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庭好了,教育才会好——2022年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学术年会”与您相约​!

中国教育学会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家庭好了,教育才会好
作者|朱永新
来源 | 光明日报 中国教育报
 
导读:万丈高楼平地而起。楼越高,基础越需要牢固。教育大厦也不例外。我一直认为,从不同角度来看,教育存在着两大基石:阅读与家庭。本文为朱永新家庭教育演讲文摘。

 
从教育发生的各种场域来看,家庭无疑是教育的基石。从教学采用的各种方法来看,阅读无疑是教育的基石。
 
阅读应当是教育最基础的事情
 
关于阅读,我曾经讲过几个基本的观点: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拥有美丽的精神家园;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才能够拥有共同语言共同密码共同的价值。
 
正因为如此,新教育实验一直把阅读作为最根本、最基础的工程,把“营造书香校园”放在新教育的“十大行动”之首。
 
我也一直主张:我们所有的学科都应该有深度的阅读,只有通过深度的阅读,才能真正地把孩子们带向学科的广博与深邃,从知识的小溪汇聚为海洋。阅读绝对不仅仅是语文老师的事情,应该是所有学校的事情,所有学科的事情,是教育最基础的事情。我一直对新教育的同仁讲,我们即使其他事情都不做,我们只要把阅读这件事情真正的抓好抓实了,我们对中国教育的贡献也就很大了。
 
没有父母参与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关于家庭,我常思考,家庭教育为什么很重要?是的,中国有4亿家庭,太需要也太欠缺好的教育了。
 
首先,家庭是人生最重要的场所。人生是从家庭开始的。父母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他带给孩子什么,往往就决定孩子会成为什么;其次,童年是人生最神奇的阶段。儿童对我们而言还是一个黑匣子。儿童的很多神奇之处、伟大之处我们没有认识到。儿童是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的,儿童的个性又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必须很谦卑地承认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还很不充分,还需要更多探索。
 
第三,父母是孩子最长久的老师。父母本身就是儿童最初的世界,他们不仅是第一任老师,实际上也是儿童终身的老师、最长久的老师;第四,家庭是人真正诞生的摇篮。人的行为习惯、个性特点、认知风格等,都是在家庭中初步形成的。人的所有问题,几乎都可以追溯到儿童时代,追溯到家庭生活。

 
正因如此,家校合作是如此重要。我每年都要走访上百所学校,听许多老师讲述他们的故事。新教育完美教室叙事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期间,我又聆听了9位一线老师在教室里耕耘、创造的故事。所有的老师几乎都无一例外讲到了家校合作问题。生命的成长,必须经历四个重要的场域,依次分别是:母亲的子宫、家庭、教室和职场。
 
家庭和教室是与学生生命关系最大的生命场。离开了母亲的子宫以后,儿童就生活在家庭里,在父母的影响与养育下成长。到了学龄阶段,儿童来到了一个叫作学校的地方,在一个叫作教室的地方成长。教室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就是他们生活的家园。从此,白天在教室,晚上在家庭,上学在教室,放学在家庭。教室离不开家庭,家庭也离不开教室。教室和家庭紧密相连。一间好的教室,一定会吸引父母的全力参与。父母的教育素养也直接导致家庭教育的品质,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效果。
 
我经常跟很多老师讲,孩子来到你的教室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半成品了。他的人格特征,他的认知风格,他的行为习惯,他的很多基础性的东西已经形成。有一些孩子的基础已经很好,你只要继续呵护他,帮助他,给他更好的滋润,让他发展得更快。有一些不是很理想,就需要你用心矫正,而这种矫正,有父母们的支持和帮助就一定会事半功倍,有时甚至需要矫正的正是父母。因此,无论面对哪种类型的孩子,没有父母参与的教育,一定是残缺的教育,一定是不完全的教育。
 
家庭好了,教育也就好了
 
正是由于阅读与家庭的重要性,我们新教育研究院成立了两个研究所,一个是新阅读研究所,抓书目研制,解决读什么的问题;抓“领读者”计划,解决如何读的问题。
 
阅读和家庭是整个教育最重要的基石,而阅读与家庭两个基石,本身又可以合并成为一个更大的家庭基石。因为,阅读的种子,是在家庭播下的。在《朗读手册》一书的绪论部分,有一首诗《阅读的妈妈》,其中有这样一段:“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如果在进入学校以前,孩子就已经热爱阅读,具有初步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我们的教育就会更加顺利,更有成效。
  
家庭好了,教育才会好;父母好了,孩子才会好;家庭教育好了,学校教育就会轻松高效,这是一个非常简单却管用的道理,需要我们全力践行。

朱永新:家庭教育十点心得
家庭教育的五个要求和九种方法——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颁布

家校合作共育,共创美好生活

——2022年中国教育学会、家教专委会

家庭教育学术年会与您相约!

