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信是如何聪明地“抄袭”?|研习社课程实录

2016-05-29 陆树燊 混沌研习社

5月29日,混沌研习社产品学院《从冷启动到用户生态运营》课程上,前微信、支付宝产品经理陆树燊带来分享。


陆树燊说,“抄袭”是个技术活,很费脑。如果你只是全盘把别人的样子抄过来,你就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而微信,在这一点上做得特别好。


(本文根据陆树燊在混沌研习社的课程整理,PPT点这里获取,研习社社员可点击官方微站,观看完整版视频回播,本次课程6月1日上线。)


演讲者 | 陆树燊(连续创业者,前支付宝资深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 shensing)

 

我的经历比较丰富,从初中开始编程,2011年加入腾讯广研做邮箱,然后做微信,之后加入支付宝,2014年开始创业,刚好跨过了整个PC时代、WEB、APP时代和移动时代,希望我今天一些分享,能够给大家一些有用的信息。


“抄袭”必须具备三个能力,洞察力,执行力和克制力



“抄袭”是个技术活,不是体力活


产品要从环境中吸取养分,就是学习别人家的好,聪明地“抄袭”。伟大的的乔布斯说:好的艺术家拷贝,伟大的艺术家“抄袭”。


如何聪明地“抄袭”



如果说聪明的“抄袭”,就意味着“抄袭”是个技术活,不是体力活。很多人把“抄袭”当作体力活,认为照抄国外的产品就能拿融资,就能上市。其实,“抄袭”是很费脑的事情。


举个例子:美团、人人网、饭否

 

大家看Facebook和人人网,页面看着很像,尤其是颜色,都是蓝色,因为人人网“抄袭”了Facebook。

 

王兴同学的美团、人人网、饭否,都是抄国外的产品,这三个国内产品的成功,跟国外的对象有非常大的关系。


但是他成功的“抄袭”,跟其他人有点不一样,很多人都是听到某某公司融资了就开始抄,王兴不是,他在早期就抄了,他自己有洞察力,在一个东西在国外稍有萌芽就抄了。


再举个例子:微信

  

再说一个“抄袭”,微信。腾讯公司就是长期被大家垢病说抄袭。微信还是比较少被这样诟病的,但是不可否认微信也有一些“抄袭”的影子,但我不认为这不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KIK,在国外是一个非常小众的产品。微信为什么会做出来,是2010年底的时候,KIK在美国用一个月的时间获取了一百万的用户,它是一个用手机通讯录传播的一个发短消息的软件。


张小龙马上意识到,我们是不是也要做一个这样的东西。

 

其实当时的团队已经在做手中游,邮箱的手机版,发现了KIK之后,马上给小马哥发邮件,然后很快就立项,把手机端的邮箱改成了微信。于是就有了微信后面的故事,但是KIK在国外仍然是一个非常小众,没有什么名气的产品。


第三个例子:朋友圈

   

再说另一个“抄袭”的案例,微信朋友圈是怎么做出来的。朋友圈从发布到今天基本没有怎么改的功能,但是这个功能微信团队花了整整半年的时间,中间半年基本没发布版本。

 

微信朋友圈刚刚发布出来的时候,外界说你们是不是抄袭Path,国外一个非常火的社交工具。官方的回复说不是。其实早期的朋友圈就是在参考Path,怎么参考的呢?

 

微信团队在做朋友圈初期,决定参考Path,基本上整个团队都在用Path,体验竞争对手产品,后来发现学Path不行,又去学Facebook,于是整个团队都去用Facebook。大家想一想你们在学竞争对手的时候,有没有这样,让整个团队都去感受?

 

所以我们说的微信的抄袭,其实不能叫抄袭的,比如说我们在做一个新的功能的时候,可能有一套方案,有可能竞争对手做出来了,有可能我们自己做出来了,竞争对手这个方案看起来不错,但是整个团队老想着去改,做得跟别人不一样,改着改着还不如原来别人那个好,最后就用别人那个方案了。


是不是真的抄袭呢?这个就让别人去评论。但是你要意识到为什么要这么做,朋友圈图片为什么是九宫格而不是12张图片?朋友圈为什么只能点赞而没有点“差评”?


如果你只是全盘把别人的样子抄过来,你就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在迭代、测试的过程中你要去试一下,这样做是不是更好,那样做是不是也行?别人试出来的结果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


有些“抄袭”并不聪明



说了两个聪明的“抄袭”,我想说一些不聪明的“抄袭”。


1

第一个就是“对手的就是好的”。创业都很焦虑,看到竞争对手这么做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先抄好了,人家应该是对的。这是非常不好的,你要去试出来。

2

另外就是脱离用户需要的抄袭。支付宝把微信抄过去,现在支付宝里面能够发表情、发生活圈,但是有人在用吗?这就是典型的脱离用户需要的抄袭。

3

还有就是脱离产品实际的抄袭,我们知道新浪微博其实是在学习Facebook的,Facebook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点赞。新浪微博没有做这个事情。


后来微信把点赞文化给做起来了,新浪微博于是也加了这个功能。不一样的是,如果我给微信好友点赞,我想骚扰他,把每条都点一下,很麻烦,得一条一条翻。

但是微博是可以的,可以连环点赞骚扰,博主马上会收到几十条点赞的提醒。这是典型的脱离产品实际的抄袭。微博的组织方式不是这样的,它加了这个功能之后很麻烦。


所以说,“抄袭”必须具备三个能力,一个是洞察力,王兴也好、张小龙也好,发现别人这个东西在萌芽的时候洞察,把它抄过来。

 

第二是执行力,微信团队在执行的过程中,不停地改不停地加不停地做,这是典型的执行力。

 

