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 | 李昊:法科学子的求学之道:“何为大学、何为法学”

学术之路 2023-03-2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南湖法学 Author 南湖法学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编者按


本文系《南湖法学》编辑部与法学院学生会学术部组织的“法科学子的求学之道:‘何为大学、何为法学’”讲座的文字稿。在本次讲座中,李昊老师主要从“何为大学”“何为法学”“大学如何学”以及“未来规划”四方面分享了他对法学生大学学习目标的看法,并现场解答了学生们关于阅读方法、方向选择等方面的提问。感谢李昊老师的授权发布!

讲座时间:2022年10月30日(周日)

讲座地点:南附楼201

主讲人:李昊老师*

* 李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学士、民商法学硕士、清华大学民商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德国慕尼黑大学和明斯特大学、奥地利欧洲损害赔偿法研究所访问学者。兼任德国奥格斯堡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法学会理事、北京市物权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北京中周应用法律研究院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等,兼任《燕大法学教室》(简体版《法学教室》)主编、《月旦法学杂志》副主编。研究领域集中于民法、数字法学、比较私法等。著有《纯经济上损失赔偿制度研究》《交易安全义务论——德国侵权行为法结构变迁的一种解读》《危险责任的动态体系论》《不动产登记程序的制度建构》等多部书稿,并主持“侵权法与保险法译丛”“侵权法人文译丛”“外国法学精品译丛”“法律人进阶译丛”“欧洲法与比较法前沿译丛”等多部法学译丛。


INTRO


我在北大求学时,经常自由地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听课,听了很多与法学无关的课程,比如阿拉伯文学、世界电影史等。当时我们学习都十分刻苦:为了抢到座位,会一层层找位置;关灯后会借走廊的灯来读书;到月末,大家还会比比图书借阅量。现在的读书资源更丰富了,学生们反而出现了不愿读、不会读的现象。很多学生对一些基本法学概念都不熟悉,不愿意在课前课后去读书。我觉得,现在很多同学都想着去卷保研,却忽略了读书。但取得保研资格的同学本身就应当具备较强的法学阅读能力。如果保研面试以一道司法解释条文的解读为题目,那些具有保研资格的同学是否能清晰地回答呢?很难说。在大学里,成绩好并不等于知识掌握得好,同学们往往选择不考勤、讲课内容很随意的水课,以获取高分。

在这里,我想要说的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学生应该具备什么能力。首先,要有掌握基本概念的能力,并且学会用这些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其次,法学生不应“社恐”,需要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前段时间鄂尔多斯市政法委书记在疫情期间的措施,这位书记就出身法科,正是因为他具备良好的价值素养,才会出台一系列符合民心、令人称赞的措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法学生还应当具备基本的良知,不能仅仅将法律作为一个工具,而要有基本的价值观念。



正题


我将从“何为大学”、“何为法学”、“大学如何学”、“未来规划”四个方面与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1

何为大学



大家刚刚步入大学生活,与高中一味地刷题刷分不同,大学是自由的。大学的自由,是给大家除了追求成绩分数外更多的选择。在大学卷面分数固然重要,但已不是唯一评价标准。很多同学的大学目标是考高分争保研,但可以明确的是如果只想靠成绩保研是很难的。因此,大学的自由不应该只浪费在追求成绩分数之上,你们真正需要思考是在大学里应该干什么才是有意义的。高中学习的是课本上的知识,老师所讲授知识也是围绕着课本。但在大学,不同老师讲的内容是不同的,你可以自由选择听谁的课,选择的空间更广了。

此外,除上课外,我认为大学是需要读书的,除了读教材之外,还需要读自己感兴趣的、值得阅读的书。如何理解“读书”?第一,大学期间最重要的是读书,课堂上只是提纲挈领地概括,大量的知识需要你们自己进行课外阅读。课前进行预习,能加深你们对课堂所学的认识;课后还需要进行复习,只有靠着大量的阅读,知识才能积累起来。有些大一的学生会反映听不懂我的课,为什么听不懂?是因为缺乏了课前的预习,自然对新出现的概念会感到陌生。法学与高数是一样的,法学也是靠逻辑推演出来的体系,只不过法学的体系是靠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联和辨析而形成的。缺了对中间一部分内容的把握,自然很难听懂。所以在大学里,自学是非常重要的。第二,读书没有方法。方法要靠自己去悟,每个人的背景不同,读书的方法也是因人而异的。你们应该选择自己的路,哪种读书方法最合适自己?要读哪些书?你们要学会自己判别。对于同一类的书,可以选择不同的版本进行比较,慢慢培养自己的判别能力。在没有判别能力的时候,可以读我们在法学李想公号上推荐的书目(目前限于民事法)。读书也没有特别的方法,可能有的人会比较擅长做笔记,这也是因人而异的。第三,读书是读什么?读书写作实际上就是在与人交流。你读一本书,实际上就是在与作者交流。比如不同的作品结构不同,实际上就是作者的思路、观点是不同的。写作与读书会也是一种交流,你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他人进行沟通。对于读书,重要的是要花时间,而且是有效的读书时间。你必须沉浸在书中,去体会作者真正想表达什么。

读书以外,大学还有很多的风景。大学当然不能只读书,但人生最重要的读书阶段就在大学。在大学,你可以没有目的地、没有功利性地去读你想读的书。工作之后,你可能永远都在功利性地工作,很难抽出整段的时间来提升自己。在大学里,也要像一个“人”那样去生活,追求一些更纯粹的东西。你不仅可以读法学的书,还可以读其他的书。同时也要愿意跟人进行交流,学会如何待人接物,并形成自己的人生观。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物会对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未来你们接触最多的,除了家人以外,可能就是大学以后的同学和同事。另外,还要学习做人做事的态度。比如,你能不能在规定时间之前完成任务,这种时间观念是一个做事的标准。还有就是做事的能力,不同的人做出的成果的质量是不同的,而这些东西会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表现出来。关于做事的能力,我认为,如果想真正掌握学术规范,接受规范的法学学术训练,可以从编辑工作做起。一个好的学术编辑,需要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中文能力和扎实的专业基础,还需要注意形式问题、规范流程问题等等。一个编辑,本来应该是这个专业里最好的专家,只有这样才能看到别人的问题。可是我们现在的编辑大多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这些东西需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



2

何为法学


法学是一个大类,里面包含很多学科,而同学们目前在校内学的法学,包括法学院的法学和刑事司法学院的法学都是法学类专业中的一类,未来大家毕业的时候,取得的都是法学学位。法学之中有一些分支,最常见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法”,即法学。在法学之中又分出了14个二级学科,其中包括理论法学,例如法理学、法律史;现行法,例如刑法学、民商法学等。并且,现在还在不断开设新的交叉法学学科,比如说数字法学。同学们会接触的法学大致在这些门类之中,而这些门类与学习的关系是:在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学习,学位证书就按照二级学科的分类来颁发。二级学科之下仍会分方向,比如说民商法学下又可以分为民法学、商法学;民法又可以分为中国民法、外国民法等,再细些,还有民法基本理论、财产法、身份法等。还有一部分学校会特设知识产权专业,例如我校。有些学校会设有监狱学、刑事侦查学等。对于这些不同学科,需要有个大体印象。



