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说x学术圈 | 走进象牙塔——教职到底是什么样的职业?

她乡 WomenOverseas 她乡 2022-01-07

她说X学术圈

走进象牙塔


精选内容

她说x ”第一季她说x学术圈,热烈开场啦!这是一季由青行灯和阿熊一起组织的专门针对学术圈的她乡分享活动。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会讨论学术圈生活的各方各面,为大家揭开学术圈神秘的面纱!

在第一期,【她说x学术圈·走进象牙塔】活动里,我们邀请了四位嘉宾来给我们分享做教授的喜怒哀乐。作为教授的一天是什么样子的?对教授来说最有意思、最枯燥、最烦恼的部分都是什么?当教授最重要的技能是什么?大家一起听听看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教授们怎么说!

精心编辑的文字稿将在公众号分篇发送,想了解活动全部详情欢迎在Youtube和B站搜索WomenOverseas找到我们的账号收听本次分享会的活动音频。


Becky: 北美R1学校的STEM教授;

Ann: 北美LAC经济系AP,家里有一个宝宝两只猫;

Belinda:北美R1心理系教授,2011来到伊州读博,之后在东岸西岸工作生活,每次搬家都是横跨北美大陆,直到今年回了梦开始的地方;

Akasa:北美LAC哲学系教授,不知所措的职业哲学家。


00. 自我介绍

Akasa:大家好,我叫Akasa,现在在美国西岸这边的一个文理学院,现在是一个助理教授。我自己的求学经历比较复杂,我在香港读的本科和博士,然后在博士第三年的时候,我在美国杜克的哲学系交换了一年,然后在交换那一年之后,我就在那边做了两年的博士后,之后就换到了现在的这个工作。现在已经在这个上工作了三年多一点了那样子。我自己我是学哲学的,是个哲学家。我研究的主要的方向是生命伦理学,就是医疗相关的伦理和中国哲学。

Becky:我是理工科的,我本科是在国内读的,博士来到美国。因为我们学科都是需要博士后的,所以说读完博士后,我又读了 1.5 期的博士后。现在开始自己的实验室差不多是快两年的样子,也是助理教授。我是做实验方向的。所以除了教学之外需要有一些实验室管理的上面的事情。

Ann:我跟前两位差不多,也是从国内读的本科。12年来的美国读博士,博士读了五年毕业以后就来到我现在这个地方工作了,所以我现在这已经是第五年了。我是做经济学的,主要是做的环境经济的方向。

Belinda:大家好,我是Bellinda ,我也是在国内读的本科。然后我是 2011 年本科毕业来美国 UIUC 读的博士。我一直研究的都是心理学,具体点是儿童心理学。然后博士毕业先去斯坦福做了一年的博士后,然后我先去康奈尔大学工作了两年,后来换学校换来了芝加哥,现在在芝加哥这边做助理教授。我是研究儿童心理学的,然后我主要研究关于性别平等的话题。我们从儿童的角度去看,比如说孩子在什么时候有一个性别刻板印象,然后这种性别刻板印象会不会对他们的未来的发展造成一些影响。所以我也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个研究领域,我们会把小朋友放到不同的情况条件下,然后去看他的各种反应。所以在我平时生活里面,实验室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Photo by Karolina Grabowska from Pexels



01. 教授的典型一天

Q:请描述一下你普通的一天,大概需要从事哪些工作,解决哪样的突发问题,又会在工作之外挤进去哪样的娱乐活动呢?

Akasa:我一般是早上 7 点左右起床,然后我起床之后一般会有一团自我的内心挣扎,跟自己搏斗一番。然后会开始发现时间不够了,怎么一下就快九点了呢?然后是喝咖啡吃早饭,跑到办公室去。然后看那一天如果有课的话,我就会开始要备课。如果是没有课的话,可能会需要接带一下学生或者是参加学校的一些行政方面的会议。如果说那一天真的是非常的好话,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那我就会开始写我自己的文章。这样就浑浑噩噩到了五六点,然后就回家了。

(问:回家了以后会有什么进行娱乐活动吗?)如果我那一天要上课的话,比如说我教了两节课,我可能七点半到八点钟就会需要上床睡觉了。不然的话我会跟朋友一起吃个晚饭之类的。看剧的话只能看 digest 因为看不了那么长的剧。我还会学习弹吉他,是我的爱好。还有玩 switch,不过没有办法玩 digest,只能玩游戏本身。

