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陆洋 风笑天 | 家庭结构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分析

陆洋博士,江苏开放大学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青年社会学

风笑天,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研究方法、青年社会学

[摘要]常态化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导致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从而使中国家庭结构发生变化,核心家庭、单亲家庭、隔代直系家庭现象越来越普遍。研究表明,家庭结构会对亲子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不同类型的家庭结构亲子关系疏离或亲近的程度可能不一样。本研究借助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考察家庭结构对青少年亲子关系的影响,从青少年与父母的亲近程度、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青少年与父母交往的频率三个维度分析不同社会阶层的家庭亲子关系的差异,检验家庭结构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并作出解释。研究发现,目前,14岁左右的青少年家庭大多数亲子沟通较为缺乏,但亲子关系总体较为亲近,且“和妈妈的关系”明显好于“和爸爸的关系”。在经济条件好父母职业地位较高的家庭中,青少年和父母亲子关系疏离较轻,亲子关系较为亲近,呈现出良性发展的特点;亲子关系疏离现象比较频发在夫妻分居、夫妻冲突激化和单亲家庭中。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家庭结构会影响青少年与其父母的亲子关系,良好的家庭结构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家庭亲子关系,消减青少年与其父母的亲子关系疏离。

[关键词]青少年;家庭结构;亲子关系;中国教育追踪调查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趋势越发明显,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带来的结果是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家庭规模逐步下降到每户3人左右,2012年降低至3.02人/户。2021年5月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户减少0.48人。

人口流动和家庭规模小型化造成了家庭结构的变化,也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大量增加,很多家庭变成了隔代直系家庭。2018年全国妇联发布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全国6102.6万农村留守儿童中,父母都外出的占46.7%,其中32.7%的儿童与祖父母居住在一起。隔代养育成为一种主流的家庭养育模式,在中国社会中占据了很大比重。而隔代养育容易造成亲子关系疏离,亲子关系作为家庭微环境中的重要关系,是影响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研究综述

建立在血缘和共同生活基础之上的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是被抚育者和抚育者之间的关系。学界往往用疏离程度来考察家庭亲子关系,根据疏离程度,可以将亲子关系分为良性亲子关系(亲子关系亲近)和不良亲子关系(亲子关系疏离)。目前大多数研究成果更为关注亲子关系疏离的成因和影响,对亲子关系亲近的原因研究不足。亲子关系亲近或疏离受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教养方式、传统文化因素、父母身份以及个人成长等因素影响,其中家庭结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雷蒙德•弗思认为,人类生物基本需要必须在社会结构中得到满足,而人类的第一种形式的社会结构是家庭结构,家庭结构又首先由“儿女和他们的父母”构成。家庭结构(家庭构成)指家庭成员的组合状况,即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模式,是一定层次和序列的家庭成员相互关系的组合形式,既包括夫妻对数、人口数和代数构成的自然结构,还包括经济结构;根据家庭成员数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家庭结构一般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单亲家庭四种类型。已有研究表明,家庭结构会对亲子关系产生重要影响。王争艳等在2002年的一项研究中,采用LISREL结构模型综合考察了家庭环境系统对初中生亲子沟通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母受教育水平对亲子沟通的直接影响很小,它主要通过家庭结构而对亲子沟通产生影响。由于亲子关系在概念上就被界定为父母与青少年之间的关系,因此,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单亲家庭四种类型的家庭结构亲子关系疏离或亲近的程度极有可能不一样。研究表明,核心家庭亲子关系亲近程度最高,联合家庭结构下的亲子关系较为复杂,单亲家庭结构下的亲子关系表现出的问题最多,亲子疏离感相对较强,产生的社会问题也较多。费孝通认为,社会关系是联成一个体系的,其间息息相关,像是一个网络。单亲家庭中的青少年很难找到一个适当的身份与他人发生社会关系(本来与之发生社会关系的第一个对象应该是其父母),“由共同情操所结合的儿女”和“他们的父母”这种“三角”变成了直线形,失去了平衡机制,如此造成了亲子关系疏离甚至冲突。

