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知青生涯——70届知青赴北大荒50周年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休闲人士 Author 丁飞飞

我的知青生涯作者:丁飞飞

今年是我去北大荒的50周年,“有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我是1970届初中生,—个非常特别的群体。70届这届“知识”青年是文化程度最低,只系统的读到小学五年级,其承受的经历与艰辛、人生的磨难与苦楚并不逊于其他任何一届,更由于没有受到基本的文化知识教育而造成了终生的缺陷与痛处。


1971年秋注定是个多事之秋,国内发生一起震惊世界的特大事件。我们70届也到了初中结业时候了。受文革影响,我们不能继续读书,将直接分配工作或上山下乡。我被安排到上山下乡的行列中,于是一纸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通知书就决定了我人生的命运,我将从一个涉事未深的青年学生成为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了。也是我的人生转折点,从学生走上了知青生涯,离开上海去北大荒。

一、迁户口

接到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通知,首先是去居住地管辖的派出所办迁移户口手续。那天是父亲陪我去,进了派出所接待我们的是一位中年男子,他看了我递上的通知书、户口本及相关的证件开始办理。他可能是怀着同情之心说:小妹妹你决定啦,现在反悔还来得及哦。我低头没有回答,脑子一片混乱。忽然听见“腾”的一声回过神来“啊,完了、完了”我已不属于上海,将永远离开上海,离开我的家、离开父母弟妹,一种沮丧的心情油然而生。(这一敲章声影响了我多年,以至后来走进邮电局听到“腾、腾”邮戳声,心会惊颤)接下来的日子拿着证件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驻上海办事处领取军大衣、棉帽单帽、棉衣裤及单衣裤,一只黄色的高深铝盆,准备北上行囊。

二、北上旅途

1971年9月26日终于来临,到了离开上海的日子。一辆辆公交车载着我们最后看一眼上海市府、杨浦区府、马路、商店、高楼,最后驶进上海火车站(北站)。(据说这趟专列乘坐的知青是整个杨浦区的)


人们在站台上集合,以家庭为单位围作一团。告别的话母亲说得最多,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是一个未成年且心智尚未健全的女孩,将要去的是一个未知世界啊!作为父母的耽心之情难以言表。千言万语殷殷嘱托而惟恐不周,尤其是母亲!可谓“相见时难别亦难”时间飞逝,离別时间越来越近,車笛催发,母女“双手执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思天地之悠悠,惦前途之渺远,独怆然而涕下!一声长笛,列车起动,载着无知学生开启前程未卜的旅程。再见了,生我养我的家乡,再见了,亲爱的父母弟妹!今宵梦醒何处,车窗外晓风残月。

这群不谙世事、雅气未脱只有17岁的年轻人,我们从此和家人天各一方远赴边疆,学生时代嘎然而止了。大家都是同龄人同到边疆同路人,在今后漫长的日子里,又会发生多少不可预测的变故。清代褚人获说:“一日离家一日深,犹如孤鸟入寒林,纵然此处风光好,还有思乡一片心。”心中无限惆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上海家。


我的座位是三人长位,面对面都是女生,安静下来后互相介绍,原来六人中有四位都是同校同学到同一连队,一阵欣喜话语不断。入夜车厢安静下来,互相靠着勉强度过一夜。年少不知父母心,当夜父亲抽烟到天亮,母亲哭泣至天明。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踏上这生平第一次旅途,一路由列车上免费提供一日三餐。因是专列,运行途中无其他旅客上下车,因此既不耽心财物丢失,又不拥挤。这在当时并没有特殊的感觉,认为是理应如此。但这种感觉被后来回沪探亲,在旅途上所经历的艰苦旅程所改变。当再次踏上探亲回家路时困难重重,一是钱少且买票难,二是火车上人拥挤不堪如厕难,三是车上环境脏乱不堪,臭味熏天,还经常发生财物被盗的事。相比之下第一次旅途生活可谓幸福之极了。所以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旅行是我北大荒生涯中为数不多且记忆深刻的温馨回忆。


五天的旅途生活,虽处在火车这样空间陕小的特殊环境中,一路上也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记忆最为深刻的是当列车驶过南京长江大桥时,列车上所有的车窗均打开,将头伸出窗外,目睹闻名遐迩的南京长江大桥的风采。时值今日仍对当时过南京长江大桥时的激动心情记忆犹新。