执行过程中还有一个东西叫克制力,就是,不要别人做你就抄,不要做不聪明的“抄袭”,你要克制。在你用户只有一万的时候,不要想着我用户有一百万的时候这个功能有用,先放上去再说。



快速增长可能是个坑,当然,只是可能。


快速增长可能是个坑

  

另外,快速增长好不好?今天的大题目是冷启动,大家都在想,我怎么样能快速增长。


举个例子:阿里来往

 

2013年,阿里花了非常大的力气去推来往,因为微信在2010年启动,2013年已经形成了全民级的应用,阿里也非常着急。

 

这么晚做了这样一个东西,怎么让它快速增长?阿里给整个公司的员工定了要求:每个人必须加满一百个好友。

 

很有趣的是,这样一来,来往的第一批用户是什么人?淘宝卖家。


阿里非常多的员工都是淘宝小二,他们接触最多的人就是淘宝卖家,所以他们赶紧把合作的卖家拉上来,来往就变成了淘宝卖家的乐园,很多商品广告。

 

第二批用户就更奇怪了,猎头。


因为一开始全是阿里员工,上了来往以后基本上昵称就是公司里面的花名,好友都是自己的同事。猎头这个时候马上过来,实名的通讯录多好,直接聊直接拉走,很快人力资源部发现不行,把这个事儿叫停了。

 

第三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公司不让你实名,没办法光明正大地加同事。淘宝卖家也不太好,那怎么办呢?就发现有人头像改成了失足妇女的照片,名字也起得非常暧昧。


产品的气氛非常奇怪,不像是一个用户的产品。


再举个例子:腾讯微博

 

大家都知道新浪微博2009年开始做,很快就非常火,一年半之后腾讯就开始着急了,跟进做了腾讯微博。当时公司非常重视,调动了各个部门的精英来做。

 

当时新浪微博已经做得非常好了,腾讯微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内容不够多,二是用户不够活跃。

 

怎么办?内容不够多就把QQ签名直接同步过来。如果你的好友看见你的内容,给你评论,腾讯微博就可以光明正大给你推一条消息说“你的好友评论你了”把你拉回来,活跃就提高了。

 

想起来是非常美好的事情,内容有了,活跃也上来了。实际结果呢?很多人的QQ签名不是一句完整的话,要么是中间有个斜杠或者其他的内容,要么是我的手机号改成XXX。


这样糟糕的内容放上来之后,根本没法看,你也不太有兴趣去互动。更致命的是,这样的签名,就算有人评论你了,你也不会回来。最后的结果就是质量变差,活跃也下降了。


第三个例子:足记

   

这个产品大家有印象吗?足记。曾经因为在朋友圈图片大量的传播,非常多的用户涌进来,它是一个旅行类的产品,但是很多人把它当成美图秀秀来用。

 

导致结果是什么?一是服务器撑不住。第二个更致命的,他们的产品定位也发生了纠结,一款旅行类的APP来了很多把它当图片用的用户,怎么办?


是照顾原来的用户,还是新来的那些用户?新来的用户比原来的用户多了非常多。我觉得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说了这么多的案例,其实我是想说,快速增长可能是个坑,当然,只是可能。



社交、社区类的产品,快速增长的问题就是内容质量失控


怎样的增长才是好的?


还有一个因素:不同类型的产品,快速增长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1

首先,业务类的产品比如淘宝,实际上做的事情就是商户和用户之间的平衡,卖的多了,买的才买得到。买的多了,卖的才卖得出去。

如果突然拉进来很多商户,用户数没有上来,商户会发现东西卖不出去,就会离开。如果用户数暴涨,发现没有想要的东西,也会离开。


滴滴也是这种情况,所以业务类的产品不怕快速增长,它怕的是某一方快速增长。

2

第二类是社交、社区类的产品,快速增长的问题就是内容质量失控。像来往,结构性的变化来了一些用户,发的内容不是真实社区的内容。

 

现在大家的朋友圈里面有人晒娃的、微商的、旅游的、自拍的,虽然都很讨厌,但是加起来就还好,这就是我们真实的生活圈。但是来往里面的圈子未必是这样的,所以内容质量失控是最可怕的,因为你原来的用户失望了,新来的用户一看内容不行,也走了。

3

还有一种是小众的产品,比如足记、豆瓣、知乎,往往都是瞄准某一类的人群,用户急剧变化以后也是结构性的问题。


那么,怎样的增长是好的?


举个例子:知乎

 

知乎最近越来越好了,已经成为了优质内容的生产引擎,这样一个小众产品,怎么走到今天呢?我帮他们总结了一下:

 

第一,从一开始就克制用户的增长。


用了邀请码,我算是比较早期的用户,当时还是好不容易找了个朋友发了邀请给我,大家都觉得非常荣幸能够进来。


进去之后都实名的,很认真回答问题,很认真提问题。因为创始团队比较精英,辐射出去也是偏精英的,这样集起来就变成了非常好的有内容,有氛围的社区。

 

第二,深度的运营,因为用户产生非常好的内容,早期的员工也非常积极参与到话题的讨论,引导话题,后来知乎的很多员工都成为了平台上的大V。

 

大家想,如果突然知乎变成了一个大众产品,话题非常多,内容分门别类非常多,怎么可能深度运营呢?它的同类产品百度知道上就有很多低质量的内容,如果让百度的运营人员像知乎那样去深度运营,那肯定做不到。


*本文根据陆树燊在混沌研习社的课程内容整理而成,有删节。欢迎转发分享,微信公众号可直接转载,其他转载请微信联系warmly11。




用众筹的方式

请混沌研习社老师开设系列私房课

陆树燊首发出场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玩法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