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说谎的“滑坡效应”

2017-05-17 RACHEL 神经现实

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

当我们撒谎时,大脑的情绪反馈越来越弱,导致谎言升级。

Daniel Mitchell

RACHEL JONAS  KNOWING NEURONS

便利店里偷糖的小孩儿长大后锒铛入狱;和同事调情的丈夫后来成了偷情的惯犯;向选民许下一些“善意谎言”的政客最终被判欺诈罪......以上是当个体的不诚实程度随着时间不断上升时,所导致的一些极端又看似合理的戏剧性乃至改变人生的结果。那实际上谎言究竟会滑往何处呢?科学可以帮助我们回答这个问题吗?


即便谎言的“滑坡效应”早已存在,伦敦大学学院的学者们仍然试图通过实验来进一步探索这一现象,并研究频繁地说谎如何改变大脑。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招募了58名年龄在18到65岁之间的健康人员作为被试。我们都知道在实验情境下测试说谎比较困难,于是研究人员给这些被试呈现了一套设计好的电脑程序来测试其欺骗行为。实验这样进行:向被试展示多张装满硬币的图片,一次一张。并要求被试在屏幕出现一张玻璃罐的图片时,去估算罐子中有多少硬币。


实验有趣的地方在于:任务开始之前,每个被试A被告知在另一个房间还存在一个被试B也在完成同一个任务,只不过B看到的玻璃罐图片尺寸小一些。可实际上这是假的!并没有其余的被试与他们协同执行任务。


研究者告诉被试A,每当他估算出玻璃罐中硬币数量的时候,就相当于是在告知被试B这罐硬币数量值,最后会由被试B代表他俩猜两个人看到的硬币量总和。这等于在向被试A传输这样的观念:他们的角色类似于“顾问”, 被试B则是“估算师”。这就像是一位财务顾问向客户告知如何做出财务决策的过程。


再强调一遍,没有被试B与他们一起协同作业,实际上是由预设好程序的电脑对被试做出回应的。这样的实验设计是为了确保被试真的认为自己是在指导一个真实存在的人,从而确保这个实验是在社会情境下进行的。这种“无害的”欺骗是社会心理学实验中经常用到一种研究手段。研究者告诉被试,在实验期间将会随机挑选一次估算,根据估算师的准确度对双方进行奖励。


研究者怎么设定才能让顾问(被试)倾向于对估算师撒谎呢?在很多实验中,研究者将告知被试,被试将会基于估算值多出实际硬币数量的多少来获得奖励,估算师则是根据其估算硬币数量的准确度得到奖励。估算师对硬币总量做出的估值越高,被试的收益也就越高。换句话说,这是“损人与利己”情境,即过高估值将会增加顾问(被试)收益,同时减少估算师收益。


以下是任务中的其他情境:


平衡状态:在这种情境下,被试与估算师都将根据估算出的硬币数量的准确度得到奖励。被试在这种情境下将倾向于向估算师提供准确的信息。


自利与利他:在这种情境下,被试与估算师都将根据高估硬币数量的多少得到奖励。在这种情境之下,被试的不诚实将使双方都受益。


损己与利他:在这种情境下,被试得到的奖励是基于估算师的准确性,而估算师则是基于高估硬币数量的多少得到奖励。造成的结果是被试向估算师告知越高的高估值越能使估算师收益更多,同时被试的收益越少。


那么这些研究者们有什么发现呢?在原来的“损人与利己”情境下,被试不仅会对虚拟的估算师说谎,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谎言在任务过程中不断升级。换句话说,被试倾向于高估玻璃罐中硬币的数量,从而使自己收益最大化,也就是让估算师收益最小化。这种谎言的升级只发生在“损人与利己”情境下。如果他们的猜测不影响自己收益,只会对估算师的收益造成影响呢?那么被试会为了帮助估算师而撒谎,但是谎言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级。这表明谎言升级的现象是由自身利益所驱动的。


