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ONE-CU壹方黄剑锋 | 越嘈杂越坚定,每个时代都是最好的时代

Frame China FRAME 构架 2022-09-26


    # 对话


在过去的2021年,中国地产行业的发展已然走进了一个新阶段。在行业由快到慢,由量到质的剧烈变化下,身在其中的诸多设计团队都感到了不适与焦虑。


如何理解当下市场的变化?又该如何应对?当下地产商业设计的新逻辑又是什么?在当下纷繁嘈杂的信息中,设计如何保持清晰的脉络从而构建自我?


带着这些疑问,FRAME构架与地产商业设计领域的佼佼者,ONE-CU壹方创始人&创意总监黄剑锋,展开了对话。



对话人:黄剑锋
ONE-CU壹方创始人&创意总监



#01

打造“有性格的产品”

 

2022开年,壹方设计为万科打造的华中区首家“CO·life”再次在业内引起关注,这是壹方与万科合作打造的第三个“CO·life”主题营销中心,这些案例中,壹方展现了全新的设计策略:武汉万科华生柏叶新城体验中心项目中以轨道意向串联的空间旅程;全面展现年轻一代未来生活方式的西安万科未来星光CO·life体验中心……


华中区首家“CO·life”

武汉万科华生柏叶新城体验中心

西北区首家“CO·life”

西安万科未来星光CO·life销售中心

从场景到场所的创新

杭州钱塘东方CO-Life体验中心



这些营销中心设计策略变化的背后,亦折射着地产行业的快速变革,而我们的话题也随之展开。

 

对于行业的变化,黄剑锋有着自己的洞察:“行业在近两年变化的非常快,就营销中心来说,它从一个提供售楼的场地,变成了一个真实的未来生活体验中心,设计也从以前更加关注视觉,转为注重表达体验。行业实际上是在一个向好的状态中,我们接触到的很多房企都在做着改变,比如华润的未来社区就在真正的去实践社区居住的概念,它就像我们在发达社会看到的成熟的社区,提供便利的服务与细致的人性化关怀……地产的营销中心,已经从过去“好卖”的场所,慢慢的变成一个给予真实体验的场所,而当大家都真实的时候,它就会变得有性格。


武汉万科柏叶新城在单纯的销售语境之外,更多的通过复合场景的不断叠加,带来了多元化感受与体验的舒畅氛围。



“那是不是在未来房企的产品都会逐渐有不同的性格?就类似不同的酒店品牌,W酒店和柏悦、丽思卡尔顿肯定是不一样的,服务标准和服务的状态,还有他的产品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那其实国内地产未来的形式也很可能慢慢转变成这样。在这个阶段背景下,我们(设计师)更像在做重要的前瞻性工作。”


在未来,不同房企基于其不同理念下打造的个性产品,或许会影响人们的城市生活方式,黄剑锋认为房企正力图在产品中更多的融入品牌的个性,而设计师们是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共创人。


未来星光作为万科进驻西北片区的首个CO·life生活体验馆,西安万科携手壹方设计团队、陕西博物馆与上海专业餐厅运营团队,以“空间、业态、运营”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呈现了一座融合文创阅读、轻食简餐、创意咖啡馆、儿童游乐等多重体验的CO·life餐厅生活聚集地。



“好比万科,它的物业、商业体系的打通、社区构建、交付标准等等这些共同形成了他们产品的品牌性格,设计师作为产品研发的核心之一在这其中,与房企通力合作将这个富有品牌特点的产品提供给业主,它不再是一个营销出的‘假象’。人们对房子的消费需求已经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有精神上的诉求,这就需要有性格的产品。这种‘性格’是具有未来性的,而不仅仅是一些符号性的东西,需要设计师与房企共同去探寻未来居住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需要有留给自己“遐想创作”的空间,但也需要脚踏实地的去解决实际问题。”


那么,打造“性格”与地产行业产品化的趋势是否具有冲突?


