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二)“言”传不如“身”教 (一位肢体行为治疗师的中国行)

Ulrich Sollmann 同馨济慈2009 2021-05-02

转载自 http://www.sollmann-online.de/chinese

2

             匕

“言”传不如“身”教

(一位肢体行为治疗师的中国行)

Ulrich Sollmann

           阝           

                              廴              匚

作者

Ulrich Sollmann

身体心理治疗师,管理者,政治家和教练的咨询顾问; 德国心理治疗学院院长,德国生物能量分析协会主席,“你一动,我就懂-身体知道答案”一书的作者。


在中国的视频:http://www.iepsy.com/course/352


更多关于

Ulrich Sollmann 

的信息

www.sollmann.cn 

www.body-languages.net


             彑

2

老城漫步

         夂                 

幸运的是我不懂这里的语言。我只会说英语和德语。偶尔听到几个英文单词,但我更多的是关注人们之间的互动而不是语言表达的意义。人们都走着自己的路,忙着自己的事,并没有过多的关注我,但偶尔扫过来的眼神看得出他们把我当作一个异类。我还是感觉有些异样的眼光在打量我,即使他们的眼睛通常并不是直接望向我。最初,当我卷入到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时,我只能茫然的站在那里,四处张望。当然我是一个异类,别人会注意到我是个老外,我自己也会有陌生的感觉。没多久,我就锻炼出了很好的方向感。我想要去哪的时候我知道该往哪走。我可以肯定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我确信即使偶尔迷路,我也能自己解决问题。


举个形象的例子。1976年在去印度和尼泊尔的路上,我总希望能遇到一些“智者”,他们坐在一些千年古树下,看起来像是在等着我,和我谈话,让我顿悟。太离谱了。我并没有遇到这样的智者。起初感到有些失望,没有遇到这样的智者,可以通过我的经历给我指一条明路。但智者真的如我所想的那般智慧吗?我并不确定,还是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吧。意料之外的,我目睹了人们快乐玩耍和运动(纸牌、麻将、踢毽子等)的场景。这些活动中的人参与度很高,或是精神高度集中的,或是气氛轻松愉快的。人们随意的在路边找块阴凉的地方就可以玩。以踢毽子为例,大家会站成一个圈,只能用脚把毽子踢向空中,一个人将毽子向另一个人踢过去,另一个接住再踢向下一个人。人们的动作是如此优雅和轻松,这让我很诧异。这种和谐、轻松的氛围和舒展的身体在街上行色匆匆的人流中是无法感受到,甚至无法想象的。此外,毽子很少掉在地上,这一点我是做不到的。

有好几次我看到老人坐在轮椅上在家门口坐着,有年轻人在周围照顾着。其中的一些老人看起来病的很严重,也很享受这样日复一日的照料。他们也对这种重复似乎也习以为常。年轻人们在做着显然不是很令人舒服的事情,如洗脏脚或不停的调整轮椅的方向,直到老人家满意。这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还有一些老人毫无反应,他们目光呆滞,空洞。但这毫不影响年轻人推轮椅的行为。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讲,这已经成为习惯化的动作。给我的感觉是我并不怀疑这些年轻人对这些老人的态度是平和、接纳的。当人们交谈时,或者是轻声的(欧洲人认为“正常的”音量),或者是大声的、富有攻击性的。如果人们轻声交谈,我会感觉自己是可以加入其中的,而如果人们很大声的说话,我会惊讶、不知所措。过大的音量,对我来讲毫无疑问传递着危险、攻击性的信息(即使我并没有听到任何意味着危险的词汇)。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开始怀疑到底什么是“正常的”音量。中国人在某种社会情境下或等级关系分明的情境下,缄默可能是正常的。而进入私人空间时,语调上会有所表现,他们的声音可能会时高时低。即使在人群中,人们打电话时也会制造出这种私人空间。如果你听到一个人突然对着电话大喊,你可以想象出电话另一端的人一定会愤怒或充满恐惧。这种经历让我感觉人们即使不在同一空间,也可能有很紧密的联系。这种关系的建立与西方文化下人们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不同。