3

法学学习内容


法学的基础课程中,首先需要学习的是法学基础理论,即法理学,而不是法哲学。学习法理学主要是要掌握作为法学各分支学科基础的基本法律概念和范畴,而不是先关注各种法学流派的争议。当然,目前国内能够有效勾连各部门法并加以指引的法理学教材尚有匮乏。

第二是私法,主要指民商法,尤其需要掌握民法的基础理论:一是因为任何私人交往形成的法律关系实质上都可以还原为基本的民事法律关系,二是许多基础法学概念都是从民法理论里衍生出来的。

第三是刑法。

第四是公法,主要指宪法和行政法,这关乎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到公民和公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人的生活中除了人与人的交往,人与公权力机关的交往也是频繁的,这也体现出公法的重要性。

在法学极为繁荣的德国,法科大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前两年)学习的主要就是民法、刑法和公法三类课程。在中国,大学法学专业的教学体系虽有不同,但核心也应是一样的,即围绕民法、刑法和公法展开,高年级会学习诉讼法、经济法、国际法等专业课程作为拓展,这类学科多依赖经验的积累,但仍离不开刑法、民法、公法三门基本课程构建的法学知识体系。


4

法学的定义和学习方法


第一,法学是一门研究法律和社会中的法律现象,并探究它的规律性的学科。对于法学是否是科学的问题,存在争议,但其作为学科是无可争议的。法学的目的在于实现正义与公平,维护秩序与公正,这是每一个“法律人”要牢记的。但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和道德往往会发生冲突,大家要不断地判断,明晰二者适用的领域。



许多学习法学的同学会有这样的体悟:理工科所要解决的问题一定存在标准答案,可是对法学来说远非如此,法学教科书中往往罗列了大量不同的观点。对于本科阶段的同学们而言,只需要掌握其中的通说观点即可,不过也不要迷信通说。



例如,在我国,“无权处分合同是否有效”曾是个学术界极具争议的问题。在《合同法》时期,法律直接认定了这一合同是效力待定的,从而合同无法履行,但这一无法履行是基于合同效力上的瑕疵。但在《民法典》出台后,合同的订立被认为是一种负担行为,但负担行为是不考虑当事人是否对物拥有所有权(处分权)的,因而现在认为无权处分合同是有效的,但是由于当事人没有所有权,不能完成转让所有权的处分行为,最终合同仍旧无法履行,但因为合同有效,仍可能发生违约责任的承担。两种理论构造不同,产生的结果也存在差异,究竟采用何种理论需要个人进行相应的价值判断。

可见,对法学来说,它没有像理科那样颠扑不破的定理。它是一门辩论的学科,所依靠的是独有的思维方式,关键在于内部的自洽,即不能存在内部概念的冲突。法学是遵循逻辑的,要符合排他律、矛盾律、同一律。这需要一些逻辑学的知识予以辅助。

第二,法学最重要的是什么?法学是以文本而非数字为基础的。文本是人思考的结晶,是人思想的表达,而表达出来的东西一定是有解释空间的,表达出来的东西是允许他人评价的,所以法学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就是解释的方法。不只是法学,哲学里也有解释,宗教里的解经释义也是一种解释。但不同的是,法学的解释要依托法律文本。而别的诸如经济学、哲学、文学均没有这样的文本。文学有文学作品,但不具有国家强制力。只有法学的文本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的,并且要适用其来解决实际纠纷,所以更需要解释。这样一套方法是法学独有的,但不是法学凭空创造的,它可以吸收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哲学解释学和诠释学的方法、修辞学的方法等等。所以学习法学,要学习法律解释方法,要读读关于法学方法论的书。作为一个刚入门的大一学生,可以选择先读罗尔夫·旺克的《法律解释》。这本书没有废话和学理之争,而是通过列举了民法、刑法、公法中的案例来阐释法律解释的基本方法。想要继续深化学习的可以读克莱默的《法律方法论》;默勒斯的《法学方法论》在内容上更加全面、综合;拉伦茨的《法学方法论》则理论性更强。另外,王泽鉴的《民法思维》也是讲授民法思维方式的,但是通过民法案例分析来展示。法学方法其实就是给我们提供方法,让我们能很顺畅地切入到案例里面进行分析。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法学其实跟理工科一样,也有自己的方法和话语体系,分析问题的时候也有公式,比如最基本的三段论,民法上的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对此体现得就很明显。



现在法律实务讲究“可视化”,同学们的读书笔记和PPT都做得很漂亮。法科生要学会用清晰的方式来表达复杂的东西,能把所学的知识归纳成一个结构图才说明是有效的学习。比如刚刚讲的案例分析,如何进行案例分析?按照什么步骤进行案例分析?以侵权责任法为例,你能不能在读完侵权法之后把它的体系勾勒出来?这也是我说大陆的教科书不好看的原因——没有图表,引注也很过时。而我推荐的王泽鉴老师的书和德国学者的一些书,大字小字很清楚,加入了案例,法条引用都很精确,还提供了参考文献,中间还有许多的对比。郑玉波老师的书也是如此,有很多表格,比较了各个国家民法规定的异同。教科书的好坏与用心与否也可以从这里看出来。



第三,大学到底学什么?夏昊晗老师和陈大创老师也讲了很多很有意义的内容。首先,获得感才是决定我们人生高度的东西。大学里决定这种获得感的不是你的成绩,而是你学到的知识,是你独立思考的能力,是理解他人想法的能力。另外要注意,大学的学习不能总是依赖你的老师,你的同学。就像昊晗老师说的,很多时候都是个人的、孤独的学习。不过也要注意相互学习,以读书会、读书小组等形式来相互学习。其次,不要着急实习。现在匆匆忙忙去实习,能力完全不足。我们大学法律教育真正缺的不是实务能力的培养,而是理论基础训练。基本概念,基本体系都不扎实,何谈用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呢?所以不要老想着去实践,以后工作了永远不缺实践的时间。同学们处在最好的年纪,精力充沛,父母年轻,就应该踏踏实实读书,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读书的黄金时间了。再次,现在的学生比较懒,万事不决问度娘。可是百度里有多少错误?要学会自己去查资料,查文献,然后再去问同学,请教老师。不能确定的东西要想尽一切办法去确认,只有自己动手查来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最后,学习还是在于兴趣。但是如果探讨问题的时候轻言放弃,就永远不会有兴趣、不会有长进。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遇到各种各样艰难困阻的事情,要勇于去克服遇到的挑战。不要一遇到挫折就灰心,要学会心理调适,以乐观的态度来对待任何事情。



此外,当你拥有很多选择的时候,你也要懂得什么是该选择的,什么是该放弃的。我觉得人要学会去选择,确定究竟哪一个是你要去达成的目标。另外,大家在大学里还应该学会去博览群书。大学里面读书,我觉得有以下两种(方式)。


