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厉以宁因病逝世,留下他对中国经济开出的最一针见血的药方

点蓝字关注不失联 曹教授 2024-03-04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2月27日19点31分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2岁。沉痛悼念厉以宁先生。



在中国,要看透中国经济,一定绕不开厉以宁先生——他的《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的本质特征》,便是对中国经济开出的最准确、最系统、最一针见血的药方。


◎这本书对当下遭遇的难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预判力


马克思·韦伯曾说,与朴素的常识相比,一种经过严密推理得出来的知识,生命力更强。


也就是说,系统化的、学理化的知识,比约定俗成的常识更经得起检验。


厉老这本书,是他一生学术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一度影响了中国经济改革,曾获“国家图书奖”“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十本书之一”等荣誉,厉老在书中也明确说,《非均衡的中国经济》最能代表自己的学术水平。



这本书用一个极其简洁的理论——“两种非均衡”回答了中国经济的本质问题,透过本质再回看当下,很多荒诞的现象都能得到恰当的解释:


比如,当下的经济政策为何自相矛盾?为什么一边给经济输氧抢救,一边却又对经济捅刀子?


比如,坚持市场化改革、坚持改革开放,明明是从上至下的共识,为何一旦进入实践层面,却又屡屡出现倒退、反复?


很大程度上,原因就是厉老在《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一书中所揭示的,“计划指令下的非均衡”与“自由市场下的非均衡”的博弈。 


◎学界泰斗+中国改革的亲历者、参与者、研究者,以其资历、阅历与能力,说清、说透中国经济的本质


说清中国经济的本质,书斋式的闭门造车,最多只能隔靴搔痒。除了扎实的学术功底以外,作者更要亲身参与经济改革、甚至影响过经济改革。


厉以宁先生不仅是德高望重的学者,更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亲历者、参与者,被中国经济学界誉为“厉股份”。


早在80年代,厉老便倡导股份制改革,后被写进中央文件,成为经济改革进程的里程碑事件。


现在我们普遍认为股份制是理所当然,但在那个做生意随时会被投入监狱的时代,提倡股份制及其所代表的私有制、市场化,需要莫大的智慧和勇气。


厉老还长期执教北大,桃李遍天下,其学生更不乏(当下和未来)身居经济最高决策层者。因此,他从学理层面对中国经济本质的思考,尤其值得关注。



◎生动好读,经典稀缺,看透中国经济表象下的本质


对于一本人文、社科类的书来说,如果是用母语写作却读起来生涩、晦暗、似懂非懂,多半不是读者有问题,而是作者有问题:要么对所写的东西,理解得还不够深刻,因此逻辑缠绕;要么缺乏驾驭文字的能力,难以引起读者共鸣。


好书有一个共性:能把深刻的道理,写得生动可读,既得到圈内认可,又能启发普通读者。厉老的《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一书,从“计划指令”“非均衡”这两个概念出发,抽丝剥茧,在还原中国经济运行逻辑的同时,让普通读者也能洞察中国经济本质。


哲人已去,悼念厉以宁先生的最好办法,就是认真读他的书,汲取他的智慧。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厉老《非均衡的中国经济》(多次断货,所剩无几)

-END-

最近微信公众号改版了
为了您更容易看到推送的文章
也更好地为您提供服务

请您将此号设置成星标




这本书,请原谅我不便写书评(读完吓出一身冷汗)

搞历史的,档案就是我们的“子弹”

王小波:有些痛苦不必承受,有些苦难不必体验

米开朗基罗丨在大理石中看见天使

致力于呈现真相与教训,微言大义直抵人心

陈丹青:我不可怜自己的少年时代,反倒同情今天的后生

历史不是现实的“避难所”:读历史最容易陷入的五大误区

兴盛的帝国各有千秋,崩溃的帝国总是相同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厉以宁因病逝世,留下他对中国经济开出的最一针见血的药方

点蓝字关注不失联 曹教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