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利:如何啃读一本书 | “入学课程”第八讲

李利 新网师 2024-01-09

作者 | 李  利

审核 | 李  勇

编辑 | 张明坤


各位老师好,我是新网师19级的学员李利。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如何啃读一本书》。2019年,我加入新网师,跟随郝晓东老师学习《静悄悄的革命》,开始接触批注阅读。从最开始因课程需要而批注转变为现在一种认识上的自觉,到今天也不过是三年的时间,但这三年时间的收获比我过去十几年读书的收获还要大。今天,我就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对啃读的认识和实践。请大家多多批评。

首先解释一下“啃”这个字,字典解释:“一点儿一点儿地往下咬”。啃,不求快,是一点一点的推进;啃,力求深,是一步一步的深入,在必要的时候还要借助外力和工具,但是最艰深之处往往也是最具有风味的地方。
那什么样的书需要啃读呢?大概有三类,“高高在上”的经典作品;自己读不懂的大部头;对自己有价值的急需品。这三者大多数时候是重合的。经典的作品人人都在传颂它的美名,但能够完整且准确读下来的往往是少数,停留在耳者居多,但如果能顺利读下来,其效用也是非常可观。为什么读不完?有人说读不懂,那为什么读不懂呢?有人回答是书本内容太过艰涩!
那什么是艰涩呢?一句话,就是自己现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与理解经典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之间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有人说,我不读主要是没有兴趣。这里要注意,所谓没有兴趣是了解之后食之无味而弃之,还是没有了解的能力?有的读者说这本书没价值,有可能是因为读者发现不了其中有价值的地方,无法理解其中的价值。想要填补这个距离,就需要去“啃”,在啃读中暴露自己的缺陷,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而去发现经典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啃读和兴趣没有多大关系,学习的兴趣有时是浅薄而游离不定的。读书可以因兴趣而开始,但无法因兴趣而持久。老师们可能要做好心理准备,啃读者的生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枯燥乏味、充满痛苦的,这种体验和大家加入新网师时的体验是相似的。
在新网师学习,我们不是因为兴趣而学习,而是用学习来扩大自己的兴趣辐射面,来扩充自己兴趣的理解面。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兴趣,可能是因为我们不懂。因为不懂,所以没有兴趣,因为没有兴趣,所以不去学习,这样下去,学习就难以真正精进,就会在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小圈子里面打转转,难以有所突破。
学习,是充满智力挑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定是充满困惑的。人而无惑,何以学习呢?所以,我们啃读一本书首先要有个心理准备,就是要读一本自己以前读不下去的,一本只听说过名字而翻不了几页的大部头,我们读这本书就是要通过啃读批注这本书来实现自我扩充的。啃读不是目的,啃读完一本书也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在啃读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悬置自己的偏见,敢于和顽固的自我认知碰撞,在碰撞中不断擦出新的火花。这是我说的第一点,要有心理准备。
刚才我们说的啃读是一种态度,落实到技术和方法层面,我们可以换个词——批注。批注就是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批评是一种态度,注解是一种补充。作用是帮助自己掌握书中的内容。批注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不同的人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理解。具体如何批注,我们稍后再谈,先说说批注的途径。
第一,书本批注。看到哪里,写到哪里,心脑手并用,随看随写,比较方便。看完了,也批完了。这是它的优点,省事,快捷。缺点也很明显:我们在写的时候,下笔很快,限于篇幅难以保证字迹,会稍微潦草,再次识别有些困难,后期整理不太方便,再者也不便于和他人进行交流讨论。
