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二十四节气故事与习俗--春夏秋冬

刘傅氏宗亲联谊会 刘傅家园 2023-11-22

点击上方↑ 刘傅家园↑关注我们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祖先长期总结天文、气象与农业之间相互关系而创造出来的。它反映寒暑变化和农时季节,在全国特别是在农村中可说是家喻户晓。在国外华侨集居的地区,也广泛流传。

虽然最初二十四节气是用来描述中国黄河流域的气象和物候的。但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特征也不一致,但其所反映的过度性却是一致的。世界任何其它地区都可根据各地的气象和物候特征模仿为这二十四个节气取适当的名称,就像世界时和区时的关系一样,二十四节气实际是全世界适用的。


黄道和太阳黄经

“黄道”是天文学名词,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绕太阳公转,因此产生四季交替。地球的公转周期与我们生命和生活息息相关。古人很早以前已经准确地测定回归年周期,甚至在知道地球绕太阳公转之前。

地球上从冬至到下一个冬至的周期为一个回归年,古人把回归年分为二十四份,这是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一个回归年周期作为360°,以春分为0°,“太阳黄经”即地球公转在回归年期度数。一个回归年周期均匀分为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相差15°。


二十四节气歌

节气时刻表示地球绕太阳运行时在轨道上的不同位置。从地球上看,太阳在黄道上运动,一回归年运行一周。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用黄经度量,从春分点(黄道与赤道的焦点)算起,从0°到360°。从0°开始,太阳在黄道上向东移动,每15°为一“气”,其中十二个气叫做“节气”,另外十二个气叫做“中气”。节气和中气相间排列,一年共二十四节气,每个月基本上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

规律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周年视运动,所以“二十四节气”在公历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二者前后不差1-2日。地球每365天6时9分10秒〔精确〕,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天24小时还要自转一次。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以北半球来讲,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天文上就称为夏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称为冬至。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或南回归线时,分别为夏至和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太阳直射点的活动规律为:春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北移。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即古人所谓“日北至,日长之至),此后南移。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即古人所谓“日南至,日短之至),在此之后向北移动,循环往复。我国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穿越我国境内。北回归线代表了很多事物的分界线,是温度带(热带和北温带)的一条划分界线,是太阳能够直射的最北纬度线,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的时候,也意味着北半球到了夏至日(此时斗柄指向午位,太阳黄经达90°)。北斗、太阳等天体运行所标示的节气与这条线有着密切的关系,季节交替时很多物候现象、气候类型在这条北回归线附近渐变。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反映寒冷暑热的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规律来确定的,而与月亮的运动没有关系,所以节气实际上属于阳历范畴。然而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节气是阴历。其实你只要注意一下节气在阳历和阴历的日期,就不难看出:各个节气在阴历里的日期变动很大,而在阳历中差不多都有固定的日期,前后相差不会超过一二天。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完整歌词每一句的解释如下:

1、春雨惊春清谷天:分别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春就是指春季的开始。雨水指的是雨水量渐增。惊蛰指唤醒了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春分到来,使得昼夜平分。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谷雨到来后,雨量充足谷类能茁壮成长。

2、夏满芒夏署相连:分别指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芒种:有芒麦类作物成熟。夏至:夏天来临。小暑: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刻。

3、秋处露秋寒霜降:分别指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秋:秋季到来。处暑:处暑是炎热的暑天结束了。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秋分:昼夜平分。寒露:露水以寒。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4、冬雪雪冬小大寒:分别指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下雪。大雪:雪量增多,地面积雪。冬至:寒冬天来临。小寒:开始寒冷。大寒:最冷的时候。

5、上半年来六、廿一指的是:前半年每个月节气一般是在6号和21号。

6、下半年是八、廿三指的是:后半年每个月节气一般是在8号和23号。

7、每月两节不变更指的是:每个月都有两个节气(全年)。

8、最多相差一两天指的是:节气时间和预测时间相差不会超过一到两天。 



现将2020年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太阳所在位置以及公历日期的精确时间列表如下:

