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萧芸: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底起始于何年?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知青萧芸 Author 萧芸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底起始于何年作者:萧芸
萧芸说:

《1963年,知识青年有组织成规模上山下乡已经开始》公众号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强烈反响。虽然第二天又根据知青战友们的意见,对文章进行了补充与修改,但这几天全国各地仍旧不断有知青兄弟姐妹与我联系,补充史实,畅谈阅读文章之后的感想。因此,今天再次对文章进行充实,并将部分精彩留言附于文后,与广大的知青战友们共享。


铁一般的事实,详实的数据,无可争辩地证明:“知青上山下乡兴起于1967年的北京”这一说法,是个巨大的错误!

不久前,我看了深圳电视台《解密》栏目播放的一期《这才是知青下乡的真正原因》节目,心生疑惑,片中确定知青上山下乡兴起于1967年的北京,这无疑是个巨大的错误。


再找百度认证,居然也白纸黑字载明“知识青年运动”兴起于1967年,我就纳了闷了:作为正宗知青的我,1965年9月就从湖南省湘潭县教育系统下乡到了湘潭县姜畲茶场,而且据我所知,在此之前的1963年,也已经有长沙、湘潭的毕业生先期下乡去了浏阳大围山的革命老根据地!


所以,对于主流媒体如此不谨慎的失实报道,作为曾经的新闻媒体工作者,我觉得有必要认真矫正错误信息,不能抹煞我们先行者的足迹,更不能误导后代人。

1963年,中国城镇初高中毕业生开始了大规模的下乡务农活动。长沙、湘潭的一部分初高中毕业生继承革命遗志,率先奔赴革命老区浏阳大围山。 


百度百科对于浏阳大围山革命根据地的描述是:1927年9月,八七会议确定的秋收起义在大围山白沙镇打响,大革命时期无产阶级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彭德怀、胡耀邦、王首道等曾在大围山扁担坳、桃树岩一带留下了光辉的革命足迹。大围山留下了省苏维埃旧址——锦绶堂古建筑群,白沙上坪会议旧址、湘鄂赣第一次党代会旧址——楚东山大屋等红色旅游景点。


而当年我们耳闻的浏阳大围山是实景描述:

因为秋收起义是在大围山爆发的,大围山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当大革命失败之后,国民党反动派对大围山实施了屠山的清剿血腥屠杀,一栋栋房屋被烧毁,一个个村庄被杀光,一条条山冲被血洗,五乡十里人踪灭,整个大围山成了野兽的天堂,“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1962年,当一群探险者走进大围山的时候,简直惊呆了,平地长出来的大树都是三人合抱的规模,断壁残垣都隐藏在萋萋荒草之中,有的房舍属于古老建筑,雕梁画栋屋宇俨然,甚至屋内陈设蚊帐高悬、桌上饭菜摆放严整,仿佛正在等待嘉宾入席。但是,当探险者靠近之后,因为人闯入带来的微风,蚊帐居然掉落,桌上的席面原来都是一碗碗泥尘……


于是,就有了后来的长沙知青发起、湘潭知青响应的运动,上百名初高中毕业生前往浏阳大围山,继承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听闻这些信息的时候,我还在湖南省湘潭县第四中学读书,同学们都十分神往,这太伟大了!我多么希望自己也成为那里的一员,在探险与奋斗的行列里尽情绽放青春。


与此同时,我们也听到了长沙知青下放到江永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上海知青支援边疆建设、下放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消息。陈志忠等一大批知识青年被下放到甘肃兵团支援边疆建设!

1958年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始开发塔里木。1962年,王震将军在对塔里木开发过程进行多次考察后,深感兵团缺乏新生力量,尤其是缺乏有知识有文化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而恰好此时,面临“三年自然灾害”,我国各大城市正处在精简人口、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关口。王震将军首先想到,要将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的知识青年动员去新疆,去开发塔里木,这样既可以减轻上海市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达到精简人口的目的,同时又可以为新疆和兵团输送一批有文化、有朝气的知识青年。


“边疆赛江南”的富饶美丽景色和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风情,给了当时的城市知识青年强烈的感染,“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响亮的口号激励着青年们。兵团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激励着上海支边青年“告别黄浦江,高歌进新疆”,“好儿男志在四方”,争先恐后报名支边。很快这一活动便形成了高潮。


数据统计,1963年7月—1966年7月,上海三年内共动员10万余名知青来到新疆,其中安置在兵团的9.7万人,安置在地方的3000多人,他们成为新疆兵团各条战线的一批骨干力量。

