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作为城市规划学者,我想看到更多地方不只是“空间”,而是有乡愁的“地方” | 谢涤湘

谢涤湘 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2022-10-01

人类有一种特别美好的情感,那就是“依恋”。我们会对自己的爱人有依恋,对家人、朋友有依恋,对宠物有依恋——那么,你会不会对你的家、你的城市、你在的地方有依恋呢?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谢涤湘带来分享《记得住乡愁,“空间”就成了“地方”》。


谢涤湘演讲视频:


以下为谢涤湘演讲实录:


我叫谢涤湘,来自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一听到“城市规划”,大家可能会想到画图。


确实,城市规划呈现在人们面前就是各种图纸,但城市规划工作并不仅仅只是画图。


其实,城市规划蕴含相当多知识,理、工、文、艺几方面学科都有涉及,具体包括建筑、地理、社会、经济、历史、政治、管理、环境、生态等等——这对我们学者来说是件好事,有着非常丰富的研究问题,而且既可以申请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也可以申请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甚至艺术基金项目。




城市非常复杂,由山山水水组成,有无数人生活其中。


城市规划,就是规划未来城市如何健康有序发展,核心是资源利益的分配。城市里有那么多人、那么多利益群体,大家对资源利用往往有不同看法和态度。因此,城市规划不仅仅只是理性的技术工作,也需要沟通、谈判、妥协。真正好的城市规划并不一定最科学、最完美的方案,而是大家都认可、都接受的那一个



我走上城市规划这条工作道路,跟家庭有很大关系。


上大学之前,我主要生活在乡村,但我父亲是当地负责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的公务员,所以受他影响,从小对城市规划就有了一定认识。


小时候,我只偶尔去过两三次城市,最远就是长沙。城市繁华的景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高楼林立……


我就想,我的家乡能不能也像城市一样?家门口的小路直达长沙,家前面的池塘变成小公园,我们可以很方便地买到书,可以去到餐馆吃饭……儿时的白日梦,为我未来的职业选择做了铺垫。


我大学本科读的是兰州大学的经济地理学与城乡区域规划专业,相对于华南理工大学和同济大学等高校的工科城市规划专业,我们更偏重理论。毕业后,我在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攻读了硕士和博士学位,之后来到广东工业大学城市规划系工作。



因为工作忙,我近年来很少回家,但经常会想起家里的事情,一直想回去待几天。


我时常会想起小时候常吃的农家小炒肉,以及家乡的那些路,当然还有亲人。



年龄越大,记忆和乡愁就越深刻。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乡愁:农家小炒肉和家乡的道路是我的乡愁。上海人的乡愁可能是里弄、石库门建筑还有灌汤包,四川人的乡愁可能是麻辣火锅和龙门镇茶馆,山西人的乡愁可能是饺子、小米粥还有醋。


“乡愁”背后是情感的依恋。“依恋”是我们每个人非常重要且不可缺少的情结。小孩对妈妈有依恋感,老人对老物件有依恋感。我记得我女儿小时候最爱的公仔是一个小河马,吃饭、睡觉都要抱着它。


依恋无处不在。


作为城市规划学者,我主要关注人们对空间的依恋——小到宿舍、家、社区,大到城市、国家,人们对不同层面的空间都会产生情感上的依恋关系。


我近年来针对社区依恋和景点依恋做了一些研究工作。



我现在住在大学里面,环境很漂亮。每天走在校园里,伴着鸟语花香,看到朝气蓬勃的学生面孔,感觉非常好。虽然我住的房子已经有二十年楼龄,比较老旧了,但即使外面有更好的房子,我都不愿意搬出去。



可能很多人都有搬家的经历。从原来比较破败的地方搬到新楼房,还会不时想起过去的场景,比如儿时与伙伴玩耍、四世同堂聚在一起过节……这就是对老家的依恋。



针对广州一个商品房小区和一个传统小区,我们曾开展过“社区依恋研究”,先设计好调查问卷,然后一对一发放问卷,有时还会准备一些小礼品。


问卷设计并不简单,要参考很多经典文献,设立一些指标,还要通过预调查反复修订。调查对象的选择也非常严格,调查后还要用大量社会科学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我们主要考虑的物质性因素包括住房条件、社区环境、公共服务设施,这些对于社区依恋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还有一些非物质性因素,包括邻里关系社区安全。假如邻里间很融洽,大家对小区会感觉很好;假如邻居间非常冷漠,就会对小区难有什么感情。


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年龄阶层、不同性别、不同收入阶层、不同住房状况的人对社区依恋的感觉不一样


有些老人从荔湾区搬到金沙洲居住,但他们还是喜欢跑回老家原来住的地方喝喝早茶、买买菜、找老邻居聊聊天。年轻人就觉得老城区没什么意思,还是愿意住在新城区,因为他们在老城区生活居住的时间相对较短,另外他们的社交主要通过网络。租房子的人对社区依恋感没有买房子的人强。


收入高的人对社区依恋感也不是很强,因为他们社交的范围更大、更广,很多人可能经常出差,在家里待不了多久。



我们还研究了社区依恋对于人行为的影响。


为什么要提高人的社区依恋感?