朝看日出暮送晚霞,一路北上过长江跨黄河,出山海关进入东北大平原。当列车行驶到松花江流域大转弯时,忽然发现车尾有两门大炮,大家都惊喜不断七嘴八舌的说:党中央毛主席真关爱保护我们。(一个月后才知道,一位原国家领导人座机坠入蒙古,为防意外国家采取的保护措施。)10月2日到达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二十三团三营三十一连目的地。

刚到31连时,团部巡回照相来连队拍照,左起余春菊、潘淑清、本人,系同校同学。远处是老迟山。

三、蹉跎岁月

1艰苦的生活环境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南北朝时期描绘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的歌。此歌词用在对三十一地理环境的描写也极为贴切(除没有牛羊外)。三十一连就其地形地貌而言,是低地平原和丘陵结合的地理风貌。平原中存有大量的湿地,丘陵中不高的老迟山森林茂密,植被良好,是野生动物和鸟类生活的天堂。(冬天里能清楚看到狍子,野鹿、狼,还吃过狍子肉)用现在的话说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青山绿水”环境优美的好地方。当年在“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政策指导下大力开发北大荒,向荒原要粮食。动员了几十万知青屯垦戍边,向荒原向湿地进军开荒种粮。


听老知青们说:31连是70年7月份新建的,由16连抽调一批老知青、老职工进入荒原进行拓荒。搭起两顶帐篷,作为住所。周围超一人高的杂草丛生。两人说话,距一米之遥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帐篷里面用现砍的粗细不均树枝搭的大通铺。由于是湿地,地面和空间相对湿度大,被子总是湿漉漉的,高低不平的大通铺躺在上面非常不舒服。


当时新建点很艰苦,没有一口井,生活用水严重缺乏。没有清洁的饮水,不得以只能用坑里存的雨水。有时还得喝马车车辄压过的沟存的雨水,闹肚子是常事,洗衣也是沟水。做饭用水是从5、6里地外的16连拉来的。没有食堂,只有一间就地取材用木头搭起的木结构房,垒砌两个灶台做饭。开饭了,知青们一只手端着碗,一只手轰赶蚊蝇边走边吃。入夜用自制的煤油灯照明,荒草野地蚊蝇猖獗,蚊虫是蚊帐里的常客。


建新点正值7月,夏天经常下雨,下小雨还好,暴风雨来临就遭殃了。狂风夹着暴雨要把帐篷掀翻,只好冒雨出来拽着栓帐篷的绳子,很快倾盆大雨漫进了帐篷,脸盆里泡着衣服都能漂出帐篷。


听后万分惊讶:这像似一批军人铁骨铮铮,或是垦荒队员向荒原讨生活。他们是从城市从父母身边来,她、他们更是毛主席派来的知青,“欲与天公试比高”。我明白:从加入知青开始,就注定要用毕生去承担岁月的艰辛,不惧艰难,勇于面对。


那时连长李延堂常讲:“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东北的气候没到寒露时节就下雪了。在这苦寒之地,尽管自然条件如此恶劣,老知青们仍能克服重重困难,在冬季来临之前,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告别帐篷住进条件相对好些的可以过冬的简易房,无需挨冻了。我们来到连队已经住进了土坯房子。

在秋风扫落叶的日子里,你清丽秀雅的脸上依然荡漾着春天般美丽的笑容。

和同学丁秀芝在上海黄浦江边


2第一次干农活

我们连队是农业连也是新建连,农时下地,闲时要搞基建。记得第一次参加劳动是10月中旬秋收季节割大豆,拿着长柄镰刀走到地头。北大荒的地块都以公顷计算惊人之大,一眼望不到头,一直绵延到地角天边,让人叹为观止。分配一人一垄,一垄实则也就是一行。排长说了割豆的要领注意事项后,大家争先恐后割了起来。第一次拿镰刀收割,豆杆硬没多长时间因生疏一不小心手指划破,虽事先准备好纱布包扎好伤口后,割豆动作明显下降。老知青们手握镰刀足下生风似的刷刷往前割去,而我们新来的不是手指划伤,就是腰酸腿疼,榜样在前只能忍着继续往前割。于是盼望中午吃饭,饭后可小憩,饭后大家拖着极度疲惫的身体,找寻着豆堆或坐或躺地舒展身子。