读书方法


首先,要学会去精读,尤其是我们推荐的一些经典的教科书。然后在教科书基础上,围绕你在精读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去阅读相关论文或者专著,而不要一开始就读那些较难的书目。如果一开始就读难的,你的心态是会崩溃的。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当时我大一的时候一上来就阅读了沈宗灵老师的《现代西方法理学》。看完书我只记住了几个人名,什么马里旦、波斯纳……然后书里的文本我真的看不懂,但是我还是把它啃下去了。但是当时读陈兴良老师的《刑法哲学》就比较舒服,我还记得当时读的是关于“一般威慑”和“特殊威慑”这两个概念,读得就很舒服。所以大学里面读书,先从基础的、自己能入手的开始读。一上来就读拉伦茨的《法学方法论》你会接受不了的。前面五章全都是各种历史流派,我自己都读得都很困难,何况你们。所以大家可以先从罗尔夫·旺克的《法律解释》开始,100多页,一个礼拜就能读完。

其次,就是做读书笔记。现在你们记笔记很方便,有各种各样的软件,比如Endnote、NoteExpress、幕布等,我们当时只能靠手写。所以你们要充分地利用这样一些工具去整理知识体系。这对于你们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我永远不是以拿了多少分作为判断学生的标准,期末考试就算拿了满分也并不意味着你全都掌握了。上学期我也很诧异,有些同学,我并没有什么印象结果他们期末考试成绩还不错。而那些我觉得思维很好的同学,考试并不见得特别理想,但我认为他们其实是有潜力的。我从不以成绩论英雄,关键在于你做事的能力,在于你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说分析一本书,你可以把王泽鉴老师的书用一个思维导图整理出来,但是你能拿着思维导图把它还原成一本书吗?这就是一种能力。再比如说,你用一页图把这本书总结出来,我问你这里面每一个知识点能不能给我清晰地回答出来?这是所谓的“读厚”和“读薄”。比如说我们分析一本书,或许你可以把王泽鉴老师的书用一个思维导图整理出来,但如果你能通过思维导图把它还原成一本书,这就是一种能力。例如,你用一页图把一本书总结出来,我问你其中一个知识点,你能否清晰地回答出来?这就是所谓的“读厚读薄”读书法。

还有就是在大学里要注重写作,其实写作也不是一开始就要写论文,我现在告诉学生先要学会把一个概念辨析清楚。我最近在朋友圈看见一个在德国留学的博士,他说法定孳息中的“法定”不是“法律规定”(gesetzlich)的意思,它用的词不一样(rechtlich),应该是权利的孳息,而不是法定孳息。虽然都叫法定,但是你能否区分不同情形中法定的不同含义?我给你们讲要式行为的时候,登记和交付是不是形式要件?你能否去辨析这些问题?一个个小问题积累起来,你就会逐渐形成一个大的问题。不要一开始就去做宏大的理论构造,任何问题都是从一个小问题开始,逐渐从小问题积累去发现问题,然后逐渐对一个问题去独述,独述之后做文献综述,去发现就某一个问题,国内研究到什么程度,国外研究到什么程度。我们现在很多学生不会做文献综述,不会去查资料,做文献综述重要的就是什么?——学会文献检索。你会外文文献检索吗?或者简单点,中文的资料怎么检索?中国台湾地区的资料怎么查?案例怎么查?同时还要注重对判决的整理,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我们不光要注重理论,还要注重实务,当你把理论相关的几乎所有的文献都收集到了,就要开始阅读,读完了以后看看实践怎么解决,要学会去发现问题。

当然,除了上述写作能力、思维能力,你还要掌握很多的技术、要有很多的技能。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要掌握语言。就像学民法,不懂德语的话现在不太容易发现新问题。现在有很多研究生不知道该选什么题目,我其实也不知道他们该选什么题目。你选任何一个题目都会发现别人都写过了,我给你一个题目,你又不会写,因为你不会外语,你能看懂的人家也能看懂,凭什么你能写出来,人家写不出来?所以我说,学二外,学会一门二外,这样你遇到的很多问题可能都是新题目,国内都没人写过的。国外写过,国内没写过,如果这个问题在国内有意义,或者出现过,就有可能创新,但你没有语言,你怎么创新呢?

其次,你有没有文献检索能力呢?咱们学校现在因为钱袋子扁了,马上年底要停好几个数据库,但是没停之前,你能不能去自己查文献呢?Z-library如果被关闭了怎么找电子书呢?有没有其他途径查外文文献呢?

现在还有很多学生写信没有写信的规范,word不会排版,不知道行距是多少、字体怎么显示。你们会做PPT吗?能做得漂亮吗?怎么画思维导图?怎么清晰地画?怎么导出文件?这些都是你们要学的技能。

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有能力:会读书,会写作,有技能,这样你就可以有远大理想了,而没有这些基础,你的所有的远大理想都不过是一个空中楼阁。不要盲目追求那些看似特别高大上的东西,重要的是从小事做起。另外在学习里还要注意到,自身一定要有积累,为什么说不要动辄就想写论文,因为你没有积累就不可能有输出。

我刚才说了大一大二的学习就是基础学科,就是民法、刑法、公法加上你们的文献检索能力和一些基本的技能,比如外语。当你到大三大四的时候,你就可以扩展你的知识体系。你们的大学阶段有没有自己扩展去学习?尤其是学民商的,有没有人愿意去学一下经济学、会计学或者金融学的知识?如果喜欢理论型的,咱们学校也有哲学院,无论是中国哲学还是外国哲学,你有没有去阅读哲学的书、学哲学的方法论?如果对于我们技术类的比如数字法学感兴趣的,有没有去听咱们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的课,学一点技术知识呢?你们在大学里面有没有为将来自己到底做什么做准备呢?这都是你们要在大学期间要逐步学会积累的。当你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你就大四了,你没有时间了。真正有时间的,就是现在,尤其大一、大二还来得及,到大三就晚了,大四就更没时间了。所以我真的觉得大学学习是要有这样一些准备的。


读书选择


接下来,是关于读什么书。你可以读文学的书,可以读历史的书,你只有知道历史才能知道当下,才能知道什么叫做经验教训。也可以读哲学,你可以思考人生,可以学会方法。还有就是读艺术,你看我就喜欢读艺术书,所以我去欧洲的时候,在各个博物馆我都去看各种各样的在艺术书里面出现过的各种名画、名人,那是你在课本上享受不到的。同时还要看风光,这辈子一定要出去看一看。但是关于读书的选择,我们要注意不能迷信任何人,比如说现在网上推荐可以多听刘家安老师的课,听金可可老师的课、听姚明斌老师的课等等,这些老师的课都很好很精彩,但是要注意不是说他们讲的就是真理,他们说的就是唯一对的,你要有意识地去辨别,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知识的短板。另外课本不是只读一本,读一本不可能掌握全面的知识点,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长处,有自己的短处,甚至还有的课本是胡说八道,如果你要读那些书就百害而无一利。一些著名民法学者的书不要先读,等你将来有辨别力了你再读。别以为有的人告诉你说考研上岸就靠某个大佬的书,可是你学到的是真东西吗?不是。也不要说我说的就是真理,你上课要勇于挑战我,你说我说错了,没问题,咱俩讨论,我错了我改,你错了你可以明白道理。所以说一定要有自己的辨别力,要能够明是非,知正误。法学其实没有哪一个是绝对正确,哪一个是绝对错误,要看能不能自圆其说,每种观点都有自己的体系和道理。