因为一个人的社区依恋感强,他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区事务中,对社区就更有荣誉感、责任感


我们在荔湾湖畔的五约村做过一个研究。这个村前不久进行了微改造行动,我们发现村民对社区有非常强的依恋感,他们对社区文化和传统历史非常自豪,身体力行地为社区改造出谋划策。



其实,除了居住条件比较好的社区,那些环境看起来比较差的社区,居民也往往具有依恋感。


我曾问过一些生活在城中村的朋友,他们觉得针对自己的收入水平,城中村条件很好,因为买东西非常方便和便宜,也挺安全,就是人多了一点、建筑密了一点。很多保障房居民感受也一样。


很多城市近年来大力开展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房建设,进步显著,很多城中村改造虽然没有大拆大建,但里面的生活条件改善了不少,也让很多人有了更多依恋感。


其实,我们不但对自己居住的社区有依恋感,也会对那些不居住的地方产生依恋感,比如旅游景点



这是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于连雕塑。于连是一个小英雄,传说中,他撒一泡尿熄灭了侵略者炮火的导索,救了全城居民。我当时正好碰到他们为“于连雕塑”举行换衣服仪式,虽然不是特别隆重,但很庄严。


这个地方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位于在一个面积只有一二十平方米的街角,很多年都没有变过。或许有些地方一看到有这么好的景点,就马上把周边建筑都拆除掉,建设很多商铺,还围起来要门票——但这里没有。


所以我觉得,对传统的尊重非常重要,这会给游客留下非常独特的体验。



我们国内也有很多好地方。


左边这幅图是荔湾区荔枝湾村,曾经环境污染非常严重,但2008年亚运会后进行了大规模改造,现在自然环境也很好,文化底蕴也显现出来了,成为了广州非常热门、也很有意思的旅游景点。你如果想去看看真正的老广州,就可以去这里。右边这幅图是北京天坛,也是非常好的一个景点。



这是佛山的岭南天地,它的前身是祖庙的东华里,有很深的历史文化底蕴,但是有些破败。后来佛山市政府引进香港瑞安集团对这个地方进行更新改造,改造后叫岭南天地,虽然也保留了历史文化底蕴,但商业化气息相对比较重。


我们的研究也显示,游客对历史文化类景区的满意度跟景区的“真实性”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越是真实的景区,游客越喜欢,而且可能重游次数最多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进行历史街区改造,想把文化遗产包装成旅游景点,但经常拆真古董、建假古董,搞了好多看起来旧的新古董出来。里面的道路也新了,原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也赶走了,连路名都改变了,或者把一些不同地方的古董移花接木拼凑在一起。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真实,完全是被资本绑架了,整个地方的特色文化严重丧失了



习总书记曾说过,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又记得住乡愁”,这句话无意间概括了城乡发展规划的两个重要要素:自然地理和文化情感


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建设,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然环境,以及传统文化和社会要素。只有把这些都很好地保护起来,我们的城市和乡村才会更加宜居、更加舒适。



左边这幅图是广州,云山和珠水是广州留给人最鲜明的印象。右边是我曾经生活过四年的兰州市,非常漂亮,黄河从中穿流而过,四周都是山,塑造了整个城市的形态和精神。



注意,我们要区分两个词:“空间”和“地方”。


很多人认为二者没什么不同,但从学术上讲,“空间”是单纯的、抽象的物质空间,而“地方”蕴含着人的情感、意义和社会关系


我们希望更多的地方被人想起的时候,不只是一个“空间”,而是一个有乡愁的“地方”。


城市规划师、投资商和政府工作人员有时只看到抽象的物质空间,例如,这个老房子位置很好,拆掉可以建成高档写字楼或者酒店,赚更多的钱。但是对老房子的所有人来说,老房子可能承载了他家族的喜怒哀乐,承载了他自己很多美好的回忆——那就不只是钱多钱少的问题了。


所以,城市规划师和政府工作人员看待城市空间时,不能把自己当作局外人,而是要深入其中成为局内人,探析地方的特点,地方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脉络。我们需要真正保护好那些传统文化和有价值的东西。


当我们所在的城市成为了具有情感和意义的“地方”,我们才能说真正做到了“诗意地栖居”在城市当中。


谢谢大家。


演讲嘉宾谢涤湘:《记得住乡愁,“空间”就成了“地方”》


__


作者:谢涤湘

编辑:麦芽杨、凝音

在“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后台回复“演讲”,或者点击菜单栏“演讲”,即可看到更多科学家演讲。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扩展阅读】脏、乱、堵,亚洲超级城市的出路在哪里?

_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