第二,进行电子批注。这个方法前期比较麻烦,首先需要老师们把纸质文本转化为电子文本,制作成一个word文档,然后进行逐字校对,校对的过程也是阅读的过程。我建议大家选择第二种,进行电子批注,易于保存和分享。这是我说的第二个问题,下面具体来说怎么批注。
关于批注的方法有很多,我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经验和做法。
首先是猛火煮开,慢火细温。
这是子思、朱熹从熬肉中得到的启发,我们有厨房经验的老师都了解,熬肉首先要大火煮开,再小火细温,这样肉的味道才会全部出来。读书也是如此,先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阅读全书,对书籍大略有所了解,对框架和基本观点有所认识(《曾国藩家书》)。这就要求我们在正式下笔前一定对整本书至少要速读两遍以上。
这里要注意两个关键词,整本书和速度。在精读前要对整本书有个概括的了解,无论你能不能读懂,能懂多少,都要集中时间快速完成对整本书的扫射,有个了解和脸熟,知道这本书大致有多少章节,哪些词语出现的频率比较多,最主要的,要确定两个问题。
第一,这本书到底值不值得下这么大力气来读?啃读前一定要确认书本本身的价值,特别是对“我”来说有没有价值?很多书,很经典,但对我来说可能没有用,对提升自我认知水平和实际教学可能没有帮助,那我就暂时放一放,或者是选择不那么费劲的阅读方式,这不是功利,而是经济。
第二,自己当前的水平和读懂这本书之间所具有的差距有多大。在啃读前要大致了解,自己能不能在有效时间内去填补这些差距,在填补的过程之中我们又要付出哪些时间成本和知识积淀。心里要有个谱,有的书,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我们还真读不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仅是说写作,读书也是如此。比如现代人读《论语》,没有汉唐宋清历代注释,就连最基本的文字关都难以解决。
所以在啃读批注前,一定要快速阅读整本书,至少两遍,然后确定两个问题:有没有价值;有没有能力。
第二,认同之处,拓展延伸。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常常有这种感觉:呀,这个作者说的和我心里想的一样,我也这样觉得。对于认同之处,我们可以进行拓展延伸,寻找书籍和自我之间的一个连接点,用自己的生活实例来为文本做注脚。
这里需要注意,认同本身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有可能刚开始看不懂,甚至隐隐抵触,直到经过一番努力才开始有所认识,直至理解、认同。这就要求我们特别注意,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去轻易否定作者,最起码在读完这本书之前不建议大家去否定作者。
批注阅读的核心在于对话,我们要突破文本表面的障碍来理解作者的表达,进而和作者展开对话交流。书籍作为一个固定的阅读文本,我们首先应顺着作者的思路把这段旅程走下去,遇到不理解甚至无法接受的地方,要暂时悬置自我的“偏见”,偏见不是错误的见解,但偏见对理解文本可能会产生非常困难的障碍,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尽量悬置自我的偏见,然后努力的按照作者的思路来展开思考。
我们想要认同或批判一个人、一种观点、一本书,必须先融进对方的话语体系和思维逻辑之中,先做对方的俘虏,接受对方的思想,把作者借助文本想要表达的东西给抽出来,写出来弄清楚,然后再跳出文本,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进行批判和扬弃,做阅读的君主。从俘虏到君主,这里是一个进入和走出的过程。进入文本,然后理解文本,理解不等于认同,但不理解一定难以产生反对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反对之处,谨慎批驳。
对于反对的地方,我们要大胆而谨慎的批驳,敢于结合实例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作为读者既要对经典保持尊重,但是相对于尊重经典我们更要尊重个人的真实感受,读书,是自己在读,是读给自己的。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说“先贤们的思想交流是启发灵智的盛会,但聚会只可能有一个殿堂,这就是现在。任何先贤来到这个殿堂所经历的时间没有什么不同的意义。”([英]怀特海著,徐汝舟译,教育的目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5页。)放在这里,我想把它改一改:任何伟大的思想、经典的书籍,它也需要一个交汇的场所,那就是“我”,“我”认为适合的,“我”能够认为适合的就接收,“我”认为不正确的,就从中找出事例,进行分析、批驳,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学习经典,学习专家,但一定不要盲目的崇拜经典,崇拜专家。
