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修现场】聚焦游戏 促保教质量提升 ——西湖区幼儿园业务园长赴湖州考察研修活动

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西湖儿童研究
2024-08-24




为了提升业务园长的综合素养,促进西湖区幼儿园游戏活动质量的提升,聚焦儿童游戏观察与解读,关注儿童游戏空间打造,西湖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组织全区幼儿园业务园长(含保育教育质量提升领衔园园长)于3月14日至16日分批赴湖州吴兴区、安吉县开展考察研修活动。



基于“保教过程质量观察评估”的联合研修活动


在微报告中开启研修之旅


在西湖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主任、省特级教师沈颖洁的带队下,大家抵达湖州实验幼儿园,开展了“保教过程质量观察评估”联合研修活动。

浙江省特级教师、湖州实验幼儿园副园长卞娟娟进行了湖州市实验幼儿园办学历史及课程建设简况介绍。同时,卞园长也结合本园实际和《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要求,向大家介绍了实验幼儿园“班级保教过程质量”评估的主体、评估的方法、评估的目的等。



走进现场,参与沉静式观察评估


带着对实验幼儿园满满的期待,我区的业务园长们走进了各班的游戏活动现场进行观察评估,大家重点对中四班、大四班幼儿的自主游戏、主题活动下学习性区角、生活活动、游戏分享、“一对一”倾听记录等进行了观摩。





             一边观摩,一边交流


老师们边观摩边有感于丰富的材料支持、多元的倾听记录、有力的师幼互动、自主的生活安排。


●●●

一对一的倾听记录



走近案例,发现每一个精彩的儿童


《自主游戏中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同伴关系)跟踪观察与解析》(翟晓燕)


翟老师通过跟踪大班幼儿杨杨的三个典型游戏片段,借助游戏中观察、游戏后表征及一对一倾听与对话的方式,解读幼儿发生挑战性行为的原因,分析幼儿社会核心经验(自我意识、归属感、社会认知等)的发展状况,从而启发老师们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幼儿游戏中的挑战性行为,着眼于幼儿行为产生的原因,通过群体和个体的引导学习,帮助幼儿调节情绪、协商问题、学会交往,形成良好的生命品格。

●●●

《主题活动中个别化学习环境创设与幼儿发展的实践》(於晓萍)



於老师首先从什么是幼儿园主体环境,主题墙呈现方式的转变引出,介绍了学习性区角、主题性学习性区角的概念,同时结合班级实例,对主题性学习性区角的前期设想、中期实施以及后期反思三个阶段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

《幼儿美艺创造性游戏持续跟踪与观察分析》(王琪)


王老师介绍了在持续一年多的户外美艺游戏中,幼儿审美(造型、色彩、多角度欣赏等)的变化和模式的持续性发展,孩子们日渐多元的表征,也不断在创新中丰富对美的表达,这也启发老师们要不断地关注游戏,帮助幼儿仔细地呈现,“一对一”倾听记录,促进幼儿获得美学的“力量”,感悟创造的“民主与差异”。

●●●

《图画表征看童心——“一对一”倾听与记录的个案分析》(陈旭敏)



“一对一”倾听与记录是实现师幼互动较好的形式之一,不仅能够了解每位幼儿的心声,还能拉近师幼之间的距离。本案例以班级幼儿的图画表征为例,向大家介绍了从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这一年当中该幼儿图画表征的发展轨迹并进行了分析。从而启发老师们尊重幼儿每一个阶段的作品,给孩子宽松自由的表达表征机会,尊重每一位孩子的自然发展。

●●●

《规则游戏与自主游戏的转化案例——兼谈幼儿社会性发展》(王瑶)



本案例以幼儿喜闻乐见的“老狼老狼几点钟”规则游戏为载体,教师通过持续一小时左右的单次观察发现大班幼儿在熟悉传统玩法后,会结合已有生活及游戏经验,对游戏情境、游戏规则、游戏价值发生转变。在游戏中,幼儿通过讨论、协商、合作、倾听、尊重等社会技能修改游戏规则,解决游戏中生成的矛盾,体现了其具有固定玩伴、能主动发起或参与同伴游戏、能与同伴协商讨论、开始显现正义感等社会性的发展。同时,规则游戏逐渐向自主游戏发展的过程也启迪我们教师思考规则游戏与自主游戏的关系、规则游戏自主化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系,感悟幼儿社会性发展具有节点性,会通过某些特殊性价值事件自悟,要尊重其发展的自然规律。




