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于你的大脑来说,信仰上帝和吸毒、性、赌博一样?

Liat Clark 神经现实 2022-06-12

TAG: 神经科学   研究   宗教体验   奖励系统 


来源:WIRED UK 作者:Liat Clark

编译:EON 封面:The Young Pope


一项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指出,宗教体验能够激活与爱、性、赌博和吸毒相同的大脑奖励区域。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对宗教的神经科学研究无法就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达成一致,即大脑的哪个区域参与精神体验。这种不确定性,以及宗教体验的复杂性和个体性,致使研究人员们认为每个大脑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宗教。

一组神经科学家的研究得出结论,宗教及精神体验同爱和吸毒一样,在神经学上有着类似的狂喜感。

 

这项研究由犹他大学的神经放射学家杰弗里·安德森(Jeffey Anderson)主持。该研究发现,在一组19人的年轻摩门教徒中,当个体“感受到精神力量”时,与吸毒有关的基于奖励的神经系统被激活。具体来说,反复激活的是伏隔核,一个对奖励和增强回路至关重要的大脑区域。与注意有关的前额注意区,以及与决策有关的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区也被激活了。那些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区有损伤的人显示出反社会行为,且其道德判断受损。

 

研究团队猜测,宗教体验与大脑奖励机制有关,他们希望能够定义这种神经活动,以便更好地理解许多行为背后的动机——从利他主义到暴力,这两种行为常常伴以宗教的名义。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论文作者在《社会神经科学》杂志上指出,“尽管全世界超过58亿例已被报道的宗教体验都附属于个体的宗教活动,参与宗教体验的大脑网络的基本问题尚不清楚。”考虑到历史上和正在进行的以宗教为名义的战争,这一事实更加令人惊讶。

 

该研究选择摩门教徒作为研究对象,包括7位女性和12位男性,他们都有着一至两年的传教工作。在进行特定的任务时,功能磁共振成像仪与他们的大脑相连,这些任务包括休息、观看有关会员和财政的教会视频、阅读《圣经》节选和宗教领袖的箴言、祷告。每当受试者体验到高度的精神感,需要按下一个按钮。当受试者更频繁地按下按钮,大脑奖励回路区域就会一次又一次地同时被激活。这些大脑区域与吸毒时促使多巴胺分泌导致成瘾的部分一致。



 

作者承认,需要针对多种宗教进行更多工作,以确认该研究的结果。而且受试者有可能“出于表现得与研究目的一致的意愿”,自报了高度的精神感。然而,该研究可能是研究各种宗教行为动机的开始。在CNN对安德森的采访中,他指出这是首例揭示大脑奖励系统关联的研究,是探索各种宗教驱动行为的垫脚石。

 

“数十亿人基于宗教及精神体验作出人生的重大决定,这是对我们社会行为最有力的影响之一。然而这些体验在大脑中引起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知之甚少。这是需要付诸更多研究的关键问题。”

 

当个体被迫以宗教的名义行善或施暴时,是否有相同的机制被激活,这是最紧迫的相关问题之一。安德森说:“明尼苏达州研习《圣经》的路德宗女教徒,和叙利亚策划宗教暴行的人,他们的大脑区域里是否发生了相同的变化?”

 

目前,论文作者表示,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精神感引起的神经反应只能强化对某一特定信仰的奉献:“经典奖励反应和抽象宗教观念的对应,可能表明一种依附于教义概念和宗教内领袖的大脑机制。”基本上,人们在这些时刻体验到的感觉支持他们选对道德路径的想法。

 

虽然研究没有特别提及伏隔核和一般的奖励系统与上瘾的触发有关,成瘾促使大脑相信爱和吸毒能够带来愉悦,而这些行为应该被重复。

 

尽管安德森说这是首例将宗教与大脑奖励系统联系到一起的研究,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正关注宗教背后的神经科学。在极高度的宗教体验期间,脑扫描显示额叶活动减少。相比之下,佛教僧侣的这些大脑区域在冥想期间表现出高度的活跃。在祷告中,调节情绪的边缘系统的活动也逐渐增加。

 

与此同时,一组美国的分子遗传学家声称,他们已经确定能使一些人对精神体验更敏感的基因VMAT2,该基因在毒瘾上也发挥了作用。

Michael A. Ferguson, Jared A. Nielsen, Jace B. King, Li Dai, Danielle M.Giangrasso, Rachel Holman, Julie R. Korenberg & Jeffrey S. Anderson (2016): Reward, salience, and attentional networks are activated by religious experience in devout Mormons, Social Neuroscience, DOI: 10.1080/17470919.2016.1257437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论文


点击图片阅读神经现实特刊第二



ISSUE 02  SPECIAL EDITION

十月特刊

自我  SELF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对一条道路的尝试,是一条小径的悄然召唤。人们从来都无法以绝对的自我之相存在,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变成绝对自我,有人迟钝,有人更洞明,但无一不是自己的方式。人人都背负着诞生之时的残余,背负着来自原初世界的黏液和蛋壳,直到生命的终点。


——赫尔曼·黑塞《德米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