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我们不爱看现在的“老电影”

2017-06-15 微风扑面 图说老电影


先知先觉的台词

所谓现在的“老电影”是泛指现阶段以现代手段拍摄过去革命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应该说这些年国家花了不少资金和人力物力去深入发掘过去战争年代的红色故事,弘扬主旋律,讴歌革命历程,这本无可厚非,还应大力提倡,但一段时期以来,人们热切期盼的这些影视作品其发生和产生的效果、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恐怕连业内人士自己也不能满意,这些雷同、肤浅、程式化,甚至亵渎历史的作品,不但铺天盖地,争相竞放黄金时段,而且几乎涵盖了所有影视频道;这些作品题材单一,角度狭窄,制作粗糙,经常配合附和一些不适当的民族情绪,表面上雅俗共赏,其实真实性、艺术性、思想性,甚至观赏性不断崩溃,让观众忍无可忍。比如抗战片,清一色一窝蜂全是崭新简易的东洋服装和程式化装扮,看不到战争灰尘和沧桑痕迹;剧情内容简单生造,往往是连环打斗,炮火连天,射不完的子弹,投不完的手榴弹,外加女八路受刑,女特务谍战,完全是过水面,观众早已习惯被染上的“血腥疲劳”……许多剧情变成了单独渲染战争刺激场面的演艺,一味的突出涂抹血腥油彩、机枪扫射和侮辱女性,把讴歌艰苦抗战,弘扬主旋律简单化、概念化成刀光剑影下的紧张刺激、横尸遍野的夸张氛围,举枪欢庆的热烈场面。这些影视作品暴露的林林总总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愈演愈烈,大量充斥银屏。如果抽丝剥茧的认真分析,这些缺乏历史感、现实感和艺术价值的作品便历历在目,没法和上世纪那些优秀的“老电影”作品相媲美。


 时髦的现代发型



胡编乱造的抗日武侠


从影视作品的主体看,主要出场演员没有生活,缺乏由时代感赋予的艺术体征所表现出来的演技。上世纪建国以来的老艺术家们虽然从业的历史渊源、成长背景、演技特征各不相同且分为流派,但在针对不同剧情角色塑造必须赋予时代内涵和现实表现技能上是高度趋同的,这没有半点含糊和马虎,对艺术的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是老艺术家们终身的追求,为的是能和剧情高度吻合,和时代的原生态高度契合,然后才是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为此,过去老演员们都要求必须体验生活,增强体察和感悟,少则数月,多则几年,为的是准确和传神的把握人物性格和角色特征。老电影画报上经常能看到某演员在农村体验生活,和农民一起打稻谷的照片报道。因为只有融入生活和真实才能艺术化的抽象。比如,过去的女演员,美在自然、恬静、优雅、纯净天成、健康朴实,现在的“老电影”一出场,个个细皮嫩肉、满脸妖气、目光浑浊,头发都是用高级洗发素洗过的,蓬松轻盈整齐,描眉画眼,甚至留着目前时髦的发型,这样的形象只能让人感慨她们离战争年代太远了!怎么能演好大量具有农村背景下战争年代的女军人呢?她们本来就不是按个性选择和培养历练出来的,虽然科班出身,有一定演技,但光靠演技那只能是演戏,成为不了真实的剧中人物。演技背后一定是时代、环境、思想性的支撑,没有这些的影视作品其结果可想而知,只能千篇一律,既没有实际生活,又形不成个性演技。从影视作品的客体看:一方面时代背景设计得不真实、不浓烈,没有战争的真实感和浓厚氛围。另一方面服装道具严重脱离实际,不逼真,没有表现力。从影视作品本身来看:故事梗概不忠于史实,胡编乱造,生拉硬扯,有悖于常识;故事情节离奇诡异、荒诞不经,一看就知道编导属深受武侠网游科幻影响的科班年轻人;故事语言对白生硬、搞怪、脱离实际且套话连篇。你看老版《平原游击队》李向阳的语言多么朴实真挚,大白话反而情真意切。他一进门,提衫擦汗,舀瓢喝水的神态,一张嘴说话活脱脱一个土生土长的游击队长形象就永远矗立在观众心目中了。 


雷人的“手撕鬼子”


匪夷所思“打不死的小强” 


荒诞的手榴弹炸飞机 


        暧昧的“裤裆藏雷”                    

我们热捧老电影,是感慨现在拍出来的表现过去的影视作品实在有悖于对他们的现实要求和历史责任,电影还稍好些,因为数量少,电视剧粗制滥造得简直无以复加,人们也不买帐,除了实在是娱乐和打发时光也没兴趣认真较真儿了,把这类作品戏称为“神剧”。现在拍“老电影”不是不能拍,包括拉长和重拍,反映过去革命战争和社会生活的题材,只要是引发思考、激发正能量、鼓舞士气、具有良好教育意义的都可以拍,关键是怎么样能在真实性艺术性思想性上出彩。我们这些老电影迷其实并不挑剔,只是当下的银屏实在不忍卒睹!现在的演员,不可谓没有演技,但经常能看到他们身着不合体的简易服装,满身散发着时尚气息,演的却是老时代的故事,男演员油头粉面,凸显俊俏,却没有孔武之力的气质,没有过去沧桑岁月的土腥味,没有战争硝烟熏陶的眼神。不是不能帅气如王心刚张勇手,而是没人家那刚毅和英武之气!女演员表演做作,满脸的情场疲惫却吐着抗战说辞,真是滑稽可笑。其实人所共知,残酷的战争年代女人并不是主角,偶尔表现一下才符合实际,而现在女人是出场秀、人物秀,女八路、女副官、女特务、女医生纷纷出笼。类似这样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只是以血腥场面、刀光剑影、火光冲天、枪林弹雨来刺激观众感官,好像当时弹药和枪械永远用不完,只图场面红火热闹,好像痛快淋漓,其实完全背离现实,不令人信服。不是以剧情和氛围感染人塑造人打动人,而是用眼药水和催泪弹忽悠人糊弄人,产生不了感动人、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还谈何弘扬主题呢?!这一方面是主创人员和演职人员水平不高,创新不够,盲目追求产量;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影视审查机关只侧重政治要求,对产品质量把关不严、提升不到位,坐视不实事求是、有违实际的东西横行肆虐,他们应该对今天的现状负有责任。