 1965年,鱼姗玲在棉田向陈毅副总理汇报。


当时,还出了一个知青典型,背叛剥削阶级家庭的鱼珊玲。


现在说起鱼姗玲,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但当年,她却是全体知青的榜样。


鱼姗玲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在香港拥有相当资产。1963年,高中毕业的鱼姗玲,没有遵从父母送她到海外留学的建议,即便母亲从香港连续发来12封电报劝阻,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来到了新疆。


初到新疆时,生活过不惯,劳动吃不消。但鱼姗玲以坚强的意志,在老同志的启发下闯过了生活关。鱼姗玲从挑担子、使用“坎土曼”学起,以后又逐步地学习管理棉花的技术,还当上了班长、排长、副指导员,成为一个劳动过硬、思想过硬的革命青年。1965年1月,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年《中国青年报》报道了鱼姗玲的事迹,并发表了题为《出身不由已,道路可选择》的社论,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被树成典范。


鱼姗玲的光荣事迹,鼓舞着众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

我本人是1965年7月初中毕业,我姐姐是同年高中毕业,我们姐妹因为政审不合格,填报的高中、大学的申请书上被野蛮地盖上了长方形的“不予录取”的红色印章,因此我们没有高中和大学的粉红色录取通知书,只收到一张白纸黑字的宣告书:《给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知识青年的一封信》,我没有勇气读下面密密麻麻的文字,我只觉得那是一封宣判书,宣判我是国家的渣滓,我第一个念头是不要活了,甚至奔向学校附近的舍身崖,要投入深渊中消灭自己。但没多久,我又接到了一张派遣单:萧芸同学,你被光荣地派遣到湘潭县姜畲茶场,参加绿化毛主席家乡的光荣任务。霎时,我的内心又温暖了:原来,国家还是信任我的,给了如此光荣的任务!于是,1965年9月22日,就像征兵入伍的战士一样,我毫不犹豫地奔向了潭韶沿线的姜畲茶场。


当时,从湘潭到韶山都是山区,但因为1958年大炼钢铁,原本古木森森的山山岭岭都被野蛮砍伐成了荒山秃岭,连土里庞大的树根都被深挖出来,满目疮痍。阿尔巴尼亚的一个共青团团队来韶山参观,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意见,之后,湖南省委决定,1965年毕业的湖南省初高中生,前往潭韶沿线植树造林,绿化毛主席的故乡。


当时和我一起报到的知青有89名,包括1965年刚在石潭镇高中毕业的刘炳秋大哥。然而姜畲林场更比我们茶场早了一年,场址位于老姜畲长途汽车站附近,是潭韶沿线知青茶林场第一号,第二号是我们姜畲茶场,第三号是七里铺苗圃林场,那里大约有50名知青,之后还有楠竹山知青林场,大约20来个知青……一直排列到韶山旧居附近韶山知青茶林场,大约50多名知青。1965年,潭韶沿线总共安置了200多名知青。


我到了茶场之后才发现,大家其实都很苦恼,有些是中考高考的落榜者,更多的和我一样,都是出身成分属于剥削阶级,社会关系太黑,背上都背着那个“不予录取”的大红印章。所以,我们都很压抑。


当我们都结束乡村岁月,重新回到城市之后,才知道,江永知青何复民也是1964年下乡的,也是与我同样的“不宜录取”的原因。


青岛知青谭云,1964年青岛18中高中毕业,因家庭成分无法升学也无缘就业,与同级同学集体报名插队平度农村,历经16年在农村耕种,1979年困退回到青岛。好学、知耻、力行,上过函授、电大、夜大等所有可以上的学,教过小学、初中、高中到成人高考所有的课,退休后从事策划工作。


茂名高州张平先生,也是1964年下乡插队,1974年才回城!十年沧桑啊!


深圳电视台的这期《解密》节目中,还说北京的一个高中毕业生某某是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发起人,这也是错误的信息。

1957年10月,《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文件颁布,第一次提到了“下乡上山”,并把它作为城镇知识青年就业、参加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一条途径。


1965年以后,因强调开发和建设好山区才被改提为“上山下乡”。1968年12月22日下发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得再教育,很有必要……”这一指示,则对业已重新掀起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起到了推动作用。


而在高中毕业生某某之前的1965年,仅仅我们湖南就已经有了数千人规模的上山下乡,上海知青也有十万之众去支援了边疆建设。1967年我们已经是老模老样、靠自己的汗水来养活自己的老农民了,同年,我还参加过湖南省抓革命促生产的知识青年代表大会。这些,都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所以,等到1967年首都北京青年醒过来的时候,我们这些前辈已经为知青上山下乡做出榜样了。

