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奋进答卷!我校发布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两周年重要成果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2024-06-14



为学深悟透笃行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回顾工作进展,展望未来征程,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勠力同心、团结奋进,5月17日,南京大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两周年成果发布会在仙林校区举行。校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谭铁牛表示,2022年5月18日,在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勉励我们大力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高瞻远瞩、情真意切、催人奋进,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南京大学的深切关爱、殷切期待,极大鼓舞和激励着南京大学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两年来,南京大学以“奋进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对每一点希望都做到深学细悟,对每一项工作都坚持真抓实干,以“南大式奋进”谱写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南大建设的新篇章。谭铁牛表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离不开党中央和上级部门的指导关爱,离不开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奋斗,离不开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



谭铁牛强调,发布成果,不仅是为了总结过去,更是为了面向未来。要以永远奋进的姿态,将持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进一步贯穿于学校管党治党各领域、教书育人各环节、办学治校全过程,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南大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要不断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打造卓越引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南大范本”;要不断强化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加强有组织科研,优化学科布局,加强产学研协同,着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要不断贡献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南大人文社会科学优势,加强“南大原创、南大名家、南大学派”建设;要不断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水平,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优化自主学术评价体系建设,助力讲好中国故事、江苏故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殷殷嘱托,弘扬光荣传统,百尺竿头、再接再厉,持续承担好立德树人、服务国家的光荣使命,以优异成绩向习近平总书记、向党中央交出合格答卷。


校党委副书记、学校办公室主任陈云松主持会议并致欢迎词。他指出,为全方位展现南京大学以“奋进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新实践新进展,南京大学举办了“积厚流广 奋进南雍——南京大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两周年成果巡展”,全景式展现学校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坚定文化自信、讲好南大故事等方面的新风貌新成就。他强调,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站在新的起点上,要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抓牢抓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常态化、长效化,以更加扎实的作为推进“奋进行动”系列部署,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效。



会上,校党委常委、党委研工部部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周济林,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王骏,科学技术处处长姜田,社会科学处处长陈冬华,国际化工作处处长谷成,人力资源处副处长(主持工作)缪峰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按照“坚持立德树人”“科技自立自强”“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留学报国人才”五大篇章,发布两年来我校相关领域主要办学成果。



坚持立德树人篇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骨干团队赴12个红色教育基地追寻革命印迹,创建实践育人基地2个、签署共建协议3项,新增合作项目近10项

  • 博士生讲师团校内外开展理论宣讲100余场,听众逾3万人次,入选2024年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获评2023年江苏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十佳研究生”“十佳研究生团队”称号

  • 1名研究生入选2023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

  • 院系党政领导、研究生辅导员、德育导师走进“三室一厅”开展活动748场次,覆盖研究生33705人次

  • 评选首批优秀研究生德育导师42名

  • 承担“国家关键领域战略人才储备招生计划”、 “工程硕博士”专项计划、“集成电路专项班”、“科研博士计划”等招生专项25项;博士招生占我校42%

  • 支持建设品牌教材13项、慕课7项、教学案例1项、课程15门,新获批教育部专业学位在线示范课程8门

  • 上线《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规范与方法》课程,辐射10余所兄弟高校

  • 完成第二批5个教育部主题案例项目结项,15个教学案例被中国专业学位案例库收录;获批立项3个教育部主题案例,1项入选教育部法学“精品案例课堂”

  • 开设《理解新时代》线上课程,2022-2023年度线上学习人数超过7000人

  • 2023年获评首批江苏省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培育)

  • 《中国哲学专题研究》获评2023年度江苏省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研究生出国交流人数较2022年实现倍增,2023年我校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共录取164人,全额资助短期访学项目43人次、国际会议资助项目64人次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生项目入选35项,位居全国高校第三

  • 201项科研创新项目获得省级立项、200项项目完成结题,累计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

  • 新增省研究生工作站示范基地1个,总数达到3个, 示范基地总数位居全省第一, 新入选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0个、省优研究生工作站1个

  • 97个跨学科课题组开展培养工作,已形成物质科学等若干跨学科交叉集群

  • 2023年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34篇,入选数持续保持第一;4篇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出版基金资助,入选数并列全国第二;4篇省优博论文的5个相关成果在《Nature》正刊发表

  • CCF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1篇,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优博提名1篇,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优博2篇、优硕1篇,江苏省计算机学会优博2篇、优硕3篇,京博科技奖-化学化工与材料京博优秀博士论文奖银奖1篇,中国电子教育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篇等

  • 获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首批入选“国优计划”,在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上作出南大贡献