来北京的第二天晚上,我去一家蒙古餐厅用餐,就有机会体会一次人们交谈时的这种大声和轻声,亲密和距离感,私人空间和他人空间。我点了一份蒙古火锅,但其实并不是很清楚具体都有些什么东西,应该怎么吃。在这个陌生的文化中,我自发的并且成功的实现了非语言的交流,我完全是凭借菜单上的图片,用手指给服务员我想要点什么餐。吃饭期间,我打量着这间餐厅。如果没记错的话,餐厅里只有男人,通常是多人一桌,有的还赤裸着上身。我作为一个老外的到来,引起他们的大笑和大声畅谈,实际上他们一直这样大声的交谈。他们的行为好像在自己家,在自己的饭桌上一样。我注意到坐在不同桌的人之间并不认识,但他们表现的却好像这是他们的“共同场所的家”。他们如此大声的交谈,我猜想他们在家应该也是如此。这些人一方面在嘲笑我,但同时又友好的同我打招呼,至少我把他们的手势解释为友好。正如我在亚洲经常遇到的,人们会盯着我的手指,看我如何完成他们习以为常的动作(幸好我可以很好的用筷子吃饭)。他们的眼神如此直接、亲密、友好,让我除了自我感觉良好外不作他想。尽管我们的桌子之间存在着空间距离,但情感上他们似乎已经将我纳入了他们的私人空间。


被这样的注视着,让我想起了之前一些尴尬的经历。而现在,我享受这种社会情境,并且过不了几个小时,我就可以舒舒服服的回到北京的家中了。偏见一直存在,直到你真的踏上了这片土地。令我惊讶的是,我很快就摆脱了我作为一个老外,身处一群无名的中国人之间的这种感觉。我之前以为在地铁里的大部分中国人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这里忽略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的身高,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对中国人的偏见。这其实并不容易。北京并不代表中国。中国人之间也有个体差异。有各种各样的中国式面孔,精明的、无精打采的或带着迷人微笑的。更不用提眼神了,每个人眼睛里所传递的神情都是不同的。我发现街上有越来越多这种给我新鲜感觉的眼神,让我总是频频回望。因为我很好奇,有着这样目光的人是什么样子的。在我回望的时候发现也有很多人在回头看我。傍晚在护城河附近独自漫步是极好的享受。周末就可以到处去逛逛了,尤其是历史文化悠久的景点、湖泊和公园,各种长廊和不停整修的景观。很安静,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背后推动着。这些地方总是会有些活动,平淡却又愉悦的,无声无息的在忙碌着。一些人和谐的出现在这画面中,好像他们一直在那,也将继续在这里一样。他们是这大自然的一部分,而大自然也喜欢为这里的人们提供安全的场所,供他们无声的忙碌。


