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年度宁波市科技创新10件大事邀您投票

宁波科技 2024-04-27


2022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全面发力之年。

这一年,我市锚定“以世界一流标准打造甬江科创区”,积极部署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创新制胜、争先进位工作导向愈发坚定,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推进“两个先行”、打造“六个之都”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为彰显我市科技创新“硬核”力量,市科技局面向各区(县、市)、开发园区及市级相关部门、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2022年度宁波市科技创新10件大事征集工作,遴选23项事件面向社会公众投票。

即日起至1月13日止,可通过甬派客户端、“宁波科技”微信公众号、宁波市科学技术局网站三大渠道投上您宝贵的一票,每位用户限投一次。

这一年里可入选的科技创新十件大事有哪些?等您来“揭榜”!


01

甬江科创区启动


12月29日,甬江科创区启动仪式在镇海举行。作为我市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最重要平台,甬江科创区聚焦“世界一流科创策源中心”的目标定位,以科创主平台、人才新高地、都市未来城为主体功能,重点夯实新材料、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三大基础创新优势,重点谋划海洋经济、空天经济和生命健康三个未来发展方向。甬江科创区规划重构“一区四港多组团”两岸空间和功能高度协同的新格局。“一区”为甬江科创区,是宁波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四港”为“科学港”“数创港”“青创港”“总部港”,是甬江科创区的核心功能板块。


02

我市首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获批建设


10月,科技部正式批复,支持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智能制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这是宁波首个获批建设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创新平台将依托数字化车间及未来工厂的全面数字化改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联动和智能控制等重点应用场景,打造新一代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开放共享平台,围绕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进行应用性研究开发,向企业提供技术转移和各项工业技术服务。


03

慈溪通过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验收


9月,科技部公布了首批创新型县(市)验收通过名单,浙江省共5个县(市)通过首批验收,慈溪市名列其中。近年来,慈溪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区域发展的首要位置,以创新型县(市)建设为总抓手,聚焦“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建设主题,持续打造优质科创生态,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


04

宁波硬核科技力量助力北京冬奥会


北京冬奥会期间,宁波智能制造、清洁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科技企业及科研院所自主研制的主火炬地面核心装置、光伏屋顶、氢能客车等多项科技成果在“科技冬奥”“绿色冬奥”等场景中提供硬核支撑。如浙江大丰实业有限公司为冬奥开幕式的核心环节提供核心装置系统,向全世界呈现冬奥主火炬“大雪花”点燃盛况;国家电投宁波氢能研究院研制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氢能客车,纯氢续航能力达450公里,为延庆赛区提供接驳服务;宁波光年太阳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建造、选用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逆变器产品的光伏屋顶,为延庆赛区新闻中心提供建筑采光和光伏发电双重保障,产生的绿能相当于每年减排约90吨二氧化碳。


05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团队联合探明月壤玻璃是捕获和保存氦-3气体的关键物质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联合航天五院钱学森实验室等团队,对嫦娥五号月壤颗粒中的氦原子进行探测研究,发现月壤玻璃在捕获和保存氦-3气体中发挥关键作用。据此,通过机械破碎方法有望在常温下提取气泡形式储存的氦-3,不需要加热至高温。由于钛铁矿具有弱磁性,可以通过磁筛选与其他月壤颗粒分开,便于在月球上原位开采。根据月球上钛铁矿总量估算,以气泡形式储藏的氦-3总量或高达26万吨,如果全部用于核聚变,可以满足全球2600年的能源需求。相关研究结果不但为月球上氦-3的富集机理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未来月球氦-3的原位开采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对探寻月球资源的有效利用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06

宁波科研“硬实力”为我国航天事业保驾护航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薛群基院士和王立平研究员团队承担了中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内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防腐抗菌多功能一体化涂层、舱间抽气泵高可靠与高强韧化延寿薄膜、柔性太阳翼伸展机构抗辐照损伤与低环境敏感性薄膜的研制和生产任务,为实验舱发射和运转提供了有力保障。