2020/01/06 05:30:04.41 小寒 太阳黄经285°

2020/01/20 22:54:38.09 大寒 太阳黄经300°

2020/02/04 17:03:17.81 立春 太阳黄经315°

2020/02/19 12:56:58.15 雨水 太阳黄经330°

2020/03/05 10:56:51.19 惊蛰 太阳黄经345°

2020/03/20 11:49:35.11 春分 太阳黄经0°

2020/04/04 15:38:08.09 清明 太阳黄经15°

2020/04/19 22:45:26.88 谷雨 太阳黄经30°

2020/05/05 08:51:21.26 立夏 太阳黄经45°

2020/05/20 21:49:15.09 小满 太阳黄经60°

2020/06/05 12:58:23.66 芒种 太阳黄经75°

2020/06/21 05:43:38.67 夏至 太阳黄经90°

2020/07/06 23:14:25.21 小暑 太阳黄经105°

2020/07/22 16:36:50.27 大暑 太阳黄经120°

2020/08/07 09:06:09.21 立秋 太阳黄经135°

2020/08/22 23:44:53.73 处暑 太阳黄经150°

2020/09/07 12:08:00.80 白露 太阳黄经165°

2020/09/22 21:30:36.93 秋分 太阳黄经180°

2020/10/08 03:55:13.62 寒露 太阳黄经195°

2020/10/23 06:59:30.22 霜降 太阳黄经210°

2020/11/07 07:13:53.14 立冬 太阳黄经225°

2020/11/22 04:39:43.37 小雪 太阳黄经240°

2020/12/07 00:09:28.20 大雪 太阳黄经255°

2020/12/21 18:02:18.27 冬至 太阳黄经270°


二十四节气故事与习俗


1、立春 

2月4日前后,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这个节令有迎春行春的庆贺祭典与活动,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的吃春饼、春盘、咬萝卜之习俗等。

古时,“打牛”仪式是由县府执行。打牛的前一天,先把土牛放在县城东门外前,称为“立牛”,其旁要立一个携带农具挥鞭吆牛的假人做“耕夫”,以此表示春令的到来,农事宜提前准备。那个假人“耕夫”被称作“芒神”。那“耕夫”如站在牛前,表示春令早来应早些备耕;“耕夫”立在牛后,则表示春令迟到;若人牛并行,则春令适中。立春日当天,各官府要奉上肉果食品于芒神土牛前,于正午时举行隆重的“打牛”仪式。吏民击鼓,由官员执红绿鞭或柳枝鞭打土牛三下,然后交给下属吏与农民轮流鞭打,把土牛打得越碎越好,以示人们对春天的热爱。随后,人们欢笑着抢土牛的土块带回家入牲圈,象征槽头兴旺。据说当天如天晴,表示万民高兴;若天明遇雨,则表示晦气不利,预示这一年年景不佳。


2、雨水

2月18日—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在雨水这天,在民间有一项特具风趣的活动,叫“拉保保”。“保保”就是干爹、契爷的意思。而雨水节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

古时候,人们都有一个为自己儿女求神问卦的习惯,看看自己儿女命相如何,需不需要找个干爹(契爷)。而找干爹(契爷)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儿女顺利,健康成长。于是便有了雨水节拉保保的活动。此举一年复一年,久而成为一方之俗。


3、惊蛰

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

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在惊蛰这一天,民间有“打小人”驱赶霉运的习俗。

惊蛰象征农历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每年惊蛰那天便会出现一个有趣的场景:妇人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说“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浑身抖,打到你食亲野都呕”的打小人咒语。

打小人的目的,就是要希望他们知难而退及抒发个人内心的不忿。


4、春分

每年的3月21日(或22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此时,春暖花开,阳光明媚。

在春分那一天,有“竖蛋”的民间习俗。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目前尚难考证。不过其玩法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在中国岭南一带,有一个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当地百姓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5、清明

每年4月5日前后,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在清明节这一天,扫墓祭祖、踏青赏春、植树种草等传统习俗,自不必说。

清明是节气与节日的合体,节气是“天时”,是纯粹的自然时间,节日是“人时”,它是社会文化的时间选择。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最初主要为时令的标志,时间在冬至后一百零七日、春分后十五日,公历的4月5日前后。《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清明”节气由此得名。清明是春天的节气,春天是四季之始,也是农业播种的时节,民谚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农业是传统社会的主业,为了农事的丰收,除了祈求自然风调雨顺外,还得请祖先保佑,因此在清明时节逐渐形成春祭的传统。


6、谷雨

4月20日前后,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关于谷雨的来历,在唐代高宗年间流传着这样一个凄婉的传说。

有位叫谷雨的年轻人,水性很好。有一次他的家乡曹州发大水,他凭借着这个本领救出了村民,还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一颗牡丹花,并拜托一位花匠师傅好好地栽养。

