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风云突起——两次紧急召见

马行汉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作者简介

马行汉 1950年进入外交部亚洲司工作;先后任外交部一等秘书、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临时代办;曾任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接见外宾时的会谈翻译(波斯语)。

外交部官员同外国驻华使馆官员为商谈或交涉某种问题,需事先召见或约见,以商定会见的时间和地点。如果部一级官员会见外国驻华使节,一般称之为召见,司一级官员称之为约见。同样的,外国的外交部部长一级官员要见外国驻该国的使节或代办,也称之为召见。在国内,部长以上领导要同下级商谈问题,也称之为召见。外交工作授权有限,要注意请示报告。在我几十年的外交生涯中,有两次召见值得回忆。

周恩来总理深夜召见

1973年夏末秋初的一个晚上,天空下着小雨,凉风习习,驱走了白昼的炎热。我为赶写阿富汗前首相达乌德军事政变的《新情况》文章忙了几天,该文章经司长签发,出亚洲司,等待新闻司签后即可发出。这天回家较早,想乘此凉爽之夜舒坦地休息一下。

晚上9时左右刚到家不久,突然雅宝路宿舍传达室的同志传来电话,说是部里有急事,要我马上回部。我不敢怠慢,急忙骑上自行车,赶到亚洲司。我边走边想,《新情况》已出司,为承认阿富汗新政府的请示报告业经部领导批示上呈中央。阿富汗又发生了什么紧急事,会如此急如星火?

赶到司里后,办公室内灯火通明,司长、处长领导同志们正在议论着什么事。陈琰同志(副处长)见我来了,急忙说:“周总理今晚11时以后在中南海召见外交部领导及亚洲司、苏欧司有关同志,研究阿富汗形势和地区形势,要我部汇报情况。”他又说:“你快将有关电报、文件、资料和地图等装在文件包内,带去中南海,以备总理垂询。”




从左至右:王后、国王、前首相乌德、陈志、作者。图源:《惊心动魄的外交岁月》 


阿富汗王国是我国的西部邻国,执行中立、友好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对我国友好。1955年中阿正式建交后,通过两国领导人互访和中阿友好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中阿两国的友好关系有了较大发展。在阿富汗国王查希尔执政期间,阿富汗内部有些矛盾,但总的说来,政局仍较平稳。但1963年阿前首相达乌德被阿国王赶下了台后,阿富汗政局动荡不已。

从1963年至1973年的10年间,阿富汗接连换了5位首相,原来死水一潭的阿富汗政局也出现了小小的波澜,局势动荡不定。更重要的是,前首相达乌德对1963年被赶下台耿耿于怀,希望东山再起。再加上苏联这个北方大国早对阿富汗虎视眈眈,企图通过各种手段(包括军事、政治、经济和特务等)将这个南方山地小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以缩小和赶走美国在阿富汗的势力。

当时苏联认为,亲苏的阿富汗人民民主党还不太成熟,难以担当掌握阿富汗政权的重任,经过多方权衡比较,认为达乌德这位红色亲王还较合适。经过周密策划,1973年7月17日,达乌德借助亲苏军官势力,将在国外访问的阿富汗国王赶下台,使动荡不定的阿富汗政局激起了更大波澜。

达乌德上台后,要求包括中国在内的有关国家予以正式承认。阿富汗国王查希尔和达乌德都是中国的老朋友,他们都对中国进行过友好访问,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同他们两位有过友好、坦诚的谈话;刘少奇主席、周总理、陈毅副总理等多次访问过阿富汗。究竟如何处理对阿富汗新政府的承认问题,周总理十分慎重,为了更详细地了解情况,才决定亲自召见我们。