Ann:我的一天可以分成两个不同的版本,一个是有小孩之前,一个是有小孩之后,差别是很大的。有小孩之前我是一个特别早睡早起的人,一般八九点就睡觉了。我晚饭之后就不工作了,随便看一点东西或者看看书,听听书之类的就睡了。早上可能六点来钟就起床,吃完早饭就去学校。然后上课就上课,office hour 什么的差不多一天都在认真工作,下午五点多回家,回家之后吃完饭就睡觉了。生活比较简单。但是现在有了小孩之后就没有这么好的日子了,基本上就全要看什么时候能有时间,挤时间来做其他的事情。然后娱乐话可能也就是刷豆瓣了。

Becky:我和跟前面两位挺不一样的感觉。我也差不多每天早上七点起然后去学校,到过后大概有一半的天数需要教课,一半不用。教课本身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前后备课的时间还是挺有的。除了教课以外,大部分时间都是拿去做科研。因为我的实验室才开始两年,有经验的学生还不多,我很多时间要去处理一些仪器的问题,然后教我的博士生,和他们开会,和博士后开会,做各种规划。我还有很多其他的项目合作小组,和他们每个星期好多天都要开会,每次会一两个小时,基本上一整个白天都在开会,我都没有办法挤出时间来写自己的科研文章 。然后再加上有的时候和加州的一些人开会就会一直开到晚上八点。所以我一般回家就晚上八点,然后吃个饭,有的时候我也会玩 switch,因为我找不着更容易的运动方式,它可以让我强迫运动一下。吃完饭就继续备课,有的时候写proposal,可能到一两点的时候睡觉。娱乐的话其实我大概会分,比如说星期五晚上和星期六上午我会专门分开来,平常没有特别多的事情,稍微放松一下,然后去做一些运动,我很喜欢攀岩,也自己在弹一些乐器。平时虽然很忙,还是想尽量保证有一点点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Belinda:相比起来我起的有点晚,每天可能 8 点多,有时候快 9 点才起床。我上午是留给自己写作的时间,因为我之前觉得必须要把这个写作的时间给规划出来,这样我才能够持续不断的去写自己的东西。当然其实也不会很长,基本上每个上午会留出两个小时给自己写作。然后我的会议会特意全部安排在下午。首先我也是要跟我的博士生,然后还有一些合作的学生开会,这些是每周都会有的,所以叫做在我看来是 standing meetings。我们的组会也是每周都会有的,这样的会议大概一周有五个,每一个大概是一到一个半小时。除此之外,我给自己的四个会议的余额留给有其他人,比如合作者或者一些特殊的 proposal。然后如果这一周我已经达到了九个会议那其它就只能安排到下一周了。

一般来说下午是我的开会时间,因为我觉得在上午进行高强度的脑力活动之后,下午开会不是特别需要像写作那样耗费耗费脑力。我现在努力想要做到 work/life balance,所以我每天工作时间大概就是早早晨 9 点到晚上 6 点这个样子,中间肯定是有一个吃饭的时间,6 点之后回家自己做饭什么之类的。吃完饭然后晚上就会休闲一下,就是天气好的时候就去散个步。天气不好的话,就会在家宅宅看看电视。大概11 点的时候会睡觉。这是我自己想要达到的一个目标。但是有些时候的很难。比如说暑假的时候会有很多的 deadline 就突然间一下都出现了。那个时候我晚上也是会加班的,周末也会有一些加班。但整体目标是朝九晚六,然后周末有自己的时间。


02. 如何平衡教学和科研的比重

Q: 请问你是怎样平衡教学和科研的?在学期中教学占的时间大概是多少,暑假的时候会想更多的去做科研,还是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呢?