几年后,谷雨的母亲得了重病,谷雨一边要照顾母亲,一边要做事,很是辛苦。这时有位美丽的女子出现在他的家里,并每天都来照看他的母亲,谷雨与这位女子日久生情,就在谷雨想提出与这位姑娘成亲的时候,却得知这位美丽的姑娘是位牡丹仙子,而正是几年前他救起来的那颗牡丹。牡丹仙女和谷雨约定:“待到明年四月八,奴到谷门去安家。”

 后来,牡丹花仙的仇人秃鹰得了重病,逼迫牡丹姐妹为其酿造花蕊丹酒医病。牡丹姐妹不愿取自己身上的血,酿下丹酒供恶贼饮用,却被秃鹰抓走关押。谷雨历尽艰险,在自己生日那天,终于闯入魔洞战胜秃鹰,救出了众花仙。当大家准备回家时,尚未咽气的秃鹰一支暗剑刺中了谷雨。牡丹仙女恼怒万分,拿起谷雨的板斧,将垂死挣扎的秃鹰砍成了肉泥!回转身来,抱起谷雨的尸体,泣不成声。谷雨以自己的性命救了这些花仙的生命。

谷雨死了。他生在谷雨,死在谷雨,遇难时年仅二十一岁,谷雨被埋葬在花匠的百花园中。从此,牡丹和众花仙都在曹州安了家,每逢谷雨时节,牡丹就要开放,表示她们对谷雨的怀念。



1、立夏

5月5日或6日“立夏”。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在我国沿海一带,立夏这一天有“斗蛋”的民俗。是日中午,家家户户都要煮好鸡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

立夏这一天还有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个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打秤花只能里打出(即从小数打到大数),不能外打里。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

立夏之日的“秤人”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起源于三国时代。立夏秤人会给人们带来福气,人们也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


2、小满

5月20日或21日交“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在小满这一天,有“抢水”与“祭车神”的习俗。旧时水车车水排灌为农村大事。谚云:“小满动三车(三车指的是丝车、油车、水车)。”水车于小满时启动。此前,农户以村圩为单位举行“抢水”仪式,行于海宁一带,有演习之意。多由年长执事者约集各户,确定日期,安排准备,至是日黎明即群行出动,燃起火把,于水车基上吃麦糕、麦饼、麦团。待执事者以鼓锣为号,群以击器相和,踏上小河汉上事先装好的水车,数十辆一齐踏动,把河水引灌入田,至河浜水光方止。

 “祭车神”亦为农村古俗,传说“车神”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于车基上置鱼肉、香烛等祭拜之物,特殊之处为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时泼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这些习俗表明了农民对水利排灌的重视。



3、芒种

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芒种这一天,人们在耕播种作的空余,忙里偷闲,有“送花神”的习俗。

为她饯行,以示感激。《红楼梦》第二十七回,非常生动地描写了这个为花神饯行的场面,具有很浓郁的民俗意味:

 “至次日乃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这日,都要摆设各种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

如何为花神饯行呢?现代人已经少有人知了,但号称“百科全书”的《红楼梦》,却给我们提供了形象的资料:

“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从中可看出,大户人家在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壮观场面。

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对大自然的一种亲近感,表现出对生态的敏感和重视。



4、夏至

6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在夏至这一天,无锡地区则兴吃馄饨。古时夏至这天,人们纷纷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至清代,夏至祭神更为盛行,是日民间须吃面食,以示敬神。由此可见,夏至这天,北方人吃面条也好,无锡人吃馄饨也好,都是虔诚祭神之举。

馄饨,古人称其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而“馄饨”又与“浑沌”谐音。盘古开天,浑沌初分,吃了馄饨可得聪明。老人都说过:“夏至吃馄饨,热天不疰夏。”夏至吃馄饨,还包含了一种祈求平安的良好愿望。

史载,宋代宫廷中,每适夏至,御厨们就包出一种夏至馄饨,供帝后妃嫔食用。其实,宋代宫廷不光是夏至这个节令吃馄饨,一年之中其余二十三个节气都吃馄饨,故宋代宫廷有一道“二十四节气馄饨”的著名面点,南宋高宗尤嗜食馄饨。


5、小暑

7月7日前后,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在小暑节的前后几天,民间有“百索子撂上屋”的习俗。

百索子,又名五色丝线,端午节时系在小孩的手臂上或脖子上,认为这样可以辟邪。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在端午节的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到了六月六这一天,也就是小暑节的前两天,天下的儿童都要将端午节戴在手上的“百索子”撂上屋。这是为什么呢?

