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是吉林

海东青与傻狍子 东北知识局 2021-10-03

一个关注东北人文、地理、历史的公众号↑


吉林市简史

文 | 海东青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与省份同名的城市,吉林市同学在对外介绍家乡的时候一直十分尴尬。

(吉林小伙伴与外地人对话日常)

“家是哪的?”

“吉林的”

“吉林哪里的?”

“吉林的”

“..............”


对于不了解吉林省市同名的同学来说,这样的对话有可能让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历史上是先有吉林城而后有吉林省,吉林省市同名是东北清代以来的特殊历史事件。明清以来,东北的兴衰往往关系到中国的国运,而吉林城的兴与衰则直观的反映了东北政治和地缘格局的变化,有着共荣共损的节奏,堪称东北兴衰晴雨表。今天我们走进吉林市,来一起了解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属于长白山区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复杂,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

(吉林拉法山,摄影师@戴运杰)


气候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年均降水量达650—750毫米,发源自长白山天池的松花江<点击查看松花江沿途风光>从市区穿流而过,带来丰富的水能资源

(松花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沿途建有大量水电工程,形成了大大小小的人工湖,其中丰满水电站以下江段冬季不冰封,两岸树木出现神奇的雾凇现象。图一为丰满水电站蓄水形成的松花湖,图片来自搜狐,摄影师@李忠;图二为雾凇岛景色,图片来自PhotoFans,摄影师@影林撷英)


市区沿江分布,四面环山,三面环水,有“远迎长白,近绕松花”之势。吉林市东接延边,西临长春、四平,北与哈尔滨接壤,南与白山、通化、辽源毗邻。在农耕时代,作为一个山环水绕的城市,吉林市占尽天时地利,一度成为东北的中心。《吉林地理经要》云:“吉林城山环水复,江流转曲,拥抱回护,气势结聚,诚天然之都会”

(鸟瞰吉林市,松花江呈弯弓状穿城而过,图片来自网络)


 Ⅰ

古国故都


良好的自然条件使得吉林地区很早就出现了古人类活动踪迹,留下了距今2万年历史的寿山仙人洞遗址。进入殷商时代,这里已经出现氏族部落活动痕迹;到了西汉时期,扶余人以吉林市为中心,建立了东北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扶余国,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二千里,本濊地也”。

(扶余国在吉林帽儿山地区留下了规模巨大的古墓群,出土了大量的琉璃、玛瑙、金属等器物,图为18号墓出土的绢本墨画)


扶余人是少有的边疆农耕民族,以农业生产为主,畜牧业和手工业亦十分发达。到了东汉末年,吉林地区人口已经超过20万,繁华一时,后来扶余国不断遭到周边民族和国家攻击,逐渐走向灭亡,所辖吉林故地相继由高句丽和渤海国继承。到了辽代,吉林市为辽代东京道管辖;到了金代属上京路会宁府;到了元代,属辽阳行省开元路海西辽东道辖地。

(吉林地区残存很多古城遗址,图一为明代乌拉古城遗址,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孙鑫;图二为隋唐时期高句丽龙潭山城储水池遗址,图片来自百度贴吧,摄影师@艺术宝哥)


元朝之前的吉林市,一直处于中原文化影响之中,但又游离于中原政权之外。


船厂的荣光


到了明朝,中原汉族政权的势力触及黑龙江流域。吉林市成为明帝国开拓东北边疆的战略枢纽,由于设有官办的造船厂,这一时期的吉林市被称为“船厂”

(吉林周边多山,盛产木材,古代“木帮”将砍伐的木材推入江中,利用水流将木材运至下游的船厂,这种运输方式也被称为“放排”。图为位于船厂上游的朱雀山,图片来自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官网


明收复辽东以后,在辽东以北地区实行羁縻统治,设奴儿干都司,置治所于黑龙江入海口处,管辖黑龙江流域和库页岛。吉林市靠近盛京,位于驿路之冲,又是松花江航线的起点,占尽地利优势,成为战略要地,所以明朝在这里设立造船厂,将兵员、装备、补给源源不断运送到黑龙江口。吉林市凭借明帝国的文治武功又一次兴起。