Belinda:和教学比起,我现在大部分时间肯定是在做科研上面的。暑假如果不教课,那真的所有的时间都是在科研上面。我是一个非常喜欢 structure 的人,所以我的教学也是专门有固定的时间。我们的那个教学任务没有特别的高,一个学期教一门课这样。现在在我们学校是 quarter 制(三学期制),也是一个学期要交一门课。我会把我的教学都集中在一天完成,当然如果我要交本科生的课,可能就周二周四,没有办法在一天完成。但是如果是研究生的研讨课,我就专门把它安排到,比如说,周三,那一天就从早到晚,要么在备课要么在教课这样一个状态,但是不到周三的话,其它时间都可以做科研。我们学校比较好,不会说让我们每年都交不同的课。所以我第一年教课花了很多时间去准备,但是从第二年开始,备课时间就没有那么多了。



Ann:我们这种文理学院,教课的任务还是比较重的。像我们学校是一年五门课,一个学期两门一个学期三门,但是大部分时候其实是同一门课只是不同的 section 而已。所以一年就是备一门课或备两门课的内容。教三门课的学期一般能做科研的时间相对比较少一点了。所以我觉得Belinda这样把自己时间规划好是很重要的事情。我之前听过一个建议,我觉得特别好,在你的日程上面把做研究的时间给安排出来,这个时间别人要再给你约开会或者约什么的话都可以拒绝。你如果那个时间段上课,那不论你什么情况你肯定都会去上课的,你不会找借口。但是你说你那个时间安排做科研的话,为什么就可以找各种借口不去做呢?所以我觉得这个建议是挺好的,如果你能够坚持下来,每天留那么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日积月累下来也是很重要的。

我教课的学期科研的进度就会稍微慢一点,因为确实教课还挺累的。但是如果不教课话比如说暑假寒假就是大块的可以时间。然后我们还有这个 per-tenure sabbatical (评教职之前的研究休假),我休了一年,然后再加上现在生小孩又休半年,这段时间还是比较有产出的。

我刚才看 chat 里面好多人都在问小孩的问题。真的得看你自己的有没有这个能量,像我就属于比较低能量的一个人,所以这么晚才生也是因为之前一直在犹豫不确定要不要生小孩,最后终于做了这个决定。但是真的是好累,像我这种低能量的人就会觉得太累了。所以有的人就会建议早一点生,博士期间生的话,现在孩子都已经上学了,都不用担心这些事了,但是确实是要考虑清楚。一个是你觉得自己准备好了,确实很想要孩子才会去生。另外一个是你觉得自己能够处理好这个关系。但是我很多同事他们就说有了小孩之后,反而效率提高了,因为你真的你知道你只有这一个小时,必须要把这个事情赶出来,不然你这小时就没了。所以我好像现在被逼下来,有的时候效率也是挺高的。


Photo by ThisIsEngineering from Pexels


Akasa:我想补充一点,关于那种 mental energy,处理科研和教学之间平衡的一个问题。我觉得这可能是我们这种比较文理学院、比较教学型的学院会遇到的问题。它对教学的要求是非常细致,比较 personal,所以说经常感觉不是在工作,感觉你整个人都在教学里面。但是教学和科研它要求的 mental space 不太一样,教学需要的是比较广阔的阅读各种文献,然后报告一些领域现状给学生听啊之类的。但是科研要求的是就是钻牛角尖,在一个小点上面做一个突破。所以这两个东西其实是有矛盾的。然后如果说你是在集中精力做一篇论文的时候,你会觉得这种广阔的要求广阔 metal energy 的那种活动非常非常的烦人。如果你是正在一个教学的 space 的时候,你会觉得无法投入到一个钻牛角尖的活动里面去,所以说这两个之间的能量是有一点拉扯的。

我觉得这导致为什么文理学院,像我跟Ann这样的类型的学校,虽然我们的教学量也没有那么高,然后 sabbatical (公休假) 也很多,但实际上教授的产出还是不高,跟 R1 比还是很比较低。很多时候因为这个 mental energy 的分配的问题。


Becky:我好羡慕Belinda可以有只交一天课的情况。虽然我也就是一学期教一门课,但我是基础学科,教的那种课是要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这样教。我在最开始的时候也有想过,比如说周末一整天把所有的课件全部都备好,都想好了。但是平常突发事件太多了,然后突发的 proposal 也太多了。然后最后就变成每天晚上在上课之前备课,备两个小时,然后上课之前再备一个小时。大概这种情况以后会好吧。今年是我第一次教这门课,像我的同事都说他教过一门课过后第二次教基本上只需要上课之前看半个小时就可以讲了。所以第一次还是挺累的之后可能会好一些。然后暑假时候当然都想做科研了,这个是最好的类似的去时间。


Belinda:第一年的时候准备课程,真的是会花挺多时间的。可以考虑一下,比如说去问一下系主任可不可以把这个课排在两天,因为其实有很多 flexibility 的,我第一年的时候也不知道,是到后面我才慢慢知道。因为 R1 需要我们去产出研究结果,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会在教学上照顾我们。当然每个学校都不一样,所以我就想如果可以的话就可以看一下这个是不是一个可能性。


03. 教职的苦与乐 

Q:在你的工作中,最有意思、最枯燥、最烦恼的部分都是什么呢?

