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培永 2018-05-26
  

 


《大众的语法——国外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主体建构学》

(学术著作)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5年10月


简  介


《大众的语法:国外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主体建构学》在国内学术界引介了一个新的学派——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拓展了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界域。本书从“大众”(multitude)出场的三大场景出发,勾勒出大众的三幅轮廓:后帝国主义时代反抗资本帝国主权的革命主体,后福特主义条件下的非物质劳动者,后现代社会状况下独一体的集合体,考证了大众理论的四大支援背景,即意大利工人主义的阶级构成学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主体对抗逻辑,斯宾诺莎的本体论哲学,福柯与德勒兹的控制社会与生命政治、欲望机器概念等,最后评析了大众的绝对民主与游牧革命方案。作者广泛涉猎奈格里、哈特、维尔诺、马克思、列宁、斯宾诺莎、霍布斯、福柯、德勒兹等众多哲学家的文献,在行文适合处深入探讨了马克思的资本—劳动辩证法,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斯宾诺莎的绝对民主论、福柯的生命政治学、德勒兹的游牧政治学等,剖析了帝国、大众、阶级构成、非物质劳动、生命政治、规训社会、控制社会、创构性力量、拒绝工作、绝对民主、游牧革命、逃离等众多政治哲学的概念。

目录


序  言  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全景图绘


一、一段历史进程:从工人主义到自治运动

二、一股学术热潮:《帝国》的破冰效应与理论反响

三、一个极左学派:直面工人运动的“实践派”

四、一种文本阅读方式:马克思经济学的激进政治解读

五、一对对立主体:资本与劳动的二元逻辑

六、一场永无休止的革命:自主、拒绝与逃离

七、一门“政治主体的建构学”:从工人阶级到大众

 

第一章  大众的场景、轮廓与构成


第一节  后帝国主义时代的革命主体

一、后帝国主义时代:作为资本主义最新阶段的帝国

二、全球资本利维坦:作为一种主权形式的帝国

三、反帝国主体:作为生成帝国的本体力量的大众


第二节  后福特主义条件下的非物质劳动者

一、生产方式的转变:从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

二、劳动霸权的转换:从工业劳动到非物质劳动

三、阶级概念的演化:从工人阶级到大众


第三节  后现代性哲学语境下的差异主体

一、理论场景的变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

二、主体话语的重构:从人民到大众


第四节  全球化资本主义时代的新无产阶级构成

一、走向大众的无产阶级

二、走向大众的农民

三、走向大众的穷人

四、走向大众的移民

 

第二章  意大利工人主义阶级构成学说的主体新论


第一节  阶级构成学说的前提预设

一、资本与其“他者”的并立:资本主义社会的二元逻辑

二、“哥白尼式地倒置”:资本主义发展的本体力量


第二节  阶级构成学说的逻辑实践

一、阶级构成学说的理路逻辑

二、阶级构成学说的历史实践

 

第三章  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政治主体话语


第一节  经济学方法论的主体意蕴

一、“规定的抽象法”的主体诠释

二、“历史趋势法”的主体动力说

三、“实际上真实的东西”的主体标准

四、主体性的生产与创构法

五、生产概念与对抗的本体论


第二节  资本的生产与主体对抗的基始

一、货币统治与对抗逻辑的源起

二、剩余价值理论与对抗逻辑的呈现

三、利润理论与二元主体的显形


第三节  资本的流通与主体逻辑的延展

一、社会资本、世界市场与主体对抗的帝国趋向

二、工资理论与革命主体性理论的建构

三、共产主义与主体的创构实践

 

第四章  斯宾诺莎哲学本体论逻辑的主体演绎


第一节  形而上学的存在本体论

一、泛神论的实体的存在的本体论

二、知识论形式的存在的本体论

三、绝对的单一的存在的本体论


第二节  大众的形而上学原理

一、存在的实体性:作为源泉的无限的总体的存在

二、属性的中介性:独一性的存在的组织化

三、样式的存在:存在的内在性构成机制


第三节  伦理学主体力量的本体逻辑

一、努力-冲动-欲望:伦理学中的本体论

二、作为创构性力量的想象

三、作为创构性力量的情感


第四节  大众的政治学原貌

一、力量的创构vs.权力的构成

二、超验的人民vs.内在的大众

 

第五章  福柯、德勒兹后结构主义哲学的主体重构


第一节  从规训社会到控制社会

一、从规训社会到控制社会的背景置换

二、从规训社会到控制社会的理论演绎

三、从规训社会到控制社会的主体生产


第二节  福柯生命政治学的主体构形

一、生命权力的历史呈现:从宏观权力到微观权力

二、生命政治体的建构:从生命权力到生命政治


第三节  德勒兹欲望机器的主体操控

一、欲望机器:从内在性平面到无器官身体

二、机器操控:从欲望编码到游牧主体

 

第六章  大众的绝对民主与游牧革命


第一节  大众的绝对民主构想

一、现代民主根基的激进批判

二、绝对民主的理论架构

三、大众民主实践的可能分析


第二节  大众的游牧革命谋划

一、后现代革命的宏大规划

二、游牧革命式的微观抵抗

三、不可能阶级的出埃及记


结语  主体的幻象与解放的乌托邦

相关

 


      作为原产于战后意大利、走红于当代欧美学术界的一个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持之以恒的学术旨趣就是强调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坚信劳动相对于资本独立一极的本体地位,工人阶级相对于国家、政党、工会的自主地位,以及工人阶级自我组织和自我革命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决定性力量,从而致力于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背景,指认适应时代要求的革命主体,以对抗资本的逻辑和统治,其学说因此可以概括为“政治主体的建构学”。这门政治主体建构学说的理论源泉是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尤其是《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前提预设是资本与劳动的二元对立逻辑,核心内容是革命主体角色的重新确认,旨趣依归是设计革命策略颠覆资本的权力。它过度诠释马克思的“政治向度”,塑造出一个对抗至上、永恒革命、完全政治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危险的错误,但在对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政治哲学解读、对资本与劳动辩证法的重新诠释、对全球化资本主义现实的剖析、对新阶级主体及其革命策略的探讨等方面,“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颇具特色。


其他






《福柯的生命政治学图绘》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年1月


作品列表

政治通俗读物1、《党性是什么》,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

学术著作:2、《福柯的生命政治学图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学术著作:3、《大众的语法——国外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主体建构学》,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


经典悦读系列丛书(哲学、政治通俗读物):

1、《哲学的宣言——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如是读》,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

2、《资本的秘密——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如是读》,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

3、《解放的图景——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如是读》,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

4、《女性的星空——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如是读》,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

5、《读懂社会的方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如是读》,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

6、《社会主义的哲思——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如是读》,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

7、《共产主义的原貌——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如是读》,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

8、《思维的法则——毛泽东<矛盾论>如是读》,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

9、《认识的智慧——毛泽东<实践论>如是读》,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

10、《改革的逻辑——邓小平三篇经典著作如是读》,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


点击“阅读原文”

如果合适,那就挥手转发一下吧,

让它碰到需要它的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