读书要重视读专业书。我列过一个书单,囊括了民商法的13个门类,暂时不包括别的学科,别的学科也陆续有其他老师在推荐,将来大家有兴趣可以读。今年我推荐了一个初阶版和一个中阶版。对大一大二来说,就按初阶版读,初阶版每一个门类中,中外著作都会遴选大概一到两本。尤其对民法和商法感兴趣的,对民诉感兴趣的,在你们到大四之前能不能把初阶版读完?到研究生阶段能不能把中阶版的书全部读完?我还有一个高阶版,高阶就涉及到民国的,涉及到外国的,还有交叉学科的专著和论文。在你们本科和研究生七年的时间,要尽量把我里面列的100多本书读完,但这也只是民法著述的沧海一粟而已。



上面说的还没有包括专题研究,像梁慧星老师主编的《民商法论丛》现在出到70多卷了,他主编的民法专题研究系列中大概出了100多本。我还见过德国的一个博士论文库(Duncker & Humblot出版社得),是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版的,到现在出了五百五十多本民法的博士论文,其中还包括部分诉讼法主题的论文。五百多本是什么感觉?如果真让你去穷尽这些著作,可能你这辈子都读不完。

另外我也让大家尝试去读一读王泽鉴老师的民法研究系列,它包括什么?民法概要、民法总则、民法物权、人格权法、债法原理、不当得利、侵权行为、损害赔偿、民法思维。读的时候你会发现《民法概要》和《民法思维》其实是应该最后读的,不要一上来就读《民法思维》——可能会读不懂,但那里面有一些章节讲了民法学习方法,可以先读。同时也要注意,不是说王老师说的就一定正确的,王老师有些观点也是过时的,并不能反映德国的通说,但可以反映台湾地区的一些最新发展。而且王老师书的好处在于什么?第一,有引导性案例;第二,会总结判例;第三,有比较法的知识,所以王老师的书融理论、实务和比较法三位一体,这就是它的特色。王老师这句话大家可以注意:“经由深刻思考、亲身体验应用的条文,将成为法律人生命的法律细胞,终生难忘。”每天都要尝试去读一些案例和判决,这是法律人的日课。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书,不是说王老师的书是唯一的,只是我觉得他的书是比较成体系的,到目前大陆也没有超过它的教科书。王老师的书里面重要的不是它阐述的每个概念的精准性,而是它体现的方法。第一是它的书里面对法条的阐释,第二是它里面进行的案例分析,第三就是比较法的考察。所以对民法学习来说,真正见功夫的就是能不能通过运用相应的原理来解决各种不同的案型。法学的重要之处是什么?法学不是空中楼阁,法学是要解决问题的。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就是检验你的理论对不对,检验你的能力怎么样的时候。什么时候能有这个能力呢?没有个三年五年扎实读书的功夫是不可能的。每一门民法课程都可以大体对应王泽鉴老师研习系列里的一本书,像《不当得利》、《人格权法》、《损害赔偿》就介于专著和教科书之间了,《民法思维》是一个方法论的书,最后就是《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了,这是他写的论文的合集。如何把比较法、理论和实务结合起来形成一篇论文,你们可以尝试学一学王老师的方法,学会了再跳出去,这也是你们大学学习的一个方法。





另外我讲了要学会去阅读,学会做读书笔记。我的一个学生,他的笔记做得很漂亮还很有方法。每一个概念,他选取的角度都非常准确,他会在辨析每一个概念之后形成图表。你们会不会做这样的笔记?他是个大四的学生,现在就读于武汉大学,他这两三年整了三大本笔记,我在自己的公众号也推了一下,你们有兴趣可以看看。

其实我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平台,这些资源你们可以积极利用,但是要用的话一定要有好的外语。同时可以提前准备,到国外去看一看,你才能开拓自己的视野。我组织翻译的布洛克斯的《德国民法总论》和科勒的《德国民法总论》是德国一年级学生用的民法入门教科书,对理论的阐述全面而精到,我们国内的民总教材从起跑线上就输给了人家。所以要比较阅读国外的教科书,这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只有在拥有这种比较的能力后,才能知道“好与坏”的标准。


规划与未来


我们要注意到,在大学里面重要的还有规划。有的人的目标非常明确,但是太功利了,真正的大学规划需要考虑到你将来的人生发展。

本科毕业之后到底是选择读研还是直接就业?是在国内读研还是出国读研?同学们在大一的时候就需要逐步去了解这些事,并给自己提前做一个规划。现在有很多学校开设有就业指导、人生规划类课程,我们可以去了解学习。我发现在中南遇到的不少学生被父母强迫着去做这样或那样的事。当然父母一般是为了你好,但父母的决定是否就一定适合你自己?我们需要有自己做判断的能力,不要被父母所强迫。

假如你以后决定要进修而且就想要报考北大,而且就要报北大的民法研究生,这个难度很大。北大有学硕和专硕,现在招生的名额基本是放在专硕上,但是专硕不解决住宿,而每个学科的学硕对外招生的名额有限,因为现在出国的少了,所以说肯定要优先保本校的学生。中南也一样会有优先保本校学生的需要,之后剩下的名额可能还要给更好学校的学生,给清华、人大、中国政法的学生。此外,你可能会发现有的学校对外公开招考的名额只有一两个,那你有没有那个能力保证,在全国那么多报考的学生里排到前两位呢?假如初试要选四个,你能不能保证成为那四个中的一个呢?其次,即便成为了那四分之一,你能不能通过复试成为最后那两个呢?所以不论选择哪一个学校,都要具备风险意识。今年我们学校保研的学生比较少。从老师的角度来看,我们其实并不愿意带保研的学生,因为大多保上来的研究生只是成绩好而已,并不是我们想要的学生。为什么这么说呢?我随便举些例子,这些学生会德语吗?会查文献吗?会做PPT吗?会用文献管理工具吗?会做笔记吗?会做编辑吗?这些基本功会不会?此外,你读了多少书?会读案例吗?会案例分析吗?中南每年有一个鉴定式暑期班,22年暑假我还办了个元照的,你们将来可以跟别的学校的学生同台竞技,看看水平高低。

规划也要考虑到自己的能力。每个人的特长不一样,有的人特别善于跟人交往,有的人外语特别好。比如说我,没什么别的兴趣,就喜欢看看书,我就觉得当老师挺好。当然,当感觉教你们越来越没劲的时候,可能我也就不当老师,去从事别的职业了。如果觉得和别人接触更快乐,你可以选择进入社会工作。如果喜欢当管理者,你可以去做行政。如果你觉得看书太头疼了,不如考虑做实务。如果你喜欢外语,可以去国际组织工作。总之要综合考虑你个人的兴趣特长以及家庭条件,你可以有不同的选择。真要做学问还是需要有一定家庭条件的,没有经济支撑也做不出来学问,天天想着挣钱,却连买书的钱也没有,这是挺痛苦的一件事。