本科教育

  • 在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南京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在近三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学校共获得了1个特等奖、10个一等奖、18个二等奖,成绩位居全国前列

  • 以人工智能全面赋能教育教学变革创新,发挥文理综合性优势,集全校之力建设“1+X+Y”三层次“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首开先河

  • “三室一厅”已成为提升“一站式”学生社区内涵建设的南大方案,入选2023年高校学生社区风采展示活动优秀成果工作案例

  • 涌现全国高校最美辅导员、江苏省高校最美辅导员各1人,教育部思政工作精品项目、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各1项

  • 新增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支、全国高校本科教学竞赛一等奖2人、中国五四青年奖章2人、全国巾帼文明岗1个、全国巾帼建功标兵1人、省五四青年奖章4人、省五一劳动奖章3人

  • 《以美育人,向美而行——南京大学校园红色戏剧的探索与实践》荣获江苏省高校美育改革创新案例特等奖

  • 探索学生评价改革,启动实施综合评价成绩单制度,包括励学成绩单(学业成绩单)、敦行成绩单(五育成绩单)和诚朴成绩单(诚信成绩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获评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十佳典型案例

  • “五育项目”已累计立项647项,包含各类活动16220个,参与本科生共计219353人次

  • 发起并主办“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作品征集活动,2022年收到574所高校提交的2071份作品,2023年收到823所高校提交的5111份作品

  •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累计推送约330人次赴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原子能机构等20余个国际组织实习,2023年3人入职联合国系统




科技自立自强篇

  • 全面启动苏州校区,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增4个国家级平台、16个省部级平台

  • 成立集成电路学院,构建集成电路领域创新集群

  • 培育原子极限微制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屡创转换效率世界新纪录,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 世界上首次探测到引力子激发 

  • “羲和号”太阳卫星成果丰硕,实现五个“国际首次”

  • 主导制定工业回用水国际标准,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ISO卓越贡献奖

  • 南京大学工业废水治理技术与装备团队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表彰

  • 以第一或通讯单位发表Nature、Science正刊论文21篇,成为中国第五所在Nature、Science上年度发表论文超过10篇的大学

  • Nature Index 指数位居全球高校第4位

  • 2023年科研总经费突破25亿元,横向研发经费超8亿元,均较2021年增长近一倍

  • 获批首个国家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 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数位列全国第六位

  • 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14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16项,有重大影响的国际国内科技奖励30余项

  • 谭铁牛院士荣获国际模式识别领域最高奖傅京孙奖,沈树忠院士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2022年以来,学校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19家,合作经费2.8亿元

  • 南京大学-中国移动联合研究院1.5亿元合作经费创历史新高




坚定文化自信篇

  • 数据智能与交叉创新实验室成功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

  •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南京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成功入选首批教育部、国家文物局批准设立的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平台“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

  • 南京大学华智全球治理研究院、江苏新时代自贸研究院、江苏数字经济研究院等三所机构入选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

  • 南京大学江苏安全发展与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入选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

  • 南大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莫砺锋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以《普及古典名著弘扬传统文化》为题发言;华涛教授在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讨会上进行专题发言

  • 获批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 成立全国首家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院

  • 《社会科学杂志》《会计学季刊》在香港创刊;《南大区域国别研究》《翻译研究》《逻辑学动态与评论》等一批特色集刊正式创刊;《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期刊

  • 2022、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数分别位列全国高校第四、第三

  • 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3项(2项重大,1项特别委托)

  • 新增2023年度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重大项目3项,立项数位列全国高校第一

  • 128项成果获江苏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总数及各类获奖数量继续蝉联全省高校榜首

  • 2022年以来,南京大学文科学者在《中国社会科学》发文11篇。《中国社会科学》发文数量稳居全国高校第一方阵

  • 2022-2023年,南大文科教师35项成果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 瞄准新研究领域和新学科增长点,培育组建以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为目标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形成了18支组织结构合理的“名家团队”

  • 成立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大学理论研究基地,并在高校中成立首家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院

  • 推出《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史》《中国式现代化论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等一批党的创新理论标志性成果

  • 出版《程千帆全集》《周勋初文集》《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古代文学)》《抗日战争专题研究》《文化自觉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江苏新文学史》《南京佛教通史》《海上丝绸之路文献集成·历代史籍编》等系列文丛;《回到海德格尔》日文版、《当代中国的视觉文化研究》英文版、《中国社会治理》西里尔文版等一批具有广泛学术影响的译作出版

  • 南京大学主持发掘的“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考古项目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持续推进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历史全景评价,完成了CSSCI精选英文版(2021-2022)的研制工作