Ann:最有意思的是讲课的部分。可能愿意在文理学院教课的人,首先比较喜欢跟学生互动,比较喜欢教课。我觉得我工作过程中比较有意思的部分就是跟学生互动,教课过程其实是会给我很多很多的新想法,比如说在备课的过程中不光会看这个课的内容,同时还会看很多各种的新闻,新的政策,各种新的东西,在给学生讲的时候思路也是很发散的,就像Akasa刚才说的。有的时候会很兴奋,会觉得很有意思,自己讲的课都觉得很有意思。这个时候学生也会很感兴趣,互动就会很有意思。

最枯燥的地方可能就是判作业之类的,跟学生需要扯皮的时候就会没有意思。尤其是像我们这种学校的学生,比较在乎她们的成绩。有时候考完试会过来跟你要分之类,这种时候就挺烦的。

最烦恼的地方是一些校内politics,这种东西就是以前没有想到的,尤其是在当学生的时候,并不会太了解这些东西。做了教授才开始发现这个系内斗争以及院学校内各个系之间的斗争,其实还是有一些。我觉得大部分中国人好像一般不太喜欢参与这些斗争,但是时间长了能了解到一些,听听就觉得挺烦的。学术圈我个人感觉中国人好像这个问题比较少,但是美国人他们 ego 特别大,学界很多人 ego 都特别大,所以就会有的为一些很小的事情吵得让人觉得不可理喻的感觉。这种时候如果被夹在中间,就会觉得挺大脑袋。


Belinda:我觉得最有意思的部分我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做了。因为我觉得最有意思的部分就是去跟小朋友做实验,现在这部分都是我的学生去做,我就经常跟他们说我可羡慕你们了。你们从我这里拿走了我最享受的部分。我本身很喜欢跟小朋友互动什么的,在我 PhD 期间,我是非常非常喜欢这样去采集实验数据的。

我也觉得没有什么特别枯燥的地方,因为做科研每天都挺新颖的。我之所以喜欢这个工作,没有说 100% 达到我的期望,但它 80% 达到了我的期望,没有说其中的任何一点让我觉得特别的反感。比如说我并不会没事的时候就想写作但是我也不会特别讨厌写作,我也挺喜欢做数据分析的,我也挺喜欢做研究报告的,所以就这些加在一起,让我觉得这个满意度还是能达到80%。

Photo by Chokniti Khongchum from Pexels

我特别同意Ann刚刚说的那一点,我也是觉得进了学术圈,当上教授之后才发现,学术圈虽说是象牙塔,其实也是个小社会。它可能会比外面的社会单纯一点,但还是一个社会,有一些复杂的关系。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第一年做教授的时候,当时还是学生心态,觉得一切都很简单,我就做我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就行了。后来就发现有一些暗潮涌动。真的要通过一些时间去接触。而且这是在我整个 PhD 阶段没有训练过,甚至我都没有想到过这会是一个问题。

但我想应该是跟去业界的人们感受一样,你终于工作了,工作的状态跟你作为学生的状态很不相同。


Akasa:我觉得我是那个不知道如何涌动的暗潮。对我来说最难的一点就是因为发现我不只是一个工作的人,我还有一些政治身份的。在过去的三年参加工作之后,我发现其实我不但有权力,而且还有空间去展示自己政治上的意志,但是我不知道如何展示才是好的。或者是我不知道一些什么样的决定才是对的,就是不知所措的暗潮。

我从小在中国长大,我觉得中国是个非常政治化的环境,我们对政治的敏感性会高很多。但同时中国人地普遍的特性(不好意思刻板印象一下)是比较避免政治事件的。包括在我们传统哲学观念里面,比如说明哲保身,无知是福。认为一个人在一个政治环境里应该处于游离状态,但是不参与这样来获取自己的最大幸福,这是中国传统观念里我们应该怎么处理政治身份的大框架。

