可以造出上帝制造出来的东西。

第二个就是生命技术,通过蛋白质和基因的改造,让人类活得更加健康和长寿。
        
第三个,信息科学,也就是大家经常谈到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网络科技革命,让人类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有效率。

还有两个中国科学界一直忽视的领域:一个叫做认知科学,也就是心理学,它研究的是人类如何思考问题,如何去解决问题,尤其重要的是如何计划未来?很长时间以来,人类都把自己定义成一个物种——“智人”(Homosapiens)。其实人最伟大的特点和优势不只是会学习,关键在于我们富有想象力,具有穿越未来的能力,这是其他物种不可替代的地方。所以,心理学与认知科学其实解决的就是人类的想象力、创造力,穿越未来的以及升华的能力。

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学科,在中国长期以来是受到轻视、受到排斥、受到操纵的——那就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最核心的问题是“人类的文化和集体智商”。为什么现在的人类还在相信2500年前一些伟大思想家的口号?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因为宗教领袖的一句话就彼此残杀?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到底遗传了什么文化基因?我们的集体智慧如何提升?尽管我们都是有智慧的智人,那为什么聪明的人还要互相歧视、互相迫害、互相残杀?人如何让自己活得更加高尚、更加幸福、更负责任、更有大爱之心和丰富的创造力?这正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容。
    
时代的发展,要求这些科学之间互相融合、互相整合。但如何整合这些科学?不同领域的人肯定有很多的方法。我今天就谈两个最前沿科学领域的整合:即社会科学(文化)和认知科学的整合。这其中包含着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为什么认知科学一定要关注文化?第二个问题,如何把这两个科学整合起来?

触发中西方文化碰撞的节点

为什么认知科学要关注文化?这是因为人类对社会的认知,即对世界的概念、想法、判断都是通过语义系统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之中的,这种语义系统的节点互相触发、互相引用。如果我们触发其中一个概念,其他概念也一定会被触发出来,心理学家把它叫做启动效应。有人做过一种研究,给被试三类不同的启动,一个是中国文化的启动;一个是西方文化的启动;一个是中性的启动,没有任何文化特性,就是自然风景。然后就去看这些人被启动以后,如何去解释一些经典的心理学研究。其中一个写进了教科书的研究是我和我的师兄——哥伦比亚大学迈克尔-莫里斯(Michael Morris) 教授一起做的。研究发现,结果非常明显,也非常稳定——不同文化的人在受到了某一种文化符号的影响,一定会产生文化差异特有的一种反应,产生不同的解读;所以,文化其实随时随地都影响着我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

文化还通过语言影响我们的认知。毋容置疑,我们所有的思维其实都是借助语言来表达的,而语言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巨大。可以举个例子:现在请您想一个特别简单的问题,如果先给您看见一个名字叫“张勇”、或“李刚”、或“刘翔”、或“王伟”等,然后告诉您她将是您下一次约会的美女的名字,您有什么感觉?如果告诉有个美女叫做“周大柱”,您愿意和她约会吗?估计在座的大部分男生都不会。所以,通常我们往往忽略了语言对我们的影响。

另一个著名的研究,是斯坦福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做的经典实验。假设有三个怪物排成一列往前走,你觉得是“哪个怪物”走在最前面。一般来讲,中国人容易把下面这个怪物看成最前面的怪物;而说英语的西方人,会把最上面的怪物看成走在最前面的怪物。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我们一直都不知道答案。直到2001年,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这可能与中、西方人对时间的表达有关系。比如说,要开一个会,原定于“下星期三”的会将“提前两天”开。按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就会以为时间改到了“下星期一”;但是如果把这个问题讲给说英文的人听,很多说英文的美国人,就会认为这个会是改在了“星期五”。这是因为他们的方向是往外面走,而不是像我们中国人是往里面走。

这就是语言对我们的影响,中国人用“上和下”来代表时间的方向,所以关于未来,我们用的词是“下个星期”、“下个月”、“下半年”;而西方人,他们用“前"和"后"表述时间概念。语言对我们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了我们对时间的理解。大家都知道,人类社会的“时间和空间”,是两个所谓永恒不变的概念;但就是对这两个永恒不变的概念,我们都有这么大的语言文化的差异。