如果将来真的要做学术研究,在做学术这条路上也要进行规划。虽然我个人希望学生们能够多方面发展,但是还是得有人去做学术。另外,大家也不要一窝蜂地就想做学术。我最近收到了很多要读博士的学生写的信,有的参加过导师的一些项目、发过一篇两篇论文,不是说他一定没有能力,但这些学生不是我教过的,我不了解他,也没有导师推荐,我没办法招他。到底能不能达到我理想的要求,不是看两篇论文和简历就能看出来的。所以说选学生其实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假如你要读民法的研究生,首先你对民法学科要有了解。其次,你要对自己将来的研究领域进行规划。不同的学生偏好可能不同,有的学生就喜欢物权,当你有了民法的基础之后,你可以在物权里面深耕到研究生,然后还可以读博士在这个领域逐渐地深挖。但是你要有好的基础,既有扩展度,也要有自己的理解。同时你需要对研究充满兴趣,知道国内有谁在哪一个方向写过文章,谁是这个领域的代表人物,写过什么文章,最新的观点是什么,大家在讨论什么话题,国外有哪些重要的文献……如果你想要继续读博士,再往上深造,就要有这些准备。

现在对于要读硕士读博士的学生,大都要求有很好的二外、三外。如果你要学罗马法,就要有拉丁语基础。你要学民法,德语、日语等小语种逃不了,再有一个法语,那可能更好。学知识产权和商法首先要学好英语。如果不懂外语,那很多时候对问题的敏感性、话题的前沿性、资料的完备性都会很欠缺。

另外在学术上要敬畏传统,不要动辄想创新。当你读的书越来越多,会发现越来越不敢写东西,因为很多东西别人都写过了。无知者无畏,而越往上读、读的书越多,才发现你其实更加心虚了。写论文的时遇到任何一个概念,自己都会提心吊胆,想要准确查到出处,避免说错话。所以说,好的文章,既不能“掉书袋”,还要保证所有的表达准确、有出处。现在有些博士生的论文,用的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献,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我最近在评审一篇博士论文,其中一个外文引注都没有,这怎么能算是在写博士论文呢?还有对文献来说,不搞破坏就不错了,不要动辄提创新。你不过是个无知者,还说这个东西是自己创造的,又说这个东西不对、那个东西不对。可你真的明白人家到底是怎么回事吗?假如我们要谈处分跟负担,就应该回到罗马,回到19世纪去读萨维尼,可有人去读萨维尼的花体字著作吗?我们现在对他的很多理解都是错误的,甚至有些大佬的理解也都是错误的,你迷信了他的错误,所以你也是错误的。你敢于挑战权威吗?挑战权威不是说你要去创造新的东西,而是要回到原点。你了解我们清末、民国、建国以后我们的民法理论是怎么分别继受的吗?我们的民法继受,从传统的日德到现在的英美,但中间对苏俄是怎么继受的呢?不知道。可是有人愿意去学俄语吗?俄语是最难的一门语言,有六个格,用的也不是罗马字母,应该比拉丁语还难,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学俄语。

对于学术一定要有敬畏心,要懂得从基础做起,任何一个学科发展基础如果不扎实,再先进也没有用。就像大家现在都在谈的元宇宙一样,最后就是个泡沫。还有很多人在谈NFT、比特币、区块链等,可是你到底有没有去了解到底什么叫区块链?所以说对任何一个问题进行研究,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要注重对一个问题的建设,不要动辄去反驳批判。

如果你选择了做学术,就一定要追求卓越、做到最好,你要睁开眼睛往外看。来中南教书一年,我自己招了硕士、博士,我觉得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对于外界最新的话题并不敏感。比如说网络上都在元宇宙了,我们还在农耕社会;别的学校的学生都学了几门外语了,咱们有的学生连基本的英语都不好好学习;人家读的文献咱们根本没见过,咱们读的文献还是老文献。所以你们一定要往外看一看,看看人家上海、北京、南京、广州,甚至国外的学生到底怎么学,人家在做什么读什么。你会发现你不过是一只井底之蛙,发现自己是井底之蛙不可怕、不可悲,因为当跳出那个井的时候,你就成功了,所以永远要想跳出去看一看。如果只是满足于做井底之蛙,那才最可悲。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就勇敢地走出去看一看这个世界,条件不允许就在国内好好深造,毕竟重要的不是在哪学习,重要是自己会不会学习。



最后推荐大家阅读一下王泽鉴老师的这些文章,还有葛云松老师的《法学教育的理想》,也可以了解一下何美欢老师在清华推行近两年的普通法的精英教育,此外夏昊晗老师写的这篇文章我觉得也很有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多读一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要最后发现自己“卷”完了以后,好像都得到了,好像又什么都没得到。最快乐的是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人,而最不快乐的是被迫成为了自己曾经不想成为的那种人。



说了这么多,是希望大家进了大学,能够认清自己的路。重要的问题是你能够凭着自己的心去明确自己的方向,门都是随时敞开着的,关键在于你能不能走进那扇自己想走进的门。也欢迎线上和线下的同学有问题多交流,我希望能看到你们更好的面貌,而不是一味去强求一些无谓的成绩。我希望期末考试成绩能反映出你们的真才实学,你学懂了且能拿高分,这才是我们当老师的教课的正确方向。学生们已经读了多少书,增长了多少能力,毕业以后能否迅速地融入社会,是我们老师关心的问题。在十年、二十年以后我希望看到的是,你能觉得我曾经在你的方向上给你指了一条路,你自己在那个方面做得很优秀。



提问环节


线上提问1


线上提问1:为什么2022年最新出版的王泽鉴老师的重排版《债法原理》版权页写的是2013年版?需不需要注明2022年重排版?

李昊老师:我先回答这位同学的问题,这本书的引用格式应当是 :“《债法原理(2022年重排版)》”,紧接着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因为这本书出版重排版属于特殊情况,所以我们也只能通过注明这本书是重排版来予以说明。


线上提问2


线上提问2:怎样读懂一本书?

李昊老师:很简单,你可以让别人考考你:从书中任意找出一个概念,你会不会运用?能不能解释它的内涵?或者举一个案例来考察自己也是很简单的方法。王泽鉴老师书中梳理了那么多的案例,我举一个案例让你运用中国大陆的法律来解决,你可以解决的话就说明你掌握了,不会解决的就说明还没有完全领悟。法学的问题是可以检验的,一些容易检验的方法有:比如老师明天要写一篇论文,请你帮我检索资料,你是否能够完成;老师问一个论文相关的问题,你能不能解答。以上这些问题都可以检验你是否真正弄懂了一个知识点,检验一个人阅读的领悟程度是很简单的,我平时也很关心大家的阅读掌握情况。


线下提问1


提问人1:老师,我是一名大一新生,我们刚进入大学一年级,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杂事,比如社团团建以及其它破冰活动。虽然我个人是比较喜欢读书的,但是我在初中阶段在为考高中做准备,高中阶段又为考大学做准备,上了大学又要备考研究生,所以我真正能留给自己读书的时间实际上很少。原本我以为上了大学,我可以有很多自由时间可以支配,如果单纯看一下我现在的课表,是可以看出有空余的自由支配时间的,但是那些看似充裕的课余时间却总是被各式各样的俗务占据,所以我感觉我依然没有能自由支配的时间。