妖形怪状的“穿越”

                     

影视作品是分种类的,严肃的战争题材主要是通过剧情的感染力起到深刻的教育人警醒人的作用,如果仅仅利用战争题材特殊性之名,偏求其卖弄噱头和娱乐消遣功能,那不是把严肃的题材庸俗化、娱乐化,搞蒙昧主义和变相愚民吗?还不如干脆搞成潘长江式喜剧影片《举起手来》博得大家一乐也罢,在肆意搞笑中释放戏虐和痛快,反正喜剧不限定题材,遇严肃题材是幽默,遇娱乐题材是搞笑,在喜剧里可以充分夸张、想象和演绎,让大家痛快淋漓地戏弄一下历史和现实。                 

问题的症结在于,只重视数量,多产快出,功利十足,就难免忽视质量,不重视精品。其实我倒觉得,与其演不好“老电影”就不要再浪费国家的银子和观众的时间了,不如多关注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影视题材。现代人演现在的事还是相对容易合适。比如战争过去几年十几年,虽然硝烟散去,但生活于那个时代的人身上还有战争的味儿,还有战争的记忆,比较好演,因为感觉还在,得天独厚。现在不同了,战争过去半个世纪了,已经不是回忆,而是想象了,如果专研历史的编导,或哪怕是遵循一些历史常识,也不至于任想象如脱缰野马在史实史料之外任意驰骋!所以我感觉年轻编导不用一窝蜂拥挤战争题材,现代题材一样能功到自然成如贾樟柯,他拍的现代题材一样能凭真实的力量打动人心!1986年由两个大学毕业生田军利和费林军编剧,老导演杨光远执导的《血战台儿庄》取得了成功就是遵循历史、以真实的力量取胜的范例。如果碍于隐晦和欣赏习惯,可以选择暗示或另僻一个角度也都能表现,不致于以牺牲真实为代价。比如同样反映大屠杀题材,《屠城血证》比陆川的南京大屠杀题材好些,从一个角度来表现,还算能看,但里面也有败笔,引领了不好的趋向,演绎到吴子牛时代就夸张堆砌得不靠谱了!      


                                 

真实本来就很有力量,艺术是为了让这个真实更具普遍性、渲染得更有力量才对。现在的惨状是:抽掉了真实,只剩下艺术在那里尽情涂抹释放和渲染,各种形象完全成了空壳和玩偶一样,没有灵魂、没有意念。比如,日本兵的塑造,能体现影片的战争氛围和残酷,但许多编导并不重视,认为是配角配戏,主要是弘扬主角,其实错了,反面角色的塑造甚至决定了正面人物的饱满和感人。像上影厂、八一厂拍摄的老电影《鸡毛信》《铁道游击队》《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那些日本兵凶残嗜血的逼真效果很好的烘托了英雄人物的超人胆识与过人的品格。而抗战神剧弱智化了日本兵则等于篡改了历史,俺盖了侵华战争带来的极度悲惨,是对抗战的民族英雄付出巨大牺牲的亵渎。   

因此,战争题材不是不能拍,而是碍于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可以少拍,甚至不拍,要拍就力求拍出像样的精品,像类似抗战神剧的作品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质量不高,再多也是千篇一律没有价值,就像写小说,有些作家著作等身,如法国作家凡尔纳一生绘就98部著作,都是以质量上乘为基础。如果没有质量,就只能突出数量来凑。曹雪芹一生只写了一本“红楼梦”仍然是罕见大家,可见社会和人们主要看重质量,数量只在于学术参考而已。      

     


相关链接:

影迷论坛 | 老电影的审美价值(深度)

影迷论坛|大浪淘沙始到金

纪念抗战胜利|抗战老电影哺育我们“战火中”成长

影迷论坛 |“瓦尔特”……抹不去的记忆!

唤醒人性的旷世警言——《辛德勒的名单》观后

影迷论坛 | 黑白影片-----老电影的特殊符号

看露天电影---一个时代的印记

影迷论坛 | 抗美援朝老电影是我们成长的精神套餐--兼评抹黑论



欢迎投稿,支持原创!


谁劳动谁光荣,谁劳动谁所得!


如果您有所获益,请长按上方二维码

给本文作者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



图说老电影|关注我  温暖你

以图文形式  诠释老电影

  长按二维码加关注


欢迎关注姊妹号:影视剧评


影视剧评|以我眼  观你剧

当代影视作品剧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