相传天上的牛郎和织女,被狠心的王母娘娘用银河分离在两岸,一年中只有“七月初七”这一天可以相会。但在他们中间却横阻着一条宽阔无边的银河,又没有渡船,怎么办呢?

所以六月六这一天,天下的儿童都要将端午节戴在手上的“百索子”撂上屋让喜鹊衔去,在银河上架起一座象彩虹一样美丽的桥,以便牛郎和织女相会。“百索子撂上屋”的习俗,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6、大暑

7月23日前后,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云层增厚,雨水偏多。

在浙江台州湾一带,有“送大暑船”的习俗。

送大暑船,是浙江椒江葭芷一带的民俗。清同治年间,此地常有病疫流行,尤以大暑时节为甚。人们认为这是五位凶神所致,于是在江边建了五圣庙,更在大暑节这一天,用特制木船将供品送至椒江口外。意思很明显,即是送走瘟疫,祈求平安。

据说,早在20世纪20年代,台州湾一带的“送大暑船”以葭芷的规模最大,可谓声名远扬。每年农历大暑期间,葭芷“送大暑船”民俗正式打出“渔休节”的旗号,活动搞得十分红火。

活动的高潮是在大暑的一天到江边送“大暑船”,并伴随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兴高采烈,万民空巷。浩浩荡荡的群众队伍把一艘制作精美大纸船十分隆重地送往江边,进行送船仪式。大暑船出海时,江边鞭炮齐鸣,欢声雷动。许多人口中连连念着“送暑平安”。原先停泊在江边码头的渔轮,则一概启动,组成一支声势浩大的船队,护送大暑船出海。直到再也看不见大暑船的船影时,江边的人们才纷纷意兴未尽地踏上归程。


1、立秋

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在立秋时节,尤其是在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流传着许许多多的民间习俗。在商洛竹林关一带,就流传着“摸秋”的习俗。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伴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

习俗中有很多说法。摸到南瓜,易生男孩;摸到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按照传统风俗,这个夜里,瓜豆任人采摘,田园主人不得责怪。姑嫂归家再迟,家长也不许非难。

中秋节夜里,孩子们在月亮还未出来时,照例钻进附近的秋田里,摸一样东西回家。如果摸到葱,父母就认为这孩子长大后很聪明;如果摸到瓜果,父母就认为孩子将来不愁吃喝,事事顺利。人们视“摸秋”为游戏,不作偷盗行为论处。

商南县的居民,在中秋节的晚上,吃罢月饼后,不肯长高的小孩去摸高梁;没有男孩的人家去摸茄子;没有女孩的人家去摸辣子;小孩不聪明的人家去摸葱。此俗清代以前就有,民国以来仍流传在民间。


2、处暑

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在处暑时节,正值农历七月十五左右,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此时在台湾,就有“拜好兄弟”的习俗。

台湾民间俗称孤魂野鬼为“好兄弟”,中元节普渡孤魂野鬼就称为“拜好兄弟”。这个习俗来源于“目莲救母”的故事:

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后堕落在恶鬼道,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目犍莲于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

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这便是台湾普渡“拜好兄弟”的由来。



3、白露

9月8日前后,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关于白露节的来历,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传说白露是一个手艺十分了得的御厨,盖世无双,连最爱挑剔的皇帝都没有二话。一日,皇帝问白露:“这天下什么最好吃?”白露答:“盐!”皇帝本来是想炫耀自己拥有的“山珍海味”,而白露竟然夸的是连平民百姓都看得普遍的“盐”。盐怎么“最好吃”?蔑视皇权,这是“欺君之罪”呀!皇帝一气之下杀了白露,且告知御膳房,七日内不得用盐。

 一连七日,山珍海味没了盐,变得索然无味。皇帝越吃越想吐,方知错杀了白露。皇帝好后悔,就用御笔在素绢上写下“错斩露七日已无天日”几个大字。正巧有大臣来拜见,皇帝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后悔”,就慌忙中烧了字绢。这一烧,正好被路过的城隍爷收下。城隍爷上天呈给玉帝,玉帝“准奏”,故就有了纪念白露的“白露节”。