研究者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来进一步研究任务过程中被试的大脑活动情况。众所周知,杏仁核与情绪的产生有关,所以研究者重点观察被试在任务过程中杏仁核部分的变化。结果研究者不仅发现当被试说谎时他们的杏仁核活动性下降,还发现杏仁核活动下降的水平实际预示了被试接下来的说谎倾向。换句话说,在任务过程中杏仁核活动水平下降的越多,被试接下来撒的谎就越大。杏仁核区域活动水平的下降可能代表的是被试做出撒谎决定时情绪反应的减少,也就是被试可能越来越容易撒谎。这也许意味着当我们撒谎时,大脑的情绪反馈越来越弱,导致谎言升级。


有理论表明杏仁核可以显示出个体对不道德行为的厌恶程度。那么,本该对某事是否道德做出示警的杏仁核的活动水平降低时,便导致该个体表现为不诚实。这些引人注目的结果表明,大脑的活动可以预测我们未来撒谎的倾向!


现有的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有撒谎的自发倾向,并且当我们的动机是自利的时候,这种撒谎行为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升级。如果撒谎有益于其他人,我们也会撒谎但是谎言却不一定会升级。我们大脑活动的变化不仅可以显示这些撒谎的倾向,还可以在它们实际发生之前做出预测。


大脑对撒谎的这种“适应”现象可能类比到其他感官网络。举个例子,这种适应现象类似于我们的嗅觉系统会在几分钟内适应腐臭味,或者我们的眼睛在黑暗环境向光明环境的过渡。大脑对于撒谎的适应能力会对行为产生不可思议的影响。虽然这项研究表明人们会增加不诚实行为来获取小额资金,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仍旧不知道撒谎行为是否会导致人们铸成大错。


不过关于这项研究也有诸多遗留问题:病态撒谎者在这项任务中会如何表现,他们的大脑活动与健康个体的有何差异呢?这项研究测试了谎言的短期增长,那么这些结果是否能套用到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谎言升级的人身上呢?我们能否利用这项研究中的技术给基于撒谎的可能性以及随着时间推移谎话扩大的人群分类呢?


除去不诚实以外,杏仁核还涉及很多与其他情绪相关的功能,所以该实验结果能否被归结为与其他复杂的情绪行为相关,比如说冒险、暴力或者其他危险行为?


我们可以用这一研究中所得结论来防止或者扭转撒谎的“滚雪球”效应吗?


从政界和执法部门,到学术界和艺术界,这项研究在多个领域产生了潜在且广泛的社会影响。例如,无论站在何种立场的政客都会习惯相信谎话,但如果他们在过去撒过谎,这会不会影响其从政期间的潜在行为呢?再举一个例子,这实验告诉我们撒谎的倾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罪犯们呢?这种对于人性的觉知会使我们宽恕那些掩饰自己罪行的惯犯吗?


这些可能的情况只是该研究产生的众多影响中的一小部分。在得出任何结论之前,应进行更多的相关研究,从而对撒谎的生理以及认知基础做进一步的探索。


References:
Garrett, N., Lazzaro, S. C., Ariely, D., & Sharot, T. (2016). The brain adapts to dishonesty. Nature Neuroscience.
Engelmann, J. B., & Fehr, E. (2016). The slippery slope of dishonesty. Nature Neuroscience, 19(12), 1543-1544.


Rachel Jonas

目前正在UCLA攻读神经科学的博士学位,她的研究方向是精神病超高风险个体的行为与大脑结构之间的联系。她使用行为学、神经影像以及基因研究技术来探究潜在的基因内表型如何影响精神疾病的出现。


翻译:Harrit 校对:巧酱 编辑:EON


上一期

Ryota Kanai

自省和想象如何帮助我们造出更好的机器人

相关推荐

人类学

为何人们对那些欺凌新人的团体极度忠诚?

令人不快的欺凌行为为何如此有吸引力?

心理学

复仇是甜的:报复具有增强情绪的效果

即使看似无意义的挑衅也可以有目的,并产生期望的结果。

神经现实 | 大脑 心智 认知

神经现实是公益的科普翻译小组,致力于译介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领域内的深度文章和前沿研究,并关注生物、医学、哲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希望能与读者一起探索大脑、神经、意识、心理、思维、行为、基因、语言和认知,并进入我们未曾真正理解的现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