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云:一位喜欢诗词的律师 | 律新社《大咖来了》视频专访

2017-03-04 律新社

 律新社主笔丨王琼




对于中国人而言,诗词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存在,从来不需要刻意提起,却一刻也不曾忘记。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云律师,就是这样一位诗词的默默爱好者。据说,他每天上下班,开车时经常听的CD,都有一些是品赏诗词的。谈起律师工作时,他的各种诗词名句也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这可并非吟赏风雅,而是句句融入了他对律师这份职业的理解。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380ww1mxp&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说明:李云律师做客律新社《大咖来了》,用诗词解读法律服务。律新社视频中心出品)


诗词注解中的法律服务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校外兼职导师、上海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


李云律师之所以喜欢诗词,是因为他觉得诗词可以时时慰藉、敲打,亦或安顿我们的心灵,每个人都可以在诗词里找到自己的情感归属。当我们情绪低落时,你可能会想起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词可以给我们以激励;当我们感到浮躁时,你可能会想起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词可以让我们沉静、向上;当我们觉得忧愁、苦闷时,或许读读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就会变得更加豁达、平和;每个人都会有孤独之感,此时读一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可能就会心中释然……


做律师也是一样,不同的境况都可以在诗词中找到类似的场景。李云律师说他自己刚出来做律师时满腔热情、跃跃欲试,真就像“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而有时案子遇到挫折、费劲心神,终于迎来转机时,真有那种“柳暗花明 又一村”或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之感;如果遇到交易达成或者赢了案子时,那种满足感只有用“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才能表达。律师的工作忙碌而紧张,保有一份爱好诗词的心情,则可以让人在忙碌的当下不忘“初心”,就像李云律师在那句“春去花还在”中感触到的:只要心中有“花”,即便春天已去,仍然“花开四季”。



听着李云律师的解读,仿佛理性严谨的法律服务也变得诗意盎然了一般,他自己却不断谦称,个人只是纯粹业余的爱好,并非博闻强记,谈不上诗词的造诣。这种严谨务实、低调谦逊的气质,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梅花之暗香,恰巧他的办公桌上搁着一把折扇,扇面正是王安石的《梅花》诗,这也是他最喜欢的诗词之一。无论是读诗,还是做业务,他都信奉“默默相爱、寂然欢喜”。


法律服务“三境界”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总结了一番做学问、成事业的经验,他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在李云律师看来,律师的服务也有三个不同的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争议解决,就是通常所说的“打官司”。当客户需要通过诉讼去维护合法权益的时候,律师的状态就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全力以赴去工作。



第二个层面,是担任企业的常年法律顾问,防范企业日常经营当中的法律风险。此时虽然没有激烈的场面,但时刻都需要警惕,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也决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防范企业的法律风险也要像尽职的将士们戍疆守土那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第三个层面,则是促成交易。当律师参与到企业重大商业交易活动和资本运作中时,需要从事大量案头工作,从尽职调查、方案设计,到参与会谈、起草法律文件等,常常要加班加点、通宵达旦的工作。尤其在商业交易活动中,律师需要准确把握各方的内在诉求、最大限度维护自己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平衡好对方当事人的利益,从而促进交易成功。交易成功的时候各方都很欣慰,而此时律师在哪里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律师作为客户的代理人,理应尽全力争取客户利益,但客户的利益最终需要体现在商业交易成功的基础之上。


循序渐进、专业为本


如果说诗词还算是业务爱好,那么法律服务则要算李云律师所擅长的老本行了,尤其是他所熟悉的房地产、投融资及争议解决等法律服务领域。从业近二十年来,其实他已经取得了相当的业绩,但一贯的谦逊使然,他一直强调律师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当,专业和经验都源自于案件或项目的积累。


李云律师最初学的是勘察工程,毕业后一开始进入了建筑行业,一直怀揣律师梦的他通过司考成为执业律师后,自然而然也从与建筑密切相关的房地产业务领域开启了自己的律师生涯。从最初开始的小业主买卖房屋法律服务,到为房地产商提供房地产开发法律服务以及为承包商提供工程承包法律服务,再到后来为房地产投融资及收并购业务提供法律服务,李云律师的专业积累在某种程度上也见证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历程。



他认为,房地产投融资、收并购交易自然会涉及大量金融领域的知识,律师必须要对金融行业有相当的了解才行,这又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领域。虽说项目实操比理论学习来得有效率,李云律师觉得陈雨露教授的《中国是部金融史》、《世界是部金融史》可以作为投融资领域了解金融本质的通俗读本。