4、秋分

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在秋分时节,是传统的“祭月节”。我国自古就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

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5、寒露

10月8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寒露时节前后,恰逢九九重阳之日。众所周知,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时节的习俗。

关于重阳节登高的习俗,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

据说东汉时汝南一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感于百姓的疾苦,想要救黎民于水火。于是拜道长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初九日,瘟魔又要害人,并嘱咐桓景回去搭救乡亲:“九日离家登高,把茱萸装入红布袋,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即能战胜瘟魔。”

桓景回家,遍告乡亲。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汹涌澎湃,瘟魔来犯,但因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难以接近。桓景挥剑斩瘟魔于山下。傍晚,人们返回家园,见家中“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而人们因出门登高而免受灾殃。自此,重阳登高避灾,流传至今。久而久之,登高就变成了一个美好、风雅的习俗。在秋高气爽的寒露时节,登山也成了人们运动健身、感受自然的传统活动。


6、霜降

10月23日前后为“寒露”,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在我国的广西下雷镇,有“壮族霜降节”。其来源与下雷土司传说和庆丰收有关。相传土司第十四世许文英,其妻岑玉音为湖润土司的女儿,曾和其夫在清朝末年,一道骑牛到闽越沿海抗倭。因为岑玉音是骑着牛去打仗的,所以被称为“娅莫”。“娅”是壮语里对老年妇女的称呼,“莫”即黄牛。岑玉音抗敌凯旋之日正值霜降节,为纪念许文英及岑玉音,下雷人民建起玉音庙,逢霜降日,民众扛着玉音的画像,举行游神活动。节庆由此而来,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由于下雷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土司文化,使霜降节由单纯庆丰收节庆活动,发展成为祭祀民族英雄、进行商贸活动、民俗文化表演的综和性民俗活动。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壮族民俗文化,承载壮族土司文化、反侵略斗争的历史记忆。


1、立冬

11月7日前后,树叶凋零,倦鸟归巢,寒冷的冬日即将来临。

在立冬时节,有“送寒衣”的习俗。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为“送寒衣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为免先人们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这一天,人们要焚烧五色纸,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

 “送寒衣节”这一习俗,来源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相传,秦始皇时期,江南孟家湾有一女子,婷婷玉立,识书达理,年已十八岁,与一英俊男子范喜良相爱。正当两人拜堂成亲之时,抓民工的官兵赶到,将范喜良抓走,送到北方去修万里长城。孟姜女日夜思念丈夫,悲痛万分。有一天,江南飘着雪花,朔风阵阵,孟姜女打了个寒颤,心想几年来丈夫的衣服早已磨破了,哪能敌得住塞外凛冽寒风,便决心给丈夫做身寒衣亲自送去。

当孟姜女带着寒衣来到长城脚下,她万万没有想到,丈夫范喜良在一年前的冬天,活活地累死,尸骨埋在万里长城下。孟姜女一听,不禁放声大哭。她边哭边双手拍打城墙,高喊着丈夫的名字。孟姜女哭一阵惨死的丈夫,骂一阵残酷的暴君。在她愤怒的控诉声里,天空中朔风嘶吼,海浪翻滚,一齐向万里长城压了过来。忽然间天崩地裂一声巨响,万里长城塌了,露出一具白骨。孟姜女守着白骨一连哭了七天七夜,之后欲将寒衣烧掉。就在这时,只见那寒衣缓缓飘起,又渐渐下落,围着孟姜女转了三圈,便稳稳落下,覆盖在白骨上。


2、小雪

11月22日前后为“小雪”节气。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味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小雪到,吃糍粑”,是我国江南水乡的一种传统习俗。每年的这个时候,大人和孩子们都会放在嘴上唠叨着:今天几号了,还有几天就要到小雪了,谁家的糯米碾好了,谁家的还在场上晒着呢。这时候小孩子们都很兴奋,觉得就象过年似的。有时候天不作美,糯稻收晚了,大人们不准备做着吃了,可是拗不过小孩子,就想办法借得一点来做了吃,解馋哦!