周恩来总理在工作。资料图


当晚11时许,总理办公室的秘书打来电话,要外交部的有关同志(部领导、亚洲和苏欧司处领导们及主管科员等)马上去中南海,从北门进。初秋雨后的深夜,北京街道上空气十分清新,车辆和行人也较稀少。我们的汽车在明亮的路灯灯光照耀下从东至西疾驶,经过北海公园的汉白玉石桥转入中南海北门。北门前的警卫员核对名单后,汽车直驶总理办公室外的会议室。

会议室中间是总理的大办公桌,上面铺着绿色桌布,陈列着文房四宝;总理办公桌的正前方安放着一个大屏风,上面镌刻着毛主席写的“艰苦朴素”四个大字,苍劲有力,含义深刻。外交部的有关领导和同志们入室后分坐在会议室两边的长条桌后,静静地等待着总理的来临。

不一会儿,总理在其秘书的陪同下进入会议室,一边走一边还同其秘书交谈着什么问题。当时正值“十年浩劫”期间,身患疾病的总理除处理繁忙的国内外大事外,还要对付“四人帮”给国家、民族造成的灾难,应付他们对自己的各种折磨。两方面的压力,使总理苍老了许多。当时总理穿着一套已褪色的灰色夹中山服,头发花白,面容显得憔悴疲劳,但他那浓眉下的目光仍炯炯有神。

我们见总理过来,纷纷起立致意,总理环视了一下到会的同志后频频点头示意并打手势说:“请坐、请坐,今晚请大家来是研究一下阿富汗的政局和我国的承认问题。有关电报和文件我都看过了,现在请大家进一步谈谈情况和具体意见。”当时姬鹏飞、陆维钊等部司领导又汇报了一些情况,总理听后还仔细地查看了我们带去的阿富汗地图,并询问处于阿富汗西部典当机场和首都北方巴格拉姆机场的具体位置。

我给总理指了一下该机场的具体位置。总理听后回忆说:1957年初我去阿富汗访问,当时飞机在首都喀布尔机场降落,喀布尔的雪很大,雪后初晴,白雪在阳光照耀下,刺得眼睛都难睁开。总理还说,陈老总访阿时是在巴格拉姆机场降落的。

总理在听了大家关于阿富汗政变的汇报后仍不满意,并问:“你们中间有没有刚从阿富汗回来的同志?”我们汇报说:前不久洪希诚同志(三秘)刚从我国驻阿富汗使馆回来休假,今晚未通知他参加会议。总理说:“马上派车把他接来,我要问些情况。”

外交部副部长王海容同志急忙打电话叫人派车去豫王坟外交部宿舍接洪。洪到达后,总理问了一些阿富汗内部矛盾和阿富汗与苏联的关系,洪一一作答。总理说:看来阿富汗的政变,主要是阿富汗的内部矛盾造成的,阿富汗国王查希尔和前首相都是我们的朋友。关于承认阿富汗新政府问题再看几天形势就可以决定了,不宜过迟。

会议至此已是翌日凌晨1时许,总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给每位参加会议的同志送来一份夜餐,即一小碗稀饭和几块点心。工作人员问总理用点什么?总理看了看大家都有了夜宵,才吩咐工作人员为他烤几片面包。吃过夜宵,总理又对民航局的同志交办了几件事,才宣布会议结束。这时已是凌晨2时许。

总理这次深夜召见已过去多年,但周总理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亲自做调查研究的精神深深地印在我心中,使我至今不忘。

阿富汗外交部紧急召见

1979年6月下旬的一天上午,我国驻阿富汗使馆办公室接到阿富汗外交部礼宾司打来的一个电话称:阿富汗外交部副部长都斯特紧急召见中国驻阿富汗使馆临时代办。我国驻阿富汗大使黄明达同志当时回国休假,我任使馆临时代办。得此消息后,我立即同当时使馆党委同志开会研究分析阿方召见的原因、阿富汗局势、中阿关系和对策。

众所周知,以塔拉基为首的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于1978年4月依靠亲苏军官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执行和平中立、不结盟外交政策的达乌德政府上台后,中国本着不干涉各国内部事务的原则,应塔拉基政府的要求,对该政府给予了外交承认。塔拉基政府上台时也曾宣布阿富汗新政府将奉行中立、不结盟政策、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各国保持友好关系。

