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猪的哲学,正在围剿现代人

拙棘 学术那些事儿 2022-08-13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作者 | 拙棘
本号原创首发



按罗素的说法,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著书立说的人”。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大致如下图所示:



几乎每门学科都会把自己的创始人追认为亚里士多德,经济学也不例外。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经济学叫家政学。经济学这个词就是从希腊语的家政学演变出来的。


家政是用来干嘛的呢?顾名思义,就是持家,弄点钱,过好生活。家政围绕着人的生理延续而进行,其中主奴关系围绕消费,夫妻关系围绕族群延续,父子关系围绕养育。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家政是微不足道的。而在现代社会,经济学地位极度显赫。之所以有这个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人性与财富的关系理解不同。


现代人的自我理解和实际形态主要就是生产者+消费者,活着就是赚钱和花钱。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衣食住行这些只是人性的最低层面需求,甚至是一种负担。


为生计操劳在他看来是悲惨的,因为这会导致人没有时间参加城邦活动。而“人是政治的动物”,人要在广场上,在演讲时,在为城邦战斗时才能活出个样子,否则便只是奴隶,不能算真正的人。


这儿可以插入谈谈亚里士多德对自由的独特理解。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自由意味着从生存必需性中摆脱,因而政治是“独属于人”的,是超越动物层面的、充分实现人的本质的领域。


在亚里士多德眼中,优良生活不是在家政中实现的,家政只是生存必需性的领域,政治才是体现人之为人的领域,才是优良生活的核心。


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家政的目的仅仅是满足需要,财产在此限度内才是自然的,积蓄金钱不应成为生活的终极目的。因此他说,“家务重在人事,不重无生命的财务;重在人生的善德,不重家资的丰饶,即我们所谓‘财富’。”


所以,家政学是附属于政治学和伦理学的。


伦理学告诉我们人应该如何生活,政治学则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政治秩序才能让人过上好生活。对于好生活而言,有点钱,能满足食色需求,只是最低级的层次而已。财富的意义是让人摆脱操劳,去做一些伟大的事情。


如果钱够了还是只想着怎么赚钱,而不是去从政、思考大问题,那么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种人骨子里就是个奴隶。



到了现代社会,我们很难再接受这种贵族势利眼,很抗拒对人的活动、人的追求分出三六九等。于是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会成为最流行的现代道德(如果利己主义也能叫道德的话)。


我们不相信宇宙客观上有那种价值等级,会觉得这些都是文化偏见。真正可靠的、和自然科学相符的就是欲望,人的目标就是满足欲望,最最基础的就是活下去的欲望,然后就是五花八门各种其他欲望。


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很难真的完全不去给各种活动、各种追求、各种欲望排排高下等级。


功利主义受到的一个重要攻击就是,这是一种猪的哲学,只有猪才为了满足欲望而活着,人总归要有些高尚追求。



功利主义历史上的第二位大人物密尔在这个问题上下很大功夫。


他一方面辩护说,这种批评显然把功利主义理解得太狭隘了。动物只追求肉体快乐,人类还会追求心灵快乐,没有理由认为只有肉体快乐才是快乐,功利主义者也从不否认心灵的快乐。


同时他也承认,之前的功利主义者虽然承认存在心灵的快乐,但确实认为心灵和肉体两种快乐没有质的差别,唯一的区别是心灵快乐成本更低、产出更高。


于是,密尔的功利主义又有了点亚里士多德色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