来源|中国教育学会

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


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精神,深入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和教育部等11部门《 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 (2021—2025 年) 》,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知识,营造重视全社会支持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促进中国家庭教育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中国教育报刊社支持的“2022年家庭教育学术年会”将于2022年5月14日以线上直播的方式召开。年会主题为:家庭教育与美好生活。欢迎关注预约,收听收看!

家庭教育,学术年会,思想盛宴,大咖云集,免费讲座,公益直播,欢迎收看——




国家11个部门发布《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教育始于家庭,家校合作共育
孙云晓:再忙碌的父亲都可以成为好父亲——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

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
父母如何做到亲自养育,
加强亲子陪伴?
作者|孙云晓 李华锡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20日电(记者 李华锡)今年1月1日起,《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该法第十七条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尊重其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合理运用以下方式方法: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

 
为什么《家庭教育促进法》要强调父母要亲自养育孩子,加强亲子陪伴?父母亲自养育孩子,加强亲子陪伴的过程中有哪些阻碍和困难?《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父母又该如何做到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

为此,中国青年网记者专访了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

1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关系好,教育才能好,基础在于亲子依恋”
 
《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孙云晓一直在思考,为什么父母亲自养育和加强亲子陪伴特别重要?为什么《家庭教育促进法》把它列在倡导的九种家庭教育方法的第一条?他认为,因为这是一个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问题。
 
他表示,人生下来,婴幼儿和童年期,不能自理的时期很长,需要精心陪伴。“所以孩子特别需要精心照料、亲自养育、亲子陪伴。”
 
孙云晓认为,亲自养育是生命的需要,重要的意义在于: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后,给孩子带来最重要的益处是安全感,有利于亲子依恋情感的牢固建立。
 
亲子依恋情感牢固建立起来有什么意义?他说,只有亲子依恋感情建立得好,孩子才会相信父母,愿意听父母的教导,父母的教育才会有效。“简单概括一下,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关系好,教育才能好,基础在于亲子依恋。”
 
亲子依恋来自于什么?孙云晓说,来自于亲自养育和精心陪伴,这是教育的起点,是爱的根基,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把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作为家庭教育方法的第一条,我认为是非常好的,非常必要的。”

2

“陪伴是心灵和身体的陪伴,父母有没有付出真心、有没有责任感是关键”
 
孙云晓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父母在亲自养育和陪伴的方面有较多阻碍,比如最常见的阻碍是父母称自己没有时间陪伴,要出去挣钱,要养家糊口等。“实际上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父母们不愿意太辛苦,不愿意更多地付出。他们的确是生活不容易,要谋生,要挣钱,养孩子,这些事情要处理好。”
 
他认为,陪伴实际上是心灵和身体的陪伴,父母有没有付出真心、有没有责任感是关键。他举例说,“就好像带好孩子和自己无关一样,或者简单地把孩子送到外地,如送到老家交给老人和亲戚照管,这是失职的表现,对孩子非常不利。”
 
孙云晓说,只要有责任感,有爱心,可以找各种方法来尽量陪伴孩子,还可以和孩子建立密切的联系和沟通,给孩子很好的陪伴。
 
另外,他认为父母的陪伴不只是母亲的陪伴,父亲的陪伴也很重要。“孩子的成长既需要母亲,也需要父亲。父亲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感方面,作用尤其显著,父亲也要积极陪伴。”
 
“随着孩子长大,父母陪伴的形式也要发生变化”
 
《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父母又该如何做到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面对这一问题,孙云晓认为,陪伴并不是父母只在孩子面前经常守着孩子,就是好的陪伴,这只是物理的距离,还需要心理的距离,需要爱的陪伴,理解的陪伴。
 
“为什么很多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关系搞得‘鸡飞狗跳’,因为父母不理解孩子,不知道孩子的需要。”他说,好的陪伴是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心灵的沟通非常重要。父母需要做一个要理解孩子的父母、理性的父母,要理解孩子成长中的个性差异和潜能优势,给予孩子特别关注,给予理解和支持,这样的陪伴才是有效的陪伴,才是真正的心灵陪伴。
 
此外,孙云晓建议,孩子年龄越小,越需要父母更多的亲子陪伴,等到年龄逐渐增长,父母就需要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父母在孩子青春期时天天守着,孩子可能会感到压抑,要多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对待幼小的孩子,喂养、陪伴、运动、游戏等非常重要;随着孩子长大,进入青春期,这时理解、尊重和支持更为重要,陪伴的方式需要随机应变。”

朱永新:一本微言大义的家庭教育指导书
国家11个部门发布《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教育始于家庭,家校合作共育
家庭教育的五个层次,你在哪一层?
唐江澎:家庭教育应承担四个基本责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