那么,为什么单亲家庭相较于核心家庭,亲子关系疏离现象更加严重呢?关于此问题,目前研究成果大多着眼于家庭结构对亲子沟通产生的影响,通过亲子沟通的状况间接研究亲子关系疏离现象,这也是西方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主要内容涉及不同家庭结构下,青少年与父母沟通的特点,以及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研究结果既有站在青少年的视角看亲子关系疏离,也有立足于父亲或母亲视角讨论亲子沟通满意度,从而间接研究亲子疏离。

国外研究主要关注离婚、高冲突家庭和移民家庭中的亲子关系疏离,也有研究关注隔代教育下的亲子疏离现象。研究表明,核心家庭比单亲家庭有更多的沟通,家庭冲突较少;与完整家庭儿童相比,离异家庭的儿童与其父母的沟通要更为困难。此外,和父母同住的孩子比离开父母的孩子在共情知觉上更能感受到温暖、关怀和他人的真诚,亲子关系更融洽。研究还表明,家庭中的女性成员比男性成员在沟通中更积极主动,母亲较常扮演交谈的发起者的角色,母亲比父亲更能接受孩子的观点,因此,母亲在亲子沟通中发挥的作用更大,母亲也是影响亲子关系亲疏的重要因素。

国内研究主要关注亲子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其中大部分研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认为父母缺席或祖辈代替父母的角色,意味着父母与青少年的沟通较少,而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一般逆反心理较强,容易造成正常亲子关系的错位,从而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大多存在亲子关系不良、亲子关系疏离的问题,给留守儿童的心理带来负面的影响。还有国内研究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调查,据一项对重庆市留守儿童进行的亲子疏离感的调查数据,计算出亲子疏离总分、母子疏离得分、父子疏离得分,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亲子依恋、心理弹性、父母未离异、与母亲高频率沟通(每天)是留守儿童亲子疏离的保护因素;而与父母沟通时间短(每次5分钟以内)是留守儿童亲子疏离的危险因素。这说明父母与青少年的日常沟通,尤其是母亲与青少年沟通的状况是亲子疏离感产生与否的重要原因。

亲子关系是否与家庭结构中的成员性别有关,这是国内外研究者皆感兴趣的问题,但这一问题的研究结论还存在一些争议。有研究认为,女孩更偏向认为自己与母亲有更亲密的亲子关系,尤其是初中生,女生与父母的关系比男生好;另有研究结果与之相反,与男生相比,女生对与父母沟通的满意度更低,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远离城市的地区和部分存在重男轻女思想的地区和家族;还有研究者认为,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的性别无关。

亲子关系是否与家庭结构中的成员年龄有关,这同样是国内外研究者的议题之一,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青少年与父母沟通的话题、沟通的频率、沟通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研究发现,青春期早期的青少年沟通的开放性显著高于青春期中期的青少年,但在沟通存在的问题上没有显著差异;青春期中期的青少年与父母的沟通问题与青春期早期的青少年相比更为尖锐和突出;国内研究结果与之相似,初中生与父母的冲突多数随年级而增加。还有研究者认为,较之父母教养儿童,非父母教养儿童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且在年龄上存在差异,体现为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小学留守儿童,高中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好于初中留守儿童,年龄越小心理问题越突出。


二、核心概念界定和操作化

本研究将使用交叉分析探讨青少年家庭结构与亲子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借助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4-2015学年学生数据(以初中一年级和初中三年级两个同期群为调查起点,以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和流动人口比例为分层变量,以全国随机抽取的28个县级单位、112所学校、438个班级为调查点,调查的执行以学校为基础,被抽中班级的学生全体入样),研究对象为14岁左右的青少年。根据以往研究结果,本研究设定了以下三个假设:

假设1:家庭结构影响青少年与父母的亲近程度。

假设2:家庭结构影响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

假设3:家庭结构影响青少年与父母交往的频率。

如果以上三个假设得到验证,研究将得出结论:家庭结构会对青少年与其父母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亲近程度和亲子关系疏离程度)产生影响。