文化影响人们的举手投足

我们要关注文化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的行动对我们有巨大的影响。我们中文讲“知行合一”,“知”就是“行”,“行”就是“知”,其实有它的道理。认知心理学中有一个特别重大的概念,说的是我们所有的知识、理念、概念都不仅仅作为一种抽象的符号存在于我们大脑的海马系统和大脑的前额叶,更是作为一种身心的体验,存在于我们躯体的各个方面——这个重要的概念是UCLA的著名心理学家巴萨卢(Barsalou)提出的,并且已经得到很多实证研究证明;甚至像文化这样抽象的概念,也是通过我们的行动表现出来的。

台湾文化部长龙应台曾经说过:什么是文化?它是学历,不是教材,不是书本,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他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过去,所有这一切就是人类的行动,所有这些行动所展现出来的就是人类的文化。所以,中国人经常讲,这个人有文化;为什么有文化,从他的行动中看出来的。我们说这个人是土豪,即使他有EMBA的学位也是土豪,为什么?因为他的文化不能够在他的行动体现出来。

由此可见,文化对我们的影响其实是巨大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行动的环境,环境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而传统观念对我们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因为我们中国人相信“道”,中国人相信“无我”;所有这些“道”,这些“无我”都不是哲学的思辨,它是通过我们的感觉、行动和认识充分体现出来的。其实中国人的思想是深入到我们的躯体当中,深入到我们的骨髓当中,甚至深入到我们大脑当中。

我们最近做了一个研究,发现中国人在进行“无我”思辨的时候,大脑的一个神经区域,叫做“内侧前扣带回”,它的活跃程度非常不一样,甚至灰质容量都不一样。所以,传统文化要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这也说明人类的认知科学如果跟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真的有可能解释我们自己为什么继续追随自己的文化。因为它们已经刻骨铭心,深入到我们的神经大脑联络之中,这就是文化为什么有影响,是因为文化也影响对我们的记忆。

我的老师尼斯贝特(Nisbett)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它让全世界不同的人看同一个画面,在看了一分钟之后,让他们回顾一下刚才这个画面出现什么样的形象。你会意外地发现,中国人看得比美国人要多,但是中国人看得不如美国人仔细。中国人能够看到很多的东西,包括水草、蜗牛,气泡(清华大学的学生更加神奇,还能数出来有6个半的气泡)。这说明我们看物体的时候是用整体的方式,这可能跟中文的阅读方式有很大关系,中文只能整体知觉,不能分解知觉。但这也是中国人的一个毛病,因为我们关注整体的时候,对细节的分析就有点偏颇了。而当让美国人分析时,问他们三条鱼的颜色有什么不一样?美国人说得清清楚楚的,但是中国人就不知道,因为眼睛到处乱跑。还有一个文化试盲实验,让不同国家的人看两张图,回顾一下这两张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意外地发现,中国人对这些变化识别得比较敏感,而西方人对这些变化识别得不够敏感。



用技术和艺术承载文化心理学的认知突破

如何把认知科学和文化心理学结合起来,实现文化心理学的突破?我特别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一个是艺术。我觉得未来的综合,特别是认知科学和文化科学的结合,就是依靠技术的突破;技术的突破让我们对人类行为的分析有了更好的载体。以前的心理学家靠问卷、行为指标、心理指标了解人性的活动;但是我们越来越发现问卷是靠不住的。就像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拿着话筒问“你幸福吗?”,答案一定是像神一样的回答,因为回答的人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说,到底为什么这么想。所以,需要产生一个全新的技术获得一个巨大的突破,这个技术就是大数据时代的技术,能够帮助我们的认知科学家通过云平台存储数据、统计数据,这就是清华大学大数据心理学研究为什么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原因,我们在用技术解决认知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

第二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在文化心理学方面也可以用大数据的方法产生一个文化基因组学,生物基因组学让我们在本世纪初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化基因组学也一定会产生更多的结果。

最后一个很重要的结合方式是艺术。因为人和动物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人有想象力。所以,现在有一个特别中肯的说法,不是适者生存,不是强者生存,更不是狼性生存,而是美者生存。所以,文化心理学、认知科学一定要通过美的方式来实现。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内容。未来的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认为一定是那些文理交融,中西合璧,而且最好古今贯通的综合性人才。如果我们能将认知科学和文化科学结合起来,借助技术和艺术,真的有可能实现让中国心理学领导世界心理学新潮流!

(文文章转自:彭凯平微信平台,特别致谢)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新教育实验”价值系统的特征与实现路径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