李昊老师:所以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我们如何能够把碎片化的时间集中起来。你总要学会把这些碎片化的时间挤出来,这也是你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和工作能力。等你们工作以后也会是这个样子——你正在处理一个案子,手头上的案子还没解决完毕,马上又接手一个新案子。你的生活、工作永远是在不断更新的状态,不断遇到新的东西。我也知道你们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我们当时上大学的时候也有很多社团活动,不过我认为有些事情是可以在大一、大二阶段有所取舍的。就比如说你才读大一,为什么一开始就要匆匆忙忙地去报名“博文杯”,急急忙忙地参加论文写作,其实你也并没有那个能力。有的人还兴致很高,一下子参加了五六个社团,但其实你能参加一个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就足够了。我觉得你们不要抱着功利的目的参加社团,比如说为了拿保研的分数,更重要的是去锻炼你的个人能力。当然时间如何管理还是要靠你自己,时间总是能挤出来的。少和朋友吃一顿饭你就能多挤出10分钟看书;如果你能做到中午不睡觉,你还可以挤出中午的时间看书。

提问人1:我感觉我一直在功利性地学习,比如说:我读教科书、上课认真听讲,主要是为了期末能考个好成绩;然后我参加社团也是为了能获得奖学金等加分、增加加志愿工时,就感觉自己做事情一直带有功利的目的。

李昊老师:这个需要你自己调整。首先,我不能否定你们的功利心,如果你们将来没有功利心,就没有动力去追求一个更卓越的目标。其次,我觉得要有一个平衡,如果只是单纯去追求分数,这是不可取的。其实如今参加保研面试的同学课程成绩都很优秀,结果到面试时考官一提问,他们却回答得一塌糊涂。学校的成绩评价体系和老师的评价体系还是有差别的,不过我并不是说你可以不达到学校评价体系的要求,你不达到学校评价体系的要求你根本进不到我们的面试环节;但如果你仅仅只达到学校评价体系的要求,我们还是不能够录取你,为什么呢?因为你还没有达到我老师的要求。所以你要学会在学习和功利之间实现一种平衡,既能学到东西,同时也能满足保研的要求,就是最好的结果。


线下提问2


提问人2:老师,我想问一个关于读书的问题,就是我最近在看博登海默的《法理学》。这本书第一章的第一大篇展示的是法律哲学的历史导论,在这个导论中讨论了很多有关功利主义的内容,最初阅读时遇到的困难让我感到很头疼。我想问的是:遇到这种情况能不能略过前面艰深的宏观梳理,直接到后面去看一些具体的法理学的学说定义,以及相关学说的论述呢?

李昊老师:第一,博登海默是德国人,二战时期前往美国。在我国八十年代的时候这本书被神化了,仿佛是一个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但这本书其实只是他给美国法学院写的一本教科书,我们要注意它的定位。第二,这本书的好处是什么?在于德国人善于体系建构,作者会清晰地把学说和问题梳理出来。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每一个具体的知识背后都有很多理论学说在作支撑,但一开始根本没有这么充足的时间去扩展了解那么多内容。这本书作为一本基础读物,可以帮你了解这个学科的性质特点,当你知识积累到一程度时,你可以再去深入阅读以前一些列举的观点背后的原著。

比如说学刑法,最经典的读物就是贝卡里亚的《论犯罪与刑罚》;学民法,如果要了解“讨论制定德国民法典的时候,萨维尼为什么认为罗马当时不应该制定民法典,以及他为什么要从民族精神的角度去阐释”,那你就应该阅读他跟蒂堡论战的文集;学习私法自治,苏永钦的《私法自治中的国家强制》就是你应该搭配阅读的专著。我课上会推荐大家一些优秀论文去阅读,原因就在于课本上的内容比较单薄,不够供你学透有关的知识点。但课后的阅读材料你们也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我希望你们去读,但不见得每个人都能读懂。不过只要你尝试去读就一定有收获。现在读不懂,你大三时再回头看的时候可能就懂了,因为到那时候你的知识掌握程度会提高。

你首先需要了解知识学说的框架脉络、基本概念,总不能对边沁是谁都一头雾水。比如波斯纳的法经济学分析方法为什么现在是主流?它有什么特色、用的什么概念?将来学了微观经济学,再去分析波斯纳的理论,你会发现它其实很简单。现在更复杂的法经济分析方法是定量分析,包括用很多数据来推理,一定要有微积分统计学的基础才能够理解。学会根据你的能力去学习,你就觉得知识易懂有动力学习,学到深入之后你会发现你的眼界变得越来越宽。

所以对于大一大二的同学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读基础书目,把基础概念掌握好,不要好高骛远,先把基本的东西读完,读不明白也没有关系,你先记住它。如果你对某一个话题特别感兴趣,你可以自己查文献,慢慢深入去阅读,甚至同其他人讨论。读不明白的就先放在一边,终有一天你会慢慢明白的。但是一定不要像高中那样死记硬背,法学绝对不是靠背的。法条的具体内容我也记不住,不过我知道它的位置在哪,能从条文中翻出来就行了,但更重要的是翻出来后你要能理清楚法条的详细内容,如何去理解、解释条文中的每一个概念。用法条解决案例是很重要的能力,因为法学是一个实用的学科。


线下提问3


提问人3:老师您好,我觉得我现在比较矛盾,我高考后本来没有选法学的打算,当时只是脑子一热就报了,而现在接触学习以后,我发现它是个很有意思的学科,学得时候会感觉自己有一种责任感。但我们法理老师也说,很多时候分数和你学习基础的扎实程度并不直接相关,很多学生会选择给分比较高的老师,却没有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打好基础。我也想读很多书来充实自己的基础知识,但在这个大环境下,感觉每个人都在拼绩点、争名额。如果我不关注分数,就觉得自己落伍了,这样的感觉让我很难受,因为我不想被他人左右,我内心非常矛盾。

李昊老师:你们学生现在喜欢“水课”、追求高分,不仅仅是你们的问题,有的问题是制度造成的。比如:如果我们要求每门专业课平均分在85分以上才可以保研,万一我某一次考试不慎“失足”,有一门科没考到85,就丧失了保研的希望,我觉得这并不公平。我在北航教书的时候,我们学校不这样安排,只需要首先保证你的成绩能够及格,再按照你的三年的平均分计算成绩最终排名,而且我们也尽量避免存在加分项。以前我上大学的时候,当班干部加0.3分,我跟你的平均分本来就只差0.05分,班干部的身份一下子就给你加了0.3分,那大家就都争相去竞选班干了,这其实不是一个好的导向。

如果整个民法学科只有我一个老师,我保证你可以在我的课上拿高分,只要你确实学得足够好。中南大的本科生很多、老师也多,老师们的要求不可能一样,因此只能尽量做到公平。期末考试统一阅卷,所有学生标准统一,这样可以适当避免不公平的现象。但选修课就没有办法保证分数公平了,你们肯定选“水课”、给分高的课。其实我觉得趋利避害也无可厚非,但是你要想一想,选了那么多“水课”,分数达到一定要求后,很多同学就不愿意再花功夫去真正深入学知识。

对我而言,我招研究生其实不在乎成绩的高低,能达到保研的要求就行,只要不是靠作弊、投机取巧取得的好成绩就没有问题,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弥补你学得不足的地方。你取得了保研名额,结果发现学得不扎实,我宁肯不录取你。在保外校的时候成绩好有什么用呢?学得扎实才是最重要的。

