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十年,那些闪耀的时刻


四十年,在时间的长河中,也许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然而,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四十年,足以书写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的力量让莆田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丰饶而美丽,开放而自信,和谐而文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珍爱她的传统,见证她的成长,也创造她的未来。回首四十年,就让我们记住那一个个闪耀的时刻吧。

1983年9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莆田市。11月1日,中共莆田市委、莆田市人民政府正式对外办公。那一年,中国的大街小巷都在传唱《在希望的田野上》,古老的“文献名邦”开启了她崭新的城市史。

莆田市文化名家

莆田市摄影家协会/电影电视家协会

副主席 连中凯我是1983年9月出生的,与莆田市同龄,所以爱莆田是我的基因。所以也希望我们的作品能通过艺术的表达,把这座城市的文化向全世界展示。


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五年,连中凯回到了莆田,在他的镜头中,莆田美得令人感动。四十年来,莆田市在传承特色风貌、优化生态美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上作出了持之以恒的努力。2023年,莆田市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5年12月15日,晋京参加全国戏剧观摩演出的莆仙戏《秋风辞》,荣获剧本创作一等奖、舞美设计一等奖,被誉为“历史剧创作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一年后,莆仙戏《新亭泪》《鸭子丑小传》《晋宫寒月》再次晋京展演。这些剧目饮誉京城,轰动全国,并连获大奖,古老的莆仙戏焕发出新的光彩。

2000年,在《晋宫寒月》里扮演骊姬的王少媛凭着莆仙戏《叶李娘》获得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时隔21年,莆仙戏演员黄艳艳凭借《踏伞行》再次摘得第三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次年,莆仙戏《踏伞行》荣获“文华大奖”。
二十大代表第三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国家一级演员 黄艳艳

虽然我获得了很高的荣誉,但是这不完全属于我个人。它属于千年的莆仙戏文化,属于许许多多热爱我们这个城市的人们。

1987年7月7日,莆田啤酒厂建成投产,主导产品为雪津啤酒。30年后,经过改制后的英博雪津啤酒有限公司总厂成为亚洲最大的啤酒基地。

建市40年来,莆田市逐步形成了食品加工业、鞋服产业、工艺美术业三大传统行业,莆田市也因此拥有了“中国鞋都”“中国木雕之城”“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等国家级区域品牌称号,与此同时,莆田还是全国三大银饰交易市场之一、三大油画产业基地之一和全球最大的沉香檀香木雕交易集散地。

莆田市发改委工业发展科

科长 郑树

在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我们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包括三大传统优势产业,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大经济新动能,实现了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1988年1月26日,国务院批准莆田市为经济开放区。这一决定,为莆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港口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莆田市因港而立,依海而兴,从建市之初的“开发湄洲湾,振兴莆田市”到今天的“以港兴城,打造通江达海战略港城”,莆田市走过了40年大力发展港口经济的历程。

福建省罗屿港口开发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邹奥青

目前湄洲湾为我省打造的大型干散货集散中心,按“十四五”统一规划,在2025年形成“三装两卸”的整体布局,吞吐能力达5000万吨以上。


1997年1月24日至5月5日,湄洲妈祖祖庙金身赴台湾巡安102天,受到上千万民众的朝拜。创下了两岸恢复交流以后,时间最长、覆盖区域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记录,成为两岸交流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2006年,妈祖祭典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9月,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2016年,妈祖文化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同年,第一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成功举办。

2023年9月,“瓣香湄洲·福佑兴化”——海峡两岸同胞护驾湄洲妈祖金身巡安莆田活动成功掀起了一股“妈祖热”。妈祖文化的“朋友圈”“同心圆”“合作面”越来越广。

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

秘书长 李少霞

跟着妈祖走,我走过很多路,也见过很多人,一次又一次地出发,一次又一次地感动,让我觉得自己为弘扬妈祖文化所做的工作是特别有意义。


1999年的冬季特别寒冷,12月27日那天,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在木兰溪防洪工程开工现场参加劳动。

这一幕珍贵场景永远留在了莆田人的记忆里。在习近平同志的亲自擘画和推动下,莆田市开启了木兰溪全流域综合治理的历程。

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木兰溪岸青水碧,风光旖旎,实现了从“水患之河”到“安全之河”再到“生态之河”“幸福之河”的转变。2023年7月,木兰溪更是经受了超级台风“杜苏芮”的考验,书写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木兰溪样本”。
2002年3月21日,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莆田学院,这是莆田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本科大学。时至今日,莆田学院拥有58个本科专业以及新闻与传播、机械、资源与环境等三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和医疗是最大的民生。建市40年来,莆田市持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莆田市的卫生健康事业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公共卫生全面发展,医疗改革持续深化,“健康莆田〞共建共享。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 80.76 岁,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莆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病预防控制科

科长 许怡麟

2020—2022年,我们经历了疫情三年,这对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三年疫情,全市卫健系统接近两万名的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上下齐心、众志成城,出色地完成了各项疫情防控任务。


2010年4月,福厦铁路正式通车运营,这标志着我市告别“手无寸铁”的历史。

交通如同一个城市的镜子,它映射出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1999年,莆田市第一条高速公路——福泉高速公路莆田段建成通车;2007年,莆田市实现村村通水泥路;2009年,莆田市实现县县通高速路;2013年,国家一级快速铁路干线向莆铁路莆田段开通;2023年,福厦高铁开通运营,这是我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跨海铁路,莆田市由此开启了全新的“高铁”时代。
2017年11月,莆田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曾经的“海滨邹鲁、文献名邦”在新时代书写了自己的新形象。2020年,莆田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莆田市委文明办创城办

负责人 王建伟

通过创城,这几年莆田发生了可喜变化,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观,公共服务保障明显优化,城市治理效能明显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党员干部的作风明显提振,常态长效的机制明显强化。

文明是一个城市的面貌也是一个城市的温度。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人们提高了对自己生活城市的认同感,他们乐于用自己的双手来守护这个城市的和谐与安宁、公平与正义、爱与美。

2020年12月,莆田市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湄洲岛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是对台交流的前沿平台。保护好湄洲岛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为了这一嘱托,莆田市始终把保护好湄洲岛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方位保护好自然生态、海洋沙滩和妈祖文化,推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莆田市文旅局

党组书记 局长 刘晶洁

全市文旅工作将彰显莆田特色的“文旅+”和“+文旅”发展路径,打造两岛、三湾、一带、多区多点的滨海旅游休闲带,持续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景观带和北部山脉生态旅游带,加快建设绿色高质量先行市。


2022年莆田市实施的“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市委组织部组织二科科长 林新聪

莆田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主要是要构建党组织领导为核心的基层治理体系,构建群众共建、共享、共治的基层治理格局,推动党的组织体系向基层末端延伸,推动资源力量向基层一线下沉。


科技赋能是推动“党建引领 夯基惠民”工程的重要力量,2022年,莆田市创新推进 “全市一张图 全域数字化”,创新汇聚整合各级各部门业务数据,实施数字智治、数字赋能、数字筑基、数宇惠民、数字驱动等五大工程,实现数据共建、共享、共用。

莆田市数字办

总工程师 唐志芳

通过数据的汇聚,治理开发服务,有效地赋能于基层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安全生产、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这对于探索建设数字政府改革的莆田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生四十而不惑。一个城市的四十年正是走向成熟和辉煌的时刻。妈祖故里文化名城、山水诗画生态韵城、匠心智造产业新城、通江达海战略港城……莆田未来的蓝图已经绘就,就让我们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在广阔的新征程上再相会!


编辑:黄斌

更多资讯





点个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