在黄剑锋看来产品化还是要分为两方面来看,在2021年之前的快速发展时代,产品化的标准可以让事情变的更好推行,方便少犯错的快速扩张,但他并不认为这样的产品化就会没有性格:“我们是不是在产品化的颗粒度上做的不够深?当下我们购买不同房企的房子有区别吗?没有区别,但在未来迭代的地产产品,他需要去凸显自己的性格,在标准之下不断迭代,去做更多人性化、个性化的主张。”

 

售楼处正在“去售楼处化”,从单一的销售空间,逐步向满足社区公共服务需求的功能空间转变;从传统的引导讲解,向品牌服务认知与社区生活体验的方式过渡;与客户的服务关系也从错层服务过渡到平行服务,并在不断的交流与反馈中,获得灵感,再为社区公共空间提供新的运营理念。

配图:万科杭州钱塘东方CO-Life体验中心



#02

面对环境的不确定,更应专注于己

 

回到营销中心本身的设计讨论上,或许正因行业逻辑的变化推动,近年来涌现了越来越多设计前卫的营销中心,各种网红概念与故事线的演绎让这一领域似乎成了行业的试验田与竞赛场,这其中不乏佳作,但也有不少“用力过猛”的遗憾。黄剑锋看来,机遇与挑战之下,真诚的解决设计问题或许才是设计师们应当去思考的。


成都卓越 · 晴翠 


“在设计师的维度上,首先我们要在某种程度上忘掉自我,你就是属于这个项目的其中一份子,在提供好的空间、好的服务、关注与人的关系与要解决的需求、问题……而不是首先把符号化、视觉化的东西摆出来,很多时候如果为了做所谓的“故事线”而去刻意为之,这事实上是会有问题的。我认为设计师的责任在于通过项目去输出一种自身的价值观,去输出一种好的空间体验和感受。当市场慢下来的时候,对我们而言是件好事,在这个阶段大家反而会更真诚。”黄剑锋说道。


 

事实上,在行业下行压力极大的2021年,壹方设计却实现了逆势增长,谈及应对大环境的变化,黄剑锋认为积累吸收与自我的坚持很重要。


厦门中海·国贸上城


“当所有人都清楚环境不好时,如何去提供一个更真实,更真诚的东西而不是盲目的跟随,才是最需要去思考的。行业开始思考产品需求的真实性,为什么房子难卖?因为客户的需求也变化了,市面上有这么多的房子,我为什么要选择你?简单的视觉展示已经不能说服当下的消费者,设计更应考虑如何去真实给予,展现给消费者真正住在这里后每一天的变化,空间的持久性,使用是否真正的方便,提供的服务是否人性化等等。并不是行业慢下了设计就停滞不前了,我们应该关注自身,思考如何提升设计的价值。

 

“地产到了两极分化的时代,Z时代的消费群体与80后为代表的消费群体的需求是完全不一样的,Z时代的新消费者更加自我追求个性,作为当下的刚需人群,他们期待个性化产品,大家都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多元的需求也势必带来多元的解决方案,对设计师来说,这其实是非常好的一个时代机遇,这是更好的展现设计价值的时代。” 对于当下环境的变化黄剑锋表示他与壹方团队并没有那么焦虑。

 

南京中海钟山印


“是要顺应这个阶段,还是与之保持一点距离,或者是在某种程度上你可以更自我一点,我不太希望这个行业变的“太江湖”,或者轻易被一种声音所左右,自我很重要,当我们遇各种问题时,其实是需要找回自己的信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思考与吸收,我们希望成长的阶段能更加长一点,而不是疲于应对市场。真诚实践与忠于自我,最终反而能让你在市场脱颖而出。

 


#03

真诚的解决问题

 

独立思考,定义问题,定义自己,而不是被风格所左右,也是壹方团队在实践中所信奉的设计方法,体现在去年完成两个佳作:厦门中海·国贸上城与南京中海·钟山印的设计中,项目展现了对本地文化的解读与再现,形成了独特的美学表达。

 

厦门中海·国贸上城


中海第一次在厦门主城区拿地,对于产品而言有很多不确定性,怎么做才能让目标消费群体去认可中海的豪宅产品?黄剑锋带领设计团队思考的是目标客群的文化认同,承载本地华侨历史的南洋记忆,同时兼顾空间的尊贵感,在有限的空间内强化有质感有品位的服务。


“现阶段我们不会和甲方聊是怎样的风格,而更多的去思考我们要给怎样的一群人,提供一个怎样的真实体验。所以设计一定会包含在地性、人文关怀、服务、尺度、光影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形成这样的真实体验。”


设计的推演从项目属性、客群定位到以人的感受力图打造以体验为核心的奢宅生活体验,设计的切入,时光回望,寻找厦门的故迹,带着与文化和记忆的共情、与时代生活的包容力,意图与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建立联系。 



钟山印的设计同样遵循这一逻辑,面对同样的豪宅客户,基地是位于紫金山下一个400平米的空间,按传统的设计逻辑,放进沙盘、各类营销道具后空间就拥挤不堪,怎能打动豪宅客户?那既然如此,何不就不放这些东西。壹方设计团队最终设置了一个茶室,让所有的目标客群在此品茗,聊聊关于生活居住的场所的畅想,更重要的是向大家传达这个产品的气质与未来的生活形式。

