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郎五庄古北音乐会

2018-03-04 大午采风 大午采风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56422czxq&width=500&height=375&auto=0


郎五庄古北音乐会,2016年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十多年前,有一户人家从郎五庄村搬出来后,村里的民间音乐会便落户在这里。 这户人家就是大午集团创始人孙大午先生一家, 他的父亲孙凯生前很喜欢古北乐,曾担任古北音乐会会长。2014年孙凯先生去世后,大午集团成立了“孙凯音乐会基金”,基金所得利息由音乐会无偿使用,以资助古北乐继续发展。音乐虽古老,但依然散发着民间独特的魅力。

"郎五庄音乐会" 是带有宗教色彩、浓缩民族文化传统的吹奏打击乐,相传源于元明之际的寺院佛教道教音乐,它是以北韵演奏的音乐,既有北方音乐的古朴粗犷,又兼备南方音乐的婉转清幽,主要用于祭祀和丧礼仪式,有管、笛、笙、云锣等传统乐器,它是以"工尺"方式记谱,传承至今。 还有一些工尺谱是带“阿口”的,连一些老的艺人都翻译不了,面临失传的危险。

郎五庄音乐会始建会于洪武九年(公元1377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是冀中笙管乐较早成立的民间音乐会。现存的历史文件是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的以“工尺”谱及带有“阿口”方式书写的乐谱,其中所记录的某些曲牌已经丢失如:《梅令》、《庆元针》、《河西走马》等,现如今的老艺人都已经忘却。现存的能够演奏的曲目有《茉莉花》、《红绣鞋》、《络金钱》、《行到章》、《正宫走马》等。

 郎五庄音乐会曲目丰富,现存的光绪三十年的那本乐谱包含2 套曲,70多套小曲,一整套打击乐,和几小打击乐。由普通流行的传统曲牌和本身独有的曲目两大类组成。其内容包括宗教佛事、民间哀乐、故事传说、封建宗法、军政事务、自然生态、节令、动物、景致与儒家学说、人物、事迹等方面。其演奏乐器包括管、笛、笙、鼓、镲、钹、铛与云锣,也有用于集合会员和出会开道的大号铜锣。其演员角色有总管、攒管、香首、师者和一般会员、会友等。其传统活动日是农历正月初一与正月十五:正月初一的演出是拜会和踩街,正月十五的演出是踩街和游庙;除此之外,平时在赶庙会和给丧事送乐以及参加汇演等活动中演出。

"音乐会"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习学者须背会所有曲牌方可接触乐器。郎五庄笙管乐曲目丰富,乐谱完整,乐手技艺精湛,在中国古代音乐及寺庙音乐与民间音乐交融衍变的研究上,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目前,郎五庄古北乐音乐会成员希望吸纳更多的有识之士和有兴趣的年轻人加入,共同传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摄影制作:雷永怀 张蒙蒙

文章:李铁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