短期的民族研究学家当然这并不适合我,付出这样的努力对我来讲是种挑战,我只是讲讲我的一些直接体验,算一点“小小的人种学研究”。我的一些直接体验和经历可以让我洞察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我的这些观点虽然是随机产生的,但我也是谨慎对待的。“如果我们要了解人们的心灵,我们会发现我们所能了解的只是这些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而不同人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个体差异。通过认识个体差异(差异的量、性质、基本含义),我们可以建构一个关于人类本质的概念,这个概念更多是统计意义上而不是我们原始推断的,这个概念会包含两个方面:“现象和现象背后的真实意义”(Clifford u. Gertz, 1973,“解读文化”节选) 。我尝试用“自下而上“的视角来获得一些直接经验。 ”自下而上“意味着我要亲自上路,在行走过程中去体会; ”自下而上“也意味着我不是一味的依赖翻译; ”自下而上“还意味着我要打破我旧有的思维习惯和定势。最后,我还选择了“置身事外“的办法。我在开始观察陌生人时,要区分开自己的主观判断和客观事实,要在观察者和观察对象之间划清一个界限。在真空中定位走过拥挤的人群我成为自己期望的受害者在回来的路上,我不再觉得自己是自己制定的目标和计划的受害者。我觉得幸运的是,我还能保持自己感知经验的开放性。对于遇到的一些事情我都没有什么情绪适应问题。距离感在逐渐消失,对于将要发生什么我也保持着好奇和期待。这次旅行时一个重要的并且全新的体验:作为一个系统心理治疗领域的民族志学者,遇到陌生文化时,或偶遇陌生人时,我总认为我由于具备全面功能性的高度分化的审慎的认知系统,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对于新事物的开放心态,是完全可以应付的。带着这样的想法,我觉得我应该用不到“新文化导读”。然而我大错特错了,我一次又一次地意识到, 以往的方式是行不通的。我清楚意识到,十分重要的是这些意义是如何通过彼此相互作用而建立的,以及意义建立的基础,人们的经历是怎样的,人们如何利用各种感官:看,听,闻,感觉。通过这些我才可以作为肢体行为疗法的咨询专家,进一步对来访者进行咨询。 在中国常常碰到一种情况,这种情况其实我在德国也有所经历。就是两国人对“是”和“否”的表达区别。很多时候我都会突然被打断思绪,因为我由于习惯性的思维误解了对方。一开始我还努力坚持错误的看法,再后来我也许会因此觉得生气。但后来渐渐我安慰自己说,这并非针对我,这是中国人的表达,但我还是久久不能平静。现在我能够把表达“是”或“否”的情绪状态都连接起来,或是肯定的,或是拒绝的,或是倾向接受,或者倾向拒绝,但我总是自问,由这种不肯定的方式所带出的不同感情色彩是否有所差别呢?这种不确定的感情表达其实是感情的淡化,营造出一种含混的空间。这和我迄今为止所接触的文化背景都不同,这种人际交往体系形成了复杂有层次的交响,对于我这种对中国文化不熟悉的人来说,需要带着敬畏来理解,或者说,我已经产生了一种敬畏。有解释学意义的经历如此丰富的亲身体验,我回到德国数月之后仍然无法完全消化和理解。这些宝贵的经历包含珍贵的观察资料,可描述的现象场景,给参与者带来了多种模式的可能性和影响,我至今仍然只能有一个不太准确的阐释。由此我将之命名为“有解释学意义的经历”。


一个例子:表情,动作,声调,反应,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以非常突兀地出现。中国人可以表现出十分吃惊,十分出乎意料,或十分冲动,也可以突然音调升高,或用肢体语言表示回避。我开始的时候会有点吓到,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受欢迎的刨根问底者”,但后来却被告知,这样的情况是很常见的,而且跟我没有什么关系。这些否定的印象才出现就迅速消失了。当然这种场景也可能是由于人们的无助和羞耻感造成的。在他们突然讲话,觉得打扰了别人的时候,他们会觉得丢面子。就像是我想要找服务员要发票或当她面数她找我的钱的时候会经历的感受。语言文化还是人格文化?在第一种情况下,我猜测是一种加强动作,当我自己模仿这种“咕噜咕噜”的声音时,能很清晰地感觉它在我咽喉的感觉。我推测中国人发这些音是比较轻松的,基本都是口腔前部发声,喉咙没有什么动作,这与德语十分不同。为什么我要举这些例子呢?如果中国的表达方式是取决于语言和文化的,我们就可以将人际关系的动力看作人格和性格的一种表达而不是原始的,这也是西方身心疗法所原本认为的。中国人这样说话的时候,他们其实更多表达的是文化而不是性格的。这问题也许还有其他可分析的角度。让人困惑的是,当我回想某些私人谈话,同一个人在不同语言环境可以以不同形态说话:可大声说,张大嘴说,下颚松弛。 到处都能看到令人惊讶的肢体接触的场景,这在西方是罕见的。经常会有相当直接的注视,或者看起来害羞的脸却依然很直接的注视。假如你在地铁里稍加留意,一定会看到人们面对面站着,互相对视或者在一段时间内盯着别人看。即使你是个陌生人,对视几秒钟后你移开了目光,你依然会受到人们的注视,或是同情的,或是好奇的。如果你能适应这种眼神交流,你会经历一些与陌生人的有趣的、丰富的接触。这种接触是直接的、实质性的。而这种接触又多是匿名的。之所以这里我讲匿名,一是因为我没有足够的自信与陌生人有长时间的注视。我记得自己曾经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点,认为中国人会避免与他人有眼神接触。二是因为中国人确实是会避免眼神交流的,这个从眼角纹就能看出来。其他接触方式我经历的这种场景可以说是同时存在几个层面的非言语沟通:面对面,能够意识到对方要开口讲话;手指游戏,无意识的,却又有爱的;我的参与,虽然没有明确的请求却又被允许加入到他们的私密空间;其他乘客为这样一个私密空间创造的公共环境条件。仿佛独自一人 我的北京之行让我有机会了解那里的同事。我本来的兴趣是就一些我的理念和经验与同事们做一些交流分享,但后来我对中国人和他们的身体更感兴趣。我想要检验一下一些身体心理疗法对他们是否有效。从本质上来讲,这些观点对于一个西方的身体心理治疗师来讲都是不寻常的,比如气候、城市建筑、交通物流的影响,墙壁(这里我不仅指著名的长城)在文字和符号中的特殊语言学意义,整洁的市容与汉字发音、印刷与书法的关系等。遗憾的是,我只能列举其中的一些。在一些经历的事件中,完全出乎意料的我体验到了“中国身体”(当然实际上并不存在这一划分)的精彩。