(一)亲子关系:亲近或疏离

亲子关系亲近与亲子关系疏离相对应,目前学界更多使用的是亲子关系疏离,考察亲子关系疏离程度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亲子关系亲近程度。关于亲子关系疏离的概念目前尚无定论,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不良亲子关系包括亲子关系隔阂、亲子关系疏离、亲子关系冲突。亲子关系疏离是指亲子互动少、亲子专属时间少,与亲子关系冲突都属于亲子关系矛盾的范畴,都属于不良亲子关系,而亲子关系疏离是亲子关系隔阂的进一步表现,亲子关系冲突又是亲子关系疏离的进一步表现。有学者对亲子关系疏离做了概念上的解释,法卡斯(Farkas)认为,亲子关系疏离是亲子之间产生的情感疏远,包括孤独、无助、被强迫、被控制等消极感受,它是亲子关系的测量指标,体现了亲子关系的疏远程度;有学者认为,疏离感是个体不能归属于相应所属的群体、难以正常处理与他人关系而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因此,亲子疏离感就是青少年与父母之间难以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消极的情绪体验。还有研究试图研究与亲子疏离有关的现象,有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亲子疏离水平与儿童分离焦虑、恐惧、睡眠紊乱、犯罪行为有关,疏离感表现为冷漠感、无价值感、无沟通感、孤独感和拘束感。当然,关于亲子疏离的研究,最早提出相关理论的还是霍尔、弗洛伊德,他们都认为亲子疏离现象是由人的生物性引起的,如青春期青少年与父母逐渐“疏离”的过程是由青少年在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性冲动引起的。

本研究根据以上观点,立足于青少年视角看待其与父母的亲子关系,综合运用了CEPS相关指标,将亲子关系操作化为青少年与父母的亲近程度、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青少年与父母交往的频率三个维度。我们对CEPS中有关亲子关系所涉及的指标进行具体分析,将“当你想跟人聊天时,你首先会找谁”“当你遇到麻烦时,你首先会找谁”“当你需要帮忙时,你首先会找谁”归类为青少年与父母的亲近程度,将“你和爸爸的关系怎么样”“你和妈妈的关系怎么样”归类为青少年和父母的关系,将“你和父母一起吃晚饭的频率”“你和父母一起参观博物馆、动物园、科技馆等场所的频率”“你和父母一起外出看电影、演出、体育比赛等的频率”归类为青少年与父母交往的频率。由于量表内部一致性较弱,所以我们对不同的指标分别进行分析,每一个指标从最低的1分开始,得分越高,表示越不符合指标的说法,也就表明亲子关系疏离现象越严重,也间接说明亲子关系亲近程度越低。

(二)家庭结构

CEPS调查数据对于家庭结构的操作化较科学,以往研究也较多地使用CEPS调查数据,如对留守儿童进行研究时,有学者就从父外留守类型(即仅有母亲照料其生活)、母外留守类型(即仅有父亲照料其生活)、双外留守类型(即和与父母之外的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研究家庭结构对儿童的影响。本研究运用了CEPS数据,将家庭结构操作化为是否独生子女、亲生父母婚姻状况、是否与父母住在一起、父母关系。


三、研究结果

(一)亲子关系总体现状

1.青少年与父母的亲近程度

表1数据表明,多数家庭亲子关系疏离现象比较明显,亲子关系亲近程度偏低。青少年与父母的亲近程度方面,青少年无论碰到什么情况,第一个想到的是同学和朋友,父母位于第二位,且和第一位相差最多达到77.25%(想跟人聊天时),只有遇到麻烦时,才会有更多青少年想到找父母,但仍然远低于找同学、好朋友的比例(相差31.73%)。

2.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

表2数据表明,和爸爸的关系不亲近或一般的高达44.08%,和妈妈的关系不亲近或一般的达到26.27%,通过检验,“和爸爸的关系”“和妈妈的关系”二者差异显著,“和妈妈的关系”明显好于“和爸爸的关系”(P<0.01)。这一结果说明了青少年虽然更愿意与同学和朋友沟通,但总体上与父母仍较为亲近。

3.青少年与父母交往的频率

表3数据表明,青少年和父母一起吃晚饭的频率较高,而和父母一起参加活动的频率非常低,每周一次或以上的频率仅为4%~5%,这可能与初中生已有自己的社交圈,以及父母与青少年的休闲娱乐方式有较大差别有关。