3冬忙

“北大荒”是指黑龙江北部的三江平原,属于高纬度地区。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诗句曰:“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而北大荒在每年十月份(农历九月)就开始进入漫长的冬季,一直到次年三月未。北大荒的冬天天气多变,鹅毛大雪在毫无征兆情况下悄然而至。唐·高适诗:“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是北大荒冬天天气的真实写照。


北大荒零下30多度,唐·孟郊《苦寒吟》诗云:“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是北国真实写照,我们出门都将自己裹的严严实实的。头上戴着棉帽子,身上穿着统一发放的棉衣裤,手上是棉手套,为了挡寒,把围巾拉过来遮住脸部当大口罩,只露出两只眼睛。东北有句谚语“爱俏不穿棉、冻死不可怜”。


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日子里家家户户要做饭取暖,知青的集体食堂、宿舍也不例外,因此知青在冬天繁重的工作就是上山伐木。


上山也不是一般爬山,野外树林中没人走过的路,积雪很厚一脚下去到膝盖,人在雪地里走硬是矮了一截,膝盖以下看不见,还没工作已是气喘吁吁,远远地望去,一个个都成了“小矮人”,好在出工前我们都打好绑腿,以防雪钻进裤腿里。


伐木一般是先锯树再把树杈砍下,然后把锯下來的树木和树条从山上拉下來,分别码好堆起来,最后用拖拉机或马车装好拉回来。(每天下山都要扛着碗口粗的树条回来码在宿舍边上,供宿舍取暖烧炕烧水)锯树时两人一拉一送“刺啦、刺啦”拉着大锯,等树锯的能推倒时,一声“顺山倒喽”嘹亮的回声在山里不断地响着,只听见往下倒的树叉与直立的树枝碰撞出沙沙声,最后庞然大物“轰”地倒下,此刻我们俨然是位称职的伐木工人,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繁忙的工作之余也有快乐时光,总在山上转悠没见过山顶,一天我们在老迟山伐木,完成了任务后有人提议爬山登顶,于是爬到山顶。被雪后那绵绵的白雪装点的世界,琼枝玉叶,粉装玉砌,皓然一色,深深震憾。随即,中学学过的毛泽东诗词浮现在脑海里: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江山如此多娇,……。


看山下像铺上了一张柔软而冰凉的白地毯。远处的小山如同雪海中一艏邮轮,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山顶站脚的地方有二米左右宽,山的脊梁向二边蜿蜒展开,感受到洁净的大自然那种雄伟壮丽的奇观,使人暂时忘却尘世的喧嚣。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时索性坐在雪地上利用斜坡滑了下来,真刺激。


严冬季节看似农闲实则很忙,除了伐木之外还要挖渠修水利,那冻土一镐下去就一个白点。

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查金冬天修铁路的画面如出一辙。我们那个时代的口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如不出力就的挨冻,只有苦干加巧干才能完成任务。吃饭都在工地,热乎乎的馒头没吃几口变成硬邦邦。


刨粪:是知青们干的最脏的活。马粪、人粪。北大荒的厕所都在室外,春、夏、秋还好,冬季真是冻人。厕所四面透风,蹲坑下面与外面粪坑是一体,上面北风吹吹,下面底风嗖嗖,方便完毕人冻的几近麻木。冬天的厕所日新月异天天见长,(屎尿都冻住了)没多少天无法正常使用。


知青们一人一把洋镐或铁锨来到粪堆前,抡起洋镐砸下去只留一个白点,一镐、又一镐,听出松动的声音了,随镐下去,一片片小粪块冰渣四处飞溅,落了一身,迸在脸上生疼,甚至还飞进了嘴里!没闻饭菜香,先尝大粪臭!讲不清楚什么味儿,呸呸两口,还得接着刨。粪堆上一片叮咣叮咣的刨粪声。直至刨完为止。

井台:每个连队都有几口井,人、畜的生存离不开水。在北大荒最怕的是冬天到井台打水,打上来的水一晃悠洒地上冻住了,日积月累冰越来越厚,一不留神就滑了个仰面朝天,起来动作慢点会把衣裤粘在冰上,要隔三差五地刨井台。我们洗衣服去井台打水,到了井台边是小心翼翼走上去,手握铁摇撸脚用力站稳,冬天不敢打满桶水怕洒地上,打了大半桶水再一点一点往下挪,通常是倆人一起互帮着完成。