握手研修,感受支持性的教研氛围

湖州实验幼儿园评估团队在卞娟娟特级教师的带领下,开启了“班级区域环境及幼儿个别化学习观察”现场研修。评估团队和班级教师就上午游戏中观察到的幼儿行为、语言、表征等展开了对话交流,班级教师还就主题课程、自主游戏及幼儿学习发展情况等方面展开自我评估。在平等对话、研讨思辨的过程中,双方就一些焦点问题越辩越明,相互赋能为幼儿后续的支持达成共识。


随后,西湖区业务园长也现场展开了一次对话,表达各自的学习所悟:看似一场轻松的“对话”、“聊天”,但其中不乏教师之间的欣赏和赞叹,这“云淡风轻”的背后是专业的知识、专业的角度和专业的分析。不论是幼儿园环境、师幼互动还是教研现场都感受到了“仁爱在心,智慧前行”的园所文化。看到游戏资源的巧妙融入、儿童各种真实的表达表征、教师对幼儿的耐心倾听和支持幼儿有意义学习的态度,从研修现场也感受到教师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同时,沈特还以“十个感受”分享了自己对湖州实验幼儿园现场教研的感受。


第一,教研现场质朴但深入能够深挖并链接“常见现场”背后的理论依据,已经建立起专业的、学术研究的思维,并能用准确的话语体系来表达。

第二,表达表征是拿来“用”的、拿来“读”的、拿来“听”的、拿来“理解”的、拿来“佐证”教育策略是否有价值的。

第三,环境中每一样物件的投放是有教育功用的,细细思考,这些物件不仅仅是生活所用和审美所需,而是赋予了教育属性。‍‍‍‍‍

第四,实验幼儿园的教研文化是慢慢地滋养出来的。努力让教师明白行为和课程决策背后的意义,教师才能为之坚定。‍‍

第五,老师们对儿童原有经验、原有认知的深度倾听与对话。懂得欣赏童心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第六,实验幼儿园对资源、资讯非常重视。配合主题相关书籍和艺术资源的提供,更好地扩展了儿童的学习。‍‍‍‍‍‍

第七,老师们专业储备的“可视化”,教师要努力积累属于自己的“教研知网”。‍‍

第八,信息技术的赋能,信息的调取和汇总梳理,在聚沙成塔中实现了教研从“量变”到“质变”。

第九,老师们的案例呈现的是教师发现并所捕捉到的真正属于儿童的自主、自然、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令人怦然心动。

第十,“一对一”倾听、真实记录在一日生活中的自然融入。是儿童自发且嵌入式的。

最后,感受到湖州实验幼儿园“等得起”的尊重儿童的“摆坦文化”。所以,我们的教育也要学会从“熬扫熬扫”(杭州方言,意思为“快速地”)走向“摆坦摆坦”(湖州方言,意为“慢慢地”)。‍‍‍‍‍

专家支持下的“儿童村”饕餮之旅


走进儿童村


3月15日上午,大家一行来到安吉儿童村幼儿园,它集幼儿园、博物馆、国际研究中心和会议中心为一体。自然野趣的环境让参观学习的老师们忍不住惊叹,16栋建筑即为16个不同的班级,每栋建筑结构各不相同,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味道”,共同之处是每栋建筑都通天、通地、通自然、通邻居,实现游戏与自然、建筑物与游戏场的融合,让孩子们以主人的姿态回归游戏,让儿童的游戏在与建筑的对话中获得最大的升华。


●●●


参观安吉儿童村的环境

通天

|通地

通邻居


|通自然



专家解惑



鄢超云教授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3月15日上午,鄢超云教授做了题为《儿童视角》的讲座,从“朴素理论到儿童视角”“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儿童视角与幼儿园教育工作”三块内容展开。他以生动的案例导入“儿童视角”,阐释了“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在空间、思想位置上的差别,明晰了“儿童视角”和“儿童的视角”的不同之处。通过多组对比图,直观地呈现“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的不同。他认为特别要关注成人的视角和儿童的视角不相交的情况,作为成人的教师要主动反思、教研,让自己拥有儿童视角。

华爱华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3月15日下午,华爱华教授、鄢超云教授、安吉儿童村园长袁青博士共同为在场的老师们就游戏中的困惑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问题一:可移动的游戏材料带给幼儿游戏发展的价值在哪?




                      华爱华教授

可移动可组合材料带给幼儿思维、创造,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自主选择不同的玩法,游戏是最具创造性、不确定性的,当幼儿为了解决自己想解决的问题,就会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而固定的材料可能带给幼儿的是训练,当然,固定的材料与可移动的材料可以组合起来玩。

幼儿的游戏想象不断在脑海里出现,而教师创设的固定情景可能会限制幼儿的想象和发展。因此,游戏的材料需要是活的、可变化的,才能支持幼儿游戏的生长。


问题二:哪些游戏现场是值得教师去捕捉的,或者是可以进行分享的?




