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都师大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

新媒体工作室 首都师范大学 2024-06-16




编者按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学校思政课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更加鲜明,思政课教师乐教善教、潜心育人的信心底气更足,广大青少年学生“四个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奋发昂扬,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学校第一时间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专题研讨会、集体备课会、课题推进会等,全方位学习贯彻,第一时间落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5月15日,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相关院系、单位负责人代表参加学习会。

学校党委常委会“第一议题”专题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研究推动形成思政课建设的强大合力。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沈永福、教务处副处长邝向雄围绕思政课建设作交流发言。

孙晓峰指出,要深刻领会、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在抓好落实上下功夫。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旗帜鲜明地把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二是要压实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同配合的思政课建设格局,统筹推动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工作。三是要主动谋划工作,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不断完善思政课建设的制度体系,推动形成全校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校长方复全强调,学校具有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荣传统,在思政课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学校必须聚焦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思政课建设中彰显新气象新作为。要全面推进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创新发展;要深入研究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现实情况,培养大批优秀思政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建设专兼并重的师资队伍;要深耕课堂主阵地,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要总结学校思政工作的特色亮点,挖掘具有首师特色的思政案例,围绕建校七十周年,挖掘生动鲜活的思政素材,讲好首都师大故事。


学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




党委书记 缪劲翔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守正创新推动学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思政课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学校党委将切实加强党对学校思政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地把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平台优势,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着力解决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痛点难点,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为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交出“首师答卷”。





党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黄延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我们集体备课就是在教学中将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它其中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及时融入思政课教学,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通过体验感知中华传统文化魅力;中学阶段打牢文化素养;大学阶段深化理论学习,强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使命担当。通过不同学段的教学联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设计课程目标,用最贴近学生的话语,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沈永福

近日,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诸多新观点新要求。作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深入学习研究“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等新的任务要求,要在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上走在前列,实现新作为。学院也将发挥专家资源和平台优势,大力推进思政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创新、科学研究、宣传阐释等工作,集中力量推动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韩华

近五年来,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2024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深刻回答了学校思政课建设的指导思想、核心内容、内容支撑、力量根基、发展方式、教师队伍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更好发挥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韩文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建设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我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系部负责人,从2019年课程刚刚开设,到如今课程的全面建设,见证了学校、学院对这门课程的高度重视,更感受到学生对课程建设的热烈回应,任何一门思政课程,只要持之以恒,必然开花结果。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思政课建设成绩,指出思政教师“潜心育人的信心底气更足”,并进一步强调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责任定位,体现了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的高度重视,这不断激励我们在今后工作中继续提升专业能力,站好思政课讲堂,努力帮助学生们找到用理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博士生 代文姣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出了基本要求,强调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力推动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5月11日,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再次强调了思政课教师“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六点要求,要求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也作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后备力量,我深感前路明朗而责任重大。未来,我将严格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要”要求,在实践中锤炼思政课教师的基本素质,努力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学校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专题研讨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会议精神,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5月12日上午,学校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专题研讨会。学校党委副书记王大广出席并讲话。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班子成员、思政课各教研室主任、教师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研讨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韩华主持。

王大广首先从文本学习和背景介绍两方面,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会议精神。

随后,与会人员结合专题学习内容和教育教学实践心得,分别汇报交流了在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开展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打造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亮点工程等方面取得的工作实绩和下一步工作设想。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方敏、院长沈永福从新时代新征程思政课建设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的高度,阐述了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会议精神的深刻理解,并对思政课改革创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具体举措进行了部署。

王大广强调,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建设的客观评价,充分认识“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的分析判断,认真落实思政课总体性指导方针和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凝练特色,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处理好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教师成长与专业学科建设融合促进的关系。

此次专题研讨会是学校贯彻落实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的具体举措之一。未来,学校将继续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首师答卷”。


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文化教研组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集体备课会


5月11日下午,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文化教研组集体备课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备课会以“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为主题。


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的三位老师,以及来自三所学校的30余名大中小学生共同参与备课会,他们围绕主题、模拟教学情境,进行了现场备课。市委教育工委、海淀区委教育工委相关同志现场观摩。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潘龙龙以《赓续中华文脉 激发文化自信——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为题设计课堂教学,组织小学生走进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部,通过创设和解决问题,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在零距离体验、阅读图书古籍的过程中,触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加深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的理解。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周杨围绕《延续文化血脉,坚定文化自信》进行备课,针对初中学段学情,以“文化自信”为主线,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思考“中华文化因何而自信”和“如何更自信”两个问题,深刻体会“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延敏以《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为题,从“习近平文化思想标明了文化强国建设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方位”“厘清了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原则和重大理论问题”“指明了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和实践要求”三个方面对“如何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进行了理论阐释,为中小学教师深入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升理论素养、实施课堂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  


海淀教师进修学校教师任兴来、海淀实验小学教师杨蕊对集体备课会进行了现场点评。他们围绕教学主题、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学段定位几个方面深入讨论,认为本次集体备课对进一步提高各学段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对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


北京日报报道


北京电视台北京新闻报道


学校召开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一体化研究”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推进会


为加快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5月15日下午,学校召开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一体化研究”与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一体化研究”子课题推进会。



往期回顾

首都师范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章程

跟随习近平主席的脚步,首都师大在国际交往中贡献力量!

彭丽媛参观的匈中双语学校,跟首都师大很有缘!



编辑:窦玥

责任编辑:窦玥

审核:郭圆圆

内容综合来源于:校园网、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