4修公路

老迟山下有一条通往师部、通往铁路、通向外面世界唯一的公路。是我团的交通要道,距我连约5、6里路。连队的地块就在公路边上,这段路理所当然是我们修了。公路运输很繁忙尤其是到交公粮时期,运粮车延绵不断,还有油罐车、长途客车等,所以经常要修公路。修路一般都是男知青们去山上打炮,把石头打碎,装上马车拉下山拉到公路上,铺在缺口凹地上,再铲土撒上弄坚固些。我们女工排做些辅助工作。


有一次男工排去干其他工作,女工排顶上,正巧马也没有,怎么办?人驾驭?人当马?排长带头先干,接着我也上,人当马驾驭。这人驾驭可不是好玩的,我站在马的位置,绳索套在两边肩上,手臂搭在车杠上,双手紧握车把。车上装了一车石头,车后两边绑着几条绳子,剩下的女知青都手拽着绳子。因是下山路后面不拉绳,前面靠人力驾驭是要车翻人毁。我使足劲压着车杠,有时车一颠簸人会觉得双脚悬空,马上压杠;有时感到车杠在下沉,赶快双手抬起车杠。一会儿压车杠,一会抬车杠。后面拉绳的一点不能放松,就这样一步步小心翼翼地走下山,到公路上出了一身冷汗,一松气人都瘫软了。毛主席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看今朝我们的女知青,风华正茂时代,充满着“革命加拼命,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勇气。


5休息日

连队生活除了工作在农闲时也会有休息日。


1. 看电影。

新建连除了物质生活差,更有精神文化生活层面的匮乏。连队领导也认识到这个问题,曾多次组织知青去团部看电影。或团电影放映队巡回放映一些老影片,新款电影要去团部电影院。(所谓的电影院,里面是一排排长木椅,也是开大会的场所)连队距团部远,需要交通工具,而连队除了马车外只有一台胶轮(28马力)拖拉机可作交通工具使用。于是女知青胆小蹲在拖拉机挂车上,男知青却站着。连队到团部是一条土路,路边略带钭坡作排水沟,每当拖拉机机行驶在路边时,挂车向一边顷钭,站在车上的人也不由自主地顷向一侧,非常容易侧翻,那时乘拖拉机看电影,最害怕翻车,但挡不住电影的诱惑。现在想起当年乘坐拖拉机的情景仍感害怕。当年的电影《卖花姑娘》不知赚取我们多少眼泪,而《追捕》又让我们心情紧张到了极点。


2. 去团部购物


新建连队生活实施简陋,没有小卖部,没有邮局,购买日常用品和邮寄信件均需要去团部。所以每逢休息日去团部成了大多数知青的首选。无交通工具,只能步行,连队距团部约二三十里(没有人正确统计过)。每当天晴,风和日丽时,女生们都会三五成群一起去团部。有一次几个人约好吃完早餐出发,抬头远望“山南山北雪晴”。


冬日里大地被大雪覆盖,踩着洁白如玉般的冰雪地,咔嚓声伴随着我们轻松前行,从树林边绕道走小路步行20多里到团部已是上午10点多钟。在商店买些日用消费品,再到饭馆小聚一下,(说小聚只是买两个肉包子而已、喝点水)又去照相馆拍个照,心里都有一个念头:“献给将来的回忆”。

前排左起:张家凤、俞根妹、付霞芳、中排左起:俞葛娟、蔡丽娴,后排左起:朱佩华、本人、龚雅珍

左:吉和萍、本人

前排左起:刘春兰、吉和萍、杨阿娣、后排左起:刘桂兰、本人、许镜芝、陆阿娣

前左起:余春菊、李建萍、潘淑清、刘秀云,中排左起:朱婉娣、赵凤琴、张家凤、丁秀芝、崔萍、后排左起:龚雅珍、本人、蒋萍、吉和萍


下午1点左右开始返程。回去时我们选择走大路(公路),翻过了一道小山岗,觉得天气有些异样要变天,北大荒冬天天气多变,刚才还是蓝天白云,阳光灿烂。瞬时北风呼啸卷着大雪铺天盖地向人袭来,老职工曾经描绘过北大荒冬日“大烟炮”。杜甫有“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是对“大烟炮”天气最为正确的描绘。所谓的“大烟炮”也是由旋风裹带着大雪以回旋风的方式肆虐所至。刮“大烟跑”时气温将急剧下降,天空也会在刹那间变的天昏地暗,整个空间如烟如雾,天地间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难辨方向,稍有不慎极会迷路,人在刮“大烟炮”天气迷路,若得不到及时救援将会冻死。