在投融资业务的办理过程中,李云律师对于企业不同阶段涉及股权安排或股权融资的事宜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企业初创阶段,他认为,创始人之间“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在股权激励阶段,被激励对象之间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在私募股权融资阶段,创业团队对于投资人的认识,应当建立“成亦私募,败亦私募”的理念;如果企业发展壮大,意图通过IPO进入资本市场,那必须要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思想准备……


让李云律师颇有成就感的,不仅是经验的积累和项目的达成,与很多单纯从事非诉讼业务的律师不同,他是那种同时能够在诉讼案件中仰望法律星空的人。尤其他在刚从事律师工作不久,就十分幸运地接连参与办理了一起最高人民法院发回重审的合作纠纷案件和另一起在香港国际仲裁中心长达4年多的跨国仲裁案件。


对于参与“争议解决”案件,李云律师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对法律的理解必须与审判实践、与判例相结合,而代理诉讼案件、参与庭审,往往可以及时了解司法审判对某一问题的审理思路和趋势,这种动态的把握对于提供非诉讼法律服务也是非常有益的。


虽然说律师是一个从事的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的行当,但李云律师觉得,法律服务实践性强,不论一个律师已有多少经验,持续地专业精进才能与时俱进,也才是立业之本。


学习,是态度也是能力


专业并非来自天生,更多源于勤勉。这种勤勉在李云律师身上尤为突出,他的学习精神和学习能力也着实令人惊叹。无论是开庭还是上下班又或是日常生活中,他时常会随身携带一些法律专业书籍,以便随时查阅,这是他入行后就养成的一个习惯。


在跟他交谈中,也会发现他几乎三句话不离“学习”。他说,这是律界的一个普遍特征,律师不学习就要被淘汰。法律服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业务,必须跟具体的行业相结合,而一些政策法规或者司法解释、新的案例等等,随时都在涌现,这注定律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职业,唯有如此,律师的专业形象才能屹立不倒。



在李云律师看来,学习既是一种必须的习惯和态度,更是一种能力。“有时候未必工作10年的人一定比工作5年的更有经验,这取决于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强的人都善于吸收、总结、改进。”虽然不少客户或同事评价李云律师“思维严谨,眼光很毒”,常常看问题能精准地抓住客户真正诉求,但他自己却认为,这其实有部分经验也是跟“客户”学来的。比如,一个项目的资料往往非常庞杂,你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客户尤其是决策者快速准确的分析其要害。在这些方面,律师也需要通过不断学习,进而深度理解各种商业模式的内在逻辑。


法治思维与律师的担当


除了做律师业务外,李云律师还是上海市财政局聘任的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时常参加一些政府采购的评审工作,也担任了复旦大学校外兼职导师,并于2016年12月被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评为首届优秀校外导师。无论是给学生们上课,还是在与其他专家、企业家交流时,他都更愿意在交流专业内容前先谈“法治思维”。他认为,大家在现有思维框架外,再从法律的角度去思考同样的问题,可能会对同一个问题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正如苏东坡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拥有法治思维的基础上,进而再去学习、考量一些具体的知识和技能,会有更宽广的视野。


近距离接触李云律师,发现他与大多数律师一样,身上有很强烈的传统家国情怀。对此,他很谦虚,他认为律师群体都非常愿意在本职工作之外,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机会参与社会的各项实践活动,去践行社会责任。有的在大学校园兼职,有的担任政府兼职法律顾问,有的义务为老年人,为消费者提供法律咨询,有的担任各类社团自愿者,还有的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身份参政议政等等。这种意识和情怀,与律师群体的执业特性有关。因为法律与政治和经济都密不可分,而且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公平和正义,所以律师也就自然的被社会赋予了一种独特的期待。


“虽然全国目前共有30万左右的律师,但相比其他很多行业,这还是一个相对较小的群体,社会对律师的认知,也很强调专业精神,这不仅体现在律师为客户提供法律服务时,同时要求我们律师在平时生活、学习等各个场合,谨言慎行,符合专业形象。这样才能赢得社会持续给予我们认可和尊重。”李云律师说。



正如李云律师所喜爱的那首“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他也时常借此为律师注解,律师作为社会上一个专业的“小众”群体,其数量上或许只有“数枝梅”,但秉承着法治信念和情怀,坚持独有的专业精神,就能“为有暗香来”。他还认为,随着法律正在“飞入寻常百姓家”,律师行业也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请戳“阅读原文”,移步“律新社微信移动端”:获取更多律界快讯、律界情报等。






▼想与律新社有更多合作,欢迎添加律新社小编微信:1709185220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