(在吉林市江南乡阿什村的松花江北岸山上,有两块摩崖文字碑,记述的是明朝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刘清三次率军至此造船运粮和两修龙王庙之事,也被称为阿什哈达摩崖石刻,图片为部分石刻拓本,来自博客,摄影师@宜宾客


然而明帝国的光辉一闪而过,在经营黑龙江流域20多年后,明宣宗朱瞻基内迁奴儿干都司于辽宁开原,将祖先征服的土地拱手让予北方的异族。


明朝人留下的势力空白很快被女真人填补,海西女真乌拉部在今天吉林龙潭区乌拉街镇修建乌拉城,建立了乌拉国,成为女真强部。努尔哈赤在抚顺崛起后<点击查看抚顺>,乌拉国被建州女真征服,成为爱新觉罗们的一部分,因此也被满族视为发祥地之一

(乌拉城位于雾凇岛东南5公里处,现存古城为满清入关之后所建。城内有拥有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府、萨府、魁府、后府、白花点将台、古城墙等历史建筑,是研究满文化的绝佳地点。图为魁府建筑,图片来自新浪博客,摄影师@周祉豫)


 Ⅲ

先有吉林城后有吉林省


在清代前期,东北出现第一次边疆危机,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前期,国力较强。作为保卫东北边疆的后方基地,吉林市再次发展壮大,初具雏形。


满清入关后,为了保护龙兴之地,在东北修建了“柳条边墙”<点击查看“柳条边墙”>,禁止汉人迁入,实行军府管理,先设立了盛京将军,后又增设宁古塔将军(这个宁古塔将军后来演变成了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这一时期的吉林市属宁古塔将军辖区

(黑龙江与吉林最早东西为邻,并非今天的南北关系,图为清朝中期东北疆域图)


17世纪,俄国人出现在黑龙江流域,开始蚕食东北边疆。为抗击沙俄入侵并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康熙皇帝于1658年谕令宁古塔将军在吉林松花江畔临江门至温德河口一带恢复明代船厂,建造战舰,操练水师,以支援黑龙江上游的陆上军事力量。到1661年,水师营成军,驻防水军近2000人。吉林市(此时仍被称为船厂)再次成为“扼三省要冲,为两京之屏障”的战略要地(两京为盛京沈阳和兴京赫图阿拉,为《吉林外记》记载)。

(吉林市为江城,需要桥梁勾连两岸,目前市区共有12座大桥横跨松花江。图为临江门大桥,康熙皇帝曾在此做《松花江放船歌》,图片来自百度贴吧,由@zhonghuatt拍摄制作)


为了完善船厂功能,从1671年开始,清廷命令宁古塔副都安珠瑚在船厂北侧筑一新城,满语称此城为吉林乌拉,意为沿江的城市,这就是今日吉林市名字的源头。值得一提的是,最初的吉林城是一座木城,1893年,晚清名将聂士成游历吉林城,在《东游纪程》中记载:“凡民居、官舍、围墙均木板为之,街道亦以尺五寸见方木板铺之”。细细回味,宛如童话世界。

(因木城多发火灾,后改建为土城,再改为砖城。“三面城墙,一面临江,多城门”,是吉林城的特点,康熙和乾隆皇帝都曾到此巡视,遥祭长白山。日伪期间,为了规划工业,城墙被日本人拆除)


鉴于吉林城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清朝于1676年命宁古塔将军移驻吉林乌拉,更名为“镇守吉林乌拉等处将军”,简称“吉林将军”,宁古塔将军辖区也改称吉林将军辖区(后官方逐渐简称吉林将军辖区为吉林)从而出现了吉林省市同名的情况。