我在北航也做过研究生管理工作,排名最好的学生通常不考虑录取,因为成绩可能存在水分。即使是真的学得好的我也不会录取,因为最终的去向不确定。假设你同时报了北大、人大、法大、北航或者中南大的研究生复试,只要北大复试没有出分,你就永远不会给我中南大一个肯定的答复;如果法大、人大、清华没都录取你,北大还有一线希望的话,中南大要求你在明天北大出成绩之前必须给答复,不然就丧失录取资格,这是唯一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才可能会选择我们中南大。所以成绩最好的不能留,成绩特别差的肯定也不能留,按照我的经验就只能留成绩中等的。

中南大排名十几的同学,清北是不会考虑录取的;而法大即使成绩排名一百多名的学生报了我们学校,最后也不一定会来我们中南大,因为法大本校把他们保研的同学全吸收了。报北大没录成功,法大又用名额吸收本校学生了,这就是我们同学将来面临的挑战,不仅要跟本校学生比,还要同外校的比。假设你在本校排名第一,北大给了你复试机会,你也不一定能进最后的录取名单。成绩是敲门砖,同学们应该记住敲门砖的重要性,没有敲门砖就只能选择考研。但是考研也是很辛苦的一条道路,还会存在考不上的风险。保研是很辛苦,但保研在一些方面会比考研容易。我教的学生中有的去年就开始准备保研了,准备的一年时间中就只顾着备战各个学校的考试了,最后都没有深入地学到专业知识,虽说最后保研成功了,但没有利用时间真正学到知识,其实心里也是比较失落的。

我觉得同学们需要学会平衡保研与考研的利弊。第一,如果符合要求的话保研是最好的出路,保研或者出国留学都是继续深造的路径选择,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可以选择出国。如果家庭条件真的很好,可以出国留学,乃至于未来生活都没有学历方面的压力,那这些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选择出国这条道路的话,就不需要考虑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只需要踏实读书、学外语,出国留学选拔人才的标准并不包含其它的要求,在我看来,其它的杂事杂务都是你可以搁置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如果说达不到出国深造的条件,在保证成绩能达到保研要求的前提下,同时学好专业知识也是不矛盾的。毕竟“水课”在期末考试时“水一水”也就可以顺利过关了,根本不需要花很多的精力去攻读该课程相关的书籍。这也并不是说那些课程的书就不重要,而是说你可以有选择地读你更能汲取到所选专业相关知识的读物,打牢专业知识基础。要求不太高的课程根本就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期末也还是可以拿到高分的,只要考前突击一晚上基本都可以拿到90分。我们有的老师给分最低都有95,最高分能给到100,都不需要背相关的内容,最后都会给一个不错的分数,甚至说只要卷子上有字都能打95分,但是上完这些课之后你扪心自问又学到了什么呢?

选“水课”并没有问题,因为你可以拿到95分的高分,有助于你保研,但是课程能学到的东西对于你们来说确实没有多大实益。对于这种专选“水课”的学生我是不会重视的,因为我不看重你有多好的成绩,我只看重你的专业素养。一般学生是不太敢报我的课的,报我的课都需要经过我的“捶打”训练。我看中的不是你的成绩,但要是在我的班上真的表现得很好,我也绝不会吝啬给你高分。我打分的标准绝不是班上有82个同学就会有80个成绩在80分以上的,按我的标准,一定会只有10%的同学能在85分以上,因为只有这10%的同学才算得上优秀。如果所有人都很优秀,我都给高分其实也没有问题,可问题就在于大部分同学都不够优秀,真正优秀的人——也就是能依我的标准达到85分以上的实际上凤毛麟角。因为你们现在很多人的状态真的是不去读书,也不会读书,期末考试随便考一个问题,你们也不会答,那凭什么给你85分以上呢?

学到的东西一定要能成为你自己的知识,你要有自己真正的专业能力。如果你真的放弃了保研、出国之类选择,参考我们学校今年的考研情况,也有学生能考到北大。即便你放弃了或者说实在没有机会保研或出国,你也会有你的出路,只要你有能力,你永远会有你出头的地方,只要不是在很特殊的情况下,你有能力别人就会欢迎你,这个不需要担心。


线下提问4


提问人4:谢谢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曾经有师兄有三次暑期律所实习的经历,他也推荐我们去实习。理由是许多法律形式上的内容,比如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等程序性的法律,尽管我们记忆了相关规定,但是实质上理解并不深刻。而在法院里或者是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时,即使那个案子不是你经手的,但只要在旁边观看,也会有很多启发,以此能更好地学习这一类法律知识。这是正确的吗?

李昊老师:对,这是没错的。我刚才其实也谈到了,为什么在德国的教育体系里,程序法不是大学本科阶段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德国,大学一二年级是不教程序法的,只在三四年级才教一些基础的程序法理论知识。那么主要的程序法教学阶段是什么时候呢?这就和德国的司法考试制度有关了。德国分两次司法考试,大学毕业以后的司考是第一关,这关没过大学是毕不了业的;第二关不在大学阶段,而是在律所、法院、检察院实习工作的阶段。也就是说,程序法是在法院等法律从业岗位训练出来的,由法官、律师等来带领学习,带领体验那些具体的程序。

其实程序性的内容很简单,比如说刑事程序上的拘留,我现在也记不得拘留最长期限是多少天、取保候审的条件的规定。这些规定根本不需要背,背了其实也并没什么太多益处。即使没有记住,以后工作中看了法条也自然会用,亲身体验一遍流程也自然就了解了。简单的程序性规定并不需要特别记忆,但是你应当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规定,以及遇到疑难问题应该怎么解决?这才是你真正应当去思考的,而不是单纯去记忆15天还是12天,具体细节的规定其实无所谓,法条明明白白写着,这并不是学习的重点。重点不是那些程序性的、事务性的、任何人都能做的内容,重点应该是是背后的原理,以及你独立思考的能力。


线下提问5


提问人5:老师您好,您在前面还谈到在读完一本书以后,我们可以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案例分析。我就想到了一个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就是知识到底是目的还是手段?

李昊老师:我觉得,从工具的角度来说,知识就是属于我们能去掌握且应该去掌握的东西,当我们可以驾驭知识的时候,它就不是本体性的。但是人如果没有知识,那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从这个角度来说,知识又是一种本体的存在。人要学会思考,不会思考,那人就不能称之为人。怎么思考呢?其实就应该基于知识来思考。但是又不能把知识当作是死的,要让知识成为你的知识,当你掌握知识的时候,它就成为了你本体的内容。当知识不由你掌握的时候,它就是客体,永远是别人的知识,而不是你的知识。就像有人写文章可以写得很快,这是因为掌握了知识,知识正是他本体的一部分;有人没有掌握知识,对他来说知识只是没有灵魂的客体,就写不出来,只能抄袭别人的知识。


线下提问6


提问人6:老师您好,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读书这方面的。我在大学学习的一年多时间里,学了一些专业课程,也阅读了一些专著,但有时我发现书中的知识和现实是割裂的。比如说我最近在读陈兴良老师的《教义刑法学》,在书中预见可能性的部分,陈兴良老师提到当时日本有学者提出了抽象预见可能性的危惧感说。书中的观点包括学界通说,都认为这个学说不太合理不能采用。但是在社会现实当中,比如说最近疫情防控存在动用刑法去处罚一些严重违反防疫政策的人,法官或检察官在论证处罚依据时有运用到陈兴良老师书里提到的抽象的预见可能性概念作为论据。但按照该学说来理解,这个理论是不应被运用到这方面的。因此有的时候我会觉得在书中、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现实是割裂的,也会觉得有无力感。请问应该怎样解决或者说看待这个问题?