李白诗云:“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这时我们已分不清道路和沟坎,路两边的沟积雪很深,雪已填平了一切。还好路边有电线杆子给于提示,顶着狂风夹杂的雪粒,几个人沿着两边电线杆子,在中间道路上艰难地向前迈步。“大烟炮”在身边无情的肆虐,雪粒抽打在脸上生生发疼,让人睁不开眼,如此这般前行,睫毛上、眉毛上、帽檐下的几缕头发都被结上了晶莹的冰花,明明2小时路程,却要走很长时间。这段艰难的路程,亲历了“大烟泡”肆虐,难忘而又值得回味。


6

岁暮天寒我们在北大荒迎来了离家后的1972年第一个春节。两年一次探亲假老知青们该走的都走了,没有探亲假就只能在这里过年。大年三十晚餐菜丰盛些,东北的名菜:猪肉炖粉条、大白菜炒肉片等。吃完饭食堂司务长给以班为组发了饺子面和馅准备包饺子。北方知青都会擀饺子皮,我们南方知青只会包饺子,大家互帮着包完后往屋外一放,在室外天然大冰箱的作用下,一会儿成了名副其实的冻饺子,几分钟后可以倒进面粉袋里。包完后回到宿舍准备过年,昏暗的油灯下,每个人的影子被拉的老长,躺在被窝里一种凄凉的感觉涌上心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想家了。李觏《乡思》云:“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默默无声泪湿枕巾,“倩魂犹恋桃花月”身在他乡梦故乡,醒来依然想亲人。

当年我们宿舍都是大通铺

林凤瑞这盏马灯是当年最好的照明设备


7春耕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工作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任务是种小麦。根据北大荒气侯条件,种庄稼是一年一茬,我们连队除了种小麦外还有大豆。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工作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基础。从三月份平整土地开始,四月初种小麦,五月初种黄豆。


北大荒的春天姗姗来迟,三、四月份大地刚刚醒来。厚厚的冬雪慢慢融化,尽管不情愿离去,但也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


四月初连长、指导员轮番登场作春耕动员报告,部署春耕生产任务。当年连长李延堂总说:“小麦是种在冰上,收在火中。”因四月天气冻土只融化表面大概十厘米左右,而底层仍是冻土层。机务排忙着耕地,我们女工排在场院拌种,有时要到地里去站播种机。把拌好的种子倒入播种机上一个铁皮箱里,(铁皮箱底部似漏斗状)一台播种机上有好几个铁皮箱,种子由铁皮箱下面的漏斗通过一个软管输送到土里,但软管易堵,站在播种机上的职责是看着铁皮箱下面的漏斗不能堵塞,种子输送发生堵塞时要及时疏通,所以眼睛要不停地扫描。一台拖拉机牵引三台播种机,三台播种机用联接器一字排开。在广袤的田地里行驶其场景蔚为壮观!


初春,北国的天灰灰的,风还是阵阵抽搐着,拖拉机往前开风夹着土灰一起往后扑来,用纱巾把头、脖子裹得严严实实,一天站下来整个人都成了清一色的“灰姑娘”。麦子播种后还需要用镇压器将土和麦种压实,以提高小麦发芽率。

付霞芳姐姐:神态悠闲、气若幽兰。

孙秀珍芳华秀丽,“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孙秀珍与本人

不爱红装爱武装:上左:本人,右:马汇英,下左:李秀云,右下:俞根妹

土坯房茂草顶的宿舍前洗衣服:左陈崇秀,马汇英、本人、刘春兰

前排左张秀琴、本人;中排左:闫智民、蔡丽娴、李建萍;后排左:吉和萍、马汇英、林凤瑞、孙秀珍

蔡丽娴神采飘逸,像一位气质高雅的女马车夫。


8基建

春播过后基建启动,新建连住房是首要任务。北大荒的夏日,昼长夜短,凌晨两点多,晨曦就悄然而至,东方露出淡淡白色,知青们还是睡意正酣的时候,起床的号声就吹响了。脱坯一一可是累活儿,一块土坯,一尺多点长,八寸宽,三寸半高,土坯干了后有七八斤重,湿的,差不多要再重一倍。每个人都有数字任务必须完成。和泥则是一项体力活,铲土、摔土,泥土里加入轧好的杂草和水,把泥捣成面团一样柔和,有韧性,不能有干土,倒入坯框中摁结实,这样才能脱出成品坯。(以后团里建了砖瓦厂就不需要脱坯)但也要起早贪黑搞运输,跟着拖拉机运输车拉砖瓦,拉石头盖砖瓦房。

