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埔犬校:我的付费社区试验

2017-02-24 产品犬舍

2月4日,我在Slack启动了付费产品社区“黄埔犬校”,至今已有160人加入,对这20天的社区运营来一发早期总结。

为什么要做付费社区

前年投资A股,去年投资美股基金,一共亏了60多万,虽然没蚀穿老底,但相当没有财务安全感。投资本金哪怕保本理财也能赚20万啊,相当于两年亏损了80多万。

去年重新创业之后,给自己发了份低薪,别说旅行&购物的零花钱了,生活费都不够,也不敢花养老金,便开始动脑筋赚外快。然而付费咨询鲜有问津,微博付费问答的垃圾问题居多,因为厌恶语音产品而不愿去分答和知乎live,情急之下写了篇企图自救,小密圈和姬十三又没什么反应,估计是熬不到他们做这个了。这时张扬推荐Slack过来,我穷疯了,撸起袖子就去Slack启动了付费社区。

最开始,我想做的是以我为中心的付费小圈子,春节在香港旅行的时候,可能是在塔门岛徒步的时候想明白了,我要做业内最好的产品社区。我来建立规则,维护秩序,贡献内容,还有更多平等的贡献者和积极的参与者。如果大家都围着我转,看我发言,这个社区就失败了。我们这个行业缺少高质量的产品讨论群组,既然我是个产品话痨,那就牵这个头……也赚这笔钱。

怎样运营高质量社区

一是严格控制准入标准,在资历和见地上设置高门槛,这时我的个人影响力就派上用场了——加入社区必须发邮件报名,必须有两年以上的行业履历,最好有知名产品的工作经验,甚至对邮件的措辞和格式也有(潜规则)要求。两周内收到了近300封报名邮件,通过率55%,随即停止报名。

二是怎样制造优质话题,知行合一,我把里的招数全使了一遍。等下再挨个分析效果。

三是怎样用规则和管理来维持社区秩序。难倒是不难,贵在坚持,以及用好的规则感染核心成员和我一起维持秩序,不仅仅依赖我一个人的尽责。

频道总结

黄埔犬校分6个频道。rules频道只有我能发帖,更新社区规则与通告。新人被要求先去rules看过规则,再去别的频道发言。

ask是我最重视的频道,产生社区话题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问”。出于对产品话题知乎体的厌恶,我制定了如下规则:

以下提问将被视为低质量的问题,被删除或受到苛刻的批评。
1、缺乏背景描述的,简短含混的提问。
2、在一个问题中包含N个子问题。
3、发散宽泛的宏大叙事。
4、职场困难求助。
5、老司机求带,新人如何学习XX。

20天来,一共产生了110个问题,平均每个问题超过5个回答,其中16个问题被我标记为精华问答。由于严打低质量问题,顺手也消灭了零回复,而我自己回复了2/3的问题,平均每天回答3发。毫不谦虚地讲,现在的ask频道是业内最高质量的产品问答区之一,删除“之一”指日可待。

另一个问答类的频道是topic,和所有人都能提问的ask不同,只允许管理员发帖,每周发布1-2个话题。一开始我想通过它来征集观点,中途改道,改为征集“所见所闻”的产品观察与经历,从专业人士视角来自述行为与动机,既与ask区隔开,又能确保参与度与内容质量。这也是犬校参与度最高的频道。

apps(原来叫news)频道建立的初衷,是为了收集和讨论新应用和有趣的应用,但社区人太少了,新应用如果没人感兴趣就没人讨论,让发布者的热情消退。我还没想到解决方案,只能等社区成长到500人规模,在那之前先依赖几位核心成员的贡献。目前共发布了40余款新应用与新版本信息,平均每天2发,单看数据倒也不错,可惜互动没能跟上。

talk频道用于有见地的观点发表与文章转载,因此专门设置了“牧羊犬”这个level,只有被邀请为牧羊犬的人才能在talk发言。目前共有7位牧羊犬……但主要的发言者还是我,在50条发言里占3/4,搞得像是我的产品微博精华版,挺不好意思的。一方面“观点输出”本身的门槛很高,我建立的起点也高,其他人发言特别谨慎;另一方面活跃地转载文章需要“带节奏”,但我忙着回答问题去了,没时间特意找高质量文章,节奏没带好。或许牧羊犬人数20+的时候会有所改善。

chat频道允许自由发言,没有规则限制。

总之,我对犬校的运营思路是“知乎+微博”,通过频道来区隔内容场景,维护内容秩序。推荐大多数成员每周访问社区2-3次,多半能刷到感兴趣的话题,或是有问题时来ask频道发起讨论,多半不会空手而归。

怎样加入犬校

别忙着judge,我不拉你。

你想来也来不了,第一期报名已经关闭了。

第二期报名预计在3月中旬启动,限额100人。以后每个月开放一次报名,额度报满之后关闭。

鉴于第一期的反响很好,第二期涨价到了“第一个月100元,从第二个月开始只收年费599元。”

说不定第三期又涨价了。

即便初始动机是赚零花钱,但我更在乎社区带来“产品交流的愉悦”,所以不仅没有丝毫拉客的意思,还设定了苛刻的准入门槛。我希望加入犬校的人是:

-了解足够多的产品知识
-主动追逐新鲜的产品资讯
-在产品领域有许多问题,也能回答许多问题

审核这三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两年以上互联网从业经验,并且有知名产品的经历。”产品设计运营研发岗不限。3月我会发布第二期报名通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