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通往远方的门,藏着那些被忽略的重庆旧时光

2016-04-26 渝中区旅游局 渝中最重庆

小时候总把去解放碑叫做“进城”
那时候解放碑是重庆城最繁华的地方
重庆古城十七城门
九开八闭


历600年沧桑变迁

如今只剩下通远门和东水门

东水门空余城门

只有通远门还残留着180米的老城墙




通远门

顾名思义,通往远方的大门
是旧时重庆城陆路交通的唯一通道

这里

有着重庆的诗与远方


寻个周末
去一趟通远门

寻找重庆古城的故事
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春游
聊以安慰




你知道他的故事吗?




增广重庆地舆全图 [图片来自《重庆老城》何智亚]



通远门




通远门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地处重庆渝中半岛,明重庆卫指挥使戴鼎因为其特殊地理位置在此处建造这一扇开门:位于重庆城西南最高处,渝城境内制高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古城门曾刻有“克壮干秋”4个大字,尽管时间已经拭去雕刻的痕迹,但也足以描述通远门曾被赋予的重任和意义,城门内是重庆城唯一的一块平地——打枪坝,城门外是荒坡棺山。


现重庆通远门(外侧) [图片来自Morgan]


《重庆歌》,一首还能从老一辈重庆人日中哼唱出的童谣,记录了重庆17座城门的特点。“通远门,锣鼓响,看埋死人。”


古通远门城楼(外侧)


如今肴似陈旧斑驳的通远门在600多年时光中曾经历了两次战争的洗礼,见证了残酷的历史变迁。



公元1644年,六月,张献忠率大西军夺取佛图关,攻打通远门,因城墙高大坚固,正面进攻损失惨重,遂夜挖暗道,炸塌通远门城墙,攻陷重庆城。




为解心中之恨,张献忠令手下兵士大肆杀戮,《荒书》记载,“城中男女皆断右手”,使得重庆城人口锐减,后“湖广填四川”才有所恢复。传说屠城之后,尸体被弃置于通远门外,由此七星岗变成了乱葬岗。


古通远门外乱葬岗


在这一片有归元寺、白骨塔、寄骨寺、上下安乐洞街等地名或场所,城内人家多将死者尸骨埋葬在安乐洞一带,而安乐洞周边则到处是坟山荒冢...


现下安乐洞巷 [图片来自Morgan]


1927年,重庆首任市长潘文华为开拓新市区,主持迁坟扩建。除有主之墓自行迁徙不计外,总共迁埋土石各坟四十三万五千八百九十四冢。


原菩提金刚塔 [图片来自《重庆旧影》]


此番大动干戈,打扰了安息的鬼魂,七星岗由此闹鬼,搞得市民难安。为了平息闹鬼潘文华特意请来喇嘛祈祷诵经,并于1930年在通远门外的七星岗修建了藏式菩提金刚塔,超渡和安抚亡魂。此后,才得以安宁。



现菩提金刚塔 [图片来自Morgan]

后来在保路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茶时,重庆作为最重要的声援地引起了穷途末路的清朝政府重视,革命力量受到威胁。



原重庆通远门(内侧) [图片来自《典藏重庆》]


在城内守城官兵和城外革命党人的惨烈战争一触即发时,情况却出现戏剧性变化。




在城内的重庆同盟会成员以自己的谋略和胆识成功地买通炮队负责人,将通远门上的大炮炮拴卸卜并将守城官兵呵斥住,将锁砸开。




就这样,听不到一声枪响,不伤一兵一卒,通远门默默地为辛亥革命让开了大道。至此,重庆城为起义军全部占领。重庆兵不血刃,宣布独立。


  
如今的通远门如同一个历经沧桑的传奇老人般平和而持重地伫立,尽管属于他的激荡岁月已经随历史长河而流过,但经过修缮的通远门已成为重庆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坐标。



老城墙左边,14个身穿盔甲的士兵手持兵器,呈攻城状;城墙上方,守城士兵手持巨石誓死卫城。触摸城门的凹凸砖石,仿佛还能问到那一段段历史中,给寻古者无限遐想。



在这里

留下印记的故事不计其数

今天的通远门遗址公园

述说着过去、现在与未来

讲述着重庆这座老城远方的故事




—————The End————


关注"微游渝中"二维码

了解更多精彩资讯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