兵科院宁波分院理化检测中心承担为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多型号自锁阀及连接块等关键部件的电子束焊缝进行工业CT检测的重任,主要查看焊缝内部是否有气孔、裂纹或其他缺陷,为相关部件质量及可靠性提供重要保障。


07

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落户宁波


11月,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获批组建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这是我市乃至全省首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也是宁波首个国家级创新中心。根据批复,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面向石墨烯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围绕石墨烯材料规模化制备、材料产业化应用和行业质量提升等研发方向,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支撑打造贯穿石墨烯领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和价值链的创新体系,助推我国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


08

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创新合作取得新进展


6月30日,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举行。该中心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1年2月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上倡议后成立,是在科技部指导下,由宁波市人民政府牵头,宁波市科技局和宁波工程学院负责建设。研究中心着力集聚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网络,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开展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研究,提供创新合作和技术转移对接服务,打造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要素流动和成果转化的合作平台。12月15日,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智库论坛在甬举办,围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领域与重点方向、面临机遇与挑战等展开研讨。


09

宁波国家高新区在全国综合排名跃居第13位


根据科技部2021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宁波国家高新区在全国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列第13位,较2020年提升2位,创历史最好成绩,创新能力和创业活跃度单项排名全国第11位。2021年,宁波国家高新区以科技创新能级提升、高新产业升级提质为根本抓手,在发展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亩均论英雄改革等重点指标上全市领先,还获批建设科技部“企业创新积分”试点、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首批实施单位,工业互联网创新型产业集群入选科技部火炬中心2021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名单。


10

我市出台“科技惠企政策十条”,打好助企强企“组合拳”


市科技局、市建设创新型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出台《宁波市科技惠企政策十条》,从支持企业加强研发投入、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落实技术转让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承担重大科技项目、落实企业引进创新人才补助政策、加强企业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加大企业科技金融支持、落实科技创新券支持政策、支持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等10个方面提出精准支持举措,精准有效纾困惠企。


11

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300家 增幅居全省第一


202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营造更好环境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行动方案(2022-2025年)》,围绕强化源头培育等方面,提出20条具体推进举措,覆盖企业“申高-上高-上规-上市”全流程。为加速壮大科创主力军,全市上下紧盯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破万家”目标,在培育认定工作上加足马力,强服务、送辅导,挖潜量、促增量,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00家以上(同比增长68%),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5300家,较2021年增长36.4%,增幅居全省首位,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2

我市2家单位入选首批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名单




省政府发布《关于建设智能工厂操作系统等6家省技术创新中心的通知》,宁波市推荐的省智能工厂操作系统技术创新中心、省绿色智能汽车及零部件技术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占全省1/3,为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聚力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加快构建技术创新中心体系扛起宁波科技担当。5月26日,两家省技术创新中心在甬揭牌成立。


13

全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


5月18日,全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为获得2021年度市科学技术奖的92个项目(人/团队)授奖,这是我市首次召开科技奖励相关议题的大会,旨在表彰为全市科技创新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项目和个人/团队,吹响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的号角。其中,宁波市第六医院胡勇等3人/团队获市科技创新特别奖,宁波市第一医院曹超等9人获市青年科技创新奖,“高精度、复杂形状、大尺寸铁基粉末冶金零部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80个项目获市科技进步奖。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为科技创新特别奖获奖人员(团队)颁奖,其他市领导为科技进步一等奖、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奖单位和人员颁奖。


14

宁波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获科技部验收评估优秀


科技部发布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验收评估结果,宁波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成效突出,获评优秀。我市自2016年获批全国首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以来,在科技部指导及市建设创新型城市领导小组推进下,根据《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指引》,充分立足民营经济发展基础及创新需求,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宁波路径,重点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转移转化体系、加快推动科技创业、完善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推动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等方面协同发力,在民营企业“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全球创新资源协同破题”关键技术攻关模式等方面形成一批典型经验。


15

宁波市第一医院跻身医疗领域“国家队”,助力健康宁波新征程


宁波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是宁波打造 “医学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果,也是推进健康宁波,建设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又一民生实事工程。该项目将有力促进宁波心血管病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并强力支撑及辐射带动相关学科高质量发展。