但该政府上台后不久,对外加速了依附苏联的步伐,并影射攻击中国;对中国实行新闻检查,要求中国新华社驻阿富汗分社发稿前送审稿件,限制中国记者的活动;对中国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颇为不满,学着苏联腔调对中国进行攻击。该政府对内搞一党专政,镇压前政府官员,在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内排斥异己,清洗旗帜派,党政军内部矛盾重重。

阿富汗人民及宗教、部落反政府武装组织频频拿起武器,反抗塔拉基政府的亲苏、反宗教政策,武装活动频繁,政府经济困难严重。这说明塔拉基政府的内外政策很不得人心,内外交困,国际上严重孤立。为了摆脱内外困境,转移国内人民视线,塔拉基政府于1979年以后又加紧了反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邻国(诸如巴基斯坦伊朗等)的措施。阿富汗政府领导人及宣传机器不断对中国进行攻击、造谣和诬蔑。




1980年2月15日,4名圣战者手持老式步枪躲在断墙背后侦察苏军活动。


1979年初,阿富汗政府发表声明,将中国对越南的自卫反击战诬蔑为“侵略”,并加以谴责;同年3月阿富汗政府发表公报,无中生有地攻击中国派教官训练阿富汗游击队并在武器装备、财政等方面给逃往巴基斯坦的阿富汗难民以大量援助。

与此同时,阿富汗总理阿明也对中国做了内容相似的攻击。同年4月,阿富汗报纸和电台又点名诬蔑中国在本国和巴基斯坦领土上训练阿富汗的游击队。6月初,阿富汗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通过两个“被俘人员”之口,无中生有地造谣说,他们曾在巴基斯坦接受巴基斯坦、中国和美国专家的训练达三四个月之久,后被派回阿富汗进行破坏活动,杀人、放火等。

为了揭穿阿富汗塔拉基政府的谎言、澄清事实真相,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于1979年6月下旬的一天召见阿富汗驻华使馆临时代办,就阿富汗政府诬蔑中国干涉阿富汗内政向阿富汗政府提出口头抗议。

韩念龙指出:中国注意到最近一个时期以来,阿富汗领导人、政府和宣传工具不断对中国进行指名攻击,特别是在6月7日的电视节目中,竟无中生有地诬蔑中国训练阿富汗反政府武装力量,并把他们派回阿富汗进行破坏活动。这纯属无稽之谈,是阿富汗政府有意恶化中阿两国关系的新步骤。中国对阿富汗政府这种完全不顾事实、凭空捏造的做法感到愤慨。对此,韩念龙代表中国政府向阿富汗政府表示抗议。

韩念龙并指出,中国希望阿富汗政府以两国关系为重,停止进行一切反华活动。阿富汗驻华使馆临时代办对韩念龙副部长的抗议进行了辩解后,并将韩的话转报阿富汗政府。




巴米扬大佛废墟


应该加以回顾的是,阿富汗曾是中国的友好邻国,两国的友好关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百多年,被汉武帝派往西域的使臣张骞曾到过阿富汗,沟通了从中国到达西方诸国的道路。后来中国商人经常经阿富汗运丝绸去欧洲,“丝绸之路”因而得名。

公元第4~5世纪,中国高僧法显等人去印度求经,曾取道阿富汗。7世纪时的著名高僧玄奘前往印度取经时,也曾经过阿富汗,他曾去过阿富汗的佛教圣地巴米扬,瞻仰高达53米和35米的两尊大佛(这两尊大佛像雕刻在两座土山上,分别居世界十大佛像的第二、第四位,可与中国的龙门石佛相媲美)。阿富汗还是最早向中国传播伊斯兰教的国家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阿两国就建立了外交关系。两国建交以来的几十年,关系一直友好,中国政府和人民一贯珍视中阿传统友谊,两国人民一直友好相处,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中国对阿富汗在联合国支持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多次表示感谢。中国支持阿富汗奉行中立不结盟政策,同阿富汗发展友好互助关系,经济技术上的合作关系顺利进行。中国当时的国力虽然不强,但中国对阿富汗的经济技术援助是慷慨的、无私的和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