晒土坯

马汇英:英姿飒爽的运动员,身后是一栋大砖瓦房,左边三扇大窗户是女生宿舍,右边没拍到的是食堂。

陈红英开心明朗,豪迈不羁。

刘秀云笑容灿烂


9生活

在物质贫乏的年代,北大荒知青生活艰苦是可想而知的。主食馒头加杂粮粥,桌上永远放着一盆咸酱,(豆瓣酱,吃的胃翻酸水)每年的五、六月份才能看到新鲜绿色蔬菜。入冬了都是菜窖里白色菜:大白菜、大头菜、土豆,过年后以大头菜、大豆(黄豆)当主菜。上顿煮大豆,下顿大豆汤,都没有食欲了。直到现在炖猪蹄黄豆汤都不想吃。麦收前有一个月主食是黏馒头,馒头颜色不是纯白色,一捏成了一个小面团。吃到嘴里有股涩涩的感觉,实在吃不下只能沾着大酱。也有几次连领导照顾我们南方人吃米饭的习性,调些大米煮米饭,却使我们回忆起在家中饭桌上的味道。逢年过节,农忙季节,连队会杀猪改善伙食,开江后能闻到鱼腥味。一般都是大马哈鱼和鲶鱼。


10麦收

是农场的收获季节。也是农场全年工作的重头戏。麦收成功与否关系到农场全年经营活动的成败。在麦收前,连领导要向全连总动员。东北农村有一句谚语“麦熟一晌”指小麦成熟很快,一晌的时间就有大变化。麦子在成熟期必须抓紧收割,否则在收割麦子时,麦子会因过熟而掉麦粒,进而影响产量,所以麦收必须争分夺秒。


为确保麦收工作顺利完成,全连职工的作息时间也将随天气情况而定,通常是早晨三四点钟出工,天快黑时才收工。麦收季节劳动强度大,连长为最大限度发挥知青们的工作积极性,通常会以杀猪吃肉的方式稿劳,所以麦收工作虽然很累,但伙食好。


麦收工作的终极目标是颗粒归仓。连长说:小麦收在火中,是指7月未开始割晒。所谓割晒就是将八、九成熟的麦子,从中用联合收割机割下并放在麦荏上哂,以减轻场院收麦子时压力。直到八月初开始正式直接收割。


农场麦收分三部进行,第一步割晒,第二步直接收割并入仓,第三步将割哂的麦子用拾禾器拾起来。麦收一般在八月中旬完成。


一些地角或低洼处不适合机械化作业。这个时候,知青们手里的镰刀就派上了大用场。


八月初随着麦子一车车送到场院,场院里的知青们越来越忙了,“扬场机”开动了。只见“扬场机”喷出的麦子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落在地上堆起一座座金黄的小山。

近处卸麦、远处扬麦

手拿木锨人工扬麦

女工排负责摊晒麦子,每人拿个木锨,顺着麦拢不停地翻晒,饱含水分的新麦子被均匀摊在场院上暴晒,光照均匀,水分尽快蒸发。

在康拜因收割机上左起:马汇英、林凤瑞、孙秀珍、本人、李建萍、闫智民、陈红英、蔡丽娴

在场院边上后康拜因收割机在卸麦子。前左起:本人、华耀华、后左起:蔡丽娴、俞根妹、小马,收割机上弯腰的是老董一董绪品,另两位不清楚。

场院边上麦地左起李建萍、中:本人、右:吉和萍


傍晚的任务是入囤。连长给各班分了工,女工排把晒干的麦子装入麻袋、男工排搭跳板,随后男知青们扛着麻袋入囤。有时人手不够时我们女知青也加入扛麻包的行列,我也曾经扛着麻包走上三级跳板。


11东北三大害

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大宝:貂皮、鹿茸、靰鞡草。到了北大荒没见到三大宝,却领受了三大害的围攻:蚊子、小咬、大瞎蠓。夏日黄昏场院、田间最忙时,小咬、蚊虫,成团地飞舞在头上盘旋,尽管我们都穿着长裤、长袖衬衣、头戴蚊帽,稍有不慎直往脸上、脖子、头发里钻,喘口气都能吸进几个,甚至眼睛里、鼻孔里都会钻进去,一巴掌能拍好多小咬、蚊子,简直让你目瞪口呆。瞎蠓,就是牛蠓个大,像个大号的绿头苍蝇,凶猛无比。瞎蠓虽然没有蚊子、小咬的密度大,可它飞行速度快、行动诡秘,被它那又尖又硬的嘴叮咬,能叮透厚厚的牲口的皮。机务排男生半夜耕地、翻地为了防止蚊子叮咬,需要将全身裹的严严实实,酷似现今防“新冠”的防役人员。


