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上山下乡五十年随想

《我们这一辈》
六十年代知青上山下乡珍贵影像

上山下乡五十年随想作者:沙漠胡杨
十年的人生犹如一团泥巴被搓揉、被塑造、被刀削斧凿,经过了火的洗礼,有的变成了陶瓷珍品,有的却只能被丢弃....

大部分人的一生大概不会有第二个五十年吧。今年已经是“上山下乡”运动第五十个纪念年了。

为什么会有上山下乡

五十年前的1968年12月,最高指示发表;1969年初开始了大规模上山下乡。虽然在这之前,也有学生到农村去到边疆去从事农业工作的,比如1961-1964年上海部分没考上高中、大学的初高中生去了新疆建设兵团或上海郊县各个农场。但大面积的直接安排在某个村庄,成为公社社员的情况是从1969年开始的,称为“插队落户”。


当时,国内,政治矛盾激化,高层内部很不稳定;国际上,两个霸权国家有联手对付中国之势,加上我们的高层又认为肩负着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使命,加大对外援助。经济态势,因文革的干扰,工厂停工农村撂荒,国民经济几近崩溃。工人工资凍结,农民缺吃少穿,大批学生先是失学,后又面临毕业、就业,国家已捉襟见肘无力安排。

迫在眉睫的时候,毛主席及时号召广大学生到农村去。伟人的运筹帷幄有政治、经济的考量。民众怎能有这般胸襟、这般智慧,岂有资格置喙,唯有唯唯诺诺。一场席卷全国的上山下乡运动就此轰轰烈烈地展开,学生个人、家庭,群众的社会生活,乃至整个国家的运作拉开了彻底变革的序幕。

为什么上山下乡是种煎熬

当年,每一列下乡专列拉响启动的汽笛时,那一声撕心裂肺的汽笛声,令站台上父母亲人突然爆发的哭声霎时盖过了火车轮的咣当声。那凄惨的场景,那飒飒的哀鸣,至今尤历历在目。

虽说,到当时还非常艰苦的农村去生活、劳动,对要吃的苦是有思想准备的,但是等真的到了那里,根本想象不到的现实还是让这些孩子们瞠目结舌无从所措。我和我的同学们被马车拉到了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一个叫做巧基庙的蒙汉民族混居的村子,隔天就成了一名自食其力的农民。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完全没有了父母的呵护,真的是苦不堪言啊!举个例子,我们不懂得小米(黍子)下锅前是要慢慢地筛沙的,还以为和大米一样用水冲洗一下就可以了,结果小米稀饭里含有大量的沙子。同学们顿顿都是含着眼泪咽下去的。


被迫无奈放走孩子的父母们同样也受着煎熬,说说我的母亲吧。我母亲49年以前生活一直比较殷实,因此虽然以后有了五个子女,仍显得非常年轻漂亮。我姐姐、大哥都已在65年去北京念书了,二哥68年底又先我去了黑龙江军垦农场。


原本是想能保住弟弟留在上海,谁能料到几个月后却下了新的政策,从69届开始实施“老三届”上山下乡“一片红”,不说任何理由全部下乡。我又不得不去内蒙古插队。偏偏就在我离开上海不到半个月时,父亲又因“地下党”,这段对夺取政权后的组织讲不清楚的“历史问题”而被隔离审查。


母亲遭此残酷的人生变故,被彻底催毁了。下乡七个月后,因北方天寒地冻已无农活可干,我便回上海。那天上午我回到楼里,邻居问我是否已见到了妈妈,我说妈妈上班还没回来,这位邻居和我说,等你妈妈回来你可能会不认识她了。果然,晚上站在我面前的已然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我竟一点都找不回记忆中母亲的形象。母子相对唯泪沾衣襟。

为什么不可以去农村

我母亲的泪是心酸的泪,是心疼儿子的泪。可天下的母亲谁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呢!

那时候 知青下到的村庄大多比较贫困,本身就不具备再接受外来人口的能力,来了这么一批什么农活都不会做的人,还要在锅里再捞出点东西,村民们就更苦了。


时至今日,知青的苦还有人为之鸣不平。但是,那些在村里长大的孩子,那些祖祖辈辈活在这个村里的人,以及到现在仍在以“农民工”的身份为城市服务的农民,就活该受这个罪吃这个苦?“心非木石岂无感”,清贫的农民怎能没有愤懑、没有苦痛?只是他们比知青更无奈,更无助。那个时候有人为农民叫苦喊怨过吗。难道就应了那句老话:“老鼠的孩子天生就该打洞”不成?让你城里的孩子去农村生活劳动就是天大的罪孽?