中国从不干涉别国内政,一贯主张各国的事应由各国人民自己解决,中国希望同包括阿富汗在内的所有邻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保持和发展友好睦邻关系。就是在中国10年浩劫的年代,中阿两国关系也基本正常,从未发生过重大的不愉快事件。这次中国副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向阿富汗政府提出口头抗议,是中阿关系史上的第一次。如果不是阿富汗的塔拉基政府执行亲苏反华政策,中国是不会轻易采取这种态度的。





阿富汗驻华使馆代办在会见韩念龙副外长后,即将中国的这次抗议报告阿富汗政府。几天后,阿富汗外交部副部长都斯特于同月27日紧急召见中国驻阿富汗临时代办。我在同我驻阿富汗使馆党委同志研究后,认为阿方的这次召见肯定与我国对阿富汗政府的抗议有关,我们将此事及处理意见立刻请示我外交部。

为等国内批复,我驻阿富汗使馆电话答复阿富汗外交部称,中国代办外出未归,不能如期应约前往。第一天拖过去了。第二天阿富汗外交部又来电话催问,我们又以中国代办生病为由予以推迟。第三天国内批复仍未发来,阿方催得紧,我们不好再推迟。经过使馆党委研究认为:情况基本明朗,阿方召见目的是为了对我国的抗议进行狡辩。我方可根据韩念龙副外长的抗议口径予以驳斥,再次抗议阿方的攻击。

使馆党委主观地认为国内会同意我们的处理意见的。为此,笔者根据使馆党委意见不再等国内批复,乘车去阿富汗外交部会见阿富汗副外长。阿富汗外交部同中国使馆在一条街上,两家相距几百米。阿富汗外交部的警卫着深灰色军衣和皮鞋,见有挂着中国国旗的小卧车进阿外交部时,以军礼相迎。

我们进入该部大厅后,由阿方礼宾官员带路登二楼进入都斯特副外长办公室,坐在他办公室桌前的沙发上。双方稍做寒暄后,都斯特面容变得严肃而沉重,面孔拉得长长地说,他代表阿富汗政府拒绝接受中国政府的口头抗议,他辩解称阿方对中国的指责是根据苏联、印度和西方的消息做出的反应。他表示阿方希望阿中关系不断发展和加强。

我当时根据韩念龙副外长在北京的谈话口径对阿方的辩解给予了驳斥,并指出阿方对中国的攻击和指责是毫无根据的,阿方对外电谣言不加以核实就攻击和指责中国,是中国不能接受的,阿方的行动只能恶化中阿关系。希望阿方以两国友好关系为重,停止这种反华活动。

我们从阿富汗外交部回使馆后,立即将这次应召会见阿富汗副外长的谈话情况报回国内。翌日,才接到国内发来的指示,部里基本上同意我们的第一个请示,并做了详细的批复,指示我们对阿方的各次反华行动做详细的剖析和驳斥。亚洲司对我们未等部里指示去会见阿外交部副部长一事,未提出书面批评,只在后来通过处里同志的来信告知我们,亚洲司领导认为我们那样做是不对的,不符合外交工作一切行动听指挥的规定,希望使馆今后遵守请示报告制度。

从以上这次交涉案例可以看出外交部工作的严肃性和纪律性。事事必须请示报告,不能擅自作主,随意行动。即使在自认为不会出错的情况下,也应严守请示报告的制度,绝对不能擅自行动。




-End-

文字 | 《惊心动魄的外交岁月》 

作者 | 马行汉

图片 | 除标注外来源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书屋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