12盼家信

孤独的异乡,“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思念亲人写信是唯一能与家人联系的方式,但路途遥远,一封家书往往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往返。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杜甫“家书抵万金。”的分量。工作之余最惦记的是千里之外的家,最盼望的就是喜收家信。每次邮递员到连队送来一大包信件,放在连部办公桌上。吃完中午饭就去办公室翻找有没有自己的信,当知青们看到有自己名字时兴高采烈、手舞足蹈起来,有些翻找半天,没有自己的失望地走了。我收到了家信,别提多高兴了见字如面啊!犹如家人就在眼前温馨极了。家父每月寄一本杂志,给我晚上寂寞的时光增加了色彩,同时也了解些外面的世界。


13探亲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连队已有两年,可以有享受探亲假的权利了。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细雨梦回家乡远,多少次梦中回家,而今梦想即将成真了。在等待探亲申请报批的日子里,想念亲人的思绪越发强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的思念也随月亏月圆周而复始不曾停止。


终于等到了可以踏上探亲归途的时刻了。几个荒友作伴,旅行包里装满东北的土特产:黄豆、瓜子、木耳等兴冲冲地踏上回家的旅途。因为那时铁路、公路等交通网络有限,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加上当时政策只允许知青每隔两年回家探亲一次,所以每个知青的探亲之路异常艰难,堪称知青大迁徙。记得是12月份已是隆冬季节零下30多度,坐上公交车要行驶10个小时左右才到福利屯火车站。虽然中午在路边食堂吃了饭,身体暖和了些,但到了火车站手指仍不听使唤,同行的人都拿不出钱来买火车票,眼睁睁看着火车开走只能等待下一班车。


在那个年代上海知青们都记得从黑龙江三棵树驶来的54次列车,这趟车与55次对开,被称作“强盗车”或“垃圾车”,前者形容混乱,后者形容肮脏。车箱里过道上站满了人,如想去厕所,在车厢门内等火车到站后,下来走到另一个车门上去,然后再等下一站,到站下车走回到自己的座位。有些男生直接上演小学生的游戏“勇敢者的道路”站座位椅背上跨越过去,弄得座位上的人们惊呼着唰唰躲避。吃饭基本是在站台上买食堂服务员食品或小商贩食品。在站台上买食品时,售货员怕被一涌而上的知青拿了东西不付钱,居然用身体护售货车。没下车的知青在车上招呼售货员,售货员收了钱却慢腾腾给其他人拿食品,急的车上知青直叫,火车却开走了。这就是“强盗车”的来由,再以后出现一手交货一手交钱,别想找钱。知青们在回家途中饱尝的苦涩,远远超过今天的农民工。与现在的春运不可同日而语。


春节过后返回东北也同样千辛万苦,在上海有家人送,在外靠同连队知青们互帮着作伴。有一次到了哈尔滨,去佳木斯方向已没有车。几人商量后决定上开往牡丹江方向的火车从饶河坐汽车返回连队。于是签票上了火车。由于几夜没合眼,到夜晚迷迷呼呼的睡着了,不知睡了多久,听见:“你们醒醒”睁眼一看是列车长,不知发生什么事,列车长说:“我帮你们看了很长时间行李,这趟列车晚上下车人多,你们不能都睡着要轮流睡,我要工作去了”“谢谢列车长!”睡意全无。天亮了咨询列车员:“到东方红车站有没有去饶河的汽车”“没有”,“我们要去佳木斯方向怎么换车”列车员说:“就这趟车返回到某某车站下车,上某号车可到达”。(年代久远记不清什么站、几号车)这趟车到了东方红终点站,列车员要我们下车出站,因大家带的钱不多,往下还不知怎么折腾,有求于别人只能好话好说地赖着不走。列车员没办法找来列车长,我们也实话实说,列车长说:“你们都是毛主席派来的知识青年坐吧不要下车了。”我们激动得万分感谢!(2020年10月在朱家角会面时,丁恒富满怀感激之情叙说这一段话)

