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鄺藍嵐《敦煌壁畫樂舞:『中國景觀』在國際語境中的建構、傳播與意義》出版(附:作者/自序)

鄺藍嵐 中古史研究資訊 2020-09-05

作者: 鄺藍嵐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副標題: “中國景觀”在國際語境中的建構、傳播與意義

出版年: 2016-3

頁數: 292

定價: 89.00

ISBN: 9787509787557

 

內容簡介:作者從傳統美學、表演理論及知覺認知科學的角度,解釋了敦煌壁畫樂舞作為一種依附于時空與詩性的表演藝術形態,是如何在流動、演繹的表演過程中,以舞者與觀舞者之間的認知、互動展現的兩種元素來體現、建構“中國景觀”,從而達到中國傳統美學中所推崇的“象外之象”“詩與境偕”的境界。

 

作者簡介:鄺藍嵐,美國印第安那大學伯明頓分校(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民俗及音樂人類學博士,中美民族文化交流與合作研究倡議組織主任,中國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特聘研究員。現任教於美國佛羅里達州立中央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哲學系。2006年獲美國學院聯盟獎(CIC Fellowship)。2008年被美國國務院富布賴特項目與國際教育協會選為富布賴特-IIE學者(Fulbright-IIE Fellow),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敦煌研究院、北京舞蹈學院、蘭州大學敦煌研究所、西北民族大學等院校開展對敦煌表演藝術及比較美學方面的田野調研工作。

 

 

 

導 論/1

 

第一章 敦煌元系統與論述形構/19

第一節 敦煌元系統/19

一 “元”與“形而上”/20

二 “元認知”與“體知”/27

第二節 中國景觀之論述建構/34

一 “中國景觀”/34

二 論述體系/38

第三節 敦煌壁畫樂舞之非線性研究/44

一 解構主義與非線性/44

 

第二章 重置敦煌:“華戎所交一都會”之語境說/52

第一節 “景觀”/52

一 自然地理景觀/52

二 人文地理景觀/54

第二節 “想像的敦煌”/58

一 “華戎所交一都會”/58

二 “邊境都市”/61

第三節 表演藝術之“景觀”說/75

一 音樂景觀/78

二 舞蹈景觀/81

 

第三章 音樂人類學視野中的敦煌壁畫樂舞/107

第一節 音樂人類學/107

一 源起與歷史/107

二 田野調研與敦煌壁畫樂舞/116

第二節 表演理論/130

一 源起與歷史/130

二 表演理論與敦煌壁畫樂舞/136

第三節 民族志詩學/138

一 源起與歷史/138

 

第四章 敦煌壁畫樂舞/148

第一節 敦煌表演藝術/148

一 源起與歷史/148

第二節 展示性傳播內容/173

一 色彩與造型(民族文化多元性)/173

二 手姿與三道彎(展示性多元一體化)/187

第三節 隱性論述性內容/210

一 心神/226

二 氣韻/234

 

結束語 復古矣?復興矣?/245

“中國景觀”與“中國夢”的建構/245

參考文獻/259

 

 

中國的敦煌文化,是歷史上東西方文化的交匯點,是絲路文化的重鎮;它包含了影響整個世界的四大文化體系:中華文化、古印度文化、古希臘文化、古伊斯蘭文化;它包含著宗教、歷史、地域、民族四大因素。敦煌文化是中華民族主體文化在歷史演變進程中,傳承、包容、發展、演化的一個代表。我們要讓中國的敦煌文化這個中華民族文化精粹的代表之一,在開放的基礎上,保護本土文化的原生態精華,在和世界各國多元文化碰撞的過程中,吸收、借鑒進步文化,在世界文明的進程中,發展和傳播中華民族文化中健康、文明的內容,使中華民族文化在真正意義上進入世界主體文化。

——《敦煌》項目文案引言,鄺健人,2009

 

2002年秋,在筆者父親、已故旅美劇作家鄺健人先生的引導下,剛剛在山西寧武縣拍攝完民歌紀錄片的筆者第一次來到敦煌莫高窟,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與敦煌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開始了對敦煌表演藝術的研究。2012年春,筆者在博士論文《盛世中國:中國多元化敦煌樂舞之重塑》中,提出了敦煌壁畫樂舞在表演過程中展現的自我指涉性敦煌元元素系統(self-referential system of Dunhuang meta-elements),以及在表演過程中建構的“中國景觀”(Chinascape)概念。在本書中,筆者在前述論文觀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將此自我指涉性敦煌元元素系統中的兩種要素分別定位為“展示性傳播內容”和“隱性論述性內容”。在表演過程當中,敦煌壁畫樂舞通過社會行動者(social actors)的人體的知覺認知,引發系統中內容的自我指涉效應(self-referential effect),從而“中國景觀”在國際語境中的建構、傳播與意義在舞臺前後將“中國景觀”中的民族多元一體美學思想,以身體之詩性隱喻的方式嫁接、滲透到國際語境下的中國論述當中。