从吉林城出发的战舰有力支援了1685-1689年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为东北边疆带来了170年的稳定,吉林也很快成为盛京以北最繁华的城市,从这个城市签发的政令,北达鄂霍次克海,东达库页岛,南可达鸭绿江,吉林的政治地位兴盛到了极点。杨宾在《柳边纪略》描述说:“中土流人千余家,西关百货辏集,旗亭戏馆,无一不有,亦边外一都会也”。

(人口的聚集促进了文化的兴盛,一时儒教、道教、佛教齐聚;著名国药老字号“世一堂”也在这一时期发迹于的吉林。图一为吉林文庙春节猜灯谜活动,该文庙是全国四大文庙之一,建于1736年,图片来自PhotoFans,摄影师@瀚姝予雯;图二为吉林北山古庙群,图片来自PhotoFans,摄影师@雪野松云)



近代沧桑


晚清是一个悲伤的话题,中国已经沦为待宰割的肥羊,东北则是羊身上那块最肥美的肥肉。


进入19世纪,清帝国的北方边界爆发了第二次边疆危机;与第一次边疆危机不同,此时的大清帝国已经日薄西山。在东北方向,俄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割去了外东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包括库页岛)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东北的地缘格局随之恶化。

(1820年后吉林将军辖区范围变迁图)


被割去的土地绝大部分属于吉林将军辖区,吉林(省)由中国最大的沿海省份变成了一个狭小、闭塞的内陆省份,那些曾经从吉林码头能直达黑龙江口的战船,只能任凭他们在港口里风化腐烂,吉林市成了“笼中困兽”,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晚清时代,外国传教士已经深入到东北腹地传教,图为法国传教士于1902年建造的吉林天主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图片来自PhotoFans,摄影师@大脑袋)


如果说领土的沦丧是伤了吉林市元气的话,那么殖民者修建的中东铁路则彻底改变了吉林市的命运。在殖民者控制下的东北,吉林市从经济到政治,全方位的落后了。

中东铁路修建以后,沿途城市快速崛起,改变了东北传统城市格局,虽然吉林市也于1912年修通了吉长铁路,但是这条支线并不能扭转吉林地位下降的趋势,图为吉林西站,又称为黄旗屯火车站,与1992年拆除的济南老火车站属于同一风格


进入19世纪下半叶的吉林市,尽管民族工业开始兴起,但相比100公里外快速崛起的长春,仍显得暗淡无色,张作霖时代,吉林督军孙烈臣一度将督军公署迁往长春。

(1983年在吉林市建成的吉林机器局是东北第一家近代工厂,主要生产军火,兼造火轮和银元,1900年被入侵的沙俄军队捣毁。该厂生产的“厂平一两”银元是收藏界的宠儿)


九一八之后,日本人扶持溥仪成立伪满洲国,将都城选择在了新兴城市长春,吉林市则成了所谓“新京”的奴仆,走下了东北政治舞台的中心。伪满洲国的行政区划更将吉林市所辖地区进行了分割,其政治地位进一步下降。

(伪满洲国行政区划图,吉林市的政治影响被局限在了狭小的伪吉林省内。PS:此图没有标记大连,因为此时的大连已经成为日本的“关东州”)


日本更是将吉林市捆绑到自己的战车上,打击抵抗力量,压榨其战争潜力。

(1935年,为了报复宋德林领导的反日山林队抵抗行为,日军在吉林老黑沟对无辜百姓进行了疯狂屠杀,共计1017人遇难)


日伪在吉林先后建立起大同洋灰水泥株式会社、丰满水电站、满洲电气化学株式会社、吉林人造石油株式会社、满洲合成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满洲特殊纸质株式会社、东洋精麻加工株式会社等一系列为军事服务的殖民工业,当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变成了一个重工业城市。

(这些殖民工业的建立基本奠定了未来几十年吉林市的工业格局,但日本人的开发是带有压榨和掠夺性的,挤压了民族工业的生长空间。日伪期间,吉林周边的森林被砍伐殆尽,为了建造丰满水电站,日本征发126000多名中国人劳作,致死5000多人,图为已经发掘的丰满万人坑一角)