四、再见北大荒

1979年底离开了859农场,(兵团更改为农场)。回想在兵团整8年多的经历,虽说在人生中不算长,但留给我的记忆是永恒的。曾几何时,那青葱岁月里我们激昂过,在北大荒苍茫大地上开发了恒古荒原,使其成为现在的北大仓,我们为建设北大荒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与力量。知青这支充满朝气的队伍,也是北大荒开发以来诸多队伍中数量最多、流动性最大的一支。知青们如激流般地涌来,又如沙子般的散去,给这块土地留下了最宝贵的青春。激情过后伴随而来是迷茫,试问:青春真的无悔吗?应该是一种不得已,外在的掩饰,带有自我安慰的意味,却又显得十分勉强。在那漫长的时间里,没有书读,没有文化教育,回来后一切都重新开始。边工作边读书,考证书、考职称。回头望去,那茫然,那压抑,高兴过、痛苦过,人生百味经历过。回首蹉跎岁月的往事,真是感慨无限!只留下:一蓑烟雨,满身风尘的记忆。


在远去的记忆里总有一些不能忘怀的点滴。


一、 李金土当年是和我们同车北上的上海知青。据说李金土是个不多言语、不善交际,喜欢看书的人。(时隔多年后才知道,我当年在连队看的书,出自他那里)那年代李金土发生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知青们处于年少无知且又深受文革中武斗影响,男知青中时常发生肢体冲突,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于是就发生了李金土被群殴的事。李被殴的当时无人劝架,也无人帮忙,被人打的头破血流,连队领导虽出面调解但无济于事。李金土在孤立无援的状态下只能选择离开连队,鬼使神差般地走到乌苏里江边,茫茫然呆坐在边境线上不知所措。一个远离家庭的知青能到哪里去诉说委屈,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又有多少冷静的思考能力。就这样迷茫不知坐了多长时间,一艏苏边防军船消无声息停在岸边把李带走,隔天被送了回来。当年听到连长宣布这消息时全连震惊,据说这是李金土回连队后头脑清醒去自首的。真是年少无知啊,可就这样一个工人阶级的儿子,用当年的话说:根红苗正的接班人,冥冥之中有神灵操作一般,垮越了不该逾越的这一步,悲哉!接下来的事情可想而知碰触了国家的底线,只能接受劳改的命运。释放后回过上海。但31连的上海知青没能找到他,到他父母家去找也无音讯。无疑李金土的知青生涯是个悲剧,是那个荒唐时代造成的。李金土如大海里的一粒沙来有影去无踪,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二、李玉梅是一位北京知青,是我们连队的第一任卫生员。个子不高,一口浓重的北京口音,散发出一股清秀优雅的气质,她背着药箱行走在各家各户,热情地为病人服务。谁曾想她却为家庭矛盾走上了绝路,痛哉!悲哉!出殡那天我们全连知青都去送一程,可怜的人儿:离家却成他乡鬼,只有灵魂回故乡。


三、在这赴北大荒的五十周年之际,祭奠一下我的同校、同时北上的同学潘淑清,潘淑清在北大荒没几年嫁给了同连的当地青年。结婚时相当贫困,因没住房,连里就在场院库房内隔出一间暂时居住。记得当时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去恭喜她,她拿不出喜糖,给我们一人一支卷烟,定要点上,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吸了一口,呛的咳不停、泪直流。后听说在十年前去世。她安息在北大荒,永远与黑土地作伴。

尾声: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是北宋大文豪苏轼在被贬到黄洲时面对寄宿僧舍,食不果腹的窘境,却因黄州三面为长江环绕而想到可有鲜美的鱼吃,因黄州多竹而犹如闻到竹笋的香味,表现危惧困境,善于自得其乐、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作为知青的我们在面对生活困境时虽不能完全超脱,但也做到了毫无怨言,在困难面前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工作和生活态度。曾经艰苦卓绝的生活环境留给我的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离开农场后无论在工作和生活中面对各种困难都能从容应对,毫不气馁。“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现今生活环境已是今非昔比,人生的春天来了,虽然晚了点,“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让我们尽情地享受美好的生活吧!


文/图由作者提供

欢迎知青朋友来稿,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推荐阅读

精选知青青春回忆文章(422篇)

精选后知青时代文章(252篇)

精选知青关注文章(335篇)

精选知青影视、纪录片(200余部)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荒友家园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