  • 2022年以来,百余篇咨政报告获采纳和批示

  • 与光明日报联合创办的新型智库治理论坛,持续发布CTTI智库索引,在智库评价领域走在前列



讲好中国故事篇

  • 南京大学携手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共建南京大学“南京﹣赫尔辛基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学院”(简称“南京大学南赫学院”),南赫学院依托两校优势学科,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塑造具有卓越学识、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拔尖人才

  • 南京大学与英国剑桥大学共同发起开展"全球人文计划",与英国利兹大学开展双向博士联合培养双学位项目等,全面推进深度合作

  • 南京大学与牛津大学、布里斯托大学等共建地学大数据与地球演化研究全球合作平台

  • 南京大学支持与美国化学会(ACS)合作创办Chemical & Biomedical Imaging

  • 举办2022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二十一世纪学术联盟(AC21)国际论坛、第十一届亚洲大学校长论坛,召开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区域合作研讨会

  • 多年连续举办“南京大学全球视野周暨全球教育展”活动,维护与世界知名高校及顶尖科研机构的友好合作关系,提升南大国际美誉度和学术影响力

  • 南京大学民族乐团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澳洲等五大洲进行巡演,“让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 执行“港澳与内地大中小学师生交流计划大学生项目”,打造《台港澳青年文化讲堂》品牌金课

  • 南京大学与法国阿尔多瓦大学在卢浮宫(朗斯分馆)“中国花园”项目上取得重要成果

  • 南京大学吴为山教授的雕塑作品、孙晓云教授的书法作品亮相”从北京到巴黎——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中国艺术大展

  • 文学院稻畑耕一郎教授荣获十六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物理学院克雷格·罗伯茨教授获2022年度“江苏省人民友好使者”荣誉称号

  • 牵头成立江苏高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联盟



留学报国人才篇

  • 行动1:“全球引才提升”行动。召开全球人才交流会,海外人才数量、质量整体提升,申报数增长75%,在全国高校处于领先位置

  • 行动2:“人才发展促进”行动。成立“南京大学青年人才发展促进会”,开展学术沙龙、青年论坛,促进学科交叉、跨学科团队建设,组织校领导面对面午餐会,学术大咖、资深专家一对一指导交流,加快青年学者成长成才

  • 行动3:“人才生态创优”行动。设立“南京大学伯乐奖”;举办青年学者论坛暨开放日活动,参会人数创历史新高,引才人数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发布会的第一阶段,南京大学副校长陆延青,南京江北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伟,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党委常委、中华儿女报刊社副社长彭晓春,江苏省国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董梁,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力等签署或见证了校地校企合作意向备忘录。彭晓春代表中国青年出版社向南大学生代表赠送图书《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沈树忠,南京大学相关部处院系代表与苏州深时数字地球研究中心、南京鼓楼医院、深圳大学、南京市文投集团开启“深时数字地球”“南京生物与医学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改革开放基础数据集成大系”“数字人文与城市创新研究”等行动或计划。




南京大学出版社发起并与社科处、人资处共同启动“南京大学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青年学者成长计划”;计划将为我校投身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的优秀青年学者提供学术生涯提升培训和一对一资深导师等支持举措。



在发布会第二阶段,党委宣传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本科生院、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人力资源处、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办公室、南赫学院相关负责人分别就大家关注的研究生思想引领与博士生讲师团建设、AI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本科招生新亮点新变化、深化有组织科研、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进展、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与海外人才引进、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南赫学院建设进展与发展前景等问题与媒体代表进行了交流。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社、中国社会科学报等中央媒体驻苏机构代表,新华日报、省广播电视总台、南京广播电视台、江苏教育报、江苏科技报、南京日报、南京晨报、现代快报、扬子晚报等主流媒体及其新媒体平台代表,部分地方政府与企事业单位代表,以及南京大学相关部处院系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参加会议。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当日,与会嘉宾、媒体记者等还参观了“积厚流广 奋进南雍——南京大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两周年成果巡展”。巡展全方位展现了南京大学以“奋进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新实践新进展;全景式讲述了我校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坚定文化自信”“讲好南大故事”等方面的新风貌新成就;生动地彰显了全校师生员工拼搏实干、开拓进取的奋进精神。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精彩荐读

点击图片阅读:

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两周年报告会召开



点击图片阅读:

南京大学召开“管理提质增效年”工作推进会


点击图片阅读:

动动眼球就能“控制”世界?来看南大研究新发现


文字: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摄影:佘治骏

编辑:杨从忠

责编:王   俊 李烨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