 “糍粑”还有一个名称,就是“糍团”,就是用糯米在锅里烧熟成饭了,然后就用木棍把糯米饭捣成泥。在做“糍团”的隔夜,父母就把馅心和外面裹的粉都准备好了。馅心是用黑芝麻抄熟了捣碎,拌上白糖,条件好的就再放点红瓜、绿瓜、果仁等等,外面就用米粉抄熟,洒在桌面上,然后把捣烂成泥的糯米饭取出一团来,放在上面,放进馅心,再裹上,外面用米粉粘上,就不粘手了。这样,一个糍团就做好了。


3、大雪

12月7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雪量开始增多。

大雪时节,天寒地冻。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寒号鸟”的传说。

传说有一种小鸟,叫寒号鸟。这种鸟与众不同,它长着四只脚,两只光秃秃的肉翅膀,不像一般的鸟那样会飞行。夏天的时候,寒号鸟全身长满了绚丽的羽毛,样子十分美丽。寒号鸟骄傲得不得了,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漂亮的鸟了,连凤凰也不能同自己相比。于是它整天摇晃着羽毛,到处走来走去,还洋洋得意地唱着:“凤凰不如我!凤凰不如我!”

夏天过去了,秋天到来,鸟们都各自忙开了,它们有的开始结伴飞到南边,准备在那里度过温暖的冬天;有的留下来,就整天辛勤忙碌,积聚食物啦,修理窝巢啦,做好过冬的准备工作。只有寒号鸟,既没有飞到南方去的本领,又不愿辛勤劳动,仍然是整日东游西荡的,还在一个劲地到处炫耀自己身上漂亮的羽毛。

冬天终于来了,天气寒冷极了,鸟们都归到自己温暖的窝巢里。这时的寒号鸟,身上漂亮的羽毛都脱落光了。夜间,它躲在石缝里,冻得浑身直哆嗦,它不停地叫着:“好冷啊,好冷啊,等到天亮了就造个窝啊!”等到天亮后,太阳出来了,温暖的阳光一照,寒号鸟又忘记了夜晚的寒冷,于是它又不停地唱着:“得过且过!太阳下面暖和!"

寒号鸟就这样一天天地混着,过一天是一天,一直没能给自己造个窝。到了大雪时节,北风呼啸,阳光也失去了往日的温暖。寒号鸟没能混过寒冷的大雪节气,终于冻死在岩石缝里了。


4、冬至

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在中国的北方地区,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家境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语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的由来,是因为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东汉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他曾任长沙太守,后毅然辞官回乡,访病施药,大堂行医,为乡邻治病。

张仲景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5、小寒

1月5日前后,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梅花是小寒节气的第一花信,而梅花自古就是诗人们咏赞不衰的题材。咏梅诗起源于六朝,隋唐崛起,极盛于宋元,明清相继,直至今日仍余韵犹存。这些诗词或写梅品质,或咏梅风姿,或绘梅神韵,或歌梅情怀。大都立意新颖,借傲霜斗雪、不畏严寒的梅花以抒发作者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高尚情操。


6、大寒

1月20日前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在大寒节气中,其间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关于“腊八粥”的来历,众说不一。下面只是其中一个传说。

相传,在古印度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现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舍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苦行6年。

大约在公元前525年的一天,他饿得骨瘦如柴,决定不再修行。这时遇见一个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恢复了体力,于是他端坐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

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献一种“乳糜”之物的传说程式,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自此,二十四节气全部结束。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


往期精彩回顾




>>>2019年敬老助孤爱心公益活动

>>>献爱心 送温暖——2017年敬老恤孤爱心公益活动|刘傅

>>>刘傅姓来历

>>>刘傅与刘付的探索

>>>族训十则——刘傅氏族

>>>刘傅春霞在全国青年运动会上勇夺女组冠军

>>>“世界枪王”刘傅鸿峰荣归故里,村民夹道欢迎并设宴祝贺

>>>情聚山底  同心筑梦——第六届文化节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第五届文化节

>>>感恩前行 放飞梦想——第四届文化节

>>>学习改变人生 知识创造财富——第三届文化节

>>>傅鸾公的传说—刘傅广富

>>>始祖婆的传奇人生—刘傅广富

>>>义薄云天的恩祖刘荣公—刘傅广富

>>>丽川公轶事—刘傅广富

>>>东泉公小传—刘傅广富

>>>西池公小传—刘傅广富

>>>文武双全的傍三公

>>>金凤凰之乡—那鸡村|刘傅广富

>>>相思田刘傅氏

>>>百文坡村简介

>>>威名赫赫飞鼠地,富甲一方建阳公!

>>>大塘排村:以池塘多而得名的一条村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原文】哦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