                 华爱华教授

☆游戏分享是为了从做到思,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经历,都可以引导幼儿去思考,从行动转向思维。“游戏点评”转变为“分享交流”,说明了教师与幼儿间是平等对话。

☆游戏纠纷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很好的契机,教师可以利用机会让幼儿在纠纷解决中获得发展。

☆分享不是教师谈,而是让幼儿表达,要把主体还给幼儿,还要让幼儿与幼儿之间讨论起来。分享交流也不一定是即时性的,教师可以准备好素材第二天再与幼儿讨论。


问题三:如何判断游戏的质量?

  




                         华爱华教授

☆游戏质量高不高主要看老师,老师为幼儿提供了怎样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如果孩子无所事事,老师要反思为什么。

☆游戏水平高不高看孩子,看孩子是不是主动的、投入的,能不能找到感兴趣的事,有没有机会做完自己想做的事。

☆重复性是幼儿游戏的特征之一,是幼儿在发展中尚未成熟的行为,要关注每次重复中孩子的变化在哪里。主动重复和被动重复是不一样的,自发模仿和被要求模仿也是不一样的。

☆只要教师放手,幼儿游戏的质量不会太低。但要注意,游戏不是没有规则的,互不打扰、不破坏别人作品、物归原处这些基本规则还是要遵守的。教师要反思哪些规则限制孩子,哪些规则助力孩子的发展。


问题四:关于游戏中的介入时机问题,什么时候介入,要不要介入?




                   华爱华教授

☆不要过度介入,要有适度的量。比如有危险的时候、遇到问题的时候,老师对是否介入不要太纠结。

☆认为看懂了才介入,关键是要反思,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如果我介入了会怎样,如果我没介入又会怎样,老师是在反思性实践中成长的。


问题五:表达表征是儿童呈现自己的观点想法的载体,教师的一对一倾听是当前在游戏实践中一个新的做法,专家怎么看?




                     华爱华教授

☆幼儿在游戏后用涂鸦的方式进行表征,老师一对一倾听再用文字记录下来,是进一步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精彩的想法、精彩的表达。如果老师是当任务在做,那就会变得没价值。

☆孩子在表达表征的过程中语言在发展,反思与解释能力、元认知能力也在发展。

☆如果教师把自己变成“记录员”就会错失走进孩子心里的机会,一对一的倾听交流也是老师与孩子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机会。老师要慢慢去体会认真做这件事带来的价值,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鄢超云教授

☆如果不做这件事,班级中有些儿童的声音很少会被老师听见。人工智能取代不了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的关系和感情,一对一倾听能让我们的教育变得更美好,也是教育机会公平的体现。




                               袁青园长


☆这是教师观念转变的过程,认为这件事有价值有意义,老师会省下时间把这件事做好,允许老师找出这样一对一倾听记录的时间,不要把老师的时间苛扣得很死。从公平的角度,所有的孩子都要有机会被倾听、记录。从质量上、老师好驾驭程度来说,一对一倾听比分享更适宜。






问题六:能不能分享一些研究方法,带给我们一些启发?




                            袁青园长

☆游戏最难的研究就是谈“放手”,当产生放手的疑问时就去看、去拍,再去反复看视频,去看孩子当时的表现,当老师能放手、会放手,游戏中的儿童观问题就一关关过去了。

☆把孩子一个学期的记录拿出来,从记录中看孩子的变化,打破原先的刻板认识,去看孩子的发展变化。




                    华爱华教授

☆研究型教师就是研究实践中的困惑,幼儿园有很多研究的课题。教研就是解决教学研究实践中的问题。

 


                       鄢超云教授

☆将老师分组,确定观察时间,进入班级后,确定观察对象,在观察过程中不交流,结束后,给一点交流的时间,会有相互启发。





通过此次考察研修活动,业务园长们进一步感受到了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幼儿的想法是一件特别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如何通过“保教过程质量评估”来促进幼儿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如何通过游戏更好地研究儿童、走进儿童。我们一直且思且行在路上!


                     本期内容供稿:宝嘉誉府幼儿园


版权说明

      本文系《西湖儿童研究》公众号原创作品,版权归《西湖儿童研究》公众号所有,转载需授权,如有抄袭、照搬等侵权行为,我们将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往期链接

1.【研修现场】双向奔赴  一起探寻科研的幸福感——西湖区幼儿园教师科研素养提升项目启动2.【研修现场】“规范保教管理,提升保教质量”西湖区民办幼儿园期初工作部署会议暨研修展评成果汇报3.【研修现场】以赤子之心,启智慧之门——西湖区“儿童哲学启蒙研修项目”启动活动

XIHUERTONG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一个爱分享有态度的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西湖儿童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