但是我这几年来的想法倾向是人如果缺少政治参与的话,人格和身份不是很完整。有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因为缺乏一些所谓的公民教育,或者政治参与方面的教育,从小长大缺乏这方面,以至于我们会不知所措。所以说我觉得在我过去工作三四年里面,我在这方面的学习是最多的,也是我比较痛苦的一方面,就是不知该如何涌动。

【Akasa的后期文字补充:我的基本想法是:对于每个人来说,正确以及好的路径其实可能有很多。在“政治和政治参与”的问题上,也许我们首先要意识到的一点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政治环境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不管一个人愿不愿意,她都携带者某种政治面向和力量。假设你的参与方法是对每个人都很nice,在某些资源分配问题上保持中立。这其实也是一种政治面貌,你的中立其实就是一种中立的力量。在了解到这一点之后,我们可以继续思考自己希望如何涌动,涌动的幅度、方向和力量有多大。我所反对的不是个人路径的选择,而是对“政治参与”的某种 framing。比如,认为世界上存在搞政治的人和不搞政治的人,不搞政治的人就是需要在政治空间里survive然后去做自己的事。这种framing本身其实是一种政治立场。我们应该把这种想法当作一种立场来思考,而不是认为“政治”天生如此。

(Q:那当教授最开心的部分是什么呢?)我最开心的部分是跟一些同事的相处。因为在小文理学院里面,我可以认识一些不同领域同事,我觉得自己的视野拓宽了很多,我会知道比如说人类学家在干什么,或者心理学家在做什么。在这方面受到他们的教育比较多,是比较开心的。


Becky:最有意思的部分还是和科研相关。比如学生把数据拿给我看的时候,我能看出一些故事就会觉得非常开心。还有和合作者聊的时候,他们提到一些我之前没有想过的可以做的实验,然后想一想怎么去做,也是非常非常的开心。当然就像Belinda说的,学生已经把最享受的部分从我这里拿走了。我最开心的部分是科研本身,很喜欢研究发觉的过程。

最枯燥的部分大概是管理经费。我们的花销太杂了。加上有时候学校的系统会出问题。每年年末要写延期申请,然后有一些 funding 要写一些年终总结,包括报销的时候,这个账放在哪,那个账放在哪,怎么样间接成本可以小一些,这个东西还要不要 release,release 过后学校是要干嘛?这个行政方面,我是完全被迫参与的,和科研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我觉得枯燥。

最烦恼的部分我觉得是管理学生。因为大家的个性都很强,最开始其实很难。我们领域工作强度比较大,需要学生花很多时间。然后这种时候一些冲突就容易变得更明显一些。不仅是我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和其他组的人的合作,都需要我花很多的心思。我觉得我这个方面还是需要培训,但可能很多人都需要培训。刚刚大家说的系内 politics 的问题,我这边稍微还好一点。当然这个可能也因为我当时选择 offer 的时候,我就选择了一个戏里面 politics 不太复杂的地方,有另外一个学校非常复杂,我就直接被吓跑了。


下期预告:如何面对日常工作中的挑战和北美学界生存指南,敬请期待!

PS:第二期学术圈分享会就在今天!感兴趣戳👉她说x学术圈 | 第二期:打破象牙塔,不要错过向嘉宾们现场提问的机会哦!


全程音频请搜索关注“Women Overseas"的YouTube频道和Bilibili频道,或者在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WomenOverseas她乡电台,收听历次她说分享会的音频。
全部文字稿请点击阅读原文,注册她乡论坛,直达完整文字稿。

她乡在更多平台上线啦!

微博:@WomenOverseas_她乡

小红书: @WomenOverseas 她乡

TG channel:https://t.me/womenoverseas

YouTube:WomenOverseas

B站:WomenOverseas

Podcast:WomenOverseas她乡电台



我们在她乡等你。
探索广阔的世界,成为更好的自己。

文字编辑 | 耶仔/青行灯/时计

视频、音频 | 时计/穿堂风

排版、图片 | 竹淡刻骨/Constance

感谢参与后期制作的她乡志愿者们!
注册网址:womenoverseas.com
邀请码:WomenSupportWomen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全部文字稿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