我的惊喜也包括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新的问题和假设。这些观点和视角我之前从未想过,原因之一可能是我先前经验的缺失,也有可能是在我的理性思维、熟悉的概念系统和日常经验中已经预先将它们判定为微不足道的。下面列出一些想法:


我最喜欢的方式是步行,这样可以获得一些具体、形象的经验,也比像观光者一样泛泛的游览能获得更多的惊喜。其中一个惊喜就是我发现自己可以忘记自己疼痛的双脚,在40多度的高温下,意犹未尽的在老城区从早上逛到晚上。另一个惊喜是我能捕获所有感官获得的信息。还有一个惊喜是这些体验让我产生了一些新奇的、意想不到的想法和观点。


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完待续

上海同馨济慈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同馨济慈网站:www.happyfamilyhelper.com

联系电话:17717360992,培训助理

                   15000227068,咨询助理

QQ:1914268481

微信账号:Txjc2015(培训助理),txjc20100101(咨询助理)

微信公众账号 @同馨济慈2009

微博帐号:@同馨济慈儿童青少年@同馨济慈婚姻家庭咨询中心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46弄3号403




同馨济慈兴趣群:

提示:以下十二个兴趣群人数已超过100人,如果有兴趣加入,请加微信号 Txjc2015,或扫描同馨济慈培训助理二维码,留言(想加入的群名)申请加入。


微信号 Txjc2015

扫一扫

添加“同馨济慈培训助理


1.同馨济慈心理健康专业人员俱乐部

2.同馨济慈儿童青少年心理成长俱乐部

3.高淑贞及团队亲子游戏营兴趣群

4.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兴趣群

5.叶斌完形(格式塔)工作坊兴趣群

6.孟馥老师及团队家庭治疗训练兴趣群

7.吴熙琄叙事与后现代家庭治疗

8.居飞博士精神分析经典讨论班

9.索尔曼博士身体取向心理治疗兴趣群

10.享受生活享受性:索尔曼身体治疗取向群

11.解读荣格与拉康兴趣群

12.关爱指数与依恋病理兴趣群

关注同馨济慈2017年其它培训

已进行

招募|2月结构化游戏治疗取向与运用工作坊 暨儿童游戏治疗督导工作坊

限增3人|2017居飞精神分析临床个案讨论班

招募中

招募|4月依恋病理与心理发展培训项目

招募|4月依恋评估系统训练项目之二: 伴随挫折与修复任务的学步儿关爱指数二阶课程(TCI)

招募|爱-性-关系和你内心的意愿: 身体治疗体验工作坊 德国索尔曼老师 4月30日个人体验(限6人) 5月1日-3日 工作坊(限42人)

招募|4月28日高淑贞老师 儿童游戏治疗督导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5月索尔曼老师

招募|爱-性-关系和你内心的意愿: 身体治疗体验工作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