敦煌壁畫樂舞所展現的自我指涉性敦煌元元素系統,以及這個系統所建構的“中國景觀”,是筆者經過多年整合得出的跨學科研究成果。筆者就讀的印第安那大學伯明頓分校(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始建於1820年,不僅是美國最早期的綜合研究型大學之一,以文史哲表演藝術研究聞名,也是音樂人類學協會(Society of Ethnomusicology)以及美國符號學協會(Semiotic Society of America)等學術團體的所在地。音樂人類學家露絲·斯通(Ruth M.Stone)、東亞民俗學家羅傑·吉奈里(Roger Janelli)、中國道藏及敦煌《靈寶經》專家柏夷(Stephen Bokenkamp)、美國民俗學及民族志詩學(ethnopoetics)理論家理查·鮑曼(Richard Bauman)、曾參與世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文化產業版權論壇的美國黑人音樂專家波特拉·莫茲比(Portia Maultsby)等皆在此執教。

2001年秋,筆者結束了在北京中國音樂學院進修學習中國音樂和古箏的留學生活,開始在印第安那大學伯明頓分校研讀音樂人類學,先隨鮑曼教授學習民俗學的研究典範(paradigm)、隨斯通教授研讀音樂人類學理論(Theory of Ethnomusicology),再由美國民俗學界非常有限的幾位專攻中國民俗文化的學者之一、研究西北地方民歌形態“花兒”的蘇獨玉(Sue Tuohy)教授帶領,進入音樂人類學領域。從2001年到2012年,筆者在上述諸位教授,特別是吉奈里教授的悉心引導下,學習了表演、舞蹈、符號,與認知心理學等不同研究領域的理論,並結合史料研究和田野調查,將敦煌壁畫樂舞在建構“中國景觀”表演過程中展現的要素歸納總結,構建出一個“自我指涉性敦煌元元素系統”。

在本書中,筆者進一步將“自我指涉性敦煌元元素系統”中的兩種要素分別定位為“展示性傳播內容”和“隱性論述性內容”,並通過實際案例分析,解釋敦煌本身作為一個多元文化地理概念在國際語境中的特殊位置,從美學角度闡釋了敦煌壁畫樂舞作為一種依附于時空與詩性的表演藝術形態,是如何在流動、演繹的過程(fluid, emerging state of performance)中,以舞者與觀舞者之間的認知、互動展現的兩種元素來體現、建構“中國景觀”的。

2007年春,在印第安那大學研究院的推薦下,筆者向美國國務院學術交流機構富布賴特(Fulbright)遞交了到中國研究敦煌壁畫樂舞的申請報告,並獲得了支持。2008年夏,筆者在中國教育部的安排下,作為富布賴特-國際教育機構學者(Fulbright-IIE Fellow),開始在蘭州大學敦煌研究所鄭炳林教授的指導下,開展獨立課題研究。其間,筆者走訪了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學者及舞蹈家,採集、錄製了大量寶貴資料。

2012年,筆者完成並由印第安那大學出版了英文博士論文及紀錄片《盛世中國:中國多元化敦煌樂舞之重塑》,論文隨後被正式收入美國國會圖書館。本書則是在此博士論文基礎上撰寫的中文版音樂人類學專著。

2005年起,筆者在中國調研期間,受到中國舞蹈界專家、中國吐魯番研究學會舞蹈組組長、前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長董錫玖先生,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長羅斌教授、研究員劉峻驤先生,西北民族大學舞蹈學院教授高金榮先生,蘭州大學人文歷史學院院長鄭炳林教授,前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先生,北京舞蹈學院前院長王國賓教授,北京舞蹈學院古典舞系王為、賀燕雲、史敏老師,現西北民族大學舞蹈學院院長李琦等多位中國敦煌學及敦煌舞專家的指導,得以在蘭州、敦煌、北京、上海以及廣州開展多點田野調研,並參加了在北京舞蹈學院舉辦的首屆敦煌舞研討會議,對於敦煌壁畫樂舞由大西北至港澳臺、東南亞以及美國、日本等地的傳播與轉型有了比較全面的瞭解。

筆者在敦煌研究院調研期間,獲樊錦詩先生特許,在莫高最具有代表性敦煌樂舞演出壁畫的特窟內進行實地觀摩。在蘭州調研期間,筆者不僅在敦煌研究所魏迎春教授及吳炯炯博士的陪同引導下沿著河西走廊考察了多處壁畫遺跡,並且親自跟隨敦煌壁畫舞的主要創始人,現西北民族大學舞蹈學院教授高金榮先生學習,在中國多所高等院校,包括北京舞蹈學院、甘肅省藝術學院以及西北民族大學進行了實地采風,採用音樂人類學研究手法(participant-observation),觀摩、記錄並參與了師生們排練。