李昊老师: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因为法律并不是纯粹的,往往要服务于某种目的。就像先前提到的在纳粹时期那样,如果你是一个纳粹的法官,如果本着自己的良心来审判,你就会入狱;而如果你不本着良心去审判,就会有犹太人被处死,你会选择哪一种结果?中国司法环境如今主要有两种问题:第一是我们当下的司法水平普遍较低,大量案件下沉基层,基层法院办案压力大,且很多人不愿意去边远地区当法官,致使边远地区司法资源匮乏,司法水平地区差异大。我国法律职业资格证书A、B、C三个等级的划分也是为了降低入行门槛,适应司法水平的发展现状;第二是很多案件法官没有时间去思考,因为法官一年可能要审一千余个案件,并且有时候因为某些原因难以实现独立裁判。这种情况下法官其实很无力。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牵涉“关系”的问题,我认为这种情况下首先要保持底线,在底线的基础上尽量做到专业,并逐步用专业改变现状。当然法律不可能脱离生活,也不可能存在纯粹的学术或纯粹的专业,它一定会受到现实的影响,所以寻求平衡非常重要。大家只要在自己的位置上用专业去实现相对公平的结果就可以了,不能强求所有人都达到一样的水平,这并不现实。

中国司法的另一问题是理论和实践的脱节:理论不关注实践,实践又觉得理论无法指导实践,于是自行衍生出另外一套不同于理论的实践方法。现在高校法学院推行案例研习课程,就是希望法学生在学习理论的时候,能够把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案例分析当中。当受过专业法学教育的大家走到岗位上,当重要的岗位都是有能力的人来掌握的时候,才有可能实现环境的改变。所以我希望大家要做一个有能力的人,而不是做一个只会考试而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线下提问7


提问人7:李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下,在阅读民法经典教科书的时候,我是基于知识点来读的,但是越翻教科书越发现各个作者主张的理论学说不同。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李昊老师:我认为对于民法学来说,最初应该读一本基础教科书来入门。在把这本入门读物读清楚、搭建了一定的知识框架之后,再进行进一步的阅读。在进一步阅读中发现有问题时,可以通过比较其他教科书,了解不同教科书对同一知识点阐释的差别。虽然每一本教科书都去比较每一个知识点会很累,并且这种学习方法也并不适合本科阶段,但如果真的有能力和时间去整理不同教科书的读书笔记也是非常有益处的。

第二个就是刚才那个同学提到的,学习刑法理论到底应该用要件论还是阶层论?现在理论上是阶层论占主导,比如陈兴良、张明楷等学者的主张;法考也采阶层论(张明楷老师主持法考命题),所以法考的课程都按阶层论来讲授。但实务上却并不如此。因此,我觉得大家需要在理论上掌握阶层论,因为它是有其先进性的。但同时,应当明确的是,阶层论和要件论其实并不矛盾,只是前者在思维上体现出一种层进的方式,并回答了一些要件论解释得不够好的问题,比如违法阻却事由这样一个免责事由。所以在学习理论的时候,无论选择哪一个理论体系都是可以的,重要的其实是能否有效地适用这个规范,从而达到一个最妥当的结果。


线下提问8


提问人8:在研究生三年的学习中,单纯地读书是一个畸形的选择吗?

李昊老师:我原来带的硕士研究生有两年的培养过程,第一年大家基本上是一直在上课,第二年则是一直在开题、找工作,然后准备答辩和就业。我不太喜欢带研究生其实有这方面的原因:他们几乎没有时间读书。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我认为至少要花两年的时间去读书,单纯的读书绝对不是一个畸形的选择,而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工作以后才会发现读书的时间很少,思考问题的时间也很少,但是对读书的需求却越来越高。所以在大学阶段,尤其是研究生阶段,不像本科生可能还有很多其他事情(本科生也可以自己调节时间),确实应该进行大量的阅读。读书真的不是一个畸形的选择,我觉得读书其实是最重要的。


线下提问9


提问人9:李老师,您好!我们这次讲座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在讨论读书,而对于我们来说,读书的一个很重要的延伸学习形式就是读书会。我们现在也在办读书会,想问一下李老师对于读书会的看法是什么?您认为它的一个理想形态是什么样的?

李昊老师:我也要求我的学生去读书、开读书会,所以对这个问题有一些想法。最初带学生的时候,大部分同学我不认识,也不知道他们基础如何,所以必须通过读书会来逼迫他们读书,这是我办读书会的初衷。后来慢慢办得多了,很多外校学生也会参与,我们的团队就变得更大,能够去读更多书、读得更深入。读书会的目的其实很纯粹,就是把志同道合的一群人聚在一起碰撞思想,从而实现对于某本书的深入了解。读者与书要对话,不同的人的对话也会激发不同的理解,这是读书最重要的目的。

而对于如何去读,我认为首先应该选择某一个有自己特色的领域。比如假设读书会的同学喜欢读德国法哲学,那就按德国法哲学的路径来读,并学会去选择书目;第二是方法问题,现在会有很多同学参加我办的读书会,有大一的也有研究生,有水平很好的也有小白。这种时候平衡读书会的谈论深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如果讲深了,小白听不懂;讲浅了,对于水平比较好的同学意义不大。但正因为我的读书会参与的同学比较多,所以需要综合考虑,而对你们来说,如果参与者都是研究生,就可以按照研究生层次来组织。而我带本科生读书,一种情况是大家不去自主读书,所以必须通过有兴趣读书的人来带领大家、强化读书的意识来达到读书的目的;另一种情况是课外的东西课上没法读,但同学们又有兴趣读,那我就来带读。这其实有点类似“拔苗助长”,但拔完了同学们就发现其实自己学会了,也就不用继续拔,同学自己就有了读书的意识。我觉得尤其是大学一二年级所有的同学,读书一定要有强迫性;而到了有判别力、有自己想法的时候,就可以更加自由地来选书和读书了。



主持人:还没有提问的同学不用着急,可以在讲座结束之后单独提问、跟老师进行探讨与交流。经过今天的讲座,相信各位同学对于本科生如何学习法学,理论与实务两种方向的差别,以及不同方向的学习的共性等等问题已经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较为透彻的理解,对于眼前的学习生活和日后的职业选择也有了更为坚定的目标。让我们再次感谢李昊老师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也祝愿在座的各位同学能够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不断求索,领悟大学之道和法学真谛。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请同学们有序离场。

李昊老师:好,希望大家真的珍惜大学的读书时光!

排版 | 皮文清

审核 | 《南湖法学》编辑部

微信号:

nanhufaxue


新浪微博:

@南湖法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