(二)阶层差异与亲子关系

1.经济条件与亲子关系

以往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经济条件会影响亲子关系,一般来说,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家庭更容易产生亲子关系疏离现象,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更容易拥有亲近的亲子关系。CEPS把家庭经济条件操作化为“非常困难”“比较困难”“中等”“比较富裕”“很富裕”五个选项,赋值分别为1~5,得分越高,说明经济条件越好。

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条件越好,青少年和爸爸的关系越亲近,在很富裕家庭中和爸爸关系很亲近的达到70.83%;但和妈妈的关系方面,家庭经济条件中等的和比较富裕的反而最亲近,比较富裕家庭中和妈妈很亲近的比例达到80.48%;无论和爸爸的关系,还是和妈妈的关系,不同经济条件的家庭都在置信度为0.01的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和父母一起吃晚饭的频率方面,家庭富裕的比较高,家庭困难的相对较低,可能与家庭经济困难的父母外出打工或忙于谋生有一定关系,这部分家庭的青少年有不少属于留守型。和父母一起活动的频率以及想聊天、遇到麻烦、需要帮忙时首先会找谁方面,仍然表现出富裕家庭首先想到找父母的比例更高,只是整体情况来看,频率偏低。以上所有项目在置信度为0.01的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是说,亲子关系疏离程度有经济条件上的差异,经济条件困难的家庭更容易产生亲子关系疏离现象,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更容易拥有亲近的亲子关系。

2.父母职业与亲子关系

为了便于统计,我们将CEPS中的父母职业指标归并为机关(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专技人员、一般人员、工人、农民、个体、无业八类。研究结果表明,亲子关系疏离有父母职业上的差异,且在置信度为0.01的水平上差异显著(“想聊天首先会找谁”在“爸爸职业”上未通过检验);一般来说,父母从事机关、事业单位的领导职务或专业技术职务的,青少年和爸爸或妈妈的关系更亲近(达到60%左右);一起吃晚饭、一起参加活动、聊天会找谁、遇到麻烦会找谁、需要帮忙会找谁等方面也呈现类似结论。即父母职业地位较低的家庭,亲子关系疏离现象更严重;父母职业地位较高的家庭,亲子关系亲近现象更明显。这可能与职业地位低的父母更多地忙于生计而忽视了和青少年之间的亲子关系,导致亲子关系疏离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更大。

(三)家庭结构与亲子关系

1.子女数量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表4数据显示,无论是与父母的亲近程度、与父母的关系,还是与父母交往的频率方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都更为亲近和频繁。其中,在“与父母交往的频率”维度上,独生子女“从不和父母一起参观博物馆、动物园、科技馆等场所”的频率为20.87%,远低于非独生子女的42.60%;独生子女“从不和父母一起外出看电影、演出、体育比赛等”的频率为28.20%,远低于非独生子女的55.00%。究其原因,这一现象的产生可能是因为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的投入相对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家长也相对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孩子的陪伴中,使得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更为亲近,与父母的交往频率更高。

另一方面,有研究提示独生子女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支持的程度较高,情感表达直接、坦率,家庭生活有计划性,家规较明确。因此,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更为亲近。