批注的过程是一个打破自我思维限定,不断发现自我、充实自我,纳彼方之思想为我所用的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打破权威,建立个性化认知的过程。一味的否定文本,一味地崇拜作者,都不是科学的态度,也不是阅读的态度。这其中我们的纠结、苦痛、折磨都可以成为批注的材料。
第四,不足之处,查找补充。
我们在阅读时,出现读不懂的情况是很正常的。比如我在读《人是如何学习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时,有很多词语和概念听都没听过。没关系,我们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学习的渠道和平台,没听过就去查,查完之后再来读。我们不要一看不懂就退回来,就找老师去问。每到遇到不懂的时候,正是我们学习开始的时候。查找的过程就是补足短板,学习新知的过程。怎么查,一个是百度,大部分问题可以在百度获得;再一个是中国知网,专业的问题要找专业的人,知网的文章相对百度更为专业一点。我们应养成一种意识:对不理解的地方,要学会查找专业文献,写一篇小小的“文献综述”,以读促写,以写代读。
这里我还想强调一点:在批注的过程中,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自己解决,只有当自己用尽一切办法都解决不了的时候,再去寻找同伴和导师的帮助。当我们遇到问题马上就去问别人的时候,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中断了,下次阅读同类型和同等难度的文本时,我们还是读不懂、读不下去。相反,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思考的越深入,学习就会越有价值,再经过导师的点拨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同时,阅读的能力也会随之提升,再去阅读同类文本就会简单很多。从这点来看,查找补充,应成为批注阅读的主要材料。
第五,定期总结,构建体系。
批注阅读有一个弊端:散乱,随写随批,常有灵感闪现,批注记录长留“纸”间,这是它的优点。但零散的批注长期不加总结,就容易成为垃圾。不加组织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流逝往往会褪为无效信息。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批注始于整本书,亦终于对全书的总结和概括。这个概括既是对全书的梳理,也是为阅读批注画上一个暂时的句号。
为什么说是暂时的句号呢?因为阅读是此在与彼在的交流。阅读文本是不变的,但阅读主体——阅读者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经典作品之所以能常读常新,是因为人是在不断成长的,随着人的成长和阅历的增加,对书籍的认识、理解和吸收也会发生变化。我们第一遍读,可能只能吸收30%,第二遍读就可能吸收70%。我们第一遍读对作者是完全认同,佩服得五体投地,但第二遍读就可能会有批判,有反驳。这就是阅读的变化之美。
阅读的一大魅力就在于它不仅是读者和作者的交流,它还是不同时空自我的交流。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现在的我和未来的我对同一文本的理解可能有所变化,甚至会截然相反,但这都不会否定思考的价值,因为思考是一个过程意义,而不是固定化的结果,当我们形成一个固定结果时,思考的意义反而会有所降低。
宋代欧阳修有一个读书方法,叫计字日诵。我们在对一本书进行批注前,可以先对这本书的体量有个了解,大概有多少万字,难度心里约莫有个底。不同层次的书所具有的阅读难度和花费的时间、精力是绝不相同的。在啃读前建议大家根据总字数和阅读难度、自己的知识储备情况、考虑书本的章节和课程导师所要求的任务来确定每天大致要完成的量,就像欧阳修所说的:“虽书卷浩繁,第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知?”只要每天坚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我们一定可以啃读完一本书,继而啃读完越来越多的、难度越来越大的书。
谢谢大家,我的汇报到此结束。
今晚同一时间,相约CCtalk↓↓↓


相关推荐

【2021秋】新网师“入学课程”课程选修说明

欢迎扫码关注新网师视频号↓↓↓

明早五点不见不散
◆  ◆  ◆  ◆  ◆  
投稿邮箱:xinwangshiwxgzh@163.com
投稿请附上个人简介和照片
新网师寒暑假发布招生简章(←点击查看)

点赞鼓励作者,分享传递知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