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亲历中日邦交正常化:旅日著名华侨凌星光的传奇人生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旅日 Author 旅日编辑部


一次见到凌星光老先生是在东京赤羽车站附近的咖啡厅。

印象中凌星光老师是在日本节目中舌战群儒,积极维护中国,输出“中国声音”的战士,实际见到他后,才发现他其实是一名温和儒雅的学者。

在日本出生,年轻时回到祖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退休后又重返日本。作为亲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历史见证人,凌星光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他所经历的故事。


凌星光 1933年出生于日本东京,父亲是早年到日本行商的浙江青田县华侨。

出生后不久,凌星光随家人搬到静冈县滨松地区生活,在那里度过了年少时光。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开始侵略中国,在日本的中国人饱受屈辱。凌星光还记得,小时候他经常被周围的日本人蔑称为“シナ人、チャンコロ人”(日本人侮辱中国人的称呼)。

当时就读的乡村学校规模不小, 有近两千人学生,但只有他们一家中国人,有时候日本同学会把他们家三兄弟围起来欺负他们。

凌星光说:“现在年轻一代华侨可能对自身中国人的认识并不明显,但我们那个时代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与日本人的区别,也让我选择了回国振兴中华的道路。”

小学生时代

一桥大学时期

因为学习成绩优异,凌星光高中毕业后顺利考入日本的知名学府一桥大学,就读经济学专业,大一、 大二时还担任学生会主席一职。

凌星光告诉我们,他之所以会选择一桥大学,也是考虑到今后报效祖国的切实需要。一桥大学的经济类专业是日本最好的,他希望学好统计学后,可以回国参与到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中。

但后来在接触到苏联的相关著作后了解到,资产阶级统计学与无产阶级统计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日本学的这些知识并不能在国内派上用场。

为了尽快为祖国贡献自身力量,1953年时20岁的凌星光毅然决定放弃日本的学业,回到祖国的怀抱。

天津工作时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时期(毕业时为湖北大学)

回国后,凌星光被安排在上海财经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学习国民经济,后因为院系合并调整,又前往位于武汉的中南财经学院学习。

怀着满腔的热情,凌星光在大学期间刻苦学习,曾多次被评选为“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

1958年毕业后,凌星光被派到位于天津的河北省委,从事日本政治经济研究。

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凌星光因为归国华侨的身份,一度蒙受特务嫌疑,后被派到国营农场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

凌星光说:“相比很多在农场改造三年五年的人相比,我在一年多后就被调回工作岗位。”

原来当时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后,周恩来总理指示要培养日语人才,加强对日本的研究。凌星光作为稀缺的日语人才,被提前结束在五七干校的劳改生活。

凌星光说:“当时全国只有寥寥几所院校有日语专业,为了培养更多的日语人才,我在河北大学创立了日语专业。”

为中日重量级人物会谈当翻译(一)(后右)

为中日重量级人物会谈当翻译(二)(后)

1972年田中角荣首相一行访华,中日关系迎来历史性转折。凌星光被调至接待班子,负责接待当时来中国报道的日本记者。

而同为归国华侨的妻子陈宽负责当时外交部发言人的翻译工作。

凌星光说:“在当时,夫妻二人一起参加接待工作的恐怕只有我们俩。虽然 50 年过去了,但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周总理和田中首相在国宴上的发言如今仍然回响在耳边。”

凌星光编著的《袖珍日汉辞典》

在完成接待工作后,凌星光在北京大学短暂任教后重返河北大学为第一届日语学生上课。

为了可以更好地教授学生们日语,他住在学校,每天与学生们在一起生活。

因为当时文革尚未结束,学生们也要到农村参加劳动。为了让学生们能够不间断地学习日语,凌星光与有关方面交涉, 让学生们在劳动的同时,学习与农务相关的日语。

凌星光说:“我当时做的是接近封闭式教育,把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只有尽量让学生们在实践中练习日语,他们才可以不断进步。”

在教书之余,凌星光还受商务印书馆委托, 与陈达夫共同编写了《袖珍日汉词典》,销售数达上百万册,对国内日语教育的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时期

福井县立大学时代

1974年,凌星光被调至中央机关,从事研究日本的工作,并与当时从全国各地调至中央的日语人才共同参与到《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日文翻译工作中。

197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彼时凌星光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工作,担任日本组组长,又先后担任发达国家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等职务。

凌星光:“当时我们发达国家研究室主要是研究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我还曾经去过中央党校讲课,为党政国家高级干部讲授了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宏观经济调控机制等。”

被福井县立大学授予名誉教授

1993年凌星光从中国社会科学院退休。

九十年代的中日关系还处在 “蜜月期”,日本的很多大学邀请他去当教授。盛情难却,凌星光决定前往日本,在福井县立大学经济学部任教。

2003年,已经70岁的凌星光第二次退休。

随后他又加入到日中科学技术文化中心工作,于 2007年正式担任该中心理事长一职。

日中科学技术文化中心有两大主要业务,一是为日本引进外国人技能实习生,通过实际业务学习日本先进的技术与技能知识, 让他们回国后可以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另一项业务则是接待国内的短期培训团和考察团来日本学习各方面的先进经验。

2018年凌星光曾经接待的社区考察团,让他印象十分深刻。

凌星光说:“这次考察团不是技术,也不是经济, 是考察日本的和谐社会。由北京西城区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考察日本垃圾处理、社会治安、幼儿教育、老人介护等问题。与有关单位和专家进行交流时,中方积极向日方提出各种问题,认真了解情况,回国后写成报告, 对全国的社区建设都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日中科学技术中心时代

凌星光亲历了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时代,又见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凌星光:“我经常跟日本朋友说,以前中国向日本学习了很多先进的技术与经验,而现在的中国在某些领域走在日本的前头,已经进入了相互学习的时代。对日本来说,中国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的精神值得学习。”

心系祖国的凌星光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五十周年。已经89岁高龄的凌星光表示,我们作为生活在日本的华侨华人,就一定要致力于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因为这涉及到我们的生活利益,也是我们的历史职责所在。

凌星光认为,尽管目前中日关系充满了困难,但只是暂时的。我们决不能辜负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誓言,一定要争取办好 50 周年纪念活动。

视频↓↓↓:凌星光先生对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寄语

来源:《旅日》;作者:旅日编辑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