 附录

📑 与笔者一同下到湖南省湘潭县姜畲茶场的刘炳秋大哥,1965年在石潭镇高中毕业随即下乡来到姜畲茶场。他对这段历史做了比较完整的叙述。


萧芸你好,看到你发的微信我非常震撼,对知青上山下乡时间问题我曾多次琢磨,正如你写的,全国什么时候开始不清楚,因而去追索和研究。但从我们湘潭县石潭镇来看,l963年就开始了,石潭镇有30一40多人一批到中路铺晓霞山林场,一批到潭韶沿线的史家坳林场,1964年石潭镇第二批大概20多人到浏阳大围山插队落户,这批是大张旗鼓的上山下乡运动,1965年也就是我们这一批,石潭镇和姜畲镇60名知青上山下乡到姜畲茶场,(湘潭地委书记李哲办的点,湘潭地区林业局局长宋长生带阮龙简、陈子由、老刘、陈光宜来茶场蹲点),你们这批湘潭县教育部门的子弟20名学生也陆续来场下乡。茶场原叫湘潭县姜畲茶场,那时办得很好,国家林业农业部也经常来首长下来参观指导,后来县领导考虑青年多,负担重、收入小,难以支撑,最后下到姜畲公社,(叫姜畲公社茶场,)由于文化大革命开展,加之1968年毛主席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一指示下来,将已经下到茶场的青年又全部下到各生产队,并成立所谓的五七大队,由于石潭镇极左路线的盛行,采取一户一户的下乡,姜畲茶场的很多青年只好随家安置,所以在五七大队的人大部分都走了,仅剩下20来人在该地方。其中还要增加的是七里铺原种场30个知青也是1965年还是1966年石潭镇及姜畲镇,或湘潭县教师子女下乡的,有点记不清了。(原湘潭县包括公社本身办的及下乡青年共十三个农林场,姜畲林场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报纸和微信中提到的知识青年定为1967年是错误的,其实对此提法我曾经反复推敲要上面纠正才对,今天你提出来是非常正确的。为你鼓掌、叫好、撑腰!谢谢你!


📑山东省上山下乡到平度的老知青也向我提供了他们当年的信息:


青岛市作为上山下乡工作的动员城市,于 1963 年成立下乡上山办公室,动员和组织有志青年到农村、到边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山东省平度县为落实中央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指示,于1964 年4月设立了“安置城市下乡青年办公室”。1964、1965年期间,平度县共接收了青岛8批、共 1067 名知青,都是青岛16中、17中、18中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分别安置在 17 个公社、59 个大队。(各大队安置知青的名单,可见《各公社知青概况》)。其中:1964年9 月28 日第一批共 88 名,被安置在蟠桃、门村、张舍三个公社的3个大队。这88 名知青是青岛到平度知青的先驱。同年 10 月 13 日第二批共 49 名,被安置在青杨公社 2 个大队。同年 11 月 1 日第三批共 114 名,被安置在门村、青杨、昌里、马戈 庄 等 4 个公社的 7 个大队。同年 11 月 22 日第四批共 109 名,被安置在三合山、白埠、张舍等 3 个公社的 6 个大队。同年 11 月 25 日第五批共 117 名,被安置在田庄、城关、两目、大泽山等 4 个公社的 8 个大队。同年 11 月 27 日第六批共 173 名,被安置在大田、张戈庄、云山、 古岘、麻兰等 5 个公社的 9 个大队。1965 年 4 月 30 日第七批共 307 名,被安置在马戈庄、三合山、张戈庄、白埠、张舍、门村等 6 个公社的 15 个大队。同年 5 月 15 日第八批共 111 名,被安置在大田、张戈庄、古岘、昌 里、麻兰等 5 个公社的 9 个大队。这 1067 名知青中,有应届和往届高、初中毕业生;有因家庭贫困辍学的学生;有当年的复员军人;还有孤儿院长大的青年。组织他们下乡的主要是青岛市四方区的中学和街道办事处。中学有 7 所,它们是:青岛 16、17、18、20、30、34 中和铁中。街道办事处有 9 个,它们是:小村 庄、蒙化路、兴隆路、平安路、吴家村,东、西太平村,杭州路、嘉兴路 等办事处。除此之外,青岛市其他区的中学和街道办事处也组织了一些知青下乡到平度县。中学有:青岛 1、 2、 4、 7、 8、 9、 10、15 中。街道办事处有:市南区的南村路、文登路、单县路、江苏路、观海路、中山路 街道办事处;市北区的黄台路、商河路、陵县路、胶州路、长山路街道办事处;台西区的郓城路街道办事处等。

文章来源:《知青萧芸》公众号 

欢迎知青朋友来稿,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推荐阅读

萧芸:也许我是一个假知青

萧芸:《知青福音书》的前前后后

知青萧芸:尘埃里开出的一支红莲

老知青萧芸的奋斗人生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