為了瞭解敦煌壁畫樂舞的傳播形態以及在現當代國際舞臺上的意義,筆者走訪了中國第一部以敦煌為題材的大型民族舞劇《絲路花雨》中女主角英娘的三位舞者:賀燕雲、史敏、王瓊,近代敦煌題材舞劇《大夢敦煌》中西域舞者主跳李琦,廣州軍區戰士文工團歌舞團2008年春晚獲獎作品敦煌舞蹈劇碼《飛天》的編舞閻紅霞。

最難得的是,筆者在先父鄺健人的引導與督促下,在實施傳統人類學田野調查研究方法的同時,還採用了音樂人類學的多媒體調研手法,在甘肅省廣播電影電視總台的採編室,對敦煌文化,特別是敦煌壁畫樂舞方面的歷史音像資料進行了系統的採集,並有幸獲得了甘肅省廣播電影電視總台、北京舞蹈學院、西北民族大學、中國電視藝術家委員會等單位的大力協助——在甘肅省廣播電影電視總台文化影視頻道總監劉省平編導的指導下對敦煌壁畫樂舞的影視素材進行了收集,在敦煌壁畫樂舞的多處排演場所進行了音像採編,還將董錫玖、高金榮、鄭炳林等專家學者請到甘肅省廣播電影電視總台的攝影棚進行專訪及排演。

隨著科技的發展,音樂人類學採用多媒體調研手法已從最早借助燒錄型留聲機採錄聲音,發展到今日通過高清機器攝錄現場表演、通過已錄製素材收集回饋信息(feedback),或通過電腦軟體對音響環境進行分析等,音樂人類學專家露絲·斯通(Ruth M.Stone)及波特拉·莫茲比(Portia Maultsby)等學者針對多媒體調研手法及音像文化產業撰寫了一系列相關的理論著作。

此外,著名歷史學家、芝加哥大學教授杜贊奇(Prasenjit Duara)曾在他論述民族國家及歷史的多部著作中,以“複綫歷史”(bi-furcated history)的觀念取代傳統的“線性歷史”(linear history),由此確認各種歷史模式的多元交織並存的狀態,強調歷史敘述如何在傳遞過去的同時,依據當前的需要來利用正在消逝、散落中的歷史。高清數碼科技以及非線性剪接等採錄、復原的方法,讓筆者在調研過程中對時空的“非線性”(non-linearity)有了更深的理解,並在2004年參與了音樂人類學家安東尼·西格(Anthony Seeger)教授的研討小組,以在中國山西省甯武縣拍攝的民歌紀錄片《多媒體解構中國民歌》為案例,在2012年國際音樂人類學年度會議上探討了數碼科技對於捕捉、重構以及展現人類音樂文化活動的挑戰與可能性。在本書中,筆者也將通過在拍攝敦煌壁畫樂舞表演過程中的案例,進一步探討敦煌元元素系統與多媒體在建構人類認知歷史時空中的關係。

2012年末,筆者收到《格蘭世界音樂百科全書》(The Garland Encyclopedia of World Music)主編露絲·斯通(Ruth M. Stone)的書面邀請,將論文納入音樂人類學多媒體專著系列Ethnomusicology Multimedia Series。此系列是由美國卡耐基梅隆基金會(Mellon Foundation)專門撥款,由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Temple University 兩所著名研究型大學正式出版。

2015年夏,筆者再次回到甘肅蘭州,不僅有幸參加了在蘭州大學敦煌研究所主辦的敦煌學系列講座,聆聽了四川大學項楚教授、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所所長波波娃教授、日本京都大學高田時雄教授、臺灣南華大學鄭阿財教授的學術講座,獲得了多位敦煌學專家的指點,更在西北民族大學觀摩了80歲高齡的高金榮先生帶領舞蹈學院敦煌舞研究室的多位老師一起排演中國第一部敦煌舞教學舞劇《步步生蓮》的過程。此行與高金榮教授、鄭炳林院長等專家再對話,令筆者對敦煌壁畫樂舞這一充滿生命力的中國古典舞流派進行了重新認識,並在新材料、新感悟的基礎上,完成此修訂稿。

本書所用敦煌壁畫圖片均獲得敦煌研究院授權,特別感謝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先生及數字中心主任、攝影家孫志軍先生。本書付梓之際,真誠希望大家提出寶貴意見,並真誠感謝所有對我予以無私幫助的人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