我现在在想, “上山下乡”运动,或许就是毛主席有意无意地在做一次从社会层面打破阶层固化的革命实践,或许这才是共产主义信仰的圭臬?

为什么是偏离的“再教育”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到人口的80-90%,如果年轻人都不识五谷,不明农事,如何能够明白治理国家。


毛主席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知识青年到那里去是大有作为的”,又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他认为通过上山下乡可以达到知识分子劳动化,达到缩小社会主义条件下各阶层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差距,最终实现消灭三大差距。更重要的是,他要通过“上山下乡”,改造、重塑一代青年,以防止修正主义的演变在他们中间发生,从而培养造就一代坚定的革命事业接班人。


然而,事与愿违。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当初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单薄,当时,实现这个伟大的宏愿,时机尚不成熟。历史的沿革也证明了这只是伟人的一个美好的革命憧憬。

那个时候农民已经到了衣不暖体食不果腹的地步,他们哪里还有什么“真挚朴素的阶级情感”传授给这些有“知识”的青年人。有一次,随羊倌放羊时聊天,年老的贫农羊倌对我说,那些地主富农们以前都是靠勤劳致富的,他们也关心雇工,没有健康的劳动力他靠谁为他种地?在“万恶的旧社会”,过年时雇工也是有肉吃有白面饺子的。“黄世仁”毕竟还是极少的,都是乡里乡亲的哪下得了手啊。反而倒是有些农协干部,或者是好吃懒做,吃喝嫖赌败光了家业;或者是适逢土改趁势造反,巧取豪夺抢掠别人的财产据为己有。这些人虽然会遭到村民的唾弃,却也确实让人眼红。更是让人知道了可以通过蛮横的手段,理直气壮地劫取,并且还是受政府保护的革命行为。


本来学生娃们处在那个激情的年代,个个怀着一腔豪情壮志来到农村,谁不想大有作为一番?我当年的室友就是认定了农村才是他“大有作为”的人生战场,毅然辞掉上海的工作奔赴内蒙古广袤的草原。等到学生们看到了现实,竟是和自己的革命理想如此千差万别,就认为自己一下子跌到了社会的底层,便灰心丧气,进而对前途一片迷茫。再受到这样那样的灰色教育、经验之谈,锋芒卷刃了,棱角磨平了,很多人越来越消沉,整天吊儿郎当捣乱,甚至于浑浑噩噩成为农民口中新的二流子地痞。


“再教育”没有接受到,反倒是偏离了这些学生们以前所接受的思想教育的轨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系列教育的断链,搞乱了正常的思维模式,贻误了一代学生。这是整个国家的悲哀也是年轻人自身的悲哀。

知识青年的沉没和成长

五十年过去了,如今有多少当年的知青在维权、在申诉;但也有那么多当年的知青在国家领导层,正带领着中国人民努力实现伟大梦想。曾经有同学问我:同为知青,都曾面朝黄土背靠皇天,受过劳苦,挨过饥饿,经过彷徨有过失望,五十年来,遭遇了普通人生的所有难题。可是,有人跋涉出了泥沼,有人却止步不前。为何会有如此天壤之别?我告诉他,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固然有命运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心胸和视野。


当年,有人在别人怨天尤人时,庆幸自己远离了喧嚣,捞到了大把时间,安身立命,大量涉猎各种书籍刻苦学习,修其身正其心重修养,定下目标立下誓言,积极进取淬炼成钢。他们是那个时代的一批有志向的思想者,有定力的实践者。世事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从来不会断裂,经历过各种磨砺,他们成为日后的一代精英也顺理成章。

病树万木,沉船千帆,大浪淘沙。同样处在一个非常时期,同样遭受命运打击,同样是一天天一年年的熬到了大回城。知青们从离开城市到大回城,一般来说也就是十年。十年的人生犹如一团泥巴被搓揉、被塑造、被刀削斧凿,经过了火的洗礼,有的变成了陶瓷珍品,有的却只能被丢弃;有的焕发耀眼光芒,有的却惨不忍睹。如今来评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很有必要”,到底是:错了?对了?是害了你了?还是成全你了?!

我常常会想,后人回望这一段历史,回望这一代中国人,会是怎样的心情?借用一句话结束此文: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就是"50后",他们一度站在基层的跳板上,之后一跃而起、大浴脱胎……

2019年3月

来源微信号“30号院”

欢迎知青朋友来稿,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推荐阅读

精选知青文章(950篇)——推荐!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荒友家园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