2.父母关系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以往研究结果表明,单亲家庭中的青少年因为失去平衡机制,造成亲子关系疏离甚至冲突;与完整家庭儿童更多地呈现出亲子关系亲近相比,离异家庭的儿童与其父母的亲子关系疏离现象更严重,和父母同住的孩子比离开父母的孩子在共情知觉上更能感受到温暖、关怀和他人的真诚,亲子关系更融洽。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造成父母缺席、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或者祖辈代替了父母的角色,造成正常亲子关系的错位,这些是造成亲子关系不良,导致亲子关系疏离的原因。反过来说,核心家庭、父母陪伴等因素有利于亲子关系亲近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子女与其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表5数据显示,亲生父母婚姻状况对亲子关系的影响明显,完整家庭亲子关系明显好于离异家庭。其中,在“与父母交往的频率”维度上,离异家庭子女“从不和父母一起参观博物馆、动物园、科技馆等场所”的频率为40.98%,高于完整家庭的32.36%;离异家庭子女“从不和父母一起外出看电影、演出、体育比赛等”的频率为50.00%,高于完整家庭的42.78%。数据结果与以往研究结论一致。表6数据显示,父母是否住在一起对亲子关系的影响明显,无论和父母的关系,还是和父母交往的频率,或者与父母的亲近程度方面,父母住在一起明显好于未住在一起。其中,在“与父母交往的频率”维度上,与父母住在一起的子女“从不和父母一起参观博物馆、动物园、科技馆等场所”的频率为31.74%,远低于不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子女的42.34%;与父母住在一起的子女“从不和父母一起外出看电影、演出、体育比赛等”的频率为41.98%,远低于不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子女的55.93%。数据结果与以往研究结论一致。

表7数据显示,父母关系对亲子关系的影响明显,无论和父母的关系,还是和父母交往的频率,或者与父母的亲近程度方面,父母关系好的明显好于父母关系不好的家庭。其中,在“与父母交往的频率”维度上,父母关系好的家庭子女“从不和父母一起参观博物馆、动物园、科技馆等场所”的频率为30.93%,远低于父母关系不好的家庭子女的50.55%;父母关系好的家庭子女“从不和父母一起外出看电影、演出、体育比赛等”的频率为41.32%,远低于父母关系不好的家庭子女的60.54%。这与以往高冲突家庭中的亲子关系疏离现象更严重的结论相一致。


四、总结与讨论

本研究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4-2015学年学生数据,全面分析不同阶层家庭亲子关系状况,并且分析彼此之间的差异。总体而言,目前14岁左右的青少年家庭中大多数亲子沟通较为缺乏,但亲子关系总体仍然较为亲近,且“和妈妈的关系”明显好于“和爸爸的关系”。经济条件好、家庭比较富裕、父母职业地位较高的家庭青少年和父母亲子关系疏离程度较轻,家庭亲子关系亲近程度较高;经济条件不好、家庭不富裕、父母职业地位不高的家庭青少年和父母亲子关系疏离较重,家庭亲子关系亲近程度不高;但和妈妈的关系方面,家庭经济条件中等的和比较富裕的反而最亲近。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无论是青少年与父母的亲近程度、与父母的关系,还是与父母交往的频率,独生子女家庭都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婚姻状况良好(非离婚家庭)并长期居住在一起的家庭都优于父母处于离婚状态或分居状态的家庭,父母关系好的家庭都优于父母关系不好的家庭,由此我们验证了假设1、假设2、假设3。父母与孩子长期居住在一起、夫妻关系融洽的独生子女家庭(也就是民主和谐的三口之家)亲子关系最好,青少年与父母的亲近程度最高、疏离程度最低;亲子疏离现象比较严重的往往发生在夫妻分居、夫妻冲突、单亲家庭。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验证,家庭结构会影响青少年与其父母的亲子关系,良好的家庭结构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家庭亲子关系,消减青少年与其父母的亲子关系疏离。究其原因,当子女处于未成年时期,家庭亲子关系的主要方面在于父母,因为父母的认知、情绪情感、行为会影响夫妻关系、家庭成员沟通方式,继而对家庭结构发挥作用,对未成年子女产生影响,从而影响青少年与其父母的亲子关系。

“家和万事兴”,家庭教育是基础,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培养要从父母做起,尤其从父亲做起,父亲需要回归家庭,担当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同时,教育从家庭开始。需要从立法和立德两个角度,规范父母的行为,父母对待子女的责任意识提高了,子女对父母的共情能力、理解能力、悦纳能力就会随之提高,亲子关系会越来越亲近,疏离状况就会得到改善,亲子关系就能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略

本文来自《青年探索》

2022年06期

P31-40

END

图文 / 李 洋    

编辑 / 廖君颖王叶子

初审 / 吴 瑾    

终审 / 谢素军、何思敏


点一下阅读原文下载当期《青年探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陆洋 风笑天 | 家庭结构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分析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