16

我市首个国家创新医疗器械获准上市


鑫高益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磁共振成像系统”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获批国家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并成功上市,成为我市首个国家级创新医疗器械。该创新产品由鑫高益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诺丁汉大学和国科大宁波华美医院联合研发,近年在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和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滚动支持下,聚焦我国磁共振生产和临床应用彻底摆脱国外液氦供应的“卡脖子”难题,成功研发应用“无液氦超导磁体技术”,为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的供应安全提供保障。


17

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联合攻克聚丁烯-1成套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参与攻关的国内首套3000吨/年高等规聚丁烯-1工业示范装置顺利开车,实现72小时满负荷连续稳定运行,聚丁烯-1产量已达150吨左右,中石化镇海炼化成为全球第四家、国内第一家溶液法连续稳定生产聚丁烯-1产品的企业,成功打破高性能聚丁烯-1技术和产品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有力提升我国石化聚烯烃技术水平。聚丁烯-1被誉为“塑料黄金”,具备优异的抗蠕变性、耐环境应力开裂和抗冲击性能,在各类管材、食品及卫生产品包装等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18

镇海炼化生物航煤获全球RSB可持续认证为亚洲首家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油脂加氢路线生物航煤产品通过可持续生物材料圆桌会议认证,成为亚洲第一家获得该认证的企业。该认证表明,镇海炼化生物航煤装置原料、生产工艺及产品均符合RSB生物燃料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与标准,获得全球可持续生物材料的应用认可。生物航煤是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煤油,原料主要包括餐饮废油、动植物油脂、农林废弃物等。与传统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最高可减排50%以上。


19

江丰电子超大规格热等静压设备实现重要突破


江丰电子控股子公司宁波江丰热等静压技术有限公司制备出超大尺寸高温镍基合金产品,是目前国内单件尺寸最大的热等静压工艺超大尺寸高温镍基合金。该产品成功出炉,标志着江丰电子于2021年6月投产的超大规格热等静压设备可为我国大尺寸高温合金开发提供支持,填补国内相关领域技术空白。江丰电子超大规格热等静压设备是由江丰电子和四川航空工业川西机器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自主研制而成,实现了完全国产化,相关技术参数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制备高端液晶面板用大尺寸钼合金靶材、粉末冶金材料及航空航天等关键材料必备的设备。


20

拟穴青蟹“东方1号”获农业农村部水产新品种审定


农业农村部公布镜鲤“龙科11号”等26个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水产新品种,由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自主选育的拟穴青蟹“东方1号”新品种通过审定。“东方1号”新品种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和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研究员金中文团队,历时7年合作培育而成的全国首个青蟹水产新品种。近年来,研究团队围绕“拟穴青蟹选育与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等课题,联合华大海昌等水产种苗企业开展联合育种攻关及产业化,构建了配套的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及高产养殖技术, 2022年,青蟹种苗销售量突破5000万只,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21

 48项科技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


在7月11日举行的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2021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公布,宁波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牵头或参与完成的48项科技成果获奖,获奖总数居全省前列。其中,一等奖项目7个,充分彰显了宁波科技创新“硬实力”。近五年,我市累计已有220余项科技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新跃升。


22

国内首台百千瓦级船用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获中国船级社型式认可


6月15日,宁波绿动氢能科技研究院研发的FCPS-S120船用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获中国船级社型式认可,这是国内首台百千瓦级船用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核心设备国产化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系统额定功率120千瓦,核心部件全部为国产,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且设备满足最新检验规则和指南的要求。


23

产业技术研究院牵头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取得新突破


西工大宁波研究院牵头申报的“自主俘能多模态仿蝠鲼潜水器”项目获科技部2022年度重点研发计划立项,这是我市近年来重点引进培育的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牵头单位,首次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该项目由研究院水下无人航行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宋保维教授担任总负责人,联合西湖大学、天津大学、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宁波大学等8家水下无人航行器领域的优势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承担,面向国家海洋仿生技术装备重大需求,突破常规深海装备设计理念和运用方式,根据蝠鲼的生物组织结构与行为特性,研制新概念自主俘能多模态仿蝠鲼潜水器。







END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科技资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