1945年8月19日,吉林光复,但等待吉林人民的是苏军的暴行和国共的内战;直到1949年3月9日,中共占领吉林市,吉林才最终迎来和平。


此时吉林的政治地位已不能与长春相提并论,长春为直辖市,吉林仍为吉林省省会。到了1953年,国家取消长春直辖市以后,吉林省的省会迁到了长春,吉林彻底沦为省内老二。


V

未来在何方


建国后的东北成为共和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迎来大发展阶段,吉林市虽不是省内的政治文化中心,但是仍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改革开放之前,吉林市综合实力较强,城市人口规模在全国排第30位,属二线强城市)


受日伪工业规划惯性的影响,吉林市继续做大做强重工业。“一五”期间,全省11个重点工程中有7项落户在吉林市,成为仅次于重点建设的八大城市外的第二类城市,江北工业区和哈达湾工业区由此形成,“三大化”(三大化包括吉林染料厂、吉林化肥厂、吉林电石厂)在这一时期建成投产,吉林市成了新中国最重要的化工基地之一。

(俯瞰化工城,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潘桂霞)


和其他东北重工业城市一样,吉林市创造了诸多的新中国第一。新中国的第一桶染料、第一袋化肥、第一炉电石、第一炉硅锰合金,第一根石墨电极都是在吉林市下线的。丰满水电站发的电不仅供本市使用,还送向长春、哈尔滨、沈阳、抚顺等工业城市,为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更为国家输送了2000多名的水电人才,享有中国“水电之母”的美誉。

(依托丰满水电站,新中国在吉林市成立了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也就是今天的东北电力大学,是新中国电力人才的摇篮。图为东北电力大学著名的石头楼,由梁思成设计建造,图片来自百度贴吧@小三不可斗)


但是单一的产业结构限制了吉林市的进一步发展,受累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封闭的地缘格局,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量国企倒闭关停,产业工人下岗,吉林引以为傲的化工工业、碳素工业开始萎缩,造纸工业和机械制造业更是消失不见,城市的定位也开始变得摇摆不定。

(吉林市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丰富的旅游资源,完全具有将工业、旅游两手抓,两手都硬的能力。图一为拉法山红叶谷,图二为红石国家森林公园,图三为吉林陨石雨降下的世界最大陨石)


那么,吉林市还有没有希望再次崛起?未来又在何方呢?


有人将目光投向了日本海!


2009年国家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意图依托“大图们江开发计划”,整合域内国家,以长春、吉林、珲春为核心,打造东北亚经济的新增长点。

(珲春市是我国距离日本海最近的城市,最近处只有3.8公里,流经珲春的图们江最终注入日本海;按照中俄条约约定,中国可以取道图们江入日本海,这里很有可能成为中国进入日本海的一个中转站,下图拍摄于珲春防川,右侧河流为图们江,15公里外为日本海)


但受累于东北亚复杂的国际形势,十年过去了,进展并不如意。

(东北亚是世界上大国碰撞最激烈的地区)


进入2018年,东北亚的紧张局势似乎有了松动的迹象,朝韩首脑、朝美首脑已经进行了历史性会晤,朝俄首脑会晤也在计划之中,最重要的是金正恩短期内三次访华,东北亚政治破局似乎指日可待。


正所谓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吉林的风云就在日本海,对整个东北亦然。


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就是吉林,一座与东北同呼吸的城市!



参考文献:

1.《伪满时期吉林市殖民工业探析》——佟银霞

2.《近现代吉林市的工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1881-1980)》——秦晓霞

3.《吉林城—它的重要性远超你的想象》——萧春雷



——The End——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东北知识局”

专注于东北的

人文、地理、历史


点击探索东北地理历史

东北从何而来|清代长城——东北柳条边

鸭绿江的小岛|谁是东北的塑造者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这是牡丹江|什么是抚顺


点击探索东北美食

烤冷面简史|酸菜罗曼史|抚顺人的乡愁


东北知识局

专注于东北的人文、地理、历史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