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保军 | 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立场与基本目标

杨保军 编辑之友 2023-08-28

一、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理论立场


任何知识体系都是一定主体建构的产物。任何建构主体都是具体的社会历史存在,因而知识体系总是历史性的存在。尽管知识生产中存在着普遍的自发性,但成体系的知识建构更注重自觉性,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建构知识体系的主体,总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建构特定知识体系的。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立场涉及多个维度,但最重要的是总体性的理论立场和居于知识体系灵魂地位的价值立场,我们先来讨论理论立场问题。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理论立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对于中国来说,伴随现代社会的展开过程,经过长期的探索以及各种主义的相互碰撞,中国共产党人最终发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指导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问题。因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指导地位便成为中国人的坚定选择,马克思主义也自然成为建构当代中国总体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以及各个具体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立场,自然也成为总体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也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

对于当代中国新闻学来说,理论属性上的马克思主义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发展,必然促成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性发展。具体而言,这样的理论性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然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灵魂,是贯穿整个自主知识体系的红线。因此,如何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知识体系、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其实是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关键所在,二者本质上是统一的。


二、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价值立场


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的根本价值立场。知识是主体人的创造物,天然包含着主体的意向性,承载着主体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理想,并不是纯粹地对客观对象的镜像式反映和呈现。

人民中心的价值立场,在根源上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体观所决定的,也是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所决定的。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和英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因而,在客观的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理应成为历史的中心,人类的一切活动从原则上说理应围绕人民的利益而展开。对于任何政党来说,只有真正以人民为中心,才有可能得到人民的真实拥护,才有可能把自身的党性与人民性真正统一起来。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的政党,它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唯一的、至上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性质,为人民利益奋斗的政治目标和社会理想,从源头上决定了在其领导下的所有事业,都必然会以人民为中心,会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制定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战略、路线、方针和政策。

以当代中国新闻事实、中国新闻经验为核心参照,我们可以对人民中心、人民立场的新闻学知识体系的基本内涵做出以下阐释。

其一,人民立场的自主知识体系,是能够科学、真实反映以人民为主体的新闻活动实际情况的知识体系。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是能够以新闻方式真实、全面反映和呈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最新变动情况的新闻,是能够以新闻方式为人民利益服务的新闻;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知识体系,是能够以知识方式、理论方式真实反映当代中国人民新闻事业(也是党和政府的新闻事业)、新闻活动实际情况的知识体系,这是自主知识体系得以建构的基本前提。

其二,人民立场的自主新闻学知识体系,是能够真实反映和呈现人民合理新闻需要的知识体系。人民群众对新闻事业及新闻有着怎样的期望,特别是对以党媒为主导的新闻生产传播有着怎样的期待,应成为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内容。

其三,人民立场的自主知识体系,必须是人民群众在新闻活动中能够理解的知识体系、能够掌握的知识体系、能够运用的知识体系。站在人民的价值立场上,核心是满足人民的需要。


三、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学术目标


从知识生产角度看,知识体系的构建首先属于学术问题,它的第一目标应该是学术目标。因而,建构比较完备的、符合新时代特点的新闻学知识体系,是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学术目标,也应该是优先目标。

首先,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是能够科学、合理反映和解释中国新闻现象、新闻活动、中国新闻业的知识体系。自主的知识体系,最重要的是能够反映中国事实、中国经验,能够解决中国问题。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学术着力点在于三个大的方面。一是关于新闻领域自身的知识建构,这是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和核心。二是为新闻科研实践提供基本框架及其目标指向。既有的知识体系会对相关科研的范围、问题选择、价值取向形成一定的约束和引导,从而有利于既有知识体系的充实和完善。

其次,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是能够以中国立场、中国观念和中国方式科学、合理反映和解释人类新闻现象、人类新闻活动、人类新闻业的知识体系。

再次,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是能够科学、合理反映和解释中国新闻与世界新闻关系的知识体系,是内在包含比较新闻学的知识体系。


四、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目标


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目的不仅在于知识目标,更在于通过知识体系的指导和运用,追求更加有效的实践目标,这也是知识生产、知识体系构建的终极目标。

首先,为新闻教育实践、新闻科研实践服务,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学科实践目标。作为知识创造,知识体系建构直接的目的是为知识发展、知识传承服务。依据新闻教育、教学、科研的实际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为新闻教育、新闻教学实践服务,这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最为直接的目标。二是为新闻科研实践提供基本框架及其目标指向。既有的知识体系会对相关科研的范围、问题选择、价值取向形成一定的约束和引导,从而有利于既有知识体系的充实和完善。

其次,为中国的新闻实践服务,为新兴环境中的中国新闻业发展服务,即为当代中国新闻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学术支持、理论指导,这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最主要的实践目标。任何一个学科的知识运用,首先指向的是学科所根源的实践领域。新闻学的知识体系来源于新闻实践,然后再回到新闻实践,这是新闻学知识体系最重要的循环,也是最根本的目的。

再次,在更宏观的层面、更普遍的意义上,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可以通过知识方式特别是通过以新闻实践、新闻业为中介的方式,为党、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事业服务,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发展服务。


五、结  语


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是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新闻学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中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之一,理应在整体的知识体系构建中走在前面,做出自己的特有贡献。

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立场与建构目标问题,是事关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出发点与归宿点的重要问题,具有特别的地位和意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理论立场;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的根本价值立场,这也就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中国立场。建构比较完备的、符合数字文明时代新特点的新闻学知识体系,是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学术目标;而为新闻教育、新闻教学、科研实践服务,为新闻实践活动服务,为新兴环境中的新闻业发展服务,以新闻方式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发展服务,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实践目标。



作者简介: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新闻理论。

(本文摘自《编辑之友》2023年第1期 杨保军《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立场与基本目标》阅读全文或学术引用请参见《编辑之友》纸质版或《编辑之友》同期电子版)


本期主持:张茂
技术总监:田晓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