 

基于对问题的洞察,真诚的解决问题是黄剑锋带领壹方团队的实践初衷。“壹方从创业之初我们就提出了保持敬畏之心,更加真诚。设计需要把时间拉长,更加职业化,虽然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个性,但个性的基础是对空间本身的坚持、对自身理念的坚持,不是说一个项目就代表了你的风格,我们需要让我们的坚持与每个项目的设计产生关联,从而给空间的使用者体验到一个真正的好空间,空间与人的和谐互依是我们希望看到并达成的。”黄剑锋说道。



南京中海钟山印



#04

话题性并不代表所有的设计价值


虽然认为保持自我持续提升是在多变的环境下的应对方案,但黄剑锋也坦诚在媒介发达的当下,要做到这一点还是颇具挑战,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如何建立自己对“好设计”的标准。

 

ONE-CU壹方深圳办公室


“我并不认为设计只有一种标准,现在市场上其实出现非常多不同的声音,这一方面是一种进步,但另一方面大家在嘈杂的声音中,反而进入到了比较焦躁的状态里面。这些声音是对的吗?你如何去分辨?”黄剑锋很珍惜自己早年入行时的状态,不断的通过实践去积累经验,同时通过阅读经典与实地走访,让他建立了丰富的设计认知体系,在创办壹方后,他也依然花费很多时间在学习与走访经典项目中。


相比过去,他对当下嘈杂的自媒体环境感到怀疑:“我是以比较批判和谨慎的立场看待当下的社交媒体。产生话题的设计师是最容易被推崇的,但是不是话题产生之后,就一定会带来非常好的商业逻辑,其实是未必的。那我们认为的好设计到底是什么?”


ONE-CU壹方深圳办公室


媒介的传播虽然可以让项目快速出圈,但大量只重拍摄视觉效果,而忽视空间体验的网红化空间近年来也成了行业备受诟病的现象。


“我觉得设计师要做的事情一定是去以传递和引领的方式,而不是说追在甲方后面走。在视野与认知的局限下,有些甲方就会藉由话题性来选择设计师,这样慢慢的就形成了一个导向:设计师去做话题,从而去赢得更多项目。但这在个过程中,一些人忘了设计真正该解决的问题,我想这成了当下行业存在的通病。这样的设计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很大程度上的影响了年轻一代的设计师,导致更大范围的设计思考缺失。很多时候我们要想想,我们有没有“自己”,有没有自己的坚持?你不能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于外部,认为这是市场的问题,设计师的积累、坚持与信仰是很重要的。”黄剑锋说。

 

很多时候大家受市场、受环境的影响太大,但设计并不完全是市场的产物,很多时候设计师是需要以独立的职业状态去面对一些事情,每个设计师都需要找回(自己)设计的脉络。你最初的信仰,你的性格,你的生活,你的经历……都是最珍贵的,这些是支撑你走下去的缘由,市场和环境都是阶段性的,如果在每个阶段都随波逐流,只会更加焦虑与迷茫。”

 

ONE-CU壹方深圳办公室


谈及对团队未来的规划,黄剑锋认为壹方团队更多关注在内,而不会单纯从市场的逻辑去思考变化:“我们是不是真正做到好的设计?我们的设计是否具有价值?我们在有价值的设计道路上有没有做的更深入?或许之前因为太快而来不及思考的问题,我们想在慢下来的时候更多的去思考这些问题。”

 

忠于设计初心,壹方设计团队始终坚持自我突破创作边界,发掘品牌及项目内核,让每一个设计都有自己的温度和价值。他们的实践理念与诸多优秀的团队不谋而合,相信也能启发在行业快速变化的大环境下每一个在实践中的设计师。

 



采访撰文:Miki

编辑:Miki

校对:Daisy

图片:由ONE-CU壹方提供




- 近期对话 -

对话DPD递加设计 | 为何设计应当更加全面?

对话厘线设计 | 脱口秀剧场空间,如何掌控打开快乐的方式?

对话是合设计丨跨文化、以研究为导向的设计方法



零售 | 餐饮 | 办公 | 展陈 | 住宅 | 软装 | 品牌
FRAME构架 1997年创刊于荷兰,前瞻全球未来空间 
欢迎关注、转发、在看转载请联系编辑部微信:framechina
👇点击原